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的地位愈发重要。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绝不可忽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只有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外界环境的动荡性、创新资源的稀缺性及创新活动的复杂性,都给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想要实现快速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与外部的信息共享,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由此就产生了技术创新网络这一概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的地位愈发重要。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绝不可忽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只有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外界环境的动荡性、创新资源的稀缺性及创新活动的复杂性,都给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想要实现快速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与外部的信息共享,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由此就产生了技术创新网络这一概念。
Freeman(1991)[1]最早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技术创新网络是在创新者之间进行资源、信息商业共享时所建立的合作联结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合作组织形式中,企业和组织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实力,达到共赢的目的。
第三章 变量界定与模型构建.......................................21
在技术创新网络当中,由于信息共享的不全面,部分企业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发展迅速,占领网络组织中的主要地位,而其它企业发展相对缓慢,由此便出现了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在某一范围内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的企业。Pittaway(2004)[2]等认为核心企业是在创新网络中汲取信息资源最为广泛的企业,其通过自身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运营网络,从而促进创新网络扩张。在技术创新网络当中,核心企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整个创新网络中主导知识分享,发挥引领作用。核心企业被认为是推动技术创新网络壮大的重要力量,是网络创新活动的协调者和引领者(汪秀婷,2012)[3]。谢永平(2016)[4]认为核心企业在其核心地位得到成员企业的认可后,会吸引成员企业的继续跟随,影响成员企业的行为,共同致力于创新目标的实现。Dhanarag(2006)[5]认为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对知识流动性和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对创新网络发挥协调作用。由此可见,核心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网络的整体运行和平稳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于核心企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目前,国家极其重视创新活动,期望通过加快创新步伐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上升。本文从核心企业的领导风格入手,研究在目前创新网络的大背景下,不同的企业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索权力距离在领导风格与网络绩效的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将零散部分有机整合并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有效结论。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六章:
1.2.1 研究内容
目前,国家极其重视创新活动,期望通过加快创新步伐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上升。本文从核心企业的领导风格入手,研究在目前创新网络的大背景下,不同的企业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索权力距离在领导风格与网络绩效的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将零散部分有机整合并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有效结论。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的基本信息,例如研究目的、意义等,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大致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汇总阅读目前国内外该领域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论述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网络创新绩效、权力距离的概念,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首先,对技术创新网络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探讨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内涵以及特征等,为本文奠定理论框架;其次,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的内涵,对其作出清晰界定,将其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进行梳理总结,以便后续开展深入研究。再次,对权力距离进行研究,清晰界定创新网络中权力距离的含义,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网络创新绩效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明确网络创新绩效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为后续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为构建模型并提出假设。在梳理归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的概念清晰阐述,并进行变量界定和维度划分,据此构建概念模型;然后根据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并构建模型、提出假设。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设计。在借鉴国内外成熟且广泛应用的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文需求进行变量设计,研究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的界定和测量,了解其各个代表值,将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划分为交易型领导风格和变革型领导风格两个维度,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本文需求,选取符合要求的对象发放问卷。最后,对发放的问卷回收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等以了解问卷的基本信息。
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通过 SPSS 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探究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具体关系和作用路径,验证本文的假设。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汇总阅读目前国内外该领域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论述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网络创新绩效、权力距离的概念,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首先,对技术创新网络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探讨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内涵以及特征等,为本文奠定理论框架;其次,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的内涵,对其作出清晰界定,将其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进行梳理总结,以便后续开展深入研究。再次,对权力距离进行研究,清晰界定创新网络中权力距离的含义,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网络创新绩效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明确网络创新绩效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为后续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为构建模型并提出假设。在梳理归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的概念清晰阐述,并进行变量界定和维度划分,据此构建概念模型;然后根据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并构建模型、提出假设。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设计。在借鉴国内外成熟且广泛应用的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文需求进行变量设计,研究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的界定和测量,了解其各个代表值,将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划分为交易型领导风格和变革型领导风格两个维度,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本文需求,选取符合要求的对象发放问卷。最后,对发放的问卷回收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等以了解问卷的基本信息。
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通过 SPSS 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探究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具体关系和作用路径,验证本文的假设。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首先,根据模型假设及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并总结启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其次分析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最后为说明本文所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改进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网络
2.1.1 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仅依靠其自身资源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寻求与外界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合作,进行资源知识共享成了越来越多企业的最佳选择,技术创新网络也随之形成。
下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Wholey 和 Hounker(1993)[12]认为,网络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资源;二是寻求企业之间的合作。
汪秀婷(2012)[3]认为创新网络是由于企业对稀缺性资源的需求而形成的,这些稀缺性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关键技术诀窍、核心方法等。
刘炬(2010)[13]提出,创新网络是在微观企业与中观、宏观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他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并不只是微观企业主动选择的结果,同样要受到外部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网络
2.1.1 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仅依靠其自身资源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寻求与外界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合作,进行资源知识共享成了越来越多企业的最佳选择,技术创新网络也随之形成。
下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Wholey 和 Hounker(1993)[12]认为,网络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资源;二是寻求企业之间的合作。
汪秀婷(2012)[3]认为创新网络是由于企业对稀缺性资源的需求而形成的,这些稀缺性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关键技术诀窍、核心方法等。
刘炬(2010)[13]提出,创新网络是在微观企业与中观、宏观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他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并不只是微观企业主动选择的结果,同样要受到外部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张帆(2005)[14]认为,创新网络是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形成的,这些因素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复杂性,同时企业内部想要实现更好的绩效,需要掌握更全面的资源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谋求更好的战略发展。高洁等(2007)[15]认为,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为了实现企业降低风险水平并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党兴华(2004)[16]提出,企业和组织在实践活动中为了适应于复杂的、多样化需求的环境,自发地寻求更为稳固的合作创新形式,由此形成了技术创新网络。
刘兰剑和司春林(2009)[17]认为是由于企业对于资源互补、降低交易费用以及创造新知识的需求而导致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Majchrzak(2015)[18]认为,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贾卫峰(2018)[19]指出外界信息化技术水平环境的激烈竞争是促使技术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且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吸收先进知识和技术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
2.2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
2.2.1 核心企业的相关研究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由于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性,使得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变得更为突出,从而形成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者们开始关注核心企业并对其进行探究。对于核心企业的内涵,主要分为供应链、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和战略网络四个视角。
...........................
