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从研究结果看,上海市小学初任校长的治校策略可以根据其职业发展周期命名为融入期策略、稳定发展期策略、创新突破期策略。融入期策略具体归纳为“自我融入-确定自我定位”,校长主要从明确角色转换、构建人际关系和全面融入学校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融入和定位;适应了学校的环境之后,初任校长从学校特色、学校规范制度建设和家校合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传承深化的改革,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在对学校发展有了更多的把握之后,初任校长从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建设和学校文化入手,进行突破和升华,带领学校创生出更多的发展动力。研究还发现校长的治校策略选择主要受到自身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建立治校策略影响因素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对初任校长治校策略提出提升自身素养、改善学校内部环境和协同学校外部环境的建议,以期给初任校长和教育部门提供借鉴。作为实践研究者,尽管有初任校长的实践经验作为参考,但依然感觉文章研究的深度和理论水平不足。
.....
第一章绪论
1.理论意义(1)丰富小学校长尤其是初任校长群体的研究。现有对校长群体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是对小学初任校长的研究比较少。一位校长任职的前三年对其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初任校长的亲身经历和他们的感悟,扎根于实际得出理论的研究对日后小学初任校长的理论研究具有珍贵的价值。(2)丰富治校策略的理论研究。小学初任校长的治校策略研究多是思辨性的文章,并未对初任校长的治校策略进行深度探析。本研究通过对初任校长的每个时期的治校策略选择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其共通之处和差异性,并研究出其影响因素模型,为校长的工作和学校的治理带来更加有建设性的意见。2.实践意义(1)为小学初任校长优化治校策略,提高治校水平提供经验借鉴。通过校长治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和对校长深度的访谈和纪实研究,为小学初任校长提供事实经验,指导初任校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现自我决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即将遇到的挑战,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2)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优化初任校长选拔、实施初任校长专业发展工程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通过对初任校长任职时的心态、举措等进行微观察,同时关注其一线实战经验,更能体现小学初任校长任职中出现的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效的案例和依据。
.....
第二章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初任校长的治校策略,首先必须满足在小学任职、其次是任职一到三年的校长,其次根据便利性的原则,利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实施的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初任校长研修班,通过分析校长基本资料和研究问题,初步拟定访谈校长名单。通过开放式问卷对样本个体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搜集第一手资料,主要是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并对访谈过程中具有实质意义的情景和问题进行适当追问。一对一访谈更能让被研究者畅所欲言,对所访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回答。每一次访谈开始前,我都会至少提前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到访谈地点,准备各项工作,比如准备好录音笔、把自己准备的小礼品检查一遍,然后将校长的资料再熟悉一遍,最后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等。每次访谈开始前,再次进行自我介绍和感谢,在征得校长的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并向校长解释录音只是为了后期研究所用,不会泄露散播出去,消除校长的戒备之心,让他们在尽量开放、放松的情景下,进行访谈。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初任校长的治校策略,首先必须满足在小学任职、其次是任职一到三年的校长,其次根据便利性的原则,利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实施的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初任校长研修班,通过分析校长基本资料和研究问题,初步拟定访谈校长名单。因此样本一般比较小,采取的是“目的性抽样”的原则,Pattern学者指出“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或事。①最终确定15位小学初任校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导师的介绍,联系到本研究的15位名校长,发出正式的邀请信息和访谈提纲,他们表示愿意接受访谈。在访谈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充分征求合作者的意见,尽量不影响其正常工作,之后对其进行50分钟左右的访谈。这个过程从2019年9月份持续到2019年12月底。这其中有11位校长是实地访谈,还有4位采取电话访谈。15位校长来自于上海12个区,其中5位男性校长,10位女性校长。通过对他们基本资料的了解,在他们任职期间,都有一定的治校措施和理念,基本符合目的抽样的标准。为保护研究对象,文中采用A到O代表校长。
第三章自我融入:确定自我定位....................................................................28
一、角色认知转换......................................................................................28
二、构建人际关系网络..............................................................................33
三、全面融入学校环境..............................................................................37
二、第四章传承中深化:稳定学校发展策略........................................................41
一、强化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41
二、规范制度建设,发挥保障与激励功能..............................................43
三、促进家校合作,实现社会共育..........................................................46
第五章突破与升华:创生发展动力................................................................51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发展..........................................51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引领课堂教学变革..........................................59
三、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62
......
第六章治校策略影响因素的模型及其分析
一、校长自身因素对治校策略的影响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编码过程没有很复杂,校长们的回答也非常简洁,自身如果有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影响的时候,校长们说的也会比较直接,在开放编码的时候,就能明确得出是性格特征方面的影响。所以在从贴标签到最后范畴化之后,便直接得出“自身性格特征”和“专业发展背景”两个范畴。由于之后没有再出现新的范畴,而这两个范畴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把他们确定为主范畴,这两个主范畴共属于校长自身因素,所以最终得出核心概念“自身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校长都受到自身经验的影响,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治校策略,这在理论上叫路径依赖,即人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这正好印证了多位校长提到自己在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工作,然后调任到小校开始做校长。在大校中的管理经验,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和能力管理新的学校。
二、影响初任校长治校策略路径的学校内部因素
D校长、G校长和H校长他们是学科出身,自身拥有非常强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力,他们在融入教师中时,有采用专业能力征服教师的策略,在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构建上,他们都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初任校长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治校策略的选择受自身经验的影响非常严重,多位校长都提到之前学校的老校长给自己的影响。比如E校长说到:“我在原来学校的前三任的校长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正好是不同风格的三位校长,一位是做事很实很细的。那时候他做校长,我做教导层面的职务,很多东西是从他身上的学到的。他是想一件事情一定要想清楚,落实的时候,一定要跟老师指导清楚,然后一定要有总结反思,要有后续的东西,不是布置了就可以了;第二位校长他是位男校长,他思路很活,想法点子很多,他不断有新的想法让我们去落实,所以在他身上学会了很多这个方面的内容;然后最后一位校长,他是特级,他的思想高度又不一样,他对整个学校的整体构架或者顶层设计又不一样。所以遇到这三位校长,我觉得蛮幸运的,因为在一个大型学校当副校长也有八九年了,我觉得至少在这五年当中,老本还能吃一点,但如果学校要往更高的层面的发展,那我肯定要不断地学习更高的东西。”
.....
结语
论文写到这里,对于上海市小学初任校长治校策略的研究就告一段落了。回顾整篇论文,与之前的设想不免有些不符,最开始设想校长的治校策略应该是像管理策略中的具体命名一样,但是利用质性研究,结果发现自己本身的研究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都有所欠缺,并不能非常简明、准确地命名出其模式。但是从文章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来讲,基本上做到了最初的想法。通过对15位校长一对一的访谈和资料分析编码,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任职初期实施的策略以及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这些材料都为初任校长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仅对上海市的部分小学初任校长进行访谈,其他地区的教育环境与上海有较大的不同,初任校长遇到的挑战和其选择的治校策略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自己研究的视野和深度不够。初任校长的治校策略受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小也会因人、因地区而异。本研究仅仅对目前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所得结论会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偏差。这也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思考的方向了。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