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企业管理视角下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92723355319312
  • 日期:2019-08-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对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与合作绩效进行研究,并引入科技成果创新周期作为调节变量,将合作创新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对于调动合作创新主体积极性、提升合作研发效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创新创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科技成果转化强调科技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科研努力,并产生互补的知识,才能形成对行业有价值的知识产品,那如何激发创新主体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有效联动,就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和《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以期能够存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合作发展空间。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综合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深度合作机制,围绕新兴产业,形成产学研合作联动,支持企业发展。
据国家科技部统计,截至 2017 年底,全国共签署技术合同 367586 项,成交金额为13424.22 亿元,同比增长 14.71%和 17.68%。目前,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率”存在内涵不清楚、界定不清晰等问题,我国尚未公布官方数字和统计标准,因而“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具体数值存在争议,根据 2017 年国家科技统计年鉴,我国科技成果每年能转化为批量生产的仅占 20%,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 5%。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般在60%—80%,实现产业化率的达到 40%。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产业技术空心化严重,大量的科技资源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体系之中,加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必须进行持续创新,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并且长续的生存与发展。那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持续创新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企业需要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但仅仅依靠内部资源已经难以得到发展。于是企业开始寻求外部的帮助即“开放式创新”,即更多的去寻求外部的创新,以此来缓和内部创新需要的高成本,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共同进行创新,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既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因此合作研发就成为企业技术外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合作研发中,科研人员的主导作用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将来主导设计和主导技术路径的发展趋势,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技术投资的回报。而企业借助主要科研人员创新资源的支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最终实现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成果控制权的转移如何促进合作研发效率,着重探究成果控制权在科技成果创新不同周期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因此,本文主要从 6 个模块对此研究进行探究。
第一模块:绪论。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焦点,并指出该研究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所在;对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合理的安排,并据此构建研究框架图;最后,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模块:国内外研究综述。回顾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合作研发、成果控制权转移、科技成果创新周期以及合作绩效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并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
第三模块:机理分析与假设提出。本章节首先阐述了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于合作绩效之间的机理分析。通过梳理主变量间的机理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
第四模块:研究设计。第一,在前面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聚焦点和思路提出成果控制权转移、科技成果创新周期、合作绩效这三个变量的测量维度以及测量题项。第二,基于以前学者的文献以此来设计出问卷即预试问卷,并通过 SPSS24.0 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来检验预试问卷是否有效。最后依据前面对预试问卷的检验结果,至此,正式问卷形成。
第五模块: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主要通过 SPSS24.0 和 AMOS17.0 分析软件进行检验,第一,对回收到的正式问卷数据进行样本描述,并对其回收数据进行质量检验;第二,进行差异性分析,检验本文提出控制变量对主变量是否有影响;第三,假设检验,通过回收到的数据运用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来验证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第四,对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形成正式的研究结论。
第六模块:结论与展望。回顾本文前面的所有研究内容以及根据实证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的结论,并结合理论与实践以及本文的研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最后讨论本文的局限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2 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与合作绩效的研究综述

2.1 合作研发的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合作研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研发的概念界定、合作研发的模式和合作研发的影响因素等方面。
2.1.1 合作研发的概念界定
现有关于合作研发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在概念界定方面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外关于合作研发相关的研究中,Borys(1989)等通过研究认为合作研发就是各个组织间的成员进行相互合作,这种合作它是跨组织的,它能够将合作研发伙伴间的优势进行混合,因此,能够提高合作伙伴的创新能力[1]。Cohen 等在其研究中指出合做研发创新主体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团队、合作企业等[2]。Michael 等(2003)和 Alexander 等(2002)则认为合作研发的主体为高等学校和企业[3][4]。Carayannis 等(2000)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合作研发主要是跨组织的合作伙伴通过知识共享,知识互补来达到目的,而这些跨组织的合作伙伴间进行信息沟通需要超强且灵活的组织结构[5]。
国内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内涵的研究则更加深入。胡天佑等(2013)的通过对产学研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作研发就是合作创新主体共同进行创新活动,其最终体现在合作结果的产出[6]。陈云等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合作研发的不同概念界定,认为合作研发中即存在主体、又存在辅体,主要主要包括科研团队、合作企业等,辅体主要包括技术经理人、政府等  [7]。之后,王梅花等(2012)等提出合作研发其核心内涵是要保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协作与优势互补[8]。
综合国内外关于合作研发的研究,本文认为合作研发指的是企业以分担研发投入、降低技术风险、缩短创新周期、获取规模优势、缩短进入新技术或市场的距离等为目的,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等组织建立的研发合作关系。
...........................

