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研究生论文:论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2281744378458
  • 日期:2018-02-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引言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师,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林语堂的世界视野吸引了大量读者和研究者。关于林语堂的研究,知网上有上千篇相关论文,国内已出版了大量专著,主要涉及其生平事迹、文艺思想观、宗教观、伦理观、幽默观、女性观、历史观、哲学观、散文创作、著作翻译、书评、文体、小说主题以及叙事探究、跟鲁迅和胡适等其他名人的关系、相关文学刊物的分析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于我国的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以及语言学和翻译学等来说,探究分析林语堂的思想和作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1979 年以前,受政治因素和主流话语制约,林语堂几乎作为文坛上一个反面形象出现,对林语堂的批评否定倾向占主流,其中主要有胡风和鲁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对于林语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研究者包括施建伟、陈平原和万平近等均开始探索其创作的内涵价值,具体涉及“幽默感”、与鲁迅的关系以及各方面资料的整理。90 年代以前,林语堂研究方法和视角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体上没有摆脱政治色彩和阶级斗争的因素,对林语堂思想的矛盾性认识有待加深,对其作品的文学性需要继续挖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从文化角度出发,对林语堂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在研究的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更新与完善,以比较与叙事理论研究取代了原有的社会历史学研究。如陈平原的《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探讨了林语堂如何成功协调中西方文化的矛盾,认为他用西方文化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重新认识选择传统文化,最终借助道家文化将非功利、幽默、性灵、闲适汇为一体,并实现取中国文化之长补西方文化之短。王兆胜的《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书,主要通过阐述了林语堂家乡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其熏陶和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介绍林语堂中西融合文化观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日常生活、情感方式、人生智慧、文化译介、文学艺术和思想信仰等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林语堂在中西文化融合沟通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周仁政的《论林语堂的自由个人主义文化观》立足于文学史的角度,研究了林语堂自由个人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认为自由个人主义是一种在文化观念上消除了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倾向而专注于个人精神心灵世界的独特文化形态。
虽然学术界出现了“林语堂研究热”的局面,但关于林语堂生态观的相关论文依然数量不多,且多微观研究。如在《“生活的艺术”与“诗意地栖居”——论林语堂闲适哲学的生态学价值》一文中,丁丽燕详细阐释了林语堂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健全的心灵以防止人们精神异化,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和谐发展。 由彭立春和吴克明合著的《论林语堂的生态休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主要着眼于从特点、方法、应用的角度阐发林语堂的生态休闲思想。史璇的《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林语堂》发表了林语堂反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向往重新回归自然,重新思考人的动物本性等观点。由王兆胜所写的《握手之间:现代人为何越走越远》《21 世纪我们需要林语堂》,董燕所著的《现代性视野下的林语堂与沈从文》,王文勇的《林语堂论科学与人文》以及陈旋波所写的《科学与人文:林语堂的两个文化世界》这些文章则侧重从科技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弊端出发阐述林语堂对现代性的反思,以及试图平衡两者所作出的思考。陶浪平所著的《从<京华烟云>探林语堂的自然观》则从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入手,细致地探讨了林语堂在书中的自然景观描写部分,并深度挖掘其自然思想,对林语堂的自然观作了全面介绍,在此基础上,从林语堂的早年教育背景、时代大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究其自然观形成的轨迹和原因。覃慧的《生态视域下的林语堂研究》从自然、社会人际、文化三个维度阐述了林语堂的生态思想,并从中西文化的角度对林语堂的生态理念进行分析 。经过一定的探究,发现系统论述林语堂的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文化生态思想的论文并不多。关于林语堂生态观的研究有继续深化的空间,研究的方向可以在其生态休闲思想的基础之上继续拓展,使“生态”的内涵更加全面。因此笔者将从生态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以及文化观等角度出发,在本篇文章中详细地探索林语堂的生态美学观,重点探究林语堂从启蒙现代性至审美现代性,从人文性向生态性过渡所凸显出来的独特性,即为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 1 章 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产生
 
林语堂对现代性的认识和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林语堂除了认可五四时期的“启蒙”“民主”“科学”外,他的文学作品同时体现了过渡性的特点,即从启蒙现代性到审美现代性,从人的文学向生态文学过渡。他一方面对那个时代的现代思想予以呼应,同时也在反思,具有超越性。他对人与自然关系、人本主义、科学主义、阶级斗争等不断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实现了对所处时代的超越。可以说林语堂的作品具有生态思想与世界性的视野。
 
