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发现、开发和利用具有经济利益的新商机在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创业活动的开展。2018 年的《全球创业观察 2016/2017 中国报告》显示,我国创业的质量在提高。数据显示,2016-2017 年度,中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 10.5,该指数考量的是 18-64 岁的年龄群体中,参与企业创建或运营企业少于 3.5 年的个体数量在每 100 位成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二十国集团中,中国的创业活动属于比较活跃的。个人创业动机从生存型转型为机会型主导。然而当前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的环境特殊性和多变性也使得我国企业经营更加富有挑战。如今很多企业的成功不仅来源于他们有着杰出的掌控稀缺资源的能力,还来源于他们将自己的资源和优势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的能力(Alvarez et al., 2015; Song et al., 2017)。同时,个人战斗的创业方法很难适应复杂和动荡的环境。这不仅促使很多新创企业采用团队创业模式,大型企业也不断引入团队管理方式,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张玉利,2013;Cassar, 2014;Andersson&Evers, 2015)。在全球竞争和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遭遇“转型的痛苦”:企业家不清楚那些环境要素发生了改变,导致失去机会(吴挺和王重鸣,2016)。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情境之下,哪种团队更易于获取信息,企业如何构建创业团队以成功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为潜在的创业者提供更多实践建议,也给致力于激励创业行为的相关部门带来一些启发。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发现、开发和利用具有经济利益的新商机在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创业活动的开展。2018 年的《全球创业观察 2016/2017 中国报告》显示,我国创业的质量在提高。数据显示,2016-2017 年度,中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 10.5,该指数考量的是 18-64 岁的年龄群体中,参与企业创建或运营企业少于 3.5 年的个体数量在每 100 位成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二十国集团中,中国的创业活动属于比较活跃的。个人创业动机从生存型转型为机会型主导。然而当前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的环境特殊性和多变性也使得我国企业经营更加富有挑战。如今很多企业的成功不仅来源于他们有着杰出的掌控稀缺资源的能力,还来源于他们将自己的资源和优势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的能力(Alvarez et al., 2015; Song et al., 2017)。同时,个人战斗的创业方法很难适应复杂和动荡的环境。这不仅促使很多新创企业采用团队创业模式,大型企业也不断引入团队管理方式,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张玉利,2013;Cassar, 2014;Andersson&Evers, 2015)。在全球竞争和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遭遇“转型的痛苦”:企业家不清楚那些环境要素发生了改变,导致失去机会(吴挺和王重鸣,2016)。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情境之下,哪种团队更易于获取信息,企业如何构建创业团队以成功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为潜在的创业者提供更多实践建议,也给致力于激励创业行为的相关部门带来一些启发。
创业机会的研究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Shane(2012)认为,创业研究关注谁通过何种方法发现、评估和发展创业机会并产生新商品或服务。George 等(2015)支持创业的核心是机会的发现和构建的观点。机会识别这一研究主题强调了识别新商机是创业重要的起始阶段(Murphy, 2011; Lee, 2017)。斯晓夫等(2016)也提出目前的创业理论主要集中在创业活动中机会识别的影响。奥地利经济学派首先关注个体因素在机会识别中发挥作用,Kirzner(1973)指出了个人“警觉性”导致机会识别。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大量文献较多地研究个体与识别机会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个人特征、先验知识以及社会网络等前因变量对机会识别的作用。然而,随着团队创业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业现象,创业团队逐渐成为新创企业应对外界挑战的主要力量。学者们广泛进行团队相关研究,以探索可用于解释团队过程和效能的作用机制。创业团队成员在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互补意味着团队的认知基础宽泛,知识结构丰富,这利于企业更有效地进行机会识别(Arentz, 2013; Dautzenberg&Reger, 2017)。团队成员不同的价值观、信念等深层差异性意味着处理信息和思考模式的不同,这会导致制定决策和实施目标之间的行为差别(杨青和王玉,2017),企业可以更广泛地收集市场信息,解决市场竞争中遇到的难题,有利于提升机会识别的效果。目前团队异质性与机会识别的研究缺乏相关实证支持,同时,以往研究过于关注团队成员显性异质性。团队成员深层特征如人格特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同样会影响企业产出。因此,本研究选取创业团队异质性为前因变量,将研究外部异质性和内部异质性对机会识别的作用作为本研究的重点。
.............................
