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全体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它是对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美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既具有历史的基础又具有时代的特色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如何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为广大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寻的难点。本文以《感动中国》为视角,通过对十年来评选出的年度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的揭示,从而为当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个体精神家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首先,《感动中国》在全社会掀起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潮。2002 年《感动中国》开播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来它在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可以说它早已突破了单纯的节目形式,而被视作全国人民一年一度的精神盛宴。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发展,为弘扬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次,《感动中国》以感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了榜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感动中国》通过梳理一年中影响国人的大小事件,推选出能够代表当今社会价值主流的人物作为我们时代的楷模,以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件打动着每一位公众的心灵。这种生动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弘扬传统美德的实效性。最后,《感动中国》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载体。以往的传统美德教育多停留在学校层面,这种教育模式由于其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教育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感动中国》作为一档评选类节目,其形式更加新颖,再加之凭借中央电视台在传播上的主渠道地位,给社会树立了一个明晰的示范。
1.2 研究综述
鞠娟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管窥》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了综述,对中国早期的美德思想、先秦诸子百家的美德思想以及董仲舒、班固、韩愈的美德观进行了介绍;白振飞,贺佩蓉在《中国传统德育的当代价值》中对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给与了概括与总结。另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这一部分的论文相对较多,其中李桂梅的《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刘春婵的《高校美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阮文玲的《略论传统美德在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王渊,丁振国的《论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其重塑》,席彩云的《中国传统道德对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现实价值》均阐述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而余洪波,刘余莉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赵茂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历史传承与新发展》,王利红,张文杰的《汤因比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和谐社会》,吴前进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思考》则分别介绍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作用。在《感动中国》的研究方向上,以新闻学、传播学为主,主要论述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人物事迹与颁奖词赏析以及《感动中国》在新闻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结合的文章主要有郑国,刘利才的《<感动中国>人物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红星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深层解读》,论述了《感动中国》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上的有益启示。
1.3 研究思路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分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论文创新点及不足四个部分;第二章是从兴起与发展、评价标准、人物精神的深层解读以及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适切性四个方面对《感动中国》进行概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涵义以及当代价值;而第四章则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感动中国》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倡导感恩方式的多样化、强调职业道德的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崇尚个体仁爱到志愿者服务的转变以及注重艰苦奋斗的当代新发展;第五章论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感动中国》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的新途径。
第 2 章 《感动中国》概述
2.1 《感动中国》兴起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来自就业、住房等各方面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部分年轻人更加重视实用性强的理想目标,重视自身物质条件的满足,从而忽视精神家园的建设。一个人的努力方向往往决定着它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物化的世界观下,青年人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很容易产生浮躁、焦虑、不安等情绪。如何帮助人们更加理性与客观的看待自己、看待他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2002 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档节目。《感动中国》自创办以来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历史,十年来它的收视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全国人民的精神盛宴。《感动中国》评选节目以“感动中国”为评选主题,以推选委员会推选以及公众投票的方式在年底前推选出 20 名候选人,再历经筛选,于第二年初评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获奖人物是来自公安干警、医生、党员干部、体育明星、文艺明星、科研工作者等诸多领域的杰出代表。年龄跨度由 18 岁的黄舸到 100 岁的巴金,具有十分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感动中国》之所以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与它的颁奖方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动中国》的颁奖方式除 05 年由以往获奖嘉宾颁奖外,均采用儿童颁奖的方式,而简单的奖杯、鲜花却恰恰代表了儿童最纯真的敬仰与尊重。节目采用 VCR 的方式介绍获奖人物的动人事迹,用深刻凝练的颁奖词给与获奖人高度的评价,采访本人或者家属时,语言朴实、率真,贴近心灵,感人至深,致使许多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潸然泪下。这种播出形式一改思想政治教育历来给人带来的枯燥印象,在不知不觉中,使观众为之动容,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 3 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涵义及当代价值...... 9
3.1 传统美德的涵义........ 9
3.2 传统美德的修养方法......... 11
3.3 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12
第 4 章 《感动中国》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 15
4.1 倡导职业道德的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 15
4.1.1 部分从业者玩忽职守的现状 ..... 15
4.1.2 部分从业者职业精神淡化的原因 ....... 16
4.1.3 强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 16
4.2 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新发展......... 17
4.2.1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8
4.2.2 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原因 ....... 18
4.2.3 艰苦奋斗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 19
4.3 个体仁爱到志愿者服务的转变....... 20
4.3.1 志愿者服务在近十年的发展 ..... 20
4.3.2 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原因 ......... 21
4.3.3 完善志愿者服务的保障机制 ..... 21
4.4 倡导感恩方式的多样化....... 22
第 5 章《感动中国》为弘扬中华民族...... 26
5.1 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遵循....... 26
5.1.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26
5.1.2 古为今用,赋予时代特色 ....... 26
5.1.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26
5.2 弘扬传统美德的新途径....... 27
结论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熠熠生辉的核心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世代相传的精神历经磨难而永不磨灭,它们哺育了整个中华民族并成为使其不断向前的内驱力。在国际环境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利用好这些几千年来锤炼出来的传统美德并使之不断坚定、升华。爱国主义精神、仁爱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将这些宝贵的精神的给予继承与发展。传统的教育媒介多拘泥于理论说教或填鸭式灌输,教育效果不佳,甚至使受教育者心生厌恶,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十年的《感动中国》之路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只有让榜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润泽我们的心灵。《感动中国》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生等多个方面的道德准则,完美地体现了传统美德与时代的结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体现。此外,《感动中国》利用中央电视台这个有利的媒介,逐渐使榜样教育走下神坛,回归平民化与生活化,使其更具有时效性和大众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人物素材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进而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最终达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上海:同文书局,1991.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樊浩. 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shdxbylunwen/2013/1119/5840.html 1994.
[8]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0] 黄钊.中国道德文化[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