1.1 从启蒙现代性到审美现代性
“现代性”一词最早由被公认为“现代性之父”的波德莱尔首创,他在著作《现代生活的画家》里对现代性做出了最早的阐释。此后“现代性”一词便被西美尔、詹姆逊、吉登斯、福柯等西方学者广泛使用,在社会学、哲学以及文艺理论领域不断被重新阐释,焕发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现在,关于“现代性”的讨论早已成为全球学术界的中心命题之一,与其相关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众所周知,现代性推崇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理性等。通过分析林语堂的作品,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其对现代性的渴求,例如他期望能够实现真正的科学民主和自由平等,然而他不是盲目的不加思索的全部接受现代性,他不断探索、考量和反思现代性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极力寻求圆满的答案。“现代性”具有双层内涵,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活力,首先是注重理性认识的启蒙现代性,其次是注重个体与感性的审美现代性。美国学者卡利奈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一书中曾提到,现代性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分裂,即现代性同时包含的这两者因素互相对抗,展现出动态的历史变化过程。西方现代的“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猛烈攻击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国知识界为了摆脱陈腐落后的局面,积极追赶世界的潮流,进而促进了现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高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的“文以载道”精神因符合以启蒙与救亡为主题的时代精神,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转化为“文学为治疗工具”、“文学为人生”等,并以各种标语口语化的方式不断加以强化。
..........
 
1.2 从人文主义到生态主义
林语堂在他思想发展的初期,处在中国近代史上极其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五四运动时期,当时中国社会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难题是如何将国人从对封建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束缚和愚昧中解放出来,以高扬个体意识。十九世纪启蒙思想中推崇个人价值和高扬个体尊严的精神正好可以成为当时破除封建传统文化的有力武器。作为当时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知识分子,林语堂接受并籍此加入这场宣扬西方思想的运动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林语堂幼时接受的是基督教教育,他在《八十自叙》中曾说,“因为我上教会学校,把国文忽略了。”①童年的教育对林语堂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后来提到,幼时的基督教教育“对于我有一种特别影响,令我将来的发展有很深的感力的,即是它叫我对于西洋文明和普通的西洋生活具有基本的同情”②,幼时打下的西学基础也使他在五四时期果断地接受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1916 年,林语堂从圣约翰大学获得学位,继而受邀到清华大学教书,在那里林语堂担任学校圣经会主席。已经大学毕业的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很多圣诞故事自然是有疑虑的。例如东方的三博士去见耶稣和半夜天使们在天上欢快地歌唱等,这些故事被他认为是荒谬不堪的,同时,他又为彻底否定上帝的存在而忧心忡忡,因为担心如果上帝不存在了,那全人类也会彻底灭亡,便不能在这个世界安居乐业,所以十分矛盾失望。他彻底地放弃基督教基于偶然间和同事刘大军先生的一次闲谈,然后选择了人文主义,接受西方启蒙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刘大军认为做好人和善人是人应该做的。林语堂恍然大悟,爱人之心不需要依赖上帝。从此,“语堂接受了欧式的人文主义的信念”①。“林语堂在二十年代才开始全面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受孔孟儒家文化和老庄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以“其泛神论的宗教伦理与博爱精神,及与中国固有文化伦理相参照”,称以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文主义”。②自“五四”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界对于科学理性的认知,早已今非昔比,而我国思想界由于信息滞后,仍然对启蒙思想和科学主义思潮信奉不已。科玄论战就是警醒人们不要不经过审慎地考察就盲目地信赖科学的力量。1919 年,林语堂出国留学,他的视野大大扩展,特别是 1936 年到西方生活后,他的视野更是扩展到整个世界范围。在这段时间中,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社会此时也暴露出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所面临的乃是启蒙运动以来理性至上观念给现代社会带来的种种难以处理的社会难题,一战、二战就是这些问题的爆发式显现。林语堂人文主义思想变化被同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深深影响,由此呈现出其人文主义思想鲜明的发展性特点。#p#分页标题#e#
.......
 
