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Z外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控制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102255308606
  • 日期:2018-04-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基于我国五家银行 2012 年至 2016 年的年度财务报告,重点梳理了规范贷款损失准备金相应的发展阶段,对其相关规定进行了整理分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埋下了基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2 年 3 月底,财政部以财经【2012】20 号颁布了《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方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并于同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办法对原《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财经【2005】49 号)(以下简称“原办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明确规定金融企业准备金的相关概念,如何规划整治财务处理、如何计提准备金以及管理要求等。央行在 2012 年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反应和应对此类风险是银行监管方和银行自身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监管方制定了严格的准备金计提规定。其中包括“新办法”,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2),人行发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 号)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 号),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金融资产减值等监管规定,监管规定的准备金和会计准则规定的减值在计提方法、计提对象等方面既有交叉,也有不同,为银行的准备金计提设置了多重防线,银行监管之严格可见一般。贷款业务是国内外大多数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资产业务之一,在银行营业收入中,贷款利息占据非常高的比例。这其中包括部分主营业务为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换言之即这些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中,贷款业务依然占据非常高的比重,贷款利息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而商业银行为了抵御风险提取的用于抵补可能发生损失的准备金,即贷款损失准备是构成银行风险拨备的主要内容,有时也被称为贷款损失拨备或贷款减值准备。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经济学解释是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定价包括无风险收益和风险溢价两个部分,由于贷款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溢价只能反映贷款发放是否对贷款风险的判断,随市场利率、抵押物价值及经济周期等因素变动,对贷款原价值产生侵蚀,导致与未来预期值之间出现差异形成贷款预期损失。
............
 
1.2 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方式联系各经济主体,充分发挥资金流动中转站的作用,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要切实做好发放贷款及后续管理工作,同时要求监管部门及相关会计要规范管理,优化贷款质量。2007 年末至 2009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至今,全球的经济仍然未全面复苏康健,且未来走势也尚难以预测。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是美国次级贷款的良莠不齐和风险管理的松弛无章。在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贷款业务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通过预计贷款可能产生的损失,即贷款损失准备金不仅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银行合理考量贷款损失情况的工具。究竟如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准确的,这不仅是银行自身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投资者,甚至是政府和社会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更加认识到计提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重要性,同时为了确保银行的顺利运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银行资本监管提出更严格的监管要求。由于贷款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为了应对风险,通常商业银行多会提取准备金。结合现有的研究分析,受产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直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切实做好计提损失准备金等相关工作,导致财报上的利润虚增,问题普遍且严重,流动性风险非常严重。基于此以 Z 外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解析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式,从理论意义上,完善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相关研究。
.........
 
第 2 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准备金计提的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是伴随着商业银行发展而增长的,市场提供更多地机会,亦提供成倍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管理自然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运营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最终有可能演变成为各类损失,结合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将损失分为三类,其一是期损失;其二是非预期损失;其三是极端损失。在特定时期内,商业银行可能遭受到的资产平均损失,即预期损失。通常可确定此类损失,此类损失的平均值可反映实际损失的波动情况。所以可将平均损失视为以准备金的形式、相对稳定的计入商业银行经营资本,在商品价格中以定价转移的方式补偿,现代商业银行将预期损失视为风险成本,作为总成本的一部分。预期损失数值体现了如下三者的成绩:其一是贷款违约损失率;其二是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其三违约风险敞口。这一部分损失是有贷款损失准备金来覆盖。非预期损失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条件下最大损失值超过平均损失值的部分。实际损失通常接近于平均值,正常情况下也不会高达到最大损失值,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之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相较无法确定非预期损失值,即超过平均损失值的部分。以银行资本金覆盖这部分损失,非预期损失的数值等于经济资本。发生极端损失,银行所呈现的损失,是一定置信水平下,最大损失值仍没有包括的损失。通常超出银行正常承受能力,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损失巨大,极端情况下银行可能会丧失全部资产。对于这种类型的损失,银行一般采用压力测试应对。
........
 
