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对策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本科毕业论文 BA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0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72621012020566
  • 日期:2020-07-2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目    录
摘   要 I
第1章  绪  论 1
1.1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3  研究内容 2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 4
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发展趋势 4
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运作模式及作用 5
第3章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7
3.1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面临的困难 8
3.2  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事#p#分页标题#e# 8
3.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策 10
第4章  结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与分析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工具,风险投资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也初具雏形, 拥有了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和一定的投资能力。在整个风险投资决策流程中,对风险投资项目及企业的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性的影响着投资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投资风险与潜在的收益状况,如果不能合理、准确地进行相关评价,就无法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风险投资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的风险投资虽然已经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的风险投资,仍处于幼稚期,与风险投资相关的配套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尤其是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规范与方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也缺乏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经验积累。因此,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评价体系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为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证券投资风险的预警与评估证券行业是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在国际投行经历了摧毁性的危机之后,在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建立、完善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评估和预警体系是证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风险管理已经较难适应证券市场与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预控水平,加强风险量化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和评估体系,才能推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不断深入,进而探索性开展券商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研究。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包括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的筛选和资产池的构建、SPV的组建、资产的转移等,其中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法律环境、尚存的法律障碍和法律空白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法律现状,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不良资产证券化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不良资产证券化在西方国家开始较早,国外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原则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均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 Lewis Rainieri(1997)是第一个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人。在与《华尔街日报》讨论抵押贷款支持掉期时,Lewis Renieri 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创造了“证券化”一词。此后,该术语在金融领域被广泛接受,并被广泛用作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殊术语。Gardener(1991)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被称为“次级证券化”。与普通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往往是不良贷款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发起人将其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通过拆分整合组成新的基础资产池,与承销商合作出售给投资者。Lai Van Vo 和 Huong Thi Thu Le(2015)研究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银行控股公司的贷款损失和净注销数额很大,因此更有可能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Stephen g. Ryan(2015)提供了基于以下假设的证据:一些观察到的银行贷款证券化特征决定了银行保留的表外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程度。Elena Loutskina(2016)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增强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作用,降低商业银行融资需求对贷款供给的影响,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学习和研究发达国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经验,我国也开始踏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之路,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其能否适应中国国情,并在国内得以推广实施。黄国安和饶海勤(2014)为我国商业银行设计出合适的证券化产品,用来处置部分不良资产,提高资本流动性。张杰(2015)指出,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手段,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获取资金。傅斌(2015)针对不同规模的证券化资产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风险分析方法。其中,通过评估基础资产,了解其特点和质量。马祥阳、沈炳熙(2016)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成功发行离不开相关政策和技术的支持。赵天荣(2017)指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风险以提前偿还及信用构成的基础资产风险和以结构、法律及第三方构成的证券化风险合并组成。张建生(2016)研究得出,操作、信用、技术、环境风险存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只有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将上述风险逐一分散和转移。

1.3 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
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并且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并且归纳本文的研究内容。
归纳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四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分析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并且阐述其主要的作用。
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困难,并且通过分析国外在该方面的优秀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2.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一种创新,一方面能够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并且能够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另外一方面,该产品所具有的复杂性也会带来在实践中的风险。在使用金融产品获得收益意外还应该关注其产生的风险因素。目前,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风险和定价等方面,我国商业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5年以前的探索阶段,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极大限度的盘活存量,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未开始时,工商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进行探索,并且积极采取新对策,并且发布了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产品。
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2008年这三年时间,该阶段我国出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试行)》,这个阶段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了。接着,建设银行发布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是不良对公资产。
第三阶段为2009年至2015年这七年时间,2008年,美国发生了世界性的次贷危机,并且暴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市场逐渐地产生了对结构性产品的不安全感,为了能够有效地管控风险,我故宫商业银行停止发布不良资产信贷产品。2010年,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通知》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始启动,而这个通知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是不适用的。2012年,我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通知》,扩充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的种类,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是没有处于其中。
  第四阶段为2016年至今,这个阶段,八部委联合启动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六家商业银行获得了发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格,发行产品总金额达到500亿元。2016年4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正式启动。2016年末,我国六家商业银行共发行14期不良信贷资产产品,其中基础资产主要为对公不良贷款。2017年,我国更多的商业银行诸如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开始启动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全年共发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19期,总额达到129.61亿元,其中基础资产主要类别为信用卡贷款[3]。

