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高管集体腐败是国家历史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施行严打政策,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企业高管作为一个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拥有着区别于普通员工的权力,可以运用这个权力为公司和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创造巨大的价值、财富和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权力是把双刃剑,在巨大的权力和利益诱惑面前,有些高管突破了心理防线,试图铤而走险进行职务犯罪。自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关于高管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集体利益的案例层出不穷,并且趋势越来越大,数额越来越多,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动摇了人们对公司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信心,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据王荣利(2013)报告统计,从2009到2013年五年间,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例多达一千多起,涉及国企髙管犯罪金额高达8812万元,而2013年共117例国企高管和233例民企老板犯事,几乎相当于每天爆出一起高管犯罪案件,高官高管连环落马,涉及案件较大,金额数较多,且存在窝案现象。从安徽古井集团包括原董事长王效金在内的十名集团高管侵占公司资产获刑,整个领导班子将近全军覆没到中石化陈同海、王天普、苏树林连续三任总经理连续落马,多起案例已经充分体现了企业高管侵占由个体向群体侵占的演化路径。窝案、串案已经成为了高管侵占的一大特点。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髙管职务型犯罪群体现象的出现,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本文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文献来看,企业高管侵占主要有三种成因。一种是高管控制权私立论,主要包括道德观念扭曲、利益寻租动机和髙管控制权异化;第二是公司治理缺陷论,包括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欠缺、企业的文化风气败坏而导致的高管侵占行为;从宏观层面来看,导致高管侵占的原因主要有法律制度欠缺、政府与薪酬管制,其中利益寻租理论是目前研究高管侵占和腐败的文献中最常用的理论。徐细雄把企业髙管腐败定义为企业高管利用其手中掌握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私利的寻租行为,并指出企业高管腐败最终会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和投资者利益受损。除了研究企业高管侵占的个体行为,本文尤其关注高管职务型犯罪群体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企业高管容易出现“一抓抓一窝,抓一个供十个”的情况,他们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逐利、权力寻租还是情感的软弱,羊群效应,寻找归属感,是我们研宄的重点问题。
..........................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思路
一、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羊群效应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高管群体侵占公司利益的心理机理,并讨论首侵占人控制权和惩罚力度是否会影响羊群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具体研究内容及思路如下:
第一章,绪论。在介绍了当下企业高管群体侵占公司利益的背景之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思路与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对企业高管集体侵占公司利益、窝案现象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于此现象的分析阐述,并进行归纳研究和评述。企业高管集体侵占和羊群效应的理论研究。主要包含对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就高管侵占现象的类型、特征和现状进行归纳整理,从寻租理论、羊群效应、委托代理理论等对诱发高管群体侵占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第三章,实验模型。在本章中阐述本文的实验目的,就实验的相关概念做出解释,并说明实验轮次、实验分组和实验模型的推导。
第四章,实验设计过程,执行操作流程,实验变量的具体意义,每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说明实验流程和实验安排。我们募集一些被试进行现场实验,实验总共分为三个实验局,每一局实验组织24位被试,根据他们的决策获得数据。
第五章,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羊群行为和羊群机会等。接着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法我们可以将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析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之间的一个内在关系,主要包括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根据之前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地提出减轻企业高管群体侵占现象出现的相关建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又称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运营的核心人物,也是完成董事会目标的执行者,他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同时,又拥有巨大的权力,属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根据2006年“公司法”第217条第(一)项的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人员。然而对于高管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高管仅指董事长、总经理;有一些学者从监管角度认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董事长所受到的惩罚远远大于总经理,因此他们认为高管仅指董事长。;还有一些学者将高管界定为CEO、CFO等,由于宏观环境和公司治理制度不同,国外学者一般把高管界定为CEO。总而言之,由于研究的主旨与目的不同,学者对于高管的界定也就不同,就本文而言,考虑到研宄高管的群体性,把高管定义为在公司中起重大决策作用,权力较高的管理人员,具体包括公司的经理、总经理、董秘、首席财务官、董事和监事,即“董、监、高”。
企业高管职务犯罪指得是高管为了逐利,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违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作出损害企业、其他个人和组织利益的事情,从而依法应受法律惩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而按照职务犯罪的性质不同,又可以分为侵占型职务犯罪、滥用型职务犯罪和失职型职务犯罪。其中侵占型职务犯罪是指高管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个人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滥用型职务犯罪主要是指高管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企业而非高管个人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行为;失职型职务犯罪主要是指由于高管未尽到职务应有的职责和谨慎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犯罪行为。在这三类职务犯罪中,侵占型职务犯罪发生的数量最多,产生的动因最为复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最大,是当前高管职务犯罪防范和治理的关键。另外,侵占型职务犯罪是高管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故意实施的职务犯罪活动,是一种典型的高管在自利动机下主动实施的犯罪活动,而滥用型和失职型职务犯罪更多情况下是高管的一种非自利或者非故意的犯罪活动。因此,研究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更能够清晰地探明高管在个人私欲的驱使下如何在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选择和权衡问题,以及这种选择会对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根据有关的调查和数据统计,侵占型职务犯罪是高管职务犯罪中数量最多(约占60%)、影响最大、且最为复杂的一类职务犯罪。
...........................
