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研究生论文摘要怎么写?大家写论文,除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之外,一定要多参考优秀的论文范文,可以帮助你注意一些写作的关键点。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临床应用论文摘要范文,可以研究一下。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一: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附6234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10年宫腔镜手术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宫腔镜手术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内膜活检对于判断宫内病变良恶性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了解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单纯行宫腔镜手术且资料完整的623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统计宫腔镜手术的例数,了解宫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进展;2.分析宫腔镜各种手术指征,以及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内疾病的比例及近几年变化趋势;3.对比宫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探讨术前宫腔镜检查的必要性;4.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发生并发症相关因素。采用SPSS 24.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析采用c2检验,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我院行宫腔镜手术例数近10年逐步增长,尤其是近3年增长幅度较大。2.6234例患者宫腔镜手术指征为:子宫内膜息肉3546例(56.88%),粘膜下肌瘤2141例(34.34%);生殖道畸形主要为子宫纵隔295例(4.73%);宫腔粘连174例(2.79%);妊娠物残留28例(0.45%);宫内节育器异位38例(0.6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例(0.11%);子宫内膜癌5例(0.08%)。3.6234例病例中有5776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为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瘤型息肉为2905例(50.31%),粘膜下平滑肌瘤、腺肌瘤为2140例(37.04%),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为592例(10.2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33例(0.57%),子宫内膜腺癌为15例(0.26%)。4.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5776例,其中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子宫内膜活检术为515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共10例,宫腔镜手术术后再次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共38例(包括术前诊断的10例)。另外,622例患者未行宫腔镜检查入院直接手术,多数术前考虑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两组比较,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内膜活检对于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具有统计学意义(c2=6.67,P=0.02)。5.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有子宫穿孔8例,子宫出血16例,TURP综合征7例,共计31例,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50%。一二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0%(4/3895),三四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27/233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c2=32.26,P<0.001)。根据医师从事宫腔镜手术的时间分为2组,从事宫腔镜手术时间不足5年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62%(18/2922),超过5年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30%(13/431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2=10.70,P=0.001)。患者绝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12%(7/625),未绝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28%(24/5609)(c2=5.36,P<0.05)。结论1.近10年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手术例数逐年增加。2.我院宫腔镜手术指征主要是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宫腔粘连。近3年手术患者大幅度增多,尤其是因宫腔粘连进行手术的患者增加明显,考虑与二胎政策开放有关。3.宫腔镜手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内膜活检对于提前判断宫腔内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宫腔镜检查可作为宫腔镜手术术前常规检查。4.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经验、手术复杂程度、患者绝经与否有重要关系。术者经验较少、手术难度高、患者绝经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二:横结肠袢式造口术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的临床研究
背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畸行,发病率为1/1500-1/5000[1];其病理类型繁多[2,4],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对患儿及家庭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分期手术能在肛门成型术前确定直肠盲端位置及异常瘘管情况,尽可能恢复肛直肠解剖位置及排便功能[3]且能明显降低肛门成型术后感染的发生[4]。但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造瘘肠管的位置及方式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争议,理论上结肠各部分均可行造瘘手术,其中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降乙交界)分离式造瘘术(即将两分离瘘口置于切口两端,且要求两瘘口之间距离合适)备受国外学者认同,为首选的造瘘方法,但笔者认为该造瘘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切口易感染裂开,分离瘘口间距难以把控,且术后家属护理困难。目前,横结肠袢式造瘘手术在ARM分期治疗中应用不广,但其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护理容易。