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期刊论文怎么写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期刊列表 Managine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8699
  • 论文编号:el2022011320010028225
  • 日期:2022-01-13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期刊论文哪里有?本文提出建设“低碳科技与管理”新专业是解决双碳目标对人才需求冲击的主要路径。具体来说,“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低碳科技专业技术知识、兼具工商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低碳科技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严峻,“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政府面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1在国家大力推动双碳目标实施的过程中,2021 年2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确保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的碳达峰目标任务,这无疑直接推动了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新能源、低碳环保等低碳相关专业青年人才的需求。

然而,现有高校主要侧重于对低碳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低碳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各行各业对低碳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急需绿色低碳转型的企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战略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全局,然而,现有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大多都缺乏对低碳技术的了解,这非常不利于企业正确地制定未来的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也不利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设立“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可以弥补现有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急需的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人才,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解决我国高校在双碳目标下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我国低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021 年 7 月 15 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 号)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立足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12021 年 10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 号),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再次强调了高校在低碳领域的专业、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对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国际社会上,2006 年美国高校校长气候承诺(“TheAmericanCollege&UniversityPresidents’ClimateCommitment”,ACUPCC)明确提出要把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性发展融入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中,实现高校运作的碳中和。2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高校要积极开展双碳教育,通过设置或调整相关学科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急需的低碳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战略。

诚然,现阶段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低碳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开设了可持续性发展类、环境类、绿色发展类等相关课程,但很少上升到专业建设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对低碳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缺乏既懂管理又懂低碳技术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实现企业碳中和需要两大方面的支持:管理与技术。1管理是通过引导、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激励碳排放主体参与和践行碳减排,迈向碳中和;而技术则是在碳中和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构建高效率的碳抵消方案等,是为碳排放主体实践碳中和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在企业迈向碳中和的过程中,激励是基础,技术是保障。没有运用管理手段形成激励作用,碳排放主体就不会参与到碳中和中来;而没有技术的保障和支撑,即便有强烈的热情参与碳中和,也难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现有高校主要侧重于对低碳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低碳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这非常不利于企业低碳转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中明显缺乏直接聚焦于企业低碳管理的专业,而与企业低碳发展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于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专业。


(一)低碳相关专业的定位及分布情况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与低碳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2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目前隶属高校的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经济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涉及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个专业门类。通过查询上述七个主要低碳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如表 1 统计数据所示3,在全国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双一流”高校共 71 所,占专业布点总数的 19.19%;在全国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双一流”高校共 22 所,占专业布点总数的 20.18%;在全国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院校中,“双一流”高校共 4 所,占专业布点总数的 26.67%;在全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双一流”高校共 36 所,占专业布点总数的10.94%。

期刊论文怎么写参考

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高校低碳相关专业主要集中于工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管理学专业门类下仅涉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且在“双一流”高校中的布点比例较低。

从专业定位的角度,一般来说,高校对于相关专业的定位都沿袭了其所在学院的学科特色,如工学门类下的相关专业侧重于围绕工程设计和环境污染、新能源技术及其开发利用等,经济学门类下的相关专业侧重于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而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则侧重于分析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目前,低碳相关专业主要涉及的是减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但实际上并未涉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去碳技术,同时也缺乏对低碳相关知识的系统传授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


(二)低碳相关专业的学科交叉及招生情况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国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等与低碳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能源经济专业是一门整合经济学、管理学、资源环境等优势学科推出的前沿性、交叉性的新学科,是研究能源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与此类似,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也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是一门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新型学科,主要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环境、资源问题。然而,工学专业门类下属的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专业都并未涉及学科交叉,主要侧重于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低碳相关专业的招生一般按照其所属学院的招生要求进行,并未设置特殊的招生要求。


(三)低碳相关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设置

低碳相关专业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取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的培养方式。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多以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为主。课程设置方面,低碳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程,以及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程。以能源经济专业为例,其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能源经济学、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安全、低碳经济与能源政策、能源经济数量模型、能源产业管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企业管理、能源金融等。因此,不同低碳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受其所属学院及其隶属学科的直接影响。