第 2 章 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12
2.1 融入自然的精神向往.......12
2.2 本真性灵的审美追求.......14
2.3 中西融合的文化情怀.......20
第 3 章 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文化渊源.........24
3.1 对基督教文化“平等博爱”等生态观念的吸收........25
3.2 对道家文化“道法自然”等生态资源的借鉴............28
3.3 对儒家文化“中庸中和”等生态智慧的汲取............31
 
第 3 章 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林语堂成长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并在教会学校接受启蒙教育,之后又在美国和欧洲留学,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使林语堂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思想,深深地被西方的宗教信仰影响。他说:“被培养成为一个基督徒,就等于成为一个进步的、有西方心感、对新学表示赞同的人。”①但是他依然认为“我相信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的。”②可见,林语堂并非彻底西化,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法磨灭的情感联系,只因他的根在中国,他永远是中国人。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批判到接受的过程,但是他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二十年代初,他受中国五四思潮的影响,曾经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采取断裂式的摒弃,认为要完全的进行欧化。然而,十年之后,林语堂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当他尝尽苦果,看透了政治的黑暗和欺骗性时,他认识到在动乱时代保全生命是多么不易!林语堂经过审视、思索,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的有营养的成分,自此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他不仅大力赞赏和推崇中国的中庸、闲适、性灵等观念,把这些观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态美学思想中,而且还积极主动、竭尽所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从昔日的否定批判者变为赞扬宣传者。林语堂具有一种博爱的精神,讲求悲悯情怀与仁爱理念,这与他信奉的基督教的教义密切相关,把宗教信仰升华为对个体生命的尊敬,对世界万物怀有仁慈理解之心,他的生态美学思想中的平等博爱观便来源于此。工业文明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理性之光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这是林语堂所担心的,所以他努力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探索出富含人文精神的内容。如他看到了生态休闲理念,这是源于对道家文化的体认;也发现了中庸思想,这是基于对儒家文化的探索,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工业文明与人类精神心灵层面的对抗与冲突。
.........
 
结语
 
林语堂超越了所处的时代,高瞻远瞩,看到了工业文明高度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他的生态美学思想不是从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思考和比较,体现了从启蒙现代性到审美现代性、人文主义思想到生态主义思想的过渡。在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中,体现了融入自然的精神向往,他喜爱和亲近大自然,并主张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但并不是彻底地排斥都市生活,而是创造性的融合二者,提倡一种田园式都市生活。他还追求本真性灵的人生观,将写文章和做人统一起来,提倡真诚本色。在文化观上,林语堂推崇中西融合的文化观。他的日常生活、情感方式、文化译介和思想信仰都体现了中西结合的倾向。而他的生态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他借鉴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生态智慧。基督教中的生态神学思想使他受益终生,他树立了新的上帝观,形成了上帝与世界、人与自然亲密融合的本体性观念。林语堂反对逻辑理性的科学分析,提倡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他力主用宗教信仰来解决道德理想价值的日渐失范问题。林语堂还接受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借鉴了道家“道法自然”“无为”“守雌致柔”的生态智慧,以期实现人与自然本体的合一,他也借鉴了儒家“天命”论和“中庸中和”的生态资源以期实现人与天地伦理本体的合一。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以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和文字风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仰慕与向往之情,呼吁独立自由的完满人性,憧憬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社会图景,并且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利弊两端作了深刻的考察与反思,其深刻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威廉·莱易斯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由依赖刀耕火种的自然方式转向工业社会的依靠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生产,最终将会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在科技突飞猛进的 20 世纪,启蒙理性蜕变为工具理性,与此对应的是技术的工具化与权力化,自然也沦为人类满足私欲的工具与奴隶。这虽然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空前的发展与提高,但也给人类带来难以估料的严重后果: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战争频繁等,从而使终极意义丧失,人类面临无家可归的可怕局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只有人类这一灵长类生物从猿猴进化成了能够进行思考的神奇生物,但是人类如果长期不思反省,自我膨胀而不知节制,必会自食其果。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生态问题并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更与人类自身的精神问题和生存问题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这个生态恶化、拜金主义横行、崇尚科技的时代,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人类的欲望越来越膨胀,精神生活越来越贫瘠,逐渐成为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奴隶。如此畸形发展,必然会导致人的身心不能协调,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即是非诗意地栖居,非诗意地栖居并不是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相反,他指出非诗意地栖居乃是一种毫无希望的物种繁殖。这种生存方式毫无疑问根本背离了人的天性,使得“天地神人”的四元世界被打破,人类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非诗意地栖居的具体表征是掠夺大地,征服天空,蔑视神性,继而丧失人的短暂存在。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和海德格尔对此作出的阐释,给现代人介绍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想生存方式——诗意地栖居。林语堂向西方积极介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希望以此能够使西方反省自己的工具理性思维,放慢工业文明的脚步,并试图使病入膏肓的西方思想能够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得到治疗。林语堂十分反对西方快节奏的、充满竞争与压抑的生活方式,而推崇中国传统的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趣。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