第二节高管侵占行为相关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虽然高管侵占问题是公司治理的难题,但是我们可以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一些依据。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所有者通常不会自己经营企业,而是会委托代理人来经营管理。但是在委托人-代理人这层关系中,他们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为委托人不能实时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并且他们努力方向和动机也不会完全相同。代理人有可能会因为在委托人没有给予他合理的薪酬或者达不到他的要求时采取侵占公司利益的行为。比如说之前轰动一时的红塔山褚时健腐败案,褚时健作为红塔集团的董事长,在红塔效力的18年中,累计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品牌价值398亿元,解决了云南省一半人口的就业问题,然而他自己的工资却不到1000元一个月。在他临近退休的关头,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成就与所得不成正比,他认为“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于是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除了这种情况,有些代理人也可能会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方式进行侵占以此获得非法的个人利益,损害委托人和企业的集体利益。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本质上也是在一种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对高管财产经营责任约束的弱化,以此所引发的高管道德风险问题(张蕊,2011)。并且代理问题也是导致高管侵占行为的一个诱因。林毅夫(2004)认为政府往往会将经济发展战略、增加税收、维持稳定等任务布置给国企,而国企的高管又往往是由政府指派的,国企的监督者虽然属于人民,都是他的实际监督者又是政府,因此国企高管和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便比较复杂,政府对高管的约束力就会减轻,在民企中,高管侵占反映出了两种代理问题:一是委托人的权力比较分散,缺少监督代理人的动力;还有一种是委托人的权力较为集中,但是这时候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又有重合的现象,导致高管会侵占其他控制权较小的所有者的利益。#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实验模型......................19
第一节实验目的......................19
第二节相关概念......................19
—、处罚损失......................19
二、惩罚概率......................19
第四章实验设计.........................28
第一节实验步骤.........................28
―、实验一步骤.........................28
二、实验二步骤.........................28
三、实验三步骤.........................28
第五章实验结果........................36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36
第二节计量结果........................36
一、相关性........................36
二、回归分析........................36
第五章实验结果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
本文一共做了三个实验局,每个实验局里都包含了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三场实验,每个实验进行8轮,共招募24名被试,合计72人次,得到774个决策样本。
由于本文主要观测角色B、C决的影响因子,而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程度是不同的,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程度会影响他们的决策,为了使角色B、C的决策数据不受风险偏好的影响,我们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对每一位被试都进行了风险偏好测试,区分出风险中立型、风险规避型以及风险偏好型的被试,保证角色B、C都由风险中立型的被试担任。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大多数被试都是风险中立型个体,只有少数为风险规避型和风险偏好型,因此我们在抽取角色的时候,有意地让风险规避型和风险偏好型个体担任角色A,其他风险中立型个体在角色B、C中抽签选取角色。
......................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与对策
在高压反腐的政策下,自2012年以来,官员腐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在公司中,高管集体侵占的现象也层出不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高管很容易利用权力寻租,侵占公司资产,侵犯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且存在高管集体侵占公司资产的案例,“窝案”现象频发,此类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以高管集体侵占为视角,探寻高管集体侵占的心理机制,从而为今后防治高管侵占,有效公司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经过实验一数据和实验二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在实验二中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也就是当各角色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后者决策者会倾向相信前者的决策,即使这与他自己获得的私人信息相悖。相反,我们通过对实验一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各角色信息对等的情况下,后者的决策是由前者决策和私人信息共同决定的,并且没有明显地违背私人信息。反观目前的高管集体侵占现象,除了权力寻租、丧失职业道德等原因,还有一些是在观望中看到其他人侵占后选择跟随的现象,这不管是对于公司发展和社会风气都是一种损害;但是在实验一中我们发现,假如公司对于侵占行为的惩罚信息可以公开透明,保证没有人可以得到“内部消息”,可以有效地减少羊群行为的发生,减少集体侵占现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