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毕业论文哪里有?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建立了涉及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预防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健康管理与社会动员理论和方法、科研素质、综合素质、考勤与纪律等7领域40个指标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考核指标体系。
资料与方法
4 质量控制
4.1 预调查
在某实践教学基地选5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在新疆某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对5名预防医学专业专职教师、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某班5名本科生分别利用《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情况调查表(实践基地用)》、《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情况调查表(教师用)》、《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情况调查表(学生用)》(见附表)进行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
4.2 正式调查
正式调查时,在每所实践教学基地确定1名联系人,通过电话、QQ或电子邮件对联系人进行培训,由联系人负责本单位人员的调查及问卷审核。问卷回收后,由项目组专人对所有问卷进行再次审核,对有问题的问卷进行再符合和确认。 利用教会职工大会及班会,由调查员对接受调查的教师和大学生培训后,当场填写、回收和审核问卷。
4.3 问卷的录入和审核
调查结束后由双人完成各类问卷的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
结果
2 受访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1 专业课教师
该校受访预防医学专业课授课教师中以女性为主,占77.1%;中级及以上职称占95.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7.9%,87.5%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1岁~45岁年龄者占83.2%,平均年龄为39.19岁;81.3%的受访者具有带教实习生资质,其中82.9%具有带教5年以上的经验。(见表2-1)
讨论
1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专业实习现况
1.1 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及带教经验
接受调查的新疆某高校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在岗人员中除25岁以下年龄组外,其他各年龄组人员比例差异不大,约82%的受访者年龄在26岁~50岁之间,75.6%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60.1%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55.6%至少有10年以上公共卫生工作经验,近60%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但仅43.2%具有带教实习生资格。结果表明该校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卫生人力年龄和职称结构较合理[3],学历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但获得执业资质者比例偏略低,且具有带教资格者低于具有职业资质者比例。导致此结果与该高校每年参加专业实习的实习生人数偏少有关,在实践教学基地中有资格指导实习生的指导教师人数多于实习生人数,很多指导教师分不到实习生,多年不带教。调查显示,受访实践教学基地在岗人员中具有带教资质的受访者中83.89%带教时间在10年以下,41.62%表示带教实习生人数不足5人。结果说明目前实践教学基地中大部分具有带教实习资质的工作人员的带教实习的经验不足,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专业实习效果。
有研究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对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不满意的原因可能与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如,指导教师没有向实习生充分展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无法帮助大学生实现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的融合[17],使许多学生对预防医学工作的知识仍然停留在书本上[18]。故,建议一方面提高指导教师的准入标准,要求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同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另一方面,加强对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使带了解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和研究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可以通过开交流会[19]的方式加强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及基地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查漏补缺[20],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带教水平,不断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
2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医学及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期间在高等医学院校相关科室开展的见习和实验;第二阶段为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的专业实习。建立和健全专业实习考核指标体系是把握专业实习质量、确保实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30]。本研究侧重于第二阶段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实习的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的研究。
2.1 咨询专家及专家意见的协调性
专家的积极系数是专家对研究的关心程度。本研究先后进行了两次专家咨询,每轮的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所涉及内容的关心程度较高,同时也反映出专家在回答问卷时非常认真,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此外,本研究中,70%的专家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名专家均有10年以上在相关领域工作的经历、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95%的专家具有大学本科学历、55%的专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说明所选专家具有丰富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专业实习的内容也比较了解,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权威度比较高。第二轮时专家对所评价内容的协调系数达到0.5,表明专家的协调性比较高,也表明咨询结果可信。
结语
1 新疆某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学历较高,但带教实习生经验不足,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偏低。
2 该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期间,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践工作内容安排较合理,主要侧重于实习生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对实习生管理和社会动员知识、群体健康知识和科学研究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
3 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已完成专业实习的本科生对该校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考核内容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均偏低。该校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考核重考勤、重主观评价,考核内容粗泛不具体、缺乏针对性,考核指标不完善、缺少客观评价指标。
4 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建立了涉及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预防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健康管理与社会动员理论和方法、科研素质、综合素质、考勤与纪律等7领域40个指标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考核指标体系。
5 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各项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专家们建议可以采用笔试、笔试+操作、笔试+平时表现、口试+平时表现、平时表现、操作等6种方式对实习生专业实习效果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