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法学案例分析论文」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开题报告 Proposal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105
  • 论文编号:el2022010818123327607
  • 日期:2024-11-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本文将以法学案例分析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权利博弈与秩序变迁 : 黔东北黑冲村寺庙重建探究”,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叶涛在研究中曾指出“宗,尊祖庙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宗教作为一个整体性名词有两个文化来源。其一来自佛教,宗为教的分派,合指佛教的教理。其二为拉丁文 religio,本意为虔诚、对神的敬仰和敬畏”。①同时指出“民间信仰是民间宗教的一种活态形式”②,此观点与金泽教授“民间信仰可以定性为一种宗教形态,它既有历史的演变,亦有内在的结构”③的观点不谋而合。此外,在民间宗教与民俗的关系上,金泽教授进一步指出“民间信仰与其他的宗教形态,与民俗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传承或再生产,有着复杂的互动关联”④。而寺庙作为宗教的重要外显物理空间,具有重要的神像与信仰的双向承载特性,杨庆堃就此曾提出“庙宇是中国民间弥散性宗教的核心结构元素”⑤。在西南民族乡村地区,寺庙既是村民礼神祈福的民俗信仰场所,同时也是乡村少有的公共空间,这一空间的命途却是坎坷的。封建王朝时期主要以“兴建—战争破坏—复建”为主要轨迹,建国后相关行为主要以国家宗教政策为宗。至八十年代,民间复建寺庙逐步以恢复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经济开发为主要驱使动力在全国形成一股浪潮,相关学术研究亦逐渐增多。

处于渝湘黔交界处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拥有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该县西北域为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同时也是国内著名佛教名山。历史上在山脚曾建造八大皇庵和四十二脚庵,部分散落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然受农民起义和民国时期开始的改寺庙为学校等时代性政策影响,大部分庙宇只剩下屋体框架结构等断壁残垣。笔者于 2020 年疫情结束后第三次前往黔北田野调查点开展区域民间信仰调研,恰逢寨英镇黑冲村的观音山寺庙重建,便以此为契机展开调研。随着调研的推进,寺庙重建的历时脉络逐步浮出水面:在村民的口中这次重建的寺庙初建于明朝皇子朱桢前来平叛时期,性质为皇庵;重建主要领导人员为黑冲村吴家寨组吴景红、吴景龙、吴少胜等人;重建自 2020 年清明节始;重建工作主要在微信群发布;重建资金村民自筹;重建缘由为为村民“谋福利”①。在调研期间,除了每天和村民一起爬山观察他们的重建行为和日常生活外,也产生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为什么是现在的群体在领导?在没有工资等任何酬劳且要爬半小时陡峭山路才能到达修庙地点的情况下,大批村民仍自愿前往的行为动力何在?为什么只有吴家组参与而该村其他三个村民组没有人参与?村委会为何不参与甚至阻挠?并且阻挠无效?在做好前期基础调研和与导师沟通后,带着这些疑惑,决定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内容缩小,以此次寺庙重建个体事项为契机,以社会互动和社会冲突为宗领,以参与观察的田野作业为方法,窥探宗族互动的区域事实和行为逻辑,梳理民间信仰存留现状和时代功能,在乡村振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大背景下寻求乡村地区以宗族和精英为主体的治理之策和以区域传统历史文化开发为代表的发展之策,尽己绵薄之力。

1.1.2 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的创新为视角创新。探究一个事件的发生机理,对事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生境是分不开的,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对乡村寺庙重建事件进行梳理,将寺庙重建的历时脉络、重建过程中的内外人群互动、重建后的发展等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剖析,能够让案例更具生动性。

此外,本文将博弈论分析和事项仪式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黑冲村寺庙重建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双向分析试图缕清乡村秩序和权力关系以及通过寺庙重建体现出来的互动逻辑和矛盾解决机制。并且根据现有“祭祀圈”“信仰圈”等理论,提出更加适合本地区案例的“功德圈”等概念,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区性民间信仰的现状。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三、研究内容