2.2 成果控制权转移的相关研究综述
现有国内外学者关于成果控制权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果控制权转移的概念界定、成果控制权转移的测量维度以及成果控制权转移的影响因素等三方面。
2.2.1 成果控制权转移的概念界定
关于科技成果的含义,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是一项周期性活动,每个周期内科技成果的形态是不同的。研发期,该阶段形成科技成果主要是以知识理论研究成果、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和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成果,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其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尚不明确;中试期的科技成果已经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测试,以此来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环境适应性提供保障;商品化及产业化期的科技成果开始在实际市场环境中进行测试,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并将该阶段的科技成果向市场推广,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
由于每个周期内科技成果形态的不同,具体的需要进行的创新活动也是不同的,因此科技成果控制权即是创新主体在科技成果不同创新周期拥有对创新活动的主导权。而成果控制权转移是指在科技成果周期,科技成果主导权在合作研发主体之间的转移。#p#分页标题#e#
2.2.2 成果控制权转移的测量维度
关于成果控制权即科技成果主导权的研究,现有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产学研合作主导主体方面,武洋(2018)通过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指出,合作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条路径,创新主体创新产出到企业吸收掌握和高等学校的科研项目-企业应用,而在合作过程就涉及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  [10]。任远(2018)的研究表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是科技成果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为此必须提高各参与者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动力[39]。马家喜等(2014)总结出两种典型合作研发技术创新模式:以高校为主导的兴企业模式和以企业为主导的集成突破创新模式,主要基于从创新的类型、主体和创新过程中资源与能力最优配置的角度[24]。翟美荣(2012)基于依据合作的主导方不同,将当前的合作研发分别划分为政府、企业以及高校院所主导的合作模式  [22]。芦风军等(2011)提出合作研发的不同类型,一方面是由于参与主体中不同主体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参与主体的性质不同且对利益追求的方式存在不同之处,更值得一提的是,
存在差异的还包括合作研发内部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等机制。
..............................
3  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理分析与假设提出 ................................. 19
3.1  机理分析 ........................... 19
3.1.1  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19
3.1.2  科技成果创新周期调节作用的机理分析 ................................. 21 
4  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与预调研 ................................. 29
4.1  变量的测量 ......................................... 29
4.1.1  成果控制权转移的测量 .................................... 29
4.1.2  科技成果创新周期的测量 ............................. 30
5  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影响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41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41
5.2  数据质量检验 ........................... 42

5 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影响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加强科研团队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是打通创新链条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是以陕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为支撑,这是本文获取数据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研究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因此研究对象应为参与过或正在参与合作研发的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同时,为保证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尽量去选择项目负责人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进行填写。
问卷发放的合理性会对数据有效性造成重要的影响,本文正式问卷的调查主要通过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来进行发放,共发放的问卷数量为 594 份。其中纸质版问卷主要是通过课题调研过程中对高校院所的一些项目负责人和企业的高管来填写的,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问卷的有效性。电子问卷主要通过问卷星或者网络邮寄的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主要包括 MBA 学员、陕西省以外合作研发项目等,此种收集数据的方式涉及范围更广。通过以上两种形式为本研究收集数据,共收集到纸质版数据 128 份,电子版问卷 270 份。尽管在调研过程对被调研人员已经预先进行筛选,但是仍然会存在企业基层人员或者并没有参与合作研发项目的人员填写,因此筛选掉这些对本文研究意义不大的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 316份,有效率 79.39%。


.......................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理论研究,从科技成果创新周期的视角出发,引入了科技成果创新周期作为成果控制权转移与合作绩效之间的的调节变量,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首先,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合作研发、成果控制权转移、合作绩效以及科技成果创新周期相关文献基础上,基于科技成果创新周期视角对合作研发中成果控制权转移和合作绩效之间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进而提出本研究的 7 个主假设,和基于分维度的 10 个分假设,共计 17 个研究假设,在相关理论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概念模型。然后,进行变量测量和预试问卷的调查。在过往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内容及现有实际情况三个主变量进行测量,对成果控制权转移采用科研团队主导和合作企业主导两个维度进行度量,共 12 个题项;对合作绩效采用合作技术成果产出和合作效益产出两个维度进行度量。共 8 个题项;其中科技成果创新周期为类别变量,因此,采用虚拟变量进行处理。之后对预试问卷的发放,并根据预试问卷发放反馈的数据结果不断进行修正以形成正式问卷。最后是采用正式问卷对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访谈和网络发放两种方式从而收集数据,其中,收集到有效问卷 316 份。采用 SPSS24.0、AMOS17.0 两种软件对收集到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检验理论层面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最终的结果如下所示:(1)成果控制权转移对合作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科研团队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科研团队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的两个分维度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依次是:合作技术成果产出、合作效益产出;(4)合作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5)合作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的两个分维度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依次是:合作效益产出、合作技术成果产出;(6)科技成果创新周期在成果控制权转移与合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经对比的结果可知,研发期,科研团队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中试期,合作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商品化及产业化期,合作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7)研发期,科研团队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对合作绩效的两个维度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8)中试期,合作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只对合作效益产出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对合作技术成果产出并无显著促进作用;(9)商品化及产业化期,合作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都能够正向促进合作技术成果的产出和合作效益的产出。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