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我国高校教师过度劳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122922435518236
  • 日期:2018-12-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导论
 
社会大众对过度劳动问题的关注,首先是源于对过度劳动的极端现象“过劳死”的关注。其次,近年来一系列的媒体报道、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劳动者的超时、超强度劳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对劳动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并由此诞生出“过劳肥”、“过劳抑郁”等衍生概念,使得社会大众对过劳问题不再陌生。但提及高校教师群体,因为其实行的是弹性工时制,没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时间,不用坐班,每年还有两个假期,从组织规则压力来看,和其他职业的从业者相比应该是较为轻松的职业。但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过劳死”的新闻却屡见报端,是否大众对于高校教师群体工作状态的认知有所偏颇?这样的群体究竟是否过劳呢?如有过劳其程度又是怎样的?过劳成因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从“为什么研究过劳”以及“为什么选择高校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这两方面入手,对本研究的选题来源和背景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思路、框架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进行一并说明。
 
1.1 研究的源起
 
1.1.1 为什么研究过度劳动
过度劳动现象的日益严重可能会演变成社会经济问题。2006 年 7 月 14 日,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对外公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NO.3》中热点篇文章《中国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研究》一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部分城市尤其是各项事业相对发达的城市,“过劳死”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潘晨光,2006)2;2007 年 1 月 29 日,零点调查和指标数据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按照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对“过劳”的界定,在中国境内,“两高一中”人群(即高学历、高收入的中年人)是可能“过劳”的主要人群,逾九成(91.1%)的跨国企业员工属于“过劳者”(周凯,2009)3;2009 年 12 月 7 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慈铭体检集团和时尚健康五大权威机构发布《中国城市人群健康白皮书》,报告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 76%,接近六成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35—50 岁的高收入人群“生物年龄”平均超过“日历年龄”10 年左右(中国经济网,2009)4;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周工作时间为 41—48小时的人口数占“正在工作人口”总量的 14.31%,其中,周工作时间为 48 小时的人口数占 9.25%5;2012 年 9 月,“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报告显示,2011—2012 年度,69.4%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而的超时工作问题(鄂璠,2012)6;《2014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的工作时间》阐述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隐患:我国劳动者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问题,加班现象严重,九成行业的周工作时间超过 40 小时,过半数行业每周要加班 4 小时以上;我国劳动者的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科技工作者、行政工作者、教师等群体少休或不休病假的情况最为普遍;由于过度劳动所导致的劳动者职业病和“过劳死”现象比较突出  (赖德胜等,2014)。
.........
 
第 2 章 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相关文献综述
 
过度劳动首先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出现,而不是一个学术上构建的概念。以社会问题形式出现后,过度劳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注意,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文献综述的目的就是在于“综”和“述”两部分,通过文献的综合整理、梳理与回顾,了解过度劳动问题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进行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研究的薄弱点;通过文献述评来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为研究的后续进行指明方向。本章的内容主要也是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首先,在疲劳学中,基于疲劳的特点以及中医对疲劳的认识,可以把疲劳分为生理性、症侯性、疾病性、生产作业性(职业性)、运动性、慢性疲劳综合征、脑疲劳和过劳死八类,但并没有所谓“过度疲劳”的概念(刘珊等,2009)49。疲劳也有“度”的分类,但这种“度”更多的是“轻度”或者“重度”,而不是“适度”或者“过度”,因此,过度疲劳只能是一种不太严谨的日常用语,而不是学术概念(孟续铎,2014)50。过度劳累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词汇,其落脚点在医学上,长时间的过度劳累不一定是过度劳动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机能本身病变的因素。但是过度劳动会造成疲劳感,所以还要结合劳动过程来看(如:家务劳动、体育运动等也会带来劳累感,但这显然不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无法真正诠释过度劳动的内涵),同时不同劳动者对疲劳的体验敏感程度也不同,需要结合医学生理指标进行分析。
.........
 
2.2 过度劳动研究文献梳理
 
2.2.1 过度劳动内涵
本研究中所出现的“过劳”表述是过度劳动的简称,两者表示的内涵是一致的。过劳主要是由于过密集以及过长时间的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过重的劳动负担(千田忠男,2003)64;劳动者长期超过自身生产能力产生的积累效应带来了过劳,过劳是超额工作时间带来的疲劳、压力和身体或精神健康的损害,以及健康、福祉和生活质量的不可持续发展(Lonnie Golden,2006)65;过劳一般是指长期从事超出自己能力和精神容量的业务,包括时间、压力等(藤野善久等,2006)66;过度劳动指的是人力资源在较长时期的过度使用,即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就业状态(王艾青,2007)67;过劳的现象无法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定义,可以从劳动时间角度来探讨,一般可以理解成雇员每周工作超过 40 小时就认定为过度劳动,无论是标准雇佣还是非标准雇佣的员工(Flora Stormer,2008)68;过度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在较长时期内,己经感知到肌体或精神的疲劳且这种长期疲劳己经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或工作生活质量,但出于各种因素的驱动而仍然提供超时、超强度劳动的行为状态(王丹,2010)69;过度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并由此导致疲劳的蓄积,经过少量休息无法恢复的状态(孟续铎,2014)70。虽然学者们对过度劳动内涵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其中的共识部分在于都有两个要件构成:1、超额的工作(超时或者超负荷);2、产生疲劳状态并且影响身心健康。基于此,提出本研究对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界定:过度劳动是三位一体的复合概念,一方面:由于超时、超强度的市场性劳动行为引起(即劳动行为的有酬性,既包括工作带来的物质酬劳也包括精神酬劳,但不包括家务劳动、义务劳动、体育运动等);第二方面:该市场性劳动行为引起了高校教师身体或心理的疲劳,并带来了诸如健康状况不佳、闲暇时间减少、生活质量降低等一系列负效应;第三方面:高校教师由于某些驱动因素仍然保持这样的市场性劳动行为,由此引发了疲劳的蓄积并通过小休憩而无法缓解的一种身心状态。
........
 
