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毕业论文: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的问题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3061928168471
  • 日期:2018-03-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发布以来,我国实施了多种扶贫政策,发挥了扶贫资源优势,提出和运用切实的扶贫措施,使扶贫工作中取得重要扶贫成就(张喆昱等,2016)。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的农村的人口数量从 2.5 亿人口下降到 2688 万人口,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扶贫的道路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有效地实现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降低了我国农村社区的贫困程度。但是,截止 2009 年中国还有 3597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得到解决。由于贫困问题比较复杂,情况多变,随着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出现,山区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断带来新的难题与挑战。比如:一些山区农村出现返贫现象,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不断扩大,以及衍生阶层性的贫困,等等。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调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扶贫模式以及扶贫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前的扶贫需求,政府的扶贫实际效果也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王蓉等,2001)。因此,我国扶贫的理念和模式都需要创新,从多个角度探索山区农村贫困问题,走出富有实效性的新的扶贫道路。一直以来,困难群众都是国家和政府关心的对象,2012 年 11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首次正式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建设“文化小康”。会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就强调了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新时期新的文化建设浪潮即将到来。2013 年 11 月 3 日至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提出,只有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使贫困人民摆脱落后的经济文化面貌,才能顺利达成全面小康的目标,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书记还强调,要坚持“源头治贫”的理念,实施精准扶贫,才能使农村山区摆脱贫困面貌,提高群众物质精神生活,使贫困地区过上富足的生活(周胜庭,2016),同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到 2015 年又进一步提出了“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其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为了决胜扶贫攻坚,他还提出了“两真三坚持”等的观点。随着理论界对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探讨的深入,对造成农村贫困根源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人们已经认识到,由自然环境造成山区农村的贫困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人的发展能力和文化素质较低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根源(刘彦随等,2016)。贫困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经济状况。对此,我国的扶贫战略也发生了转变,从供给扶贫资金的“输血”状态转变成农民群众自力更生的“造血”状态,再转变成帮扶农民建立发展能力的状态。实践证明,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与其是否可以早日脱离贫困相关,农民是否早日脱贫对于新农村建设是否顺利进行、小康社会目标是否顺利实现都发生重要影响。农村要想脱离贫困状态,首先要找到贫困的根源,所谓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目的正是为了提高山区农村的文化水平。因此,从文化扶贫着手来开展治贫和农民脱贫工作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在文化扶贫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在实际操作运用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不管是英国、美国等国的学者,还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他们在文化扶贫、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研究以及他们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开展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资料。“贫困文化”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奥斯卡 .刘易斯所提出,他认为贫困文化是由于穷人长久以来没有接触过太多外界的信息,一直处于贫困之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同时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其价值观也会发生畸变,最终形成一种亚文化,而这种亚文化也会对身边的环境和周边的其他人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使贫困文化得以繁衍生息(方清云,2012)。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对文化做过这样的定义: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文化原是自成一格的一种现象。文化历程以及文化要素间的关系,是遵守着功能关系的定律的。文化现象可分为多方面,制度、风俗和器物(马林诺夫斯基,1987)。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文化
“贫困文化”的观点首次被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 刘易斯所提出,他在《贫穷文化:墨西哥五个家庭一日生活的实录》中研究了贫困家庭和贫困社区产生的原因,他把贫困问题纳入到文化现象中来研究,分析人们产生贫困的根源。他认为,人们身处贫困是维持贫困状态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他们已形成人格和价值取向根深蒂固,这使得摆脱贫困的机会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也无法抓住并且利用机会(Oscar Lewis,2004)。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著名的反贫困理论家缪尔达尔更精辟指出:宿命论、心灵麻木、不愿意改变观念和制度、以及对现代技术发展和卫生条件改善等方面工作的冷漠态度,是导致一部分发展中甚至落后国家中出现贫困的原因(冈. 缪尔达尔,1990)。辛秋水是研究我国农村扶贫问题的专家,他认为贫困主要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造成贫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文明开化程度等,它不仅只是经济上的问题(辛秋水,2010)。由此可见,造成社会贫困,既有物质资源匮乏的原因,也有知识、信息、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资源方面的原因。总之,山区农民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以致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和不良的价值取向,认为自己生来贫困,对于贫困的现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命感和维护感,但是造成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较多的文化知识教育,山区农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资源贫乏,最终导致山区农民陷入了物质贫困、生活贫困和精神贫困的恶性循环当中。
..........
 
