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0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31310024420057
  • 日期:2020-03-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中国学术界对于企业家的关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然而时至今日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企业家研究大多偏于一面,各执一词。因此本研究调查获取538 份中国企业家的素质情况及综合能力评价数据,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将所得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企业家素质与企业家综合能力之间的回归模型,能够了解各项一级指标对企业家综合素质能力的影响情况。通过回归模型的的素质指标体系对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了解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亚企业家群体各项素质指标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二级指标的详细得分情况计算各项一级指标的得分,发现亚企业家群体与企业家之间在各项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再次对亚企业家群体进行访谈,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及提升相应素质存在的困难是什么,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亚企业家成长的相关建议。对于促进亚企业家群体成长的建议,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方面反思,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优化亚企业家晋升机制,另一方面对亚企业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觉性,注重案例学习和情景模拟训练,保持良好的体魄,提升政治素养。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提升必备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

.........

 

第 1 章 绪论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交代论文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创新点,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论文整体思路做出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企业家理论及企业家素质等相关内容。第三章为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分析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环境的独特性,提出这种独特性所造成的中国企业家素质特点与国外企业家有很大差异,因而构建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具有必然性。通过调查问卷对国内 538 位企业家进行调查,汇总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素质特点,通过素质特点打分及各位企业家综合评价打分,构建他们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回归模型。第四章基于中国企业家素质情况及素质模型,对相同企业的线下亚企业家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在企业家所普遍具备的素质特点方面的现实水平及综合能力,结合企业家素质模型分析他们在各项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访谈,了解亚企业家成长中存在的困难。第五章针对亚企业家成长为企业家存在的各项困难,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建议:从企业方面可以为亚企业家创造怎样的便利条件,亚企业家群体本身应注重什么样的问题,从企业和亚企业家两方便共同努力,促进亚企业家成长,壮大中国企业家群体。最后,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大致展望。
亚企业家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家理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市场环境以及人们认识的不同,学者们对企业家的界定有着很大的差异,至今“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并未建立起统一的观点。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偏向于将企业家看作是资本家,认为企业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企业的真正权威和精通业务的经营者[53],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企业家与资本家混为一谈显然无法体现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经济学界对企业家的界定大多为“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或“企业所有者”[54],但这些观点提出时存在“企业所有者”同时为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的现状[55],随着代理理论的出现,很多大型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对以往的这种认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张维迎在《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中认为“如果一个资本所有者选择亲自从事经营活动,他即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换一种方式,他挑选另外一个代理人去经营,后者成为一名管理者,而他则成为一名证券持有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成为联体企业家。一个股份公司的特征是对企业家身份的分解。”基于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现状,这种界定更为恰当,因此本文对企业家的选取采取张维迎教授的观点界定企业家身份。
素质模型构建

 

2.2 亚企业家理论
亚企业家向企业家转化,就是集合 C 转化为集合 A 的问题,随着集合 C 中的亚企业家的企业家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达到第一层次企业家素质能力,并被社会认可为企业家时,集合 C 中的元素 c 转化为集合 A 中的元素 a。亚企业家向企业家转化的条件是:当社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达到帕累托最优时,社会的收益最大化,此时,亚企业家转化为企业家,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亚企业家拥有第一层次企业家素质能力;二是这些企业家素质能力能被表现出来;三是这些表现出来的企业家素质能力被社会所认可。整合为 21 项胜任素质,构成胜任素质辞典。胜任素质辞典的 21 项素质分为管理族、认知族、自我概念族、影响力族、目标与行动族、自我概念族、帮助与服务族六个具体素质族,能够解释各行业领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行为及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胜任辞典的 21 项素质是本研究素质指标体系设计的重要参考。

........

 

第 3 章 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的构建....................................20
3.1 当前中国宏观环境的独特性....................................20
3.2 构建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的必要性 .............................22
3.3 中国企业家素质特点调查问卷的设计 ...........................23
第 4 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亚企业家成长研究.............................31
4.1 亚企业家素质情况调查........................................31
4.2 基于素质模型的企业家与亚企业家的对比分析....................32
4.3 亚企业家成长存在的问题......................................38
第 5 章 促进亚企业家成长的建议......................................43
5.1 企业应构建和完善学习机制....................................43
5.2 完善亚企业家的晋升机制 .....................................44
5.3 亚企业家群体应提升自我学习的自觉性..........................46

......

 

第 5 章 促进亚企业家成长的建议

 

5.1 企业应构建和完善学习机制
中国企业家群体中还存在不同的企业家协会,当下国内顶端的企业家协会有华夏同学会、泰山会、江南会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员包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柳传志、冯根生等众多国内所有知名企业家,但这些协会档次极高,普通企业家群体都难以进入;此外还有各省市建立的区域性官方或半官方企业家协会,但这些协会规模较小,管理松散不规范,协会成员在企业家协会很难学习有用的经营管理验或获取有用的信息,交流渠道也不够畅通,总而言之,国内企业家协会或因门槛问题,或因经营管理规范问题,难以发挥促进中国企业家和亚企业家群体学习交流的作用,因而企业应大力呼吁和推动规范现有企业家协会的管理,构建开放,适用于广大成员学习、交流和成长的企业家协会等活动的开展,为亚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5.2 完善亚企业家的晋升机制
现有的晋升机制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低层次的管理者表现优秀者将会晋升到更高一层的管理者岗位,最终难免不能匹配岗位需求。对于管理者乃至整个企业的晋升工作,应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全面考察将要晋升者的综合素质特点寻找真正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来工作,这样时刻保证每级岗位员工都有充足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同样的,采取这样的晋升机制,保障未来的亚企业家群体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愿意发挥余力进一步提升阻碍自身发展的短板之初,提升素质短板,为进一步向企业家群体的转变而奋斗。

...........

 

参考文献
[1] 康替龙. 商业性质概论[M]. 商务印书馆, 1986.
[2] 张一名. 企业家是一种资格[J]. 中外企业家, 2004(5): 81-83.
[3] 让•巴提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 1963.
[4] 汤洪波. 企业家理论与均衡理论的融合[J]. 当代经济研究, 2006(1): 21-23.
[5]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下卷[M]. 商务印书馆, 2011.
[6] Mirabile R J. Everything You Wanted to Know about Competency Modeling[J].Training & Development, 1997, 51(8): 73-77.
[7] Loasby B J. 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 by Mark Casson [J]. Journal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8, 93.
[8] Knight, Frank Risk, 1964. Uncertainty and Profit. New York,A. M. Kelley.
[9]Williamson O E. T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J]. Oup Catalogue, www.zhonghualw.com1999, 44(1):799-802.
[10] Mansfield R S. Building competency models: Approaches for HRprofessional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6, 35(1): 7-18.
...........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