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哪里有?本文首先从“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义、规范化概念及其规范化的重要性入手,接着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归纳出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规范化的具体可行的策略。最后提出,应从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内容改革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等五方面来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朝着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建设。
第 1 章 绪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研究,国内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网络化规范化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评价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具体研究。
(1)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研究。
柴紫慧在《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建设的多重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8 年 5 月)中提到“‘形势与政策’课是与国内外形势变化、党和国家政策等结合最紧密的高校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现实性、实效性等特征”[1]。针对此,作者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在内容来源、选择和构成等方面应与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契合性和一致性。
(2)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建设的研究。
苏剑、张兆文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年 5 月)中提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有针对性地采用模块化设计,这样能够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与教学环境,并根据现实变化而适时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最终有利于增加教学课堂的亲和力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根本目的上推动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2]。
(3)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师资力量建设研究。
于霞在《多措并举 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师资攻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年 9 月)中提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要有三部分构成,其中包括专职、兼职、和特聘教师。并且指出“‘形势与政策’教师对与其他四门思政课不同,要着重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的重视与培训,并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3]。
第 3 章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现状与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3.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调查说明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为了全面了解辽宁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情况,我们采用自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对辽宁省不同类型 98 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问卷调查,二是现场访谈。
问卷设计体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问答题共计 43 道题,本次问卷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第 1~3 题);第二部分,管理体制(第 4~15 题);第三部分,师资队伍(第 16~23 题);第四部分,课程建设(第 24~37 题);第五部分,考核评价(第 38~41 题);第六部分,特色建设(第 42~43 题)。采取匿名答题的方式。(参看附录Ⅰ) 访谈的对象包括“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师、思政教研室的学者专家以及在校大学生。访谈主要包括两个问题:(1)请你简要概述学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方面的特色创新做法(2)你对学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其他一些建议。(参看附录Ⅰ)
3.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对辽宁省不同类型 98 所高校进行调查,其中收回有效问卷有 81 所高校。这81 所高校类型涵盖了 985/211、公办本科高校、民办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等(如图 3.1 所示)。
第 5 章 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5.1 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一门必修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下面我们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加强其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
(1)加强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由前面对辽宁省高校进行调查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存在着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够,还存在挤占教学时间,师资培训制度落实不彻底,教学质量监管不到位的现象”[37]。要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水平,首先需要做的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其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为了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首先,高校党委要发挥统一领导的作用,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上进行政治上的领导。宣传部和思政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规范化。相关各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政策和措施支持,执行有效;其次,依据本校实际,加强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最后,重视“加大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与监控,保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8]。
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严格教师准入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强化基本素养,保证教师教学质量,高校应把好任课教师发展“入口关”,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接受专家组的试讲、说课、面试、选拔与考核。同时,可以聘请学校党、政、工、团等部门领导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把开展专题讲座制度作为长效机制来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热情。
(2)加强教师培养力度
首先,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培训制度,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制度,来支持鼓励教师每学期有一次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搭建学术经验交流平台,促进教学名师、高年资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之间借鉴、学习,教学经验的分享,从而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逐步“构建起结构合理、目标统一、齐心向前的优质教学团队”[41]。最后,加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评力度。通过教学流程监控、学生评价和管理评价等多种制度来完成对教师和授课质量的考核评价,做到教师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最终保证教学质量。
3、建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鼓励那些重视教学科研、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的任课教师。并为这些从事多年教学一线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评岗定级、职称评定方面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并且纳入学校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在绩效考核时,重点提高权重系数,增加“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工资收入。
结论
本文首先从“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义、规范化概念及其规范化的重要性入手,接着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归纳出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规范化的具体可行的策略。最后提出,应从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内容改革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等五方面来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朝着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建设。
目前,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课程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况且,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篇论文就能将其叙述清楚的。由于笔者的自身学术水平有限、再加上对这门课程规范化建设研究不很深入,只是对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内容做了浅析描述,可能文中提到的部分观点及问题解决路径还不很完整准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及读者批评指正,同时也期望其他学者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