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初次进入中国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世界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初次进入我国高级理论家的理论视野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环境逐渐向新的发展阶段过渡的特殊时期,苏联理论界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曲折的探索,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理论出发点与新时期的时代主题出现偏离,所以,最终还是未能摆脱苏联传统僵化理论模式,“左”的教条主义有所抬头,错过了体制和观念向符合新时期、新问题方向进行转变的绝佳时机。于此同时,东欧各国在战后将理论研究中心放在了社会主义改革这一新时代主题上,基于不同的理论出发点,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出了不同色彩、不同倾向的诸多理论思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基于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对苏联式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进行积极辩护,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这也形成了这一时期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主流。
但是因其缺乏对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问题的创造性探索,所以还是停留在苏联传统模式的框架之中。另外一种是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对苏联式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派也被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其批判精神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在某些关键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严重分歧,使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理论地位产生了动摇,因而,未能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有益的推进、发展。视线转向西方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虽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一条与苏联和东欧各国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这并不妨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而且,在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甚至在一系列造成社会强烈震荡的群众运动中成为了备受推崇的指导思想,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投身于群众运动之中,对群动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 1968 年爆发于法国的学生、工人联合运动,史称“五月风暴”。虽然“五月风暴”作为群众运动没有取得应有的革命成果,但是借助此次群众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第二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卢卡奇著作的介译
一、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0 世纪 6、70 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结合了西方不同哲学体系之后,形成一系列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支流。在“防修反修”的理论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被批判的反面教材进入我国高等理论家的视野,但在当时最主要的还是以卢卡奇、布洛赫等为代表的在 20 世纪初期形成的所谓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称之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在反思总结了了欧洲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教训之后,开始批判第二国际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僵化的、机械的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试图超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绝对对立,他们抨击了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把马克思主义误解为是实证主义和经济主义的错误理论主张,认为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的理论家们盲目的推崇“物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相等同。将马克思主义和具体的实证科学划上了等号,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框架,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完全隐藏了起来。另外,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试图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和辩证法的革命本质,即总体辩证法的思想。
第二章 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起........ 10
第一节 社会变革的发展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10
第二节 正式成为学术界研究对象的...............................11
一、徐崇温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11
二、国内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13
第三章 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面繁................... 14
第一节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争鸣.................................... 14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理解与性质...................... 15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推进.... 23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23
一、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23
二、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24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 25
结 语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理论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历史进程而逐渐深入的。与此同时,作为其批判对象的传统的,带有教条主义色彩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系统开始逐渐丧失在中国的理论支柱地位,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模式,也在努力摆脱原有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的束缚,自觉地寻求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以建构新时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话语,完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转型。由于研究发端的共时性与理论背景的统一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摆脱原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时期理论创新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无论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研究范式,还是他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都引起了国内的学术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界的广泛关注。
人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吸取合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示作用。二者在理论研究层面初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关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论局面,人们从各自的理念出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引发了理论争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翻译了一批基础理论著作,出版了一批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通史性专著及代表人物、哲学理论问题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