1.2 研究内容
本文以大众创业浪潮为研究背景,针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这一创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机会理论,探讨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来深入研究企业社会网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以 486 家新创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提出本研究所依据的有关理论,对高层梯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机会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相关研究要素(创业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进行文献综述,为本文所选的研究问题及其内容构思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构建模型和提出假设。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准确界定创业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各要素内涵,进行维度划分。探讨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阐述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和社会网络作为中介作用的间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假设。
第三部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对要素的关系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各要素内涵界定和维度划分为基础进行问卷设计,以回收的研究样本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软件得出检验结果。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高层梯队理论
高层梯队理论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战略领导理论,最早由 Hambrick 和 Mason(1984)提出。该理论认为组织产出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高管团队是组织中的重要角色,其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对根据其所面对的情形做出高度个性化的选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当各种各样的信息超出个人理解力时,高管会运用自身的认知结构过滤和翻译信息并做出决策。因此,高管的知识技能、认知结构等特征会影响其行为,进而对企业的战略选择、资源整合等产生重大影响。高层梯队理论用来探讨团队人口统计/管理特征对创业过程与新创企业存续的影响。
.............................
1.2 研究内容
本文以大众创业浪潮为研究背景,针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这一创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机会理论,探讨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来深入研究企业社会网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以 486 家新创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提出本研究所依据的有关理论,对高层梯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机会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相关研究要素(创业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进行文献综述,为本文所选的研究问题及其内容构思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构建模型和提出假设。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准确界定创业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各要素内涵,进行维度划分。探讨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阐述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和社会网络作为中介作用的间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假设。
第三部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对要素的关系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各要素内涵界定和维度划分为基础进行问卷设计,以回收的研究样本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软件得出检验结果。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及展望。回顾本文研究结论,明确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为新创企业发挥创业团队异质性作用、构建社会网络给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并提出当前的不足和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高层梯队理论
高层梯队理论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战略领导理论,最早由 Hambrick 和 Mason(1984)提出。该理论认为组织产出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高管团队是组织中的重要角色,其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对根据其所面对的情形做出高度个性化的选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当各种各样的信息超出个人理解力时,高管会运用自身的认知结构过滤和翻译信息并做出决策。因此,高管的知识技能、认知结构等特征会影响其行为,进而对企业的战略选择、资源整合等产生重大影响。高层梯队理论用来探讨团队人口统计/管理特征对创业过程与新创企业存续的影响。
近年来,针对高管团队对企业影响的研究逐渐拓展到创业领域(Amason et al., 2006;Biniari, 2012)。很多学者认同创业团队成员通常是新创企业的核心高管团队人员。成熟企业的高管团队一般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逐步调整发展目标和企业战略,而创业团队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初始决策关系到早期企业的成功与否(张玉利等,2004)。可以看出,创业团队会显著影响初创企业的行为。当前很多风险资本家和天使投资者都逐渐从创业团队的角度评估新企业(田莉等,2012)。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探索为创业团队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高层梯队理论也得到了广泛运用。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创业团队的异质性代表了团队具有广泛的认知基础,成员丰富的经历和个性特点能够应对复杂情况并做出多种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组织绩效水平(Horwitz, 2016; Garrone et al., 2017)。另外,按照高层梯队理论观点,创业团队特征对企业的影响具有过程性。团队收集信息、使企业层面因素发生变化进而作用于企业产出,所以有必要讨论中介机制(古继宝等,
