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本文将以经济危机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融资增长、金融摩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自从 Robert Solow(1957)开创经济增长核算之后,开始掀起一股围绕经济增长源泉问题的讨论的学术热潮,特别是 Krugman(1994)先见性地对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性提出质疑之后,国内经济学界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动力到底何在,应该遵循何种经济发展模式。新古典增长理论(索罗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归纳为两个因素:一部分是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即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另一部分则是技术的改善和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在经历了 30 多年高速增长甚至是超高速增长之后,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和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正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资源消耗枯竭、增长动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等各种挑战,无论是从整个宏观经济持续运营的视角来审视,还是从企业微观层面个体发展的考虑出发,都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能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高质发展。这个新动力,就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变革的关键和重点——技术的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简称 TFP)是权衡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一国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和技术发展水平,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持经济增长效率的动力所在。中国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增长,当务之急便是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依靠要素和规模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依靠科技和创新驱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型发展。企业要想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效益和产出水平,也亟须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依靠研发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理论层面上,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的改善、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经济效应。在现实层面上,既可能来自于研发费用的增加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也有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改善和组织架构的调整,或者是来自于积极有利的外部经营环境刺激的出口增长和融资增加。在影响 TFP 水平的众多变量中,金融系统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成分。在学术界,尽管学者们普遍认可金融因素在宏观层面不仅会对实体经济波动产生巨大冲击,在微观层面也会通过货币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关系影响企业的产出和绩效,但是金融系统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却始终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和结论。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弱化和金融体系失灵引发的大萧条,开始激发了学界对金融因素和实体经济二者关系的关注,金融摩擦这个新的名词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角。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利用传统经济手段简化处理金融问题的局限性,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金融摩擦正在不断地冲击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因其引发的继发性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直接催生大量关于金融摩擦引发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失效对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冲击的研究。近年爆发的欧债主权危机更是让学者们广泛认识到,金融摩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经济运行与金融因素密不可分,任何细微的负面冲击都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这个黑匣子无限放大和相互传染,给企业生产造成巨大冲击,加速企业的衰退甚至破产。脱离金融因素来对现实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变得难以信服,金融摩擦也成为分析此类成因的核心因素。近年来经济危机频频爆发,实体经济衰退严重,企业生产也受到巨大冲击,可以看到金融摩擦是影响企业产出波动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要素的持续投入、投资和出口的驱动以及规模效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 WTO 之后,由于人口红利、资源等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大批依托需求刺激、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驱动刺激的企业迅速发展。但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摩擦的升级阻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的可流动性,使得企业原本严峻的融资约束变得愈发紧张,温州、东莞和广州等地大量民营企业更是由于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极大地影响国内企业生存发展。特别是 2013年“钱荒”事件、2015 年爆发的“股灾”和 2016 年出现的“房地产泡沫”,都反映了国内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在增加,国内金融摩擦不断升级,企业经营艰难、融资约束过高和银行抽贷等风险也在日趋严重。据统计,自 2014 年以来,新增信贷扩张的一半以上均被非金融企业用来还本付息,只有极少部分资金可以真正为企业用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甚至部分企业出现投资回报率低于融资成本的现象。尽管银行普遍存在流动性盈余的现象,但是由于金融中介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的潜在风险,金融机构往往提出的各类高门槛高成本条件,企业想通过银行融资借贷却处处碰壁,如果企业再遭遇负面冲击,金融摩擦更是成为企业走向衰落甚至破产的膨化剂。
1.1.2 研究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首先本文分析了企业融资增长对 TFP 的影响机制,并且通过对企业融资渠道进行分类,从理论上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企业在不同融资条件和融资约束背景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效应。其次,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摩擦和融资约束的综合效应,现有文献在估计模型时大多是对金融摩擦和融资约束割裂分析,虽然这种做法在直觉上有利于建模,但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相互放大作用单独考察结论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本文理论模型是建立在不完美金融市场环境下研究企业融资发展对企业要素提高的效应,弥补了学者们分开研究金融摩擦和融资约束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不足,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最后,为了在同一框架下研究金融摩擦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效应,本文将金融摩擦和融资增长的交叉项引入回归模型,利用交叉项考察金融摩擦是否对融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综合影响。
