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兴起
低碳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源于全球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关注。本章首先介绍气候变化历程、形势和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揭示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其次阐述低碳经济发展历程,界定低碳经济概念和内涵,总结低碳经济相关特点。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历程、形势与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影响在科学上都存在着争议,本文并不对争议进行详细阐述。本节重点借鉴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中的具有较强科学基础的相关结论。
一、 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
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首先需要对气候及其气候变化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对气候变化的历程和趋势进行分析。这是低碳经济研究的科学基础和起点。
(一) 气候以及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一个气象学和气候学名词,是指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风等,这都跟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中国春秋时代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在古代,人类基本上处于发现和利用气候规律并适应气候变化的阶段,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乎其微。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气候,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活动也在无形中影响着自然,改变着全球气候,这反过来又深深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工业革命以来,人口总量在急剧增加,大规模的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肆无忌惮地消耗自然资源和化石能源,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气候变化就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气候变化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界定。第一种是指气候变化的总体现象,不区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使用的就是这种界定,是指气候随时间的所有变化,不管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第二种是指排除了自然因素之后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就使用这种界定,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自然因素是人类所难以控制的,例如太阳黑子,火山爆发以及地球轨道等,但是人为因素是可以通过纠正人类行为来改变的。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何纠正人类行为来改变气候变化趋势,以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主要分析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气候变化,采用第二种界定。但是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形势和影响上,采用第一种界定,不区分到底是那种因素造成的。
(二) 全球气候的大暖期
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地质时期(距今 22 亿年—1 万年),曾反复出现过 3 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第二个阶段为历史时期(1 万年左右),有时为温暖期,有时为寒冷期。第三个阶段是 19 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在过去的 1 万年中,有三次气候变暖的时期。一次是从 8000 年前到 3500 年前的大暖期,那时的温度比现在高 2~3℃,人类的文明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这个暖期也被称为“气候最适宜期”。那时生产力低下,大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有限,气候变暖不可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第二个暖期是发生在 10~14 世纪的中世纪温暖期,其温度比后来的冷期约高0.2~0.8℃。这个时期的变暖也不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第三个暖期就是从小冰期结束后的温度上升期。温度的明显上升大约开始于19 世纪中叶,以后连续上升并在最近 20 年达到十分显著的程度。这次增暖不同于上两次,即这次增暖除了自然的气候变化作用外,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增加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及评析
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理论指导和支持。首先低碳经济是应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来的,气候变暖本质上是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从而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和处理生态危机上的创新理论,这些理论值得我们批判性地吸收,并用于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再次,阐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支点,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趋势等理论基础;第四,介绍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生态经济学理论,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这些生态经济学理论都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来,跟低碳经济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很多方面是值得借鉴的。最后,对各种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和物质变换理论
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生态学思想,也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征服自然,因此是“反自然”的经济学。其实,恰恰相反,马克思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学、生态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马克思很早就指出要对自然进行人道主义关怀。本节以马克思的著作为原本,论述马克思的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思想,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学术界大体上从三条学理路径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内在地导引出生态自然观;二是从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出发,构建自然物质循环理论;三是依循人的对象性存在和对象性活动理论,实现人和自然的统一,研究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本节论述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物质变化理论。
第三章 气候危机的成因分析...................... 73-89
第一节 气候危机的成因分析...................... 73-81
第二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论研究 ......................81-89
第四章 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89-115
第一节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89-100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100-105
第三节 世界各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的......................105-115
第五章 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15-153
第一节 中国碳排放的特征分析 ......................115-122
一、 碳排放的总量趋势及国际对比...................... 115-117
二、 人均碳排放的趋势及国际对比 ......................117-118
三、 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趋势...................... 118-120
四、 中国碳排放的总量特征 ......................120-122
第二节 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 122-146
一、 基于卡亚模型的理论分析...................... 122-135
二、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分析...................... 135-143
三、 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 ......................143-146
第三节 气候变化谈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46-153
结论
本文主要结论包括:
结论一:西方生态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特征分别是气候变化危机的思想和制度根源,生态殖民主义和生态霸权主义是气候变化会议难以取得共识,达成一致行动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应该坚持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结论二:对 1980-2008 年碳排放驱动因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碳排放的最大驱动力是人均 GDP 的增长,最大减排因子是能源强度的降低,而单位能源的碳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为正。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碳减排的国际经验,可以预知未来较长时间内,人均 GDP 增长将依然是碳排放的最大驱动因子,降低能源强度在短期内还将是中国主要减排途径,但是其贡献率越来越少,因此对于长期减排,必须采取新能源替代战略。#p#分页标题#e#
结论三:对碳排放的 EKC 实证分析表明:西方发达国家(样本国家)都已经越过 EKC 的转折点(拐点),进入稳步减排的轨道,而发展中国家(样本国家)都处于 EKC 的爬坡阶段,中国和印度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到达转折点,因此足够的碳排放空间对于发展中国家保持持续增长是必要的。
结论四:对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仅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经济向低碳转型需要很长时间,气候变化导致的严重后果可能重创世界经济,甚至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扭转的破坏,因此政府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地环境治理政策措施可以使得降低全球碳排放总量,同时可以加快全球碳排放峰值的到来,尽早实现低碳转型。
结论五:在 2050 年前,足够的碳排放空间对于中国实现“三步走”战略至关重要,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所确定的双轨制谈判和履行机制,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同时中国要积极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尽早实现经济转型。
结论六:基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框架,即以目标规划为指导、以立法和制度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市场机制建设为导向的低碳经济发展新思路;以制度保障、技术体系、产业政策、市场手段、社会措施、政治外交措施和生态措施为一体的新政策框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