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推广——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8-10 章)为例[硕士参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3
  • 论文字数:75255
  • 论文编号:el2021112820215925184
  • 日期:2021-11-2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英语科技论文哪里有?本文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8-10 章为翻译素材,对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视角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在通过对各类学术网站的检索后得出,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并多限于文学及政治类文本之中,针对科技文本的研究较少,而对于海军航海类文本的研究更为少。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论述:首先,明确翻译文本的内容和特点,并合理安排与规划翻译流程;其次,对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介绍;最后,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基础,结合英汉翻译中的翻译技巧,对翻译分析中的例子进行了细化。

1.引言

3.1.1 国外研究现状
1958 年,加拿大语言学家维奈力和达贝尔内在他们的合著《法英比较文体学》中首次提出了”词性转换“的概念,即指一种词性移译为另一种词性而意思不发生改变。在书中,他们提出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这两种普遍的翻译策略。其中,直接翻译包括借词、仿造词语、和直译,间接翻译的策略则包括词性转换、调节、等值及改编。
而”转换“概念最早被认为是由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出的。他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基于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之中的。他区别了形式对应与文本等值。文本等值总是运用在特定的一对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而形式对等是一个基于系统的一组语言的相对大体概念。
随着研究的深入,翻译转换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一般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荷兰学者鲁文兹瓦特(提出的翻译转换模式是目前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她的模式分为比较模式和描写模式)。在阐释比较模式时,鲁文兹瓦特借助了”译素“和”第三比较体“两个概念,前者即”一个可理解的语篇单位“,后者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立于原文和译文之外,但具有原文和译文共同意义的理论假设物“。通过对译素和第三比较体进行比较,据此总结出译文在微观层面(语义、句法、语用、文体)上发生的翻译转换。
1995 年,吉迪恩.图里在他的著作《描述翻译学及其它》中指出,虽然翻译转换不是他的研究重点,但仍强调了此理论的重要性,认为翻译转换是不可避免的。他把翻译转换分为两类必要转换和非必要转换。必要转换是指由于原语和译语之间结构上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转换非必要转换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可有可无的转换,它充分赋予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由度。

表 2 翻译实践中使用的查询工具
表 2 翻译实践中使用的查询工具

......................

3.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概述

3.3 范畴转换
包振南(1982)提出范畴转换指有关成分偏离形式上的对应,即在翻译时不应受语言层次的限制,即相当于对原文进行意译。其中林铃(2009)指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等值关系可以建立在任意的语言等级之间,如句子与词组,词组与词素等。而范畴转换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结构、类别、单位间和内部体系的转换。
3.3.1 结构转换
结构转换指在翻译过程中发生于语言的结构层面的转换。这是一种可以发生在任意语言等级之间的转换,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转换形式。而发生在英汉双语之间的结构转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即主动与被动转换,肯定与否定的转换;另一类则是英文句子中往往注重突出主语,而汉语句子中通常注重突出表达句子的主要目的。例如,在句子级别上,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结构可以转换为汉语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由于英汉双语之间,在行文习惯和文化思维上的差异悬殊而造成了这一现象。英语为重形合的语言而汉语为重意合的语言(郑淑明,曹慧,2011)。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经常需要根据两者语用习惯的差异来转变语用形式。
3.3.2 类别转换
类别转换是根据转换对象在其相邻的高层级单位结构之中所起的作用,而划分的组合。当目的语的翻译等值成分与源语处于不同的单位结构类别之中时,便产生了类别转换。类别转换通常体现在词性之上,在英译汉的过程之中,通常是指名词与动词、动词与形容词、介词和动词或副词与名词之间的转换。其根据词性间的转换,以实现目的语的表达习惯,通过不同的语法类别来实现翻译源语的语言词项(林玲,2019)。
..............................

