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头胎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及其父母教养行为的联合影响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18
  • 论文字数:33569
  • 论文编号:el2021111620295825189
  • 日期:2021-11-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心理学论文哪里有?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与独生子女相比,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呈现出不均衡(更少的自我主张、更多的自我抑制)和非调控(更多的冲动行为)的特点。(2)与独生子女相比,头胎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积极教养行为更少,消极教养行为更多,且阻碍了头胎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调控的概述
1.1.1 自我调控的概念
自我调控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甚至还暂未统一其术语表达。自我调控与自我调节(self regulation)、自我控制(self control、ego control)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有研究也将这些术语通用视为同一个心理现象。关于概念,不同的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给予不同的定义。例如:关于自我调控的概念界定,于斌等人(2014)指出自我调控泛指目标—导向行为,人们努力改变现有状态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被视作自我调控;董存梅(2011)的研究将自我调控定义为个体主动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言语、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建立稳定的身心状态的能力,包括自我抑制和自我主张两个方面。关于自我调节的概念界定,张青等人(2019)认为自我调节是通过自我而非外部环境使其情绪、认知或行为得以不断适应的过程;王国霞和盖笑松(2011)认为自我调节是人们控制自身心理和行为以达到期望目标的过程。关于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Willems 等人(2018)将自我控制界定为启动可取的行动和抑制不可取的冲动的能力;杨丽珠等人(2017)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抑制自身优势行为,从而实现目标、遵守社会准则。由此可以发现,虽然关于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存在细微的差异,但都有表达相同的含义,即个体对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管理和调整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
艾樱和尹兆梦(2014)指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两者不能完全地并未一谈。关元和何嘉梅(2018)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努力的过程,而自我调节是相对自动化的过程;自我控制强调的是抑制、限制,而自我调节强调的是调整、灵活适应。Kopp(1982)提出的自我调控的发生观认为自我调控是发生在自我控制之后的,其形式更高级,对变化的适应更为灵活。自我控制是实现自我调控的先决条件(Ridder et al.,2012)。

表 3 四、六、八年级头胎儿童和独生子女的人口学信息
表 3 四、六、八年级头胎儿童和独生子女的人口学信息

........................

3 预研究 自我调控的故事情境的初步编制与评定

3.1 阶段一 自我调控的故事情境的初步编制
3.1.1 研究目的
第一个阶段旨在初步编制自我调控的故事情境。
3.1.2 研究方法
3.1.2.1 参与对象
邀请 15 名小学六年级学生,3 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 1 名某小学教师参与自我调控的故事情境的初步编制。
3.1.2.2 研究工具
(1)自我调控的故事情境
参照董存梅(2011,2012)的研究编制故事情境和反应方式的选项。故事情境由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情境(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情境已形成)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矛盾情境(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冲突情境已形成)组成。矛盾情境分为主张场面(在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受到阻碍时,能够表明自己的需求和意志的场面)和抑制场面(在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受到阻碍时,能够抑制自己的需求和情绪的场面)。自我调控的反应方式设置自我主张和自我抑制选项。另外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人际交往中不能顺利地自我调控时,还会表现出一些非调控反应,比如失去控制时的冲动行为反应。所以本研究设置了 3 种反应方式选项:自我主张、自我抑制、冲动行为。其中自我主张和自我抑制选项是自我调控的反应方式,冲动行为是个体不能顺利进行自我调控时而表现出来的非调控的反应方式。
(2)儿童与父母间的矛盾情境内容
方晓义和董奇(1998)与方晓义,张锦涛和刘钊(2003)的研究发现,亲子之间发生冲突最多的是学习、日常生活、家务活儿这三个方面,故本研究借鉴这三个方面编制儿童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故事情境。
(3)儿童与同伴间的矛盾情境内容
该部分内容参照李利娜(2011)的学位论文中关于同伴冲突的部分内容编制本研究中儿童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的故事情境。
..............................

5 研究二 头胎儿童父亲和母亲教养行为对其自我调控的联合影响

5.1研究方法
采用王美萍和张文新(2014)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父母教养行为问卷,分为父亲教养行为和母亲教养行为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的项目相同,分别共有 23个项目,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积极教养行为指母亲对儿童的情感温暖、支持、鼓励,共 10 个项目, 消极教养行为指母亲对儿童的拒绝、惩罚,共 13 个项目。该问卷采用 5 点计分, 从”几乎从不是“到”几乎总是“。某种教养行为得分越高, 表示该教养行为越多。考虑到避免本研究对象头胎儿童对父母教养行为的报告追溯到同胞未出生之前,对此问卷部分项目进行局部修改,例如将”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曾当着别人面打过我或训斥过我“修改为”爸爸/妈妈当着别人面打我或训斥我“,且对修改后的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本研究中,父亲教养行为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2,父亲积极教养行为和父亲消极教养行为两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为 0.88;母亲教养行为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65,母亲积极教养行为和母亲消极教养行为两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85 和 0.88。
请各班老师给学生发放问卷并简单介绍,待研究对象做完后立马收回问卷,根据人口学信息对独生子女和头胎儿童的问卷进行筛选并剔除无效数据和重复样本,通过 Amos26.0 软件进行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和 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

5.2结果与分析
首先分别对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的 23 个项目进行 KMO 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父亲量表中样本 KMO=0.925,Bartlett 球形检验2 值为 4555.498(df=253,p﹤0.001),母亲量表中样本 KMO=0.923,Bartlett 球形检验2 值为 4103.987(df=253,p﹤0.001),均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由于父母教养行为问卷的因子数已确定,本研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在软件 Amos26.0 中进行处理,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的参数估计方法,评价数据对因子模型的拟合程度,检验量表的理论结构。根据温忠麟等人(2004)提出的拟合指标界值标准,综合多个拟合指标,可知父亲量表有较好的拟合度,母亲量表的拟合度是可以接受的。父亲和母亲分量表的各种拟合指标见表 7。参数估计结果见表 8,所有项目的标准化载荷量都达到 0.45 以上,且达到显著性水平。

表 7 父亲和母亲教养行为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各种拟合指标结果
表 7 父亲和母亲教养行为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各种拟合指标结果

.............................

7 总结

7.3 不足与展望
经过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发现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在后续研究中需要继续改进:
首先,本研究属于横断研究,虽然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但暂未确定头胎儿童父母教养行为与其自我调控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未来还需要进行纵向的追踪研究来进一步地验证。
其次,本研究采用的方便取样法,只选取了河北省部分地区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因此本研究结论的推广应该非常谨慎。希望在未来有机会能够在河北省的其他地区甚至是全国范围内有幸寻求到研究对象,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外在效度。
最后,头胎儿童的人口学信息比较丰富和复杂,本研究未对这些信息变量进行控制。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比如头胎儿童和二胎儿童之间的年龄差、与同胞的不同性别组合、头胎儿童是否由祖辈代养等变量对头胎儿童自我调控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