所以笔者收集了62例ARM横结肠袢式造瘘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评价此造瘘术的优缺点目的:探讨并总结横结肠袢式造瘘术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分期治疗中的优缺点,为该术式应用于复杂肛直肠畸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行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相关重要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横结肠袢式造瘘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整个治疗过程的影响,并分析原因。结果:1)62例患儿外周血常规检查显示,二期和三期术前分别有21例(33.9%)和22例(35.5%)发生轻度贫血,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99.17±4.15)g/L和(97.35±4.71)g/L;无重度及极重度贫血发生。2)62例患儿血浆白蛋白检查显示,二期术前有5例(8.1%)出现轻度低蛋白血症(32.12±0.93)g/L,三期术前仅1例(1.6%)出现轻度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值为32.7g/L。3)62例患儿二期术前外周血电解质检查显示,7例(11.3%)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其中6例在三期术前完全恢复,无高氯血症发生。4)62例患儿尿常规结果显示,二期术前有19例(30.7%)尿液白细胞数目异常,平均数目为(124.42±106.33)个/uL,仅有1例ARM伴膀胱颈部瘘患儿出现明显尿路感染症状;三期术前复查时仍有4例(6.4%)尿白细胞异常,其平均数目为(74.75±52.89)个/uL。5)57例患儿在二期术前经横结肠造口行远端造影均能明确异常瘘管位置,与术中发现完全一致(100%),并将造影测得直肠盲端与肛隐窝间距离(34.63±6.01)mm,与术中实际测得距离(37.33±6.17)m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66,p>0.05)。6)62例患儿造口随访结果显示无严重肠管回缩及脱垂。结论:横结肠袢式造瘘术应用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分期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对患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无严重不良影响的优点,是一种可行有效的造瘘方式。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三:机体总抗氧化能力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总抗氧化能力与GST基因多态性、端粒长度、相关临床指标的关联
目的:为了准确评估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探索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基于I2/KI氧化还原电对建立一种能准确、灵敏的测定人体尿液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对临床糖尿病患者氧化还原状态进行评价。从精密度、分辨率等角度比较多种检测机体抗氧化力的方法,优选出三种方法用于人体血清总抗氧化力的联合检测,以求达到对人体氧化还原状态的综合评价。应用建立的联合检测方法对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和老年人群的总抗氧化力进行测定,同时结合GST基因多态性、端粒长度、相关临床指标来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并建立一个判定血清抗氧化力的新指标,即单位白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分析血清和尿液中主要抗氧化物质在总抗氧化力中所占比重及该物质抗氧化机制,以探讨临床疾病的发生与机体抗氧化力之间的关系。方法:1.基于I2/KI电对浓度比的对数与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呈线性关系,尿液与已知浓度比的I2/KI电对液反应后,电对液ORP值发生改变,建立了I2/KI电位法测尿液抗氧化能力。等差浓度的维生素C和尿液分别与I2/KI电对液进行反应后测定ORP值,评价方法是否具有良好的线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的EP5文件对新建方法的精密度进行评价。并对碘滴定法和I2/KI电位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检测30例糖尿病人和30例正常人尿液抗氧化能力来验证此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2.通过引入碘液、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外源性氧化物质,应用电位法、微量板滴定法、琼脂扩散法等不同检测手段,对血清中的抗氧化物质进行测定。经过对I2/KI电对法,Fe3+/Fe2+电对法,H2O2电位法,碘淀粉微量滴定法,KMnO4微量滴定法,碘淀粉琼脂法,KMnO4琼脂法7种方法的重复性、线性、相对分辨率以及检测条件进行综合比较,从中优化出三种最合适的方法,用于临床糖尿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3.采用普通PCR技术对33例COPD患者和33例健康人的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端粒基因的相对长度,同时采用I2/KI电位法、KMnO4微量滴定法和H2O2电位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并且对可能与抗氧化能力有关的生化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与COPD发病密切相关的指标做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同理检测老年组和年轻组血清总抗氧化力,验证新建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四:超声造影对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临床研究及在其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第一部分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超声造影特点及模式的研究目的:对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点及增强模式进行研究,探讨超声造影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患者,患者均行CEUS及CECT(contrast-enhanced,CT)检查,CEUS检查记录中央型肺癌及肺不张组织的始增时间(time-to-enhancement,TE)、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分析中央型肺癌的CEUS特点及增强模式,并比较两种组织在这几方面的差异。CECT分别在肺动脉期、支气管动脉期对患者肺部进行扫描,然后通过分析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肺动脉期及支气管动脉期图像,并综合评估CECT对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组织之间的区分率,并与CEUS的结果相比较。另外选取40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进行对照,同样进行CEUS并记录下以上超声造影参数。结果:所有46个病灶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患者中,有40例中央型肺癌与不张的肺组织相比,中央型肺癌肿块呈现“慢进快出”模式;4例与肺不张组织相比,中央型肺癌呈现“快进快退”模式,另外2例中央型肺癌呈“同进同出”模式。本组病例95.6%(44/46)的患者通过CEUS能区分肿瘤与不张的肺组织,76.1%(35/46)的患者通过CECT检查能区分肿瘤与不张的肺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8,p=0.019)。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的始增时间分别为12.97±1.31s,5.5±0.69s;达峰时间分别为25.46±2.89s,9.6±1.8s。