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建构主义理念之初中英语新课导入实证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9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504171136046461
  • 日期:2015-04-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一味地追求高分,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授课时只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掌握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而是只顾满堂灌,想争分夺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以便完成教学任务。然而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于 2011 年颁布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的《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这极大程度地改革了传统英语教学。新课标的制定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体现了现阶段对英语学科性质的新认识。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以让学生理解真实的英语交际情境,有效地使用英语,而不是以通过考试或完成课本练习题为教学目标。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教师不能再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而一个好的课堂导入犹如扣人心弦的乐曲前奏一样,能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课堂上,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对一堂新课来说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并且,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初中英语新课导入进行实证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笔者试图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在研究国内外对课堂导入环节的文献的基础上,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阐述导入的理论必要性;通过新课导入录像转写,对比分析,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英语教师新课导入进行分析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为了对初中英语新课导入进行研究,本论文首先对第八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课中八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录像中的新课导入环节进行转写,并对所听取的漳州五中四位初三英语教师共八堂新课导入环节进行记录转写,接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对比;本论文通过案例对比分析研究,希望引起学生和教师对导入环节的重视,使学生今后能在导入环节获益,参与课堂,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并懂得应用英语;使教师今后在为学生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能把建构主义理论考虑进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的理论意义:本论文将初中英语新课导入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扩宽课堂导入的领域,为初中一线英语教师新课导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其教学效率给予理论指导。研究的实践意义:本文将第八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课中八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录像中的新课导入环节与漳州五中九年级八堂具有导入环节的英语新课进行对比分析,而九年级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他们是否会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无视国家近来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呢?是否会为了应对升学考试,采用传统的“灌输——被动接受”模式进行教学,而把关键的导入环节随意带过呢?本论文希望引起教师的注意,在以后的教学伊始阶段能进行一个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导入环节,以提高教学效果。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 J. Piaget 的儿童认知发展观是建构主义理论产生的基础。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式(或称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以及思考的方式,或者说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Piaget 认为儿童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途径是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据此来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而这一相互作用有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指的是学习个体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刺激信息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为原有图式的一部分,它只涉及到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指的是学习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适应外界刺激所提供的新信息时,对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或改造的过程,它涉及的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逐步建构起来,并不断得到丰富、提高以及发展。在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基础上,科尔伯格进一步研究了认知结构的性质及发展条件;斯腾伯格和卡茨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进行探索后提出个体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观点;维果茨基说过良好的教学是走在发展的前面的,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的水平与儿童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英语课堂导入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最早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Turney & C.Etal(1975) 在 Sydney Micro Skills 一书中提出导入的功能有四点:(1)引起注意,即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导入的设计要考虑如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同时抑制与教学无关的活动;(2)激起动机,即教师在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激发出来;(3)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这是设计导入环节时需要考虑的,只有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做好心理准备,全神贯注地、积极主动地、有意义地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4)建立联系,即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充分了解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对此加以利用,为学生创建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因为同其他学科知识一样,英语语言知识有其内在的严密逻辑性。(London. T.& C.Etal. 1975:112-113)。20 世纪 80 年代 Roger Gower & Steve Walters(1983: 221-224)研究了在教学技巧中“Starting the lesson”时应采取的多种方法,例如:(l)socializing(将课堂活动社会化),即师生进行自由交谈,彼此相互了解,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并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如 newspapers,friends,holidays 等为话题,作为带他们走入本课学习内容的导入,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不仅建立友好关系,而且进行发散性思维,自然而然地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2)Leading the students inductively 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导论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上,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活动。
………..


第三章研究设计 ......17
第一节 研究对象 ......17
一、 观摩课语料库 ........17
二、 课堂实录语料库 ....17
第二节 研究方法....18
第三节 研究问题....18
第四节 研究目的....18
第四章 研究对比分析 ....19
第一节 新课导入方法分析......19
一、观摩课语料库中新课导入方法分析......19
二、课堂实录语料库中新课导入方法分析........27
第二节 新课导入特点分析......35
一、观摩课语料库中新课导入特点分析......35
二、课堂实录语料库中新课导入特点分析........38
第三节 新课导入作用分析......39
一、观摩课语料库中新课导入作用分析......40
二、课堂实录语料库中新课导入作用分析........42
第四节 语料库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对比分析........43
第五节 语料库中新课导入的特点对比分析........44
第六节 语料库中新课导入的作用对比分析........45
第七节 小结......45
第五章 结语......47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47
第二节 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48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49


第三章 研究对比分析


第一节 新课导入方法分析
新课导入的方法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同时还与教师自身的认知方式、教学经验、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特点有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构建新知识。下面笔者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所转写的课堂导入语段来分析语料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在上课前,老师先带领学生读单词和句子,这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看课堂上学生的表情以及反应,显然这种方式没能激起他们太多的激情和兴趣。教师后来用了“have a picnic”来引入,这时才有个别学生举手回答了问题,学生似乎是跟着教师所建构好的模式在进行跟读操练,学生的兴趣没有淋漓尽致地被调动起来,好在后来有几个学生经常回答问题,调动了一下气氛,个别学生也试着回答了问题。笔者对该导入以及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觉得或许在课堂的一开始就用“have a picnic”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周末将要做什么事情,或者不用限定“have a picnic”这一话题,直接让学生谈周末,因为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周末是一个很愉快的字眼,这样的方法是否会更好,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个建议,还是有待实践检验的。#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论文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环节进行研究,采用课堂转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笔者以第八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课中八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录像中的新课导入环节以及漳州五中三位初三英语教师的八堂新课的导入环节进行转写后的两个语料库为对象分别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再将两个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主要发现:
(1)在笔者研究分析的观摩课语料库中,从教师角度讲,每位英语教师都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知风格以及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设计一个相对合理,能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导入环节,但不是所有这 8 个在导入环节取得成功的课堂,在后面的整节课都收到巨大的良好教学效果,当然,有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公开竞赛课,时间相对较长,有些教师或学生等待的时间较久;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学生是临时为了教师竞赛而安排的,师生之间难免比较陌生,也不排除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的原因。
(2)在笔者研究分析的观摩课语料库中,从学生角度讲,有的学生比较积极,从导入的环节开始就乐于主动学习,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整节课中起到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实际上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根据学生需求以及本节课的目标,花时间精力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导入,学生也要能够配合,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排除有的学生特别调皮,就算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到了真正学习知识的时候,他就是不爱听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仅课堂上要对其多加关注,还需要课后在他们身上多花时间与其进行思想沟通,进行情感交流,找出其真正厌学的原因,以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