2.2 准备金计提的顺周期性
顺周期性是指在经济周期中金融变量围绕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因此顺周期性增强就意味着波动的幅度增大。在银行业,因为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具有天生的顺周期性,经济周期的变化直接体现在银行融资需求的上升和下降。银行在信贷投放时,若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银行会增加信贷投放。相对的,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审批条件更多,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数量减少,银行投放贷款将更加谨慎,信贷投放相对会紧缩。随着信贷投放的波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也会具有顺周期性。经济上升阶段,秉持对经济走势乐观态度,银行利润增加的趋势推动,一般会减少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准备。相反,在经济下行周期,市场萧条,经济前景不明朗,银行会提高贷款条件、担保要求等。贷款违约率会提高,违约损失率将变大,对于银行而言,在处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时候,通常会多计提一部分,这就是银行处理此种问题的顺周期性。
..........
 
第 3 章 Z 外资商业银行与样本银行对比分析......16
3.1 Z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现状分析 ........16
3.2 样本银行减值计提的分析对比.........18
3.3 Z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存在的问题 ............28
3.4 Z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问题的原因分析 ....32
第 4 章 Z 外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控制优化设计方案.......34
4.1 优化方案的指导原则.....34
4.2 加强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管理.............37
4.3 加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39
第 5 章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43
5.1 完善数据建设及开发支持系统.........43
5.2 创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44
5.3 加强专业员工培训.........44
5.4 宏微观审慎监管原则.....45
 
第 5 章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5.1 完善数据建设及开发支持系统
5.1.1 完善基础数据建设
巴塞尔协议内部规定内部评级法中要求具备 5 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率(PD),根据高级法的相关规定必须借助时限超过 7 年的历史数据对预计违约损失率(LGD)进行估计,但是现阶段不论是外资银行还是国有银行都普遍存在历史数据时长过短的问题,历史数据在可用性方面有所欠缺。所以,需要不断推进对基础数据的建设工作,为动态准备金计提模型的实际运用创造良好环境。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首先应该重点开展下述项目的推进工作:第一方面是,建立满足内部风险计量标准的数据数据库,以帮助系统有效地管理存储历史数据。二是通过各方面的数据资源,有针对性的收集和存储数据,来弥补数据基础的薄弱现状。其三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清理和筛选。首轮获得的数据信息也许会有数据错误、缺失以及矛盾等很多不足存在,必须依靠相应的而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纠正,对不真实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给后续的数据信息分类加工提供完善的准备。经过这三道程序,最终形成有效地数据集合,成为准备金计提管理的重要基础。#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五家银行 2012 年至 2016 年的年度财务报告,重点梳理了规范贷款损失准备金相应的发展阶段,对其相关规定进行了整理分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埋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着重分析了 Z 外资商业银行、四大行在计提披露贷款损失准备方面的相关情况,比如计提金额、方法等等,并总结各行在相关工作的可取之处及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对比分析总结指出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Z 外资商业银行尚存不足之处,结合分析,针对性的给出以下建议内容:第一方面,对披露机制进行强化,加强在涉及贷款损失准备金方面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有关机构尽快制定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文件,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贷款等相关内容进行明确,需要具体披露的内容,同时形成数据,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根据现在的分析对比,各家银行就此信息在各自的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程度皆不同。由以 Z 外资商业银行的内容最简单。如五级分类各个类别的分别金额,迁徙率等,都未曾在年报中显示。文中信息是笔者从额外途径获得,并手工测算分析。其次,细化披露银行实务中贷款损人准备金的计提细则,比如折现率的方法、未来现金流量;单项以及组合评估的相关模型和准则,分类组合评估的参考根据和部分涉及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相关数据信息。特别是剪刀差,作为衡量资产质量更为细化的数据无法做更深入的测算。它是指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率。一般超过 90 天的贷款,贷款质量都比较差。因此剪刀差数值越大,说明银行贷款的评级比较谨慎,说明逾期 90 天以上的贷款大于五级分类中次级、可疑和损失类的不良贷款,资产的质量越低。可见,剪刀差是个衡量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指标。可是,Z 外资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由于为明细五级分类的各项,所以无法做剪刀差的分析。第二方面,在秉承谨慎原则的前提下,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充分计提。首先,必须秉承会计工作中谨慎的准则,根据相关法规运用未来现金流量法进行计提,同时对客观证据的评定标准加以严格规范、认真考量计提中外部信息、借款人等可能会对主观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此外,必须对贷款损失准备金展开充分计提,在借助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完成计提并且出现损失情况后,将计提金额和五级分类法所得到的计提结果进行对比,将其中较高的计提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