2.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及作用
 
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指发起人为了能够处置不良资产而将其重新组合打包卖给特殊的机构SPV,SPV机构依据打包的不良资产预计的现金流发布证券并且由投资者购买,从而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包括:证券化产品的发起人,SPV机构、承销商、信用评价部门、信用增级部门、受托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主要采取国有银行和信托公司协作,两个单位共同设置具有特殊目的的信托,对不良贷款进行整理、承销和委托的运作,商业银行的作用是贷款,主要对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管,信托公司的作用是负责核算不良资产并且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以一定的周期发布不良资产的运作情况。信用评价部门主要作用的评定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承销商的职责是出售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除此而外,其他部门包括资金保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机构、律师事务机构都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作用负有相应的职责[4]。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重大。#p#分页标题#e#

2.2.1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能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并且使国有银行转变经营模式。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属于一种金融产品,而且属于一种金融创新途径,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能够使商业银行的债务杠杆下降,能够拥有新的盈利方式,并且能够有效地增加综合化经营收入,从而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产业升级。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能够扩展新的业务增加营业收入,并且能够不仅仅依靠存贷款,能够扩展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使商业银行从传统的信贷业务逐步转变为信用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务。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运作能够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更加丰富,并且能够在运作中承担多重角色,能够增加中间业务范围,并且增强金融服务的中介作用。

商业银行

2.2.2 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大大降低,不能有效地减少不良贷款率,从而能够更好地抵御金融风险。我国经济目标重点之一就是能够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我国目前面对一些挑战,例如,经济下行压力过大、产能过剩的现象凸显,企业债务杠杆较高等,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模式将不良资产有效地转出,并且能够获得中间管理收入,这样就能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盈利能力,并且提高商业银行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进而能力降低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能够通过较少的资金服务更多的客户,能够管理更多的资产,从而能够助力实体经济[5]。

2.2.3 提升商业资金的活力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产品能够使商业资金流更具活力,并且有利于中间业务的引入。商业银行通过重组打包以已存在信贷资产,并且以证券化产品发行,能够将流动性不佳的不良资产转换为资本产品,能够进行交易。这样能够极大地促进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实现商业银行资产的良性循环。另外,通过不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运作能够使其不属于资产负债清单中,这样使不良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能够寻求更加好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效果。通过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转交给具有资本实力的投资者,这样也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运作还能使商业银行不过分地依靠存贷款息差,增加中间业务,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还能有效地减少期限错配,使资本得以释放,从而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通过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运作,能够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权重系数,降低负债,从而能够使资本得到释放,降低风险资产的比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能够为其提供更好的负债管理方法,有利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优化配置,能够减少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对资本流动性的干扰,从而极大地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水平。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近期,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化得到了政策扶持,资本市场对不良资产处于开放的状态,定价机制也趋于完善,相关法律支持体系也不断完善,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方面还存在经验不足的缺陷,此外,资本市场的活动度不高,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启动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供给层面存在的困难
 
不良资产的选择问题存在困难,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中,在基础资产配置方面还需要深入探究,存在将不良资产作为全部基础资产的可能性,或者将不良资产和正常贷款打包销售,这样能够有利于资金流平滑性;或者将不良资产划分等级,商业银行通过对子项目的打包处置实现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运作。选择不同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都将对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产生影响,并且会得到不同的资本市场反馈。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方面是否存在积极性,和资产管理公司在责任的分配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销售给资产管理部门,在商业银行能够独自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情况下,由于专业性不高,回收期过久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商业银行的不稳定性。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处置效率不高、信息披露不佳以及处置成本过高等缺陷[7]。