4.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4.1 层次转换实例分析
英语的语言层次包括有语法、词汇、音律和词形。而层次转换是指原文中的语言单位在某一个层次,而其译文的语言单位在另一个层次,二者之间的语言层次不相匹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层次转换。但由于音律和词型以及语法和词汇之间是无法相互翻译的,转换仅发生在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之间,所以在我们讨论翻译实例时仅需考虑语法和词汇。总体来说,层次转换就是原文和译文之间语法与词汇的互相转换,在本次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中,层次转换突出体现在时态转换和单复数转换。
(1)英语时态词转换为汉语时态词
例 1 : He chose the kayak design because it was the most universally successfulsmall-boat type on earth and functioned well in flat water, waves, and on the open ocean.
译文:他选择设计了皮划艇,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小型船只,在平坦的水面、激浪中和开阔的海洋上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分析:在原文”He chose the kayak design because it was the most universally successfulsmall-boat type on earth and functioned well“中,谓语动词”chose“为过去式,其中英文中表示过去时间的形式在中文动词中没有对应表达。因此,例 1 为了表达过去的时间概念,译文增译为汉语时间助词”了“。英语中时态词的变化主要依靠动词词形的变化(如 write,wrote),或者是对于助动词的变化(如 will write,have written)。而汉语之中没有英文中对应的词型的变化,因此在表达时态时,汉语则需加上特定的时态助词或表示时间的词汇。因此翻译完成时往往用”曾“、”已经“、”过“、”了“;翻译进行时往往用”在“、”正在“、”着“;翻译将来时往往用”将“、”就“、”要“、”会“、”便“等等(张培基,2009)。
.............................

4.2 范畴转换实例分析
范畴转换是指从原语到目的语偏离形式的对应,然后在不同的级阶(句子、分句、片语、词及词素)上发生的转换行为。关于范畴转换,卡特福德将其分为了以下两种条件:在发生转换的过程中,源语与目的语或处于相同的语言层级;源语与目的语间即形成相应程度的形式对应。其中,范畴转换主题上包括四大块,分别是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
4.2.1 结构转换及实例
(1)英语被动语态转换为汉语主动语态
例5:It was developed by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rctic regions asa form of transportation and as a way to hunt the marine mammals that were a dietary staple.
译文:它是北美北极地区土著居民发明的一种交通工具,用来捕猎海洋哺乳动物,作为他们的主食。
分析:主句”It was developed by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rcticregions“中的主语是”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rctic regions“,谓语动词为被动语态” was developed“。该句为英语的被动语态转化成为汉语的主动语态的结构转换类句式,其中”was developed by“译为”是...发明的“。在例 5 中”was developedby“并没有直接翻译成”被..发明“,而是在经过语义和逻辑分析之后译成了”是...发明的“汉语主动句式。因为科技文本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高度的逻辑性以及客观事实性,且常以阐述某一进程为主,所以在句型结构上来看侧重点通常并非动作的发出者,而在于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具体内容。由此便决定了动作的执行者是次要的,因此常被用做被动语态之中(韩琴,2007),汉语中有被动语态,但其适用范围不及主动语态广泛。因此英文的被动语态在汉译过程中,常出现很多译为主动语态的情形(张培基,2009)。将英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了汉语的主动语态,不但准确完整地传达了原文语义和逻辑,而且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行文表达习惯,更利于汉语读者的接受与理解。

英语科技论文
英语科技论文范文

...........................

5.结论

本文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8-10 章为翻译素材,对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视角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在通过对各类学术网站的检索后得出,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并多限于文学及政治类文本之中,针对科技文本的研究较少,而对于海军航海类文本的研究更为少。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论述:首先,明确翻译文本的内容和特点,并合理安排与规划翻译流程;其次,对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介绍;最后,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基础,结合英汉翻译中的翻译技巧,对翻译分析中的例子进行了细化。就此次翻译项目中所出现的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此次项目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归纳。
通过本次翻译实践中的文本进行分析,译者发现,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翻译转换情况。本文基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结合自身翻译实践从层次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分析了科技英语中的翻译转换现象。众所周知,英汉双语之间在语法句型以及行文习惯等方面皆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对于英语中的时态概念,可以在汉语中将其转换为时态词;对于英语中的复数概念,可以在汉语中将其转换为数量词;对于科技文本中广泛使用的被动语态,可以考虑将其转换成更易于理解的主动语态,在直接翻译情况下不够通顺的肯定句及否定句方面,可以进行”正反转换“。对于科技英语中较多的名词化结构和形容词,可以进行”动静转换“将其转换为汉语动词。对于英语中的长难句,可以对其进行拆分,将其中的单词短语转换为单句,或将单句转换为多句。对于英语中存在但汉语中不存在的术语,可以在汉语中找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术语进行转换。综上所述,结合英汉语言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选取相应的翻译转换策略,从而保证在准确传达源语语义和逻辑的基础上以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组织译文。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