两者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62,p=0.000;t=81.550,p=0.000);中央型肺癌与对照组的周围型肺癌相比较,始增时间分别为12.97±1.31s,12.96±1.42s;达峰时间分别为25.46±2.89s,25.96±2.50s。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95;t=-0.839,p=0.404)。结论: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具有较为典型的CEUS特点,多数表现为“慢进快出”的模式,部分表现为“快进快出”、“同进同出”的CEUS模式。通过CEUS可以区分肿瘤与肺不张组织,可以发现隐藏在肺不张中的肿瘤,有利于合并肺不张病灶内肿瘤的发现。对于无法耐受纤支镜或因碘过敏无法进行CECT检查的该类患者,CEUS可以发现隐藏在肺不张中的肿瘤。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6例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患者随机分为CEUS引导下穿刺组13例及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组13例。13例CEUS组先CEUS然后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照组不行CEUS检查,常规超声检查后直接在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该研究记录了穿刺的针数、取材的成功率、病理诊断的情况及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周围型肺癌30例患者行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比较CEUS引导下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穿刺活检与CEUS引导下周围型肺癌穿刺活检之间的穿刺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CEUS组的13例患者取材平均穿刺次数为2.3次,穿刺成功13例,成功率为100%。有2例出现轻度并发症,均为少量咯血及痰中带血。常规超声对照组13例(其中3例因常规超声无法区分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组织,放弃穿刺,记为失败病例),10例患者实施了穿刺,每个患者穿刺平均次数为2.5次。穿刺活检并获得满意病理结果8例,成功率为61.5%。其中3例出现轻度并发症(1例出现咳血或痰中带血,2例少量气胸),程度均较低,密切观察,未做任何处理。CEUS组与常规超声组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CEUS引导下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穿刺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与CEUS引导下周围型肺癌穿刺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0.42)。结论:CEUS检查可以使肺不张与肿瘤之间的界限更清晰,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避开坏死区、避开穿刺路径上的大血管,提高取材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对于部分高龄、全身状况差或无法耐受支气管镜下活检的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患者,CEUS可以应用于对其进行穿刺活检。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五:临床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作为实现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临床上的普及很好地保障了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力地支持了精准医疗工作的开展。其中,对临床生物样本进行分析是实现TDM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临床生物样本还是普通健康受试者生物样本,其中都含有大量的内源性大分子,使得分析结果易受基质效应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前,往往需要对样本进行适当地前处理,将待测组份从生物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以降低基质效应的影响。目前常用的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蛋白沉淀法(PPT)、液液萃取法(LLE)、固相萃取法(SPE)等,这些方法往往是使用健康志愿者的血浆进行方法学验证,但是,临床生物样本的状态与健康志愿者明显不同,健康志愿者的生物样本状态相对稳定,所造成的基质效应变异度小,而临床患者的生物样本状态往往因受疾病状态的影响而变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导致基质效应差别显著,因此,临床样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易得到保障。有研究表明,临床患者血液样本的粘度、蛋白浓度、胶体渗透压等都极易受到疾病状态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而蛋白沉淀量、萃取效率等极易受到这些因素等影响,因此,在使用PPT、LLE或SPE处理不同临床患者的血样时,即便是加入的沉淀剂或萃取剂的量完全相同,也很容易导致待测物的回收率不同,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传统的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检测指标单一,通常仅能用于总药物浓度(Ct)或游离药物浓度(Cf)的检测,而Ct或Cf易受到采样时间、用药时长、进食等因素的影响。在普通的生物样本研究中,这些因素都会被严格地控制,此时,测定的Ct或Cf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机体整体的用药情况。但是,在对临床患者进行研究或日常监测时,患者的采样点、进食时间、食物种类等,都不容易像非临床生物样本研究一样被严格控制,因此,所测定得Ct或Cf可能很难真实地反应体内药物水平。同时传统前处理方法还存在着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对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效率造成影响。由于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并未考虑到临床样本的特殊性,分析结果往往给临床研究及日常TDM带来了许多困惑,甚至影响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效果。因此,建立简便、准确、适当且免于疾病状态干扰的临床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是保障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测定指标的合理性、提高方法的普及性的关键因素,可为临床生物样本日常检测以及药物药效学关系的研究提供可靠地分析平台,更好地保证临床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第一部分集血样采集与处理于一体的新型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目的:将封闭技术与中空纤维超滤法(FE-HFCF-UF)相结合,建立一个简单、有效、免处理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保障临床生物样本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同时提高了分析过程的生物安全性。方法:以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为模型药物,将封闭技术与直接进样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全封闭的中空纤维超滤技术。
学位论文主要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上是5篇硕士方向的临床应用论文摘要,如果有其他方向的论文摘要范文需求,可以搜索查阅。如果想寻求论文写作指导,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