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能力评价思考[企业管理论文]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6
  • 论文字数:38566
  • 论文编号:el2021082209563823050
  • 日期:2021-08-2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哪里有?本文主要遵循文献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本研究推动协同创新中心科学合理的发展,进而促进国家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需求的解决。 

1.绪论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协同创新中心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主要是指中心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作用,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规律。对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对中心进行有效控制和保证中心平稳运行的关键一步。在对相关文献研究中发现,我国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心的组织管理、中心的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胡冬云(2012)在对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时,强调组织、知识、人员这三方面的管理是运行机制的关键[3];林健(2013)基于全过程理论,从构建与运行两个阶段构建了运行机制整合模型,构建阶段主要包括动力与选择机制,他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运行阶段[4];朱鹏(2013)则指出协同创新中心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是评价机制的滞后性,导致利益分配机制和退出机制构建出现问题,削弱了协同创新成效[5];刘佳(2013)则是从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体制的动态性的角度入手,对其运行机制进行详细的研究[6];黄越(2015)基于全过程控制的思想,将协同创新中心机制分为组建、运行与验收三个阶段进行研究,机制创新是协同创新的核心[7];蒋亚楠(2016)对影响协同创新中心的生态机制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态环境、保障体系、生态组织、生态动力、生态能力五个方面对生态机制的影响进行阐述[8];施海燕(2017)则是强调了政府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体制机制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同时他指出目前缺乏对于协同创新中心动态演化研究[9];王春梅(2018)提出综合评价机制应朝着多元化、层次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他指出在评价机制中应更加注重实质性贡献[10];李惠杰(2020)研究了协同创新中心的动力机制,从利益协同、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三个层面对动力理论进行分析,将动力机制划分为高校动力、企业动力与内部激励三部分的动力机制[11]。
 

目录
目录
.........................

3.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选取

3.1 协同能力的影响因素
3.1.1 协同能力影响因素提炼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的政策文件,在对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相关认定时,文件明确要求要突出核心要求“协同创新”,要满足“准确的协同需求、雄厚的协同基础、有效的协同机制、明显的协同增效”这些条件,同时文件要求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要“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以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2],以实现重大创新任务为主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学者刘芳也指出目前国内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评价更多是关注学术成果产出,缺乏对根据战略目标去解决问题,应当树立目标定位的思想,坚持“战略—目标—结果”的逻辑思路[12],而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是基于国家实际需求,目标是对于重大问题的解决。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评估工作时,也将协同机制的构建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76],同时协同机制的构建也是国家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王进富在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度的评价中提及了动力协同,这动力指的是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77],根据协同学理论,将协同创中心看作一个复杂大系统,必须要有控制参量才能让中心朝着更为有序的方向运行,这其中的控制参量就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推动力,外部的推动力即是关系到中心运行的基础性投入,同时真正对系统演化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序参量,即是系统内部的推动力,这存在于协同创新中心运转过程中各协同单位之间的具体协作之中。同时本文将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能力内涵定义为在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大的复杂系统下,为实现中心的协同需求,通过获取基础性投入等资源,各协同单位之间按照一定的体制机制协调协作,获得协同增效,进而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绩效的能力。
............................

5.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验证

5.1 验证案例背景
本文以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案例分析研究对象。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 2012 年,其依托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由上海交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旅游局、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世界工厂网、河南交通运输集团、河南航天金穗创业电子有限公司等共 17 家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协同单位,在 2015 年被河南省认定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施行主任负责制,设置中心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这三个委员会,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创新、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制造服务化与知识产权服务、现代金融服务业研究、国际商都与跨境贸易研究、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共七个创新研究平台和一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区,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委员会、七个平台、一个特区”的整体组织架构。中心聘请有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以及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同时各个平台均有一个学术团队。中心以政府规划为发展方向,围绕河南省“三区一群”发展的战略目标,立足于相关学科的创新平台,汇集各方创新力量,开展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服务科学学科。
........................

6.结论与展望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在此次论文写作的的写作过程中,虽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但是由于作者本身研究水平,以及时间的限制,论文存在的不足难以避免,其中包括:
(1)论文中的指标虽然包含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但是部分指标存在不够细化的问题。
(2)在本文中,用结构方程模型确定指标体系以及在案例分析中对于指标体系隶属度的数据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评分专家会受到过往经验、教育经历等影响,致使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由于本文受到时间、地域等各方面限制,在对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能力指标体系进行回测时只选择了一个协同创新中心进行案例分析。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提出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
(1)针对部分指标不够细化的问题,在未来可以加强对于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能力指标的细化研究,将指标划分更为具体。
(2)在之后的工作中,可以扩大案例对象,可以通过多渠道搜寻多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去获取数据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