二、双碳目标下高校低碳相关专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基于现阶段我国低碳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我国目前开设的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公共事业管理等低碳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未来 40 年企业在迈向碳中和过程中对于低碳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面临诸多挑战。

(一)低碳相关专业的定位模糊不符合现实需求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于 2021年 2 月 22 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不难看出,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2021 年 7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 号)的通知,明确提出我国高校的远期目标是建成一批引领世界碳中和基础研究的顶尖学科,打造一批碳中和原始创新高地,形成碳中和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提供充分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该通知明确体现了双碳目标下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定位并不符合现实需求,因此,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源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目前更多还是侧重于对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低碳科技人才的培养,并未考虑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1,特别是对低碳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需求。现阶段,我国高校本科管理学门类下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低碳管理人才的培养,但其侧重于对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忽略了企业管理类低碳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无法解决企业管理类人才并不懂低碳科技,也无法实现企业整体的低碳管理这一现实问题。企业的低碳转型与发展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从企业的现实需求出发来思考高校低碳相关专业的定位是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双碳目标下高校“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


“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建立立足于国家双碳目标,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 号)的主要举措,也是探索新时代双碳目标下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创新路径。“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低碳科技专业技术知识、兼具工商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低碳科技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一)“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

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重点是从企业碳中和管理和激励角度入手,围绕碳中和全过程,将其分解为确碳(Commitmentofcarbonneutrality,碳责任确认)、减碳(Reductionofcarbonemission,碳减排激励)、抵碳(Offsetsofcarbonemission,碳抵消管理)、披碳(Communicationofcarbonneutrality,碳信息披露)和激碳(Stimulationofcarbonneutrality,碳效果激励)五部分相互关联的专业知识,构建 CROCS 低碳科技与管理的知识体系。

低碳科技与管理知识体系的第一部分是确碳,即碳责任确认的相关知识。针对碳中和责任的承担主体,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提出了按生产者责任原则划分1、按消费者责任原则划分1以及按生产者和消费者共担责任原则划分2。虽然企业碳中和从理念上很容易表达,即实现碳排放为零的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碳中和责任的划分还不清晰、明确,企业在具体实施碳中和过程中首先就缺少明确的责任边界和目标。有关碳中和责任的确认虽然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企业自觉的问题,但企业如何利用既有条件、发掘潜力,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趋势下,增加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因此,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准确划分企业的碳中和责任并且能够得到企业认可,是推进碳中和的首要管理问题,也是建立起有效的碳中和责任管理体系的基础,能够为企业明确碳中和责任提供决策依据。

低碳科技与管理知识体系的第二部分是减碳,即碳减排激励相关知识。在技术上,如何优化能源结构、落实低碳技术、实现碳分离与碳捕集;在管理上,如何系统梳理影响企业碳中和的关键因素,从而保证碳中和理念落地并付诸实践。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围绕“减碳”目标,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促使企业根据既有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办公生产等建筑条件,评估新能源开发潜力,切实落实光伏发电等低碳技术,实现减碳目标就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激励企业和员工积极践行碳中和、推进碳减排,从而建立起有效的企业碳减排激励机制,为企业的碳减排提供激励管理体系。


(二)“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体系

推进新文科建设,需要以学术体系、育人体系等为主要场域,构建交叉融合的文科学科体系。3“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正是围绕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思路而提出的,该专业借鉴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紧密结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形成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学科融合体系如图 1 所示。

具体而言,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体系主要是围绕 CROCS 低碳科技与管理知识体系中“确碳→减碳→抵碳→披碳→激碳”的知识结构,而需要相应融合“碳量化科技→碳减排科技→碳创汇科技→碳核算科技→碳评估科技”等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以及能源经济等专业相关的科技知识,从而完善和支持各模块的知识结构。