3.1.1 不良资产证券化价格优势不明显
 
就发行人商业银行的角度而言袁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处置收益与整体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手段相比优势不明显。2016 年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以来袁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资产的折扣率平均值在 30%左右,而批量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的折扣率般在 35%以上(2017 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市场存在泡沫,不良资产包价格持续走高,部分地区折扣率甚至达到60%)。商业银行在折扣率上做出适当让步的主要目的是争取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同类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也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与打包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相比价格优势有所削弱,使商业银行发行证券化产品意愿降低。此外,除了售价的对比之外,商业银行发行证券化产品也需要承担信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金保管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联席主承销商等相关机构的服务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收益空间。

商业运作模型

3.1.2 商业银行基础资产次级占比较多
 
商业银行出于保障成功发行的意愿,基础资产次级占比较多,影响发行积极性。不良资产证券化仍处于试水阶段,商业银行出于保障成功发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意愿,更倾向于将质量较好、收益更稳定、抵质押物较完善的信贷资产推向证券化市场。但产品成功发行的同时,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化解质量更差的不良资产的困境,大量损失级不良贷款最终仍然只能核销掉。现阶段进行证券化的目标资产信用水平相对较高、资产质量不够不良,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积极性有限。从信贷资产分级角度来看,2017 年的 19 例不良资产案例中,次级、可疑、损失类占比平均为24.71%、34.31%、40.98%,资产质量略好于市场上进行打包出售或者核销的资产包;从资产类别来看,目标资产多为现金流水平稳定的信用卡债权,或者抵押率较高的个人经营不良贷款债权。

3.2 供给层面存在的困难
 
根据需求程度,投资者也划分为优先投资者和次级投资者,优先级主要是商业银行,也有一些债券型基金也属于优先级。次级投资者主要有不良私募基金、地区投资人、专业外资单位,之所以属于次级投资者,主要原因是这类群体投资额不高,购买能力不高,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有可能带来投资需求不强的问题,最后需要商业银行买入一定比例的次级债券。

3.2.1 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不大
 
根据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定,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仅限于银行,一些机构的投资可以投资。次级投资者应该得到增加。资本市场中优先级证券期限通过比较短,无法适应中长期投资者的实际需求。此外,次级证券投资者只包括四大资产管理企业和地方资产管理部门,从而使次级投资者的数量不多,不利于竞价机制的健全,最终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不大。同时,次级证券投资者由于受到过多的监管规定束缚缺乏投资的积极性。

3.2.2 投资端在交易对手方面没有较大改变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劣后级投资者通常都是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由于自身具有行业经验、尽职调查能力和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因此成为次级市场的主要参与方。但这也造成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主要处置方式-要打包出售在交易对手方面的同质性。通常来说,不良资产次级证券的投资者主要是行业经验丰富、风险承受能力稳定、资产评估水平较高的机构,例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私募基金小规模风险投资。但在2017年后,受资管新规影响,今后私募基金在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强化流动性、拓宽融资渠道的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做好次级证券投资者的培育工作。

3.3 其他层面存在的困难
 
3.3.1 资本市场氛围存在的困难
 
从资本市场氛围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阶段,需要销售给具有特殊目的的机构,这个过程有许多影响因素,例如,是否能按时还清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和SPV机构的协商情况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势等。因此,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方面,折扣率和基本资产定价都缺乏相应的参考标准。此外,经济结构的改革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存在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能否和经济结构性改革相匹配还未有定论,一旦两者不一致,将阻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并且有导致不良资产增加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资本市场中不良资产的接受度,并且形成恶性循环[8]。#p#分页标题#e#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佳,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小以及启动时间短的制约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出售价格通常不够合理。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范围不大,投资者数量不多,同时投资参与的也不够积极,这样就制约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这样还将导致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对产品的收益要求过大,同时新颁布的市场规定也将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更不适宜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提升。