2.2 中国文化扶贫概况
中国开展文化扶贫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山区贫困群众改变命运、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它对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一,中国文化扶贫的现实意义:首先,文化扶贫有利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过往我国对贫困山区的扶贫习惯采用“开仓赈灾”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取得短期的效果,然而无法为贫困山区农村提供新的生产劳动技术,因此,无法保障贫困山区农民真正长久脱离贫苦,改善生产生活。文化扶贫的实质是“造血式”扶贫,在文化扶贫过程中,首先以“输血”的方式来帮扶农民,使之改变落后观念,改变不科学的生产劳作习惯,让农民能够在扶贫帮助中得到新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真正实现脱贫。其次,文化扶贫有利于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城乡的贫困差距让贫困山区农民无法获得社会公平,这种不公平将阻碍社会和谐发展。文化扶贫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开展文化扶贫工作,能够向贫困山区农民输送新的生产知识,改变其头脑中存在“靠天吃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陈旧观念,建立新的价值观念,最终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民获得新的生产知识和价值观念后,将会促使农民逐渐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存在,让农民相信能靠新的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创造更多物质财富,逐步消除自身的贫困状态,缩小与城市市民的生活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再次,文化扶贫有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贫困山区农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扶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已经从注重经济发展状况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共同发展状况。因此,文化发展状况亦成为评价贫困山区农民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只有不断推进贫困山区农村的文化扶贫工作,才能为山区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条件,而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 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的成就与经验......18
3.1 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取得重要成就.....18
3.1.1 文化事业机构得到充实........18
3.1.2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扎实开展............18
3.1.3 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19
3.1.4 广东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壮大..........20
3.2 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形成的基本经验...........20
第四章 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存在问题及其原因........23
4.1 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存在问题....23
4.2 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问题的原因..........27
第五章 推进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对策....35
5.1 完善广东农村基础文化设施............35
5.2 加强地方政府的扶贫资金与扶贫政策配套........36
5.3 加强广东文化扶贫机构人才队伍建设......37
5.4 构建多元主体执行扶贫开发机制....38
5.5 传承广东农村文化传统..........39
5.6 确定农村文化扶贫工作主体与对象..........40
 
第五章 推进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对策
 
5.1 完善广东农村基础文化设施
广东省各地政府部门的主要责任是使贫困山区文化扶贫服务体系得到完善。为此,各地方政府部门需要达成一致意见,将广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扶贫”工作加入议事计划,归为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需要构建与“文化扶贫”相对应的资金支持,对贫困山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积极举行便民的娱乐文化活动,禁止一些不利民的行为,比如荒废文化活动场所、挤占办公场地、变卖和损坏文化设施等(何启环,2006)。目前,广东省贫困山区农村的一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娱乐场所、农家书屋、文化馆站等建设得到发展,与以前进行的“三项活动”相比,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和活动场所的建设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未来农村文化扶贫建设中,广东省应该构建完善的农村和偏远山区公共文化基础体系,使农村群众可以得到更多、更好和更公平的文化服务,从而保证了农村群众精神上的享受。建设完善的文化场馆,增加对文化馆、农家书屋和文化娱乐场所的投入与维护,购买和增加场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尽最大努力让县以下各场馆能够满足农村群众的需要。同时,增加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站以及其他文化场所的建设。譬如配备工作需要的电脑、打印机等基础设备,订阅报刊等文化读物。文化工作者也需要对最新动态、国家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文化扶贫工作的进行。
.............
 
结论
 
建设好农村文化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积极推动文化扶贫事业的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当前新时期、新情况的背景下,加大对农村扶贫的建设,要在农民群众的基础上进行,让文化致富的观念在广大农民群众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扶贫。文化扶贫的道路不可能是顺风顺水的,在扶贫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对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文化扶贫的重视,积极解决扶贫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文化扶贫精神,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农村文化扶贫的作用,使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扶贫项目的大力推动,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农村扶贫项目的建设力度,农村扶贫项目建设相对顺利,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形式复杂以及阻力较大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问题都还难以解决,对农村文化扶贫项目的开展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造成直接影响,对此,本文认为,广东山区农村文化扶贫项目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足的规划和奋斗,地方政府、社会以及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中来,为农村文化扶贫项目的建成出谋划策。而作为领头的政府部门更应积极解决当前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公共文化建设以及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农村文化扶贫建设不断的前行。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