期刊论文怎么写


四、双碳目标下高校“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构建低碳科技、工商管理二者深度交叉、渗透、融合的课程体系,低碳科技与管理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强调企业低碳的科技与技术,也要强调企业组织经营活动的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即侧重于有效融合低碳科技与工商管理相关课程。在低碳科技知识方面,因低碳科技技术涉及不同行业企业的具体低碳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因此需要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如低碳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学、能源系统工程、新能源及其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课程进行支撑。在工商管理方面,低碳管理需要微观经济学、企业碳中和管理、绿色创新与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管理、碳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绿色生产、绿色信贷、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碳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基于低碳科技与管理知识体系的五部分知识结构,分别构建对应的核心课程予以支撑。

(1)在碳责任分配方向上,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碳责任确认的理论与方法、碳量化技术与路径、碳排放水平的识别等,涉及企业碳确认、碳记录、碳核算与碳报告等环节,重点是通过企业碳核算方法的选择和供应链碳足迹核算明确企业的碳中和责任,结合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制定企业的低碳战略目标等问题。因此,在“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建设时针对该研究方向要设置碳核算会计、供应链碳足迹核算、政府碳核查、企业低碳战略管理等相关课程,以准确划分企业碳中和责任的边界和目标。

(2)在碳减排激励方向上,其主要内容包括碳分离与碳捕获等碳减排技术与路径、碳减排的激励因素等,要重点补充和完善碳减排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从管理层面激励企业和员工的碳减排行为,通过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实现企业碳减排激励,构建企业的碳减排激励机制。因此,针对该研究方向,“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建设时可以重点设置低碳技术创新、员工低碳管理、新能源开发管理、低碳生产运作与管理、低碳技术与管理等核心课程,补充和完善碳减排激励部分的知识结构。


(二)实践平台的构建

企业的碳减排涉及管理与技术两个核心领域。管理是通过引导、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激励碳排放主体参与和践行碳减排,迈向碳中和;而技术则是在碳中和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构建高效率的碳抵消方案等,是为碳排放主体实践碳中和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企业最终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的达成是管理与技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新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搭建高水平的学科交叉研究团队、积累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邀请在技术层面可提供支持的合作单位并建立应用相关研究成果的知名企业实践平台,能够为“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以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人才培养的技术与实践平台为例,详细阐述技术平台和实践平台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

在技术平台方面,主要依赖于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拥有风能系统与工程实验室、太阳能高效利用实验室、燃烧实验室等,能够为新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碳减排技术手段、节能技术和安全运行技术等方面的低碳技术支持。

在实践平台方面,为确保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密切贴合企业碳减排、碳中和的实际需求,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正在建立实践基地,重点邀请来自能源输送(如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电力、钢铁、建材、航空、工程机械等碳排放重点行业(如大唐电力、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东方航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新能源行业(如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多家知名企业作为实践基地的参与方,为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严峻,“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政府面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然而,由于各高校低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不能满足我国对双碳领域低碳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需要,我国高校低碳相关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模式均存在明显的短板。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建设“低碳科技与管理”新专业是解决双碳目标对人才需求冲击的主要路径。具体来说,“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低碳科技专业技术知识、兼具工商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低碳科技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建设“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也是高校响应教育部 2021 年 7 月《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 号)中建设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倡议的具体实践,有助于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双碳目标下高校低碳相关专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进一步从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双碳目标下高校建设“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路径和建议。“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围绕碳中和全过程,将其分解为确碳(碳责任确认)、减碳(碳减排激励)、抵碳(碳抵消管理)、披碳(碳信息披露)和激碳(碳效果激励)五部分相互关联的专业知识,构建 CROCS 低碳科技与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交叉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本文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招生选拔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建议。在我国大力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探索的宝贵经验未来可以在其他高校中进行广泛推广,该专业建设的需求和价值空间巨大。总之,本文提出了双碳目标下高校建设“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探索与建议,以期能够提高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提升学科吸引力以及促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提供充分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