第 3章 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理论分析............34
3.1 劳动力供给时间视角——劳动力供给相关理论 .............. 34
3.2 劳动力供给场所视角——高校劳动力市场相关理论...... 41
3.3 劳动力供给质量视角——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47
3.4 劳动力供给过程视角——工作/家庭相关理论....... 53
3.5 本章小结......... 57
第 4章 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形成机制分析....60
4.1 高校教师群体特征与工作特征分析.... 60
4.2 宏观层面成因——PEST 视角下象牙塔里的艰辛............ 64
4.3 中观层面成因——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偏颇与权利的错位.......... 69
4.4 微观层面成因——高校教师个体偏好的差异与偏好的依存.............. 74
4.5 本章小结......... 79
第 5章 我国高校教师过劳状况、特征与成因的实证分析.............81#p#分页标题#e#
5.1 研究设计......... 81
5.2 我国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基本状况.... 87
5.3 我国高校教师过度劳动成因的实证检验....100
5.4 本章小结.......109
 
第 6 章 高校教师过劳的再审视与应对措施
 
本文第二章提出了本研究中过度劳动的内涵,其中“输入因素”中最关键的两个要件为超时、超强度的市场性劳动,本章将分别从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两个要件出发,对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状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反思。首先,从劳动强度视角出发,对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形成以及适度劳动的实现进行理论初探;其次,从劳动时间视角出发,提出“过劳程度”和“过劳率”两个概念,并通过面板数据全面展示各行业、各职业从业人员的过劳程度和过劳率,以此与本文研究结果中高校教师的过劳程度和过劳率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高校教师的过劳情况;最后,结合上一章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高校教师过劳的显著影响因素,提出缓解高校教师过劳的建议。
 
6.1 高校教师劳动强度探析
探讨过度劳动问题,我们强调是一种超时、超强度的持续工作状态,因此除了“劳动时间”这一衡量指标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构件需要考虑,就是劳动强度。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就对劳动强度进行了阐述,但此时的劳动强度是作为一个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工具和标准出现,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48。马克思认为劳动强度是资本主义实现剥削的手段,在工作日的时间延长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加大劳动强度可以增加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用。因为加大劳动强度可以增加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内涵量,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另一方面,劳动强度的加大提高了劳动力价值,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但是马克思没有对劳动强度概念进行系统的技术性、理论性的分析,而是运用大量的感性材料来描述劳动强度的深化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这些描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工人投入到生产中的活动量大小来描述剥削,如工人的产量、看管机器数、牵伸次数等,另一部分主要是描述过度劳动对工人造成的伤害,如死亡率、死亡年龄、工人患病率等。
..........
 
总结
 
本研究以过度劳动为研究主题,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较为全面的梳理、回顾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的薄弱点;其次,从劳动力供给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劳动力供给时间视角、场所视角、质量视角和过程视角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过劳的形成进行了理论原理的分析,并提炼出对实证研究的启示,为后文提出高校教师过度劳动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进行铺垫;第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出发,对高校教师过劳的形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本土经验剖析,并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形成机制;第四,以高校教师为抽样对象进行了实证调研,大抵摸清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过劳的现状、分布特征,并验证了前文过劳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通过计量分析得到高校教师过劳成因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第五,分别基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构建出高校教师适度劳动的均衡模型,客观展示了高校教师和其他行业、职业从业者的过劳程度和过劳率,并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缓解高校教师过度劳动的三级体系架构。具体来说,本文共得到的如下结论:我国高校教师过劳的基本状况:(1)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过度劳动情况,轻度过劳的高校教师占 8.6%,中度过劳的高校教师占 45.4%,重度过劳的高校教师占 46%。(2)地区人均 GDP 和地区人均收入与高校教师过劳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量表测量的高校教师过劳平均得分为 74.43 分,高校教师自觉过劳程度的平均得分为 70.91 分,高校教师对自身过劳程度的主观判断与量表测量结果比较吻合。(4)高校教师自觉健康状况一般,平均分为 65.5 分。(5)高校教师平均周工作时间 46.96 小时,其中深夜工作时间为 6.97 小时,工作时间与深夜工作时间与过劳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高校教师个人基本信息中,年龄、教龄、职称、是否为 211 高校和是否是硕、博导与过劳程度之间相关性显著。高校教师组织内身份特征中,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和聘任方式与过劳程度之间相关性显著。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