3.3.2 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的困难
 
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比较困难,一方面资本市场环境的影响,抵质压物处置过程比较复杂,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难以预测。另外一方面,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方法,我国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发展时间不长,缺乏充足的数据和丰富的处置经验,从而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评价结构不够准确,稳定性也不好。

3.3.3 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法规方面的困难
 
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相对与普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更加复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具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这一特征,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使其更加规范化,相关的管理部门尽管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但是缺乏更具有专业性的法律法规。目前的《公司法》、《信托法》等法规有关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规定条款存在矛盾,例如,特殊机构SPV的设置与《公司法》中关注公司的设置存在矛盾,大部分SPV仅仅起到了通道作用。

第4章 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4.1构建完善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体系
 
不良资产投资市场对投资机构的专业度要求更高,在成熟市场上,不良资产投资是另类投资中的一个大类。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债转股的提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机会增多,投资机构布局不良资产市场的机遇也开始来临。但目前国内不良资产投资机构的发展尚不充分,机构投资者对相关类型资产的配置能力尚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在准入条件、业务范围、行业秩序监管等方面进行引导和规范,在调动参与主体积极性的同时,尽早建立起规范的行业秩序,促进相关机构健康发展。

4.1.1 构建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构建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体系和不良资产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不良资产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将不良资产的检测和管控与风险管理、信贷管理以及诉讼管理联系起来,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从而能够使不良资产管理工作更全面,监控更有效。通过对不良资产全流程的管理,使有关数据能够满足使用人的实际需要,能够掌握不良资产的处置状态,能够获取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存在的风险[11]。

 4.1.2 构建不良资预警体系
 
该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预警体系,对财务指标、信用指标等进行实时地监测,并且能够及时地发现风险。通过实地考察,全面地掌握借款方的经营计划、劳资关系等内容,通过人工和自动两个方式构建完善的不良资产预警体系,从而能够防范风险,避免出现经济损失。

4.2构建专业化的不良资产处理团队
 
 4.2.1 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专业化团队建设
 
通过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专业化团队建设,使商业银行能够积累更为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能够提高专业水平。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首先,应该积极地聘用金融、法律、数理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扩充团队力量,提高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其次,明确岗位分工,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构建完善的奖惩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从业人员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运筹帷幄;最后,应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使从业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能够适应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

4.2.2 积极采取多元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方法
 
     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团队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运用专业知识,退出多元化的证券产品,通过多种形式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够使不良资产的处置更有针对性。在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时,应该针对显现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和风险水平确定多样化的证券化产品,多样化的证券产品应该在限期、利息以及还本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就能极大地适应投资者的实际需求。
此外,应该消除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关障碍一是要积极培育和引入机构投资者。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起步阶段,需要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二级市场发展的方式,引入更多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实现一、二级市场的双向互动。二是要加快培育相关中介机构,如信用评级、增信和资产评估,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促进不良资产定价技术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加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监管,推进配套法律制度建设。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规定要更加严格,并监督执行到位,以便于投资人有效评估风险和做出投资决策。

4.3采用多元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技术
 
4.3.1 推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产品
 
从国外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方面的做法可以看出,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方法都是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运作过程中应该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不能把国外的做法直接拿来用,应该在深入分析国外商业银行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不良资产证券方式。

4.3.2有效利用网络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数十家不良资产处置的网络公司,成功地处置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通过互联网能够有效地避免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且能够提高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的效率,减少多条制约因素,从而能够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管理。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地利用普遍应用的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APP、专业网站推广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还可以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提高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处置效率。

