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在职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开题报告 Proposal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012
  • 论文编号:el202201291305330
  • 日期:2024-09-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在职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怎么写?本文将以经济发展趋势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经济类论文开题报告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滨水区城市空间和沿岸工业遗产节点的更新是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关键,对它们进行转型再生的研究需结合城市发展的背景。纵观各国滨水区发展历史并结合人们对滨水资源的需求,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即自然资源阶段、工业化阶段、游憩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缘水而居,享受由其带来一系列如灌溉、渔业、水源等自然资源,对人们早期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进入工业化的阶段后,由于择址水系可以给予生产、航运、排污、商贸等巨大的便利,故厂区多择水而建;到了第三个阶段,由于城市化后期带来诸如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转型,滨水工业区面临外迁和衰败。另一方面人们也意识到滨水区能给城市带来的独特社会价值,接着的定位又会转向消费服务化。

综上,不难发现一条有趣的规律,滨水沿岸的主要功能定位从生活步入生产,最后又回归到生活。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令世界惊叹,在 30 年时间内城镇化率从 1979 年的 20%迅速提升到2012 年的 50%,而相同的进程美国用了 60 年,英国用了 100 年。在我国,很多城市的滨水区还未到“衰退期”就面临第三阶段的城市更新,因此发达国家滨水区整治的经验不能完全为我们所借鉴,究其根本原因:进行新城开发或“衰败区”整治是有不确定性的,城市建设需要常见的三股力量即市民、企业、开发商的加入,如图 1-1 所示,开发建设就在这样的闭环循环中不断推进,其实,能维持循环进行的决定因素为开发联盟与开发质量,而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下,这两大因素最后取决于地方政府。除了开发联盟外,政府在滨水区整治过程中还需要重点思考如何通过有质量的开发激活滨水区,建立足够的信用,吸引更多的三方加入。

1.1.2 研究意义

20 世纪末,受国外城市更新的启发,我国逐步开始了包含工业遗产保护与转型在内的城市更新行动[1]。然而与大部分国家不同的是,受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膨胀的土地信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市更新对旧城改造的驱动,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发达一二线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对于旧城改造,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多考虑建设效率,故节奏较慢的城市更新往往不受重视。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发达城市的滨水核心区更是如此,如果任由这种特有发展模式带来负面效应,带给未来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的代价将是深远沉重而不可逆的。因此,我国特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当务之急是采取尽可能能预防副作用扩大的措施。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大运河与杭州的发展息息相关,拱墅段自近代起就凭借其地理优势成为工业的聚集区,由于运河工业污染严重,工业区的迁出和衰败,面临退二进三调整到滨水游憩化的过渡,为此急需寻找转型再生模式,构建工业遗产廊道。上世纪 90年代开始,杭州市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并于本世纪初开始对沿岸包括工业遗存(如图 1-2)在内的历史风貌片区进行保护与开发,但沿岸工业遗产的更新状况不同,许多问题有待解决[2]。研究针对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与沿岸工业遗产转型再生,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发现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转型再生的经验,建立一套全面的城市更新策略,从而引导、把控更新开发行为,将规划与建筑方案愿景付诸于实践是极其必要的。

三、研究内容

(1)针对杭州市近现代产业发展的概况,及运河杭州段滨水区工业遗产的现状,通过国内外城市更新的案例、文献资料报道、地方政府对沿运河土地利用现状与总体规划的调研及对研究节点保护与转型分析,总结出运河杭州段滨水区工业遗产转型再生的动力因素、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案例、文献资料及其对象特性的调研分析,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念出发,基于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滨水区工业遗产转型再生的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筛选出一级和二级因子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设计出多元化评价体系。

(3)提出该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出滨水工业遗产廊道内各节点转型再生的现状。

(4)提出滨水工业区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策略。针对滨水工业遗产转型再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已建立的评价模型和评价系统,借鉴国内外城市转型再生的成功经验,分别从统筹与法规、空间与规划、业态与定位、建筑与场所4个层面提出对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策略,并针对桥西历史街区的更新提出改进策略。

经济类论文开题报告

四、研究方法

本文撰写内容建立在实地调研和客观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借鉴相关领域的较成熟研究成果对现状问题展开探索研究。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成果研究:通过对文献数据库、互联网资源、图书著作的阅读,查找了与工业遗产、城市更新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文评价体系和构建策略提出的重要依据。

(2)案例分析:搜集国内外滨水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较为成功的且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评价体系因子集的建立及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

(3)实地走访:对本文研究范围内运河沿岸重要保护节点进行实地调研,以笔者自身体验感受为基础,结合行业专家调研与游客居民访谈作深度分析和思考。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主要侧重对建筑及其所在场地,从宏观角度的周边城市环境到微观的设计细节进行亲身感知,并对场所活力、民众风貌等现象进行了观察。

(4)问卷与访谈:采用专业与非专业两种不同的问卷方式,将本文研究范围内的单节点评价体系中的一级、二级因子由专业人员作评价;几项易被感知的公众问题由非专业使用者评价并结合访谈,基于一定的样本数量得出较为客观的体验评价,从而得出相应维度的优劣。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运河杭州段沿岸的背景与现状,综合既有文献、研究对象特性及其相关的国内外滨水区工业遗产开发更新经典案例,提出了一套全生命周期的层次分析结构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了定性结合定量,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 通过对 28 个研究对象(节点)的评价,从 4 个维度下的不同方面暴露出当下存在于运河杭州段滨水区工业遗产廊道的问题,并对现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更新策略;文章的最后从规划设计者角度出发,将前文提出的策略与建议在运河杭州段沿岸桥西历史街区进行应用,提出较为具体的设计策略,为更多运河沿岸工业遗产在未来转型再生的为实施与管理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工作集中在:

(1)总结了运河杭州段滨水区工业遗产廊道转型再生的动力因素、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下国情,滨水区工业遗产廊道转型再生的动力因素主要来源于高速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不同于大部分国外发达城市已经历的渐进式更新,其特点主要体现为在我国土地财政下,工业区还未完全历经衰败期就已经步入高速房地产化阶段,缺失了渐进式更新模式下应有的更新区特点与基因。

(2)目前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转型再生存在的根源问题在于城市更新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且权责主体的主要目标一定程度上与本文研究目标存在矛盾;在现状国情下,需要一定程度上承认房地产化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充分发动有其在内的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力量以弥补政府作为单一经营主体在执行上的不足,针对项目情况的不同因不同主体适配不同的权责,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3)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滨水区工业遗产廊道转型再生的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案例、文献资料及其对象特性的调研分析,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念出发,筛选出“统筹与法规、空间与规划、业态与定位、建筑与场所”的一级评价因子和28个二级评价因子作为评价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中单节点的评价体系。通过行业专家评分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从而构建出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廊道的再生评价模型,并设计采用专业与非专业两类人群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调查访谈形式进行评价,得出的综合结果互相予以佐证,相对客观。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