党兴华(2004)[16]提出,企业和组织在实践活动中为了适应于复杂的、多样化需求的环境,自发地寻求更为稳固的合作创新形式,由此形成了技术创新网络。
刘兰剑和司春林(2009)[17]认为是由于企业对于资源互补、降低交易费用以及创造新知识的需求而导致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Majchrzak(2015)[18]认为,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贾卫峰(2018)[19]指出外界信息化技术水平环境的激烈竞争是促使技术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且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吸收先进知识和技术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
2.2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
2.2.1 核心企业的相关研究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由于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性,使得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变得更为突出,从而形成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者们开始关注核心企业并对其进行探究。对于核心企业的内涵,主要分为供应链、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和战略网络四个视角。
...........................
3.1 变量界定............................................ 21
3.1.1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21
3.1.2 权力距离....................................22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29
4.1 量表设计..................................... 29
4.1.1 基本信息...........................................29
4.1.2 变量测量...............................29
第五章 实证分析..............................................35
5.1 样本数据来源分析.......................................... 35
5.1.1 信度分析..................................35
5.1.2 效度分析................................35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样本数据来源分析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首先应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
5.1.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对变量及问卷整体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内部的一致程度,从而考察问卷的稳定性。
本文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 SPSS 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 Cronbach'sα系数信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是衡量内部可靠性程度的指标,该系数越大,表明问卷结果的一致性越高,也就越可靠。通常情况下,Cronbach's α系数应大于 0.7,问卷结果即有效。
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为 0.876,大于 0.8,说明调查问卷的信度良好。各变量的信度系数最小为 0.863,大于 0.8,表明信度检验通过。
......................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6.1 结论
本文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构建了新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对权力距离在网络层面作出了概念界定,认为权力距离是指在创新网络中,网络成员对由核心企业主导下的网络权力分配的接受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在网络层面进行定义及分类,为研究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2)核心企业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紧密相关。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宜于核心企业的领导风格也在随之变化。合适的领导风格可以促使核心企业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决策,带动创新网络中其他成员企业,从而对网络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创新网络中,交易型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表现为倒 U 型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网络创新绩效的快速提升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5.1 样本数据来源分析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首先应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
5.1.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对变量及问卷整体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内部的一致程度,从而考察问卷的稳定性。
本文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 SPSS 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 Cronbach'sα系数信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是衡量内部可靠性程度的指标,该系数越大,表明问卷结果的一致性越高,也就越可靠。通常情况下,Cronbach's α系数应大于 0.7,问卷结果即有效。
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为 0.876,大于 0.8,说明调查问卷的信度良好。各变量的信度系数最小为 0.863,大于 0.8,表明信度检验通过。
......................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6.1 结论
本文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风格、权力距离与网络创新绩效构建了新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对权力距离在网络层面作出了概念界定,认为权力距离是指在创新网络中,网络成员对由核心企业主导下的网络权力分配的接受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在网络层面进行定义及分类,为研究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2)核心企业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紧密相关。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宜于核心企业的领导风格也在随之变化。合适的领导风格可以促使核心企业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决策,带动创新网络中其他成员企业,从而对网络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创新网络中,交易型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绩效之间表现为倒 U 型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网络创新绩效的快速提升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在创新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权力距离的效用不可忽视。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权力距离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的乘积与网络创新绩效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权力距离与变革型领导风格的乘积与网络创新绩效也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得出,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影响网络创新绩效时,还会受到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随着权力距离的增大,权力距离会使领导风格对网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产生变动,进而影响绩效的提升。对于变革型领导风格和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倒 U 型关系,在到达一定水平之前,权力距离的增大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权力距离的增大强化了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使得两者之间的倒 U 关系变得更加显著。也就是说,权力距离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在实证检验中,由于创新网络所具有的紧密性、开放性等特点,样本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核心企业在领导过程中对权力距离更加重视,从而使得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对于交易型领导风格和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权力距离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权力距离正向调节交易型领导风格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一结论对网络创新绩效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核心企业可以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相应的领导风格,合理利用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提高网络创新绩效,协作促进成员企业以及整个创新网络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