4.3.3积极开展跨国证券交易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不确定状况。同时境内市场比较狭窄,投资者比较少等,和境外投资机构必须加强合作。跨国资产证券化可以凭借国外相关法律法规、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的成熟经验,避免境内现行制度产生的缺陷,使金融产品的发行成本得到降低。另外,外资机构的介入可以推动我国证券化产品的购买力,极大地减少了不良资产的风险,有利于境内投资者积极性的提高。

4.5提高信用评价能力,完善SPV标准

4.5.1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信用评级是基础资产评价的主要依据,次贷危机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信用评级机构对次贷的高水平的评价,在危机产生以后不能及时地减少其信用评级。我国信用评价机构的种类比较少,大部分机构缺少独立的体制和组织,专业化水平不是很高。不同的机构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级,从而导致评级结果不够准确。通过吸取次贷危机的经验,构建评价机构必须经过国家审查,通过政府干预,构建专门的证券化机构。在信用评价时,尽可能地选择两个评价机构,通过两个评价机构相互制约,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政府应该设置信用评估部门,而评估机构应该是非盈利性单位,政府不能干扰信用等级评价的全过程。这样就能提高信用等级评价机构的自主性,使信用评价更为准确,能够更加公正,从而能够提高信用等级评价的信誉。另外,还可以和国外信用等级评价部门共同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价,并且从合作中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我国信用等级评价水平。

4.5.2 完善SPV标准
 
明确SPV机构的法律形式,从而能够确保SPV机构的独立法人资格。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SPV机构能有效地对资产情况进行信息披露,避免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束缚,因此,我国应该颁布相关政策,完善SPV标准。此外,我国还应该构建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资本市场进行调控,为 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国家应该采取强制方法让中介机构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公平的配套服务,从而使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政府还应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降低SPV、投资者以及银行的准入标准,提高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审批速度。
 
结论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够成熟,发展时间并不长,发行的规模也不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应该通过深入地研究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以及国外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秀做法,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从而运作方法、团队建设、网络技术支持、信用等级评价水平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有利于我改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p#分页标题#e#
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我国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需求层面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价格优势不够明显,商业银行基础资产次级占比也比较高;在供给层面上,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不大,投资端在交易对手方面也没有较大改变;此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还面临其他方面的困难:资本市场的诸多影响因素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进入恶心循环。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比较困难,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如下建议:构建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体系,并且完善不良资产的预警体系,从而促进相关机构的健康发展;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专业团队的建设,并且积极采取多元化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处置方法。积极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技术,包括适应我国国情的金融产品、采取网络技术、积极推进跨国证券交易。并且不断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完善SPV标准。
 
致    谢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结束之际,我要向西南交通大学、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给我的学习机会,让我可以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您过去几年的关怀和激励。
我在这次毕业论文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感谢几年来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给我有用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我用几年的学习充实了人生。年华飞逝,毕业论文已经快要结束了,大学生活也即将圆满拉上序幕,几年的大学生活在老师、同学和亲友的支持下,收获满满。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将大学几年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的金融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巩固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并高效地将理论与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J].中国金融,2017(7):22-23.  
[2]杨迪川.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机理、案例与改进思路[J].南方金融,2016(10):15-16. 
[4]王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J].武汉金融,2016(12):30-31.
[5]博昭.浅析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5(9):79-91.
[6]陈晨,高铭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下不良资产处置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1(17):55-56.
[7]陈文达.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刁博忠.次贷危机后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J].时代金融, 2012(2):15-16.
[9]鲁文丽.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与法律风险分析[J].人民论坛, 2016(11):56-58.
[10]李勇.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1]刘澜飙,王博.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迟缓现象分析[J].2006(3):23-30.
[12]毛瑞宁.存量与增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学分析[J].金融研究,2002(6):131-134.
[13]高湘桂.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的作用[J].金融经济, 
2018(2):39-40.
[14]刘艺川.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研究,2019(5):59-62.
[15]许诺,袁潮清.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营效率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
实践,2019, 39(7):1643-1650.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