首先,从本地生境入手,以寺庙重建历时脉络为切口,通过对曾经萌芽过实践过的重建过程进行分析,掌握寺庙重建的前世今生,为理解现在的村民重建过程中物理空间重建和灵力生产中的互动行为提供根据。其次,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探究寺庙重建过程中内部行为动机和行为潜在动力,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提供便利。第三,从宗族视角切入寺庙重建过程中的内外互动行为,将宗族与家支间关系置于寺庙重建背景下,使得宗族互动逻辑更加明晰。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观察法。深入了解田野村庄历史及现状,与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小朋友打好田野关系,与村民同住同吃同劳动。坚持客观原则,对访谈资料进行客观记录,对经历的事项仪式进行深描式记载。力求做到详细、客观,严守田野伦理。此外在调研准备阶段和预调研阶段也通过在学校图书馆和松桃苗族自治县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本地历史等相关资料。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五、研究结论

2020 年上半年对全体中国人民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而对于黑冲人民来说,难以忘记的事情还有尝试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实现的观音山三合寺寺庙重建。黑冲村为典型的历史移民村落,除了吴家组为苗族外,其他三组都是汉族。由于历史上的人群迁徙和民族识别等政策,吴氏家族对自己的苗族身份认同并不强烈,甚至这种身份只有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如子女加分、民族照顾等优惠政策时才选择外显苗族身份。加上与吴氏宗亲的联系微弱,本组村民的吴氏家族认同极为微弱。这种微弱更多的源自客观他者同族群体对自身的忽视。

而在今年寺庙重建后,吴家组嗅到了提升自己宗族地位的契机。最终,此次的寺庙重建事项的意义就由少部分乡贤人士小范围小规模的工程扩大衍生为吴家组群体合力进行的一场为提升自己在区域吴氏家族中的地位的一场“翻身仗”。在寺庙重建的过程中,悄然发生变化的除了日益提升的组内和族内认同外,亦有包含族际与组际、族内与组内和村与组等对应博弈关系的乡村治理秩序与人际关系格局,这些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无论如何,黑冲村的观音山三合寺最终如期完工,并且举办了一场超乎大部分人预期的开礼盛典。而就此时为迄,回顾整个黑冲村宗族历史、乡村秩序、人际与宗族互动关系、民间信仰等生态结构性社会关系,作为寺庙重建重要节点的开礼事件并不只是工程阶段性结束的节点,亦不只是本文的结尾,有必要在结语中进行进一步阐释。

在本村寺庙重建的大背景下,寺庙开礼必然蕴涵多重所指。其一,作为一个历史节点的客观存在,形式上外显修庙事件的告一段落和民间信仰物理空间和灵力空间的塑成,内容上内涵乡村宗族内和宗族之间关系的博弈调和,这种客观存在具有前向属性。其二,作为一个隔断性象征存在,更多的意指一种后向的“后阈限”阶段。范热内普和特纳在描写仪式过程时都主张将仪式过程分为“分离、阈限、聚合”三个阶段,并后者将阈限更加细化为“前阈限、阈限中、后阈限”三个时期。①这里的时期并不局限于古典仪式类或者宗教信仰类事件,而是一种适用范围宽广的包含人生礼仪、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等在内的节点性事件。寺庙重建后的开礼仪式所具有的隔断性象征意义,强调的是后向的后阈限阶段:短时间的个别仪式的结束并不代表寺庙建设的全部完工,开礼仪式只是寺庙建设事件进入后期的一个阈限中的结束和后阈限时期开始的象征。这个后向性特征并不是一个结局性特征,应是一个过程性特征。其三,作为一个结果存在,寺庙重建倾全组之力,是衡量本组吴氏家族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标志性事件。而在建设过程中的正向激励和冲突的正功能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着家族认同,开礼事件的成功举办,更是一个群体认同和群体荣誉感提升的标志性结果。这些特征同时也表征着后寺庙重建阶段乡村结构与秩序的一种前向动态性变迁,而后续,我将进行跟踪调研。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