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互联网+”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的优化策略初探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6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81014080320520
  • 日期:2020-07-1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一、引言
 
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发展导致了档案公共服务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档案机构的服务能力的发挥与提升。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发展契机,怎样规避风险,合理地对档案公共服务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档案的服务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1)档案智能化服务功能欠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档案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较低,智能化功能欠缺。在“互联网+”背景下,馆藏数字档案和电子文件数量急剧增长。据国家档案局“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占比将达30%—60%,地市级比例将达40%—75%,县级比例也要达到25%一50%。面对海量的档案数据,如果没有智能化检索功能,档案部门就难以系统、深入地将档案数据转化为档案公共服务内容,档案用户也难以从数据海洋中准确、快速地检索到有用的信息。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档案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没有建立相对实用、完善的智能检索功能。
(2)档案交互服务设计较滞后
当前,我国档案公共服务在档案交互服务方面发展较慢,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服务平台交互模块设计较单一。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档案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依靠微信、微博、门户网站、APP等应用载体,初步实现了人机交互服务功能。但是,这些平台的交互模块设计和很多地方的档案网络服务平台类似,功能单一,基本停留于机械的初级人机交互。二是规模化的用户网络社区尚未成型。当前,我国鲜有档案机构建立专门的档案公共服务用户网络社区,而一些已经建成的全网公共性的档案用户社区规模小,活跃度低,基本不具备档案交互服务的功能。如表1,以百度贴吧为例,这些网络社区的用户数量都没有超过1万,发帖量最多的只有3万余条。
 
互联网+

(3)网络开放共享服务不畅通
网络跨资源共享,是档案公共服务实现“互联网+”跨界融合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档案共享服务建设还停留于档案馆馆际之间的共享服务,对其他信息资源领域的跨资源共享意识和认识不够充分,网络跨资源共享建设推进较迟缓。

2、“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问题的成因

(1)数据化建设不充分
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数据化建设直接影响档案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档案数据化建设推进速度相对较快,质量却不能达到“互联网+”的要求。
(2)网络工具应用单一
网络工具应用,是“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服务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我国应用网络工具搭建的档案公共服务平台较多,但是所应用的网络工具无论在种类和功能上都显得较为单一。
(3)信息孤岛难以消除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孤岛已经成为档案公共服务开放共享问题的重要症结。当前,我国档案公共服务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不容小觑。一是信息系统间兼容设计不足造成的信息孤岛。二是管理问题造成的信息孤岛。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各种类型组织之间建立档案信息交流机制的完善办法。简而言之,即便现在各个档案服务系统实现了互相兼容、互联互通,由于缺乏档案信息流通的有效管理,信息孤岛问题仍然难以消除。

三、“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优化策略

1、加快互融互通的服务平台建设
(1)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无缝对接
档案公共服务只有实现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的无缝对接,才能实现资源、服务、创新的互融互通。一是促进档案公共服务实体平台功能向网络平台延伸。二是建立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联动管理机制。三是完善网络平台对实体平台的功能互补作用。
(2)档案系统与政务系统的互相推进
一是可以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政务平台和数据系统为依托,逐级打通档案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系统与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各类公共服务子平台及其数据系统的共享通道,为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合一通办打好基础。二是着力融入“一站式”服务建设,将档案公共服务纳入全省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并与其他政务系统共同将服务推向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等。三是优化档案公共服务流程。

2、提升档案机构的共建共享能力
 
(1)构建档案公共服务区域协同网络
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区域协同网络需要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方面着手。从实体空间的角度来看,要深入调查区域内档案资源、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等整体情况,为档案公共服务资源在虚拟空间的精准定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虚拟空间的角度来看,可以根据省级政务平台系统的配置,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顶层规划,保证区域内各档案机构的相关数据能快捷传递、有效共享。
(2)拓宽档案公共服务社会参与渠道
从社会参与对象来看,应该广泛吸收社会各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以及普通社会公众。从参与方式来看,制度化、常态化是保证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档案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通过和相关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制定与发布志愿者参与规章、与高校、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合作等方式,从而促使档案公共服务社会参与的健康发展。

档案公共服务

3、优化档案数据资源挖掘与利用
 
(1)加强档案用户数据分析与应用
加强档案用户数据分析与利用首先要优化档案服务系统后台和用户管理后台设计。档案服务系统后台一方面要具有记录用户基本网络行为的功能,主要包括用户对相关数据资源的点击量、浏览量、评论数、转发量、浏览时间以及重复浏览次数等基本数据,从而为档案用户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可以自动整理和归纳数据的统计功能,可以以按天、周、月和年等时间单位对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梳理和计算,从而实现对档案用户数据的动态分析。
(2)推进档案数据资源相关性分析
档案数据资源相关性是指档案数据之间,档案数据与收集人员、利用人员之间的关系。对档案数据资源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挖掘其隐藏的巨大价值。第一,要对历史档案和档案数字资源进行深加工处理。第二,重视各种类型档案数据的整合。第三,建立个性化内容数据库,通过对上述的相关性分析,将用户兴趣偏好和档案数据集合相关联,最终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功能。

4、提高档案公共服务风险防控力
 
(1)加强档案数据权益认证保护体系
档案资源在“互联网+”推动下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的背景下,尽早加强档案数据权益认证保护体系,是提升档案公共服务安全防控能力的防患之举。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数据授权制度。二是要明确相关数据产权的认证规范。三是要大力宣传数据产权意识。
(2)加强档案数据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互联网+
 
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档案数据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对于技术发展,要加强借鉴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安全理念,制定切实可行且与自身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安全技术防护方案。第二,对于安全技术制度,由于当前我国还有大量纸质档案尚未数字化,要全盘考量当前传统库存档案隐患和数据安全风险、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安全问题以及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等因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要着力于当前档案保管“双套制”的特点,在档案数据传统威胁和新型隐患间取得平衡,从而推动安全技术的全面发展。#p#分页标题#e#

四、结语
 
对于档案公共服务,“互联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契机,既可以削减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能,也可以提升档案价值,拓宽服务领域,还可以加强服务效果,强化服务功能。近年来,“互联网+”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集合与平台,更是汇聚了相当程度的社会资源和智慧,可以为档案公共服务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挑战[J].王协舟,王露露.档案学研究.2016(06)
[2]“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公共服务策略研究[J].赵彦昌,陈海霞.浙江档案.2016(11)
[3]档案公共服务的理念创新与功能拓展[J].何振,易臣何,杨文.档案学研究.2015(03)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