从现实层面上,研究金融摩擦和企业融资发展对我们理解和分析企业效率问题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际形势来看,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金融摩擦就在全球各国经济危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历数数次经济危机,无论是金融市场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亦或是金融市场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危机中不受外部冲击的企业寥寥无几,而且对于金融摩擦具体的作用渠道和表现形式目前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由于供需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市场中存在或高或低的金融摩擦。当金融市场中金融摩擦过高时,一方面担保抵押、企业规模、资本监管要求等融资条件束缚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高额的利息和交易成本等现实条件也制约了企业的融资需求,造成大量生产效率高的融资主体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资本要素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资本的使用效率不高,导致企业生产率难以提高,从而影响企业产出增长。在金融摩擦较低的情况下,融资主体更容易在市场上获得信贷资本,企业在形成充裕的资金投资下能够在研发创新活动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刺激产出增长。特别是在经济下行阶段,如何降低金融摩擦减少企业的信贷成本,平滑产出波动,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整个宏观经济的持续运行都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文内容共五章,除导论外,其他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章是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发展和金融摩擦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本文根据不同融资渠道对企业融资进行分类,分析了企业三种不同融资方式的发展水平和增长趋势。其次,本文基于 2006-2016 年三次金融市场高压时期,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金融摩擦强度下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方式的动态变化。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融资增长和金融摩擦对 TFP 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存在调整成本的投资模型,然后在不完美金融市场上企业进行融资并将部分获得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以改善生产效率,最后再综合求解金融摩擦对企业融资行为和 TFP 的影响。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融资增长和金融摩擦对 TFP 的影响。首先,在忽视金融市场摩擦的情况下,对三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和企业 TFP 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次,在不完备的金融市场上,通过构建两类金融摩擦的衡量指标,设定好计量模型,在模型中引入金融摩擦的代理指标,对金融摩擦、企业融资增长和 TFP 之间的进行实证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概括如下:
第一,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方法。文章首先梳理了研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对其主要内涵进行阐述,对当前主要测度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本文对当前学术界金融摩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并对每个领域的代表文献进行总结说明。再次,本文分别对金融摩擦、融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融资、金融摩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关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进行梳理总结。在理论层面上,本文针对研究的问题,分别阐述了抵押贷款约束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文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金融摩擦、企业融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推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二者对 TFP 的系统影响。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通过构建企业投资模型,引入且研发创新投入并对融资发展、金融摩擦和 TFP 的关系进行综合求解。在定量分析方面,本文运用 2006-2016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 13621个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方法,结合不同渠道的融资渠道下研究金融摩擦与 TFP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三,比较分析法。在描述性统计和实证研究中,不仅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的总体情况,并且还区分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三种不同的融资渠道,多角度进行深入地比较研究。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 2006 年至 2016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 13621 个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通过引入企业投资模型和研发创新投入,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金融摩擦、融资增长和 TFP 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本文基于 FE 估计、OP 方法以及 LP 方法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 TFP,接着使用动态面板方法分别考察了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增长对 TFP 增长的影响。
最后,本文引入金融摩擦与融资增长的交叉项研究金融摩擦是否会影响∆TFP 对各融资方式的敏感性,以此分析为什么金融危机会对企业 TFP 产生持续消极的影响。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有可以得出以下四条结论: 第一,企业可以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对 TFP 的增长产生正向激励作用。TFP 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研发创新带来的技术提高,但是企业的研发活动通常伴随着一次性固定投入大、技术配套性强、资金需求量大和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单靠企业内部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往往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输入才能进行此类投资。当在外部融资不可获得或者融资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放弃效益可观的投资机会,导致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扭曲,企业 TFP 难以突破。因此,外部融资与 TFP 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第二,内源融资的增长对 TFP 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企业应当适当控制内源融资规模。企业在进行研发投资时往往通过外部渠道来融资,内源融资往往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所需的现金流,一旦大额的内源融资用于投资很容易使企业遭受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因此,内源融资的增长对 TFP 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第三,金融摩擦是连接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 TFP 增长的重要纽带。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引入抵押限制模型和金融加速器模型,在基于金融市场中资金的稀缺性和企业融资的不可获得性之上,研究发现企业 TFP 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的提高和改善,而技术的进步依赖于企业通过融资行为对研发创新费用、员工培训和先进设备的引用等进行投资,金融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由此可见,金融摩擦是连接企业融资约束和 TFP 增长的关键环节。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