2017)。
高层梯队理论能够为本文提出的关系模型给予理论支撑。高层梯队理论表明团队整体的特性对新创企业的行为的解释力度比个人特性更强。创业团队的经验、价值观等因素可以作用于信息的过滤和翻译,使得企业获取更丰富的资源,影响企业产出(柳青,2010)。探索行为的效果对企业绩效有很大影响,而机会识别是企业创立和发展进程中关键的行为。因而作为企业的智力中心,创业团队成员特征必定会影响企业行为,助力企业识别和把握商机。此外,高层梯队理论认为,创业团队对企业产出的影响有过程性,可能有组织层面的要素发挥中介作用(古继宝等,2017)。团队成员的构成特征包含了成员认知基础、技能、经验等特征的不同,会作用于企业社会网络的构建,而社会网络是企业识别创业机会的主要渠道,创业团队异质性通过影响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进一步影响企业机会识别行为。
............................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创业团队异质性相关研究综述
(1)创业团队的内涵
伴随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团队创业正逐渐成为主要的创业方式(朱仁宏等,2012)。Cooper(1990)通过调研发现 70%的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团队创业的形式。而张玉利等(2011)针对国内八所城市的初创企业的调研显示在创业初始时期由团队创立的企业高达 53%。由团队创立的企业不管是创业成功的概率和企业效益,大多都优于个人创业(Lechler, 2001)。创业团队与一般团队有很大不同,尽管学术界基于多个视角进行创业团队的研究,目前创业团队的定义仍然没有定论。黄昱方和秦明青(2010)认为分歧主要集中于成员的组成、获取经济效益的方式、成员在企业的时间段等方面。#p#分页标题#e#
2.2.1 创业团队异质性相关研究综述
(1)创业团队的内涵
伴随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团队创业正逐渐成为主要的创业方式(朱仁宏等,2012)。Cooper(1990)通过调研发现 70%的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团队创业的形式。而张玉利等(2011)针对国内八所城市的初创企业的调研显示在创业初始时期由团队创立的企业高达 53%。由团队创立的企业不管是创业成功的概率和企业效益,大多都优于个人创业(Lechler, 2001)。创业团队与一般团队有很大不同,尽管学术界基于多个视角进行创业团队的研究,目前创业团队的定义仍然没有定论。黄昱方和秦明青(2010)认为分歧主要集中于成员的组成、获取经济效益的方式、成员在企业的时间段等方面。#p#分页标题#e#
创业团队早期的研究认为个人是否在企业成立之前加入、财务目标是否一致是决定他是否属于团队成员的必备条件。Kamm 等(1990) 提出创业团队是两个及更多通过设想和实践共同创建企业和参与创建企业的并投资相同份额的资本的人组成。该定义侧重成员加入企业的时间段和资本,持股比例要求一样。然而依据实际情况,团队成员的经济利益一般并不相等。成员加入企业的时间阶段也不一定在企业初始成立阶段。之后的学者对于创业团队的定义进一步挖掘,开始关注成员对企业创业过程的参与和作用。Ensley(1998)认为创业团队成员共同创立企业、具有财务收益并能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Chandler 和Hanks(1998)强调创业过程不只局限于企业的创建,还包含企业创建后的初期阶段。因此,团队成员也应包含企业运营前两年加入、拥有所有权并发挥作用的成员。Mitsuko(2000)认为创业团队包括充分参与企业创建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员。不同于其他学者,Schjoedt 和 Kraus(2009)关注了创业团队成员的非财务收益和成员的共同愿景。他们提出创业团队成员为对新创企业有共同承诺并从企业获得财务或非财务收益的人。一般被视为在企业创建之前和创建之时有行政权力的高级管理人员。该定义将创业团队框定在创业之初,然而大多数定义还是强调新创企业的存续时间为创立前的准备阶段到创立后的成长阶段。
在总结以往创业团队定义的基础之上,朱仁宏等(2012)提出创业团队是由两个或以上具有共同愿景、共同创办新企业或参与新企业管理、拥有股权且直接参与战略决策的人组成。该定义强调了团队成员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成员的共同的使命和对创业过程的参与。创业团队的这些特征使它与工作团队与高管团队区分开来。工作团队的成员通常没有所有权,参与的工作偏向较低级别的管理工作和一般事务。高管团队成员的股份比重通常远低于创业团队。彼此的依存性也远低于创业团队。高管团队成员尽管拥有管理权,但很少进行战略决策的制定,往往只是决策的执行者。
..........................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24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24
3.2 研究假设.....................26
4 研究设计与问卷试测...........................34
4.1 问卷设计........................34
4.2 变量度量..........................34
5 大样本调查与假设检验................................42
5.1 数据收集..............................42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42
5.3 样本的信效度检验...............................43
5 大样本调查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
本文选择企业年龄在 8 年内的新创企业作为调研对象(Zahra, 1993)。问卷发放时间主要在 2018 年 4 月底至 2018 年 6 月底这段期间,通过专业调研网站的样本服务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为保证问卷的质量,请周边企业和亲人朋友等所熟悉的新创企业共同填写问卷。发放问卷时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方式,保障调查结果不会泄露个人和组织隐私,并且不会对个人和组织产生不利影响。调研问卷以匿名方式填写,以消除填写对象的顾虑。本研究共收回问卷 737 份,剔除有未作答题项问卷、大部分选项答案相同的问卷和填写对象不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486 份,问卷有效性达 65.94%。
...........................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基本结论
本文基于创业机会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将创业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有机地纳入到一个研究框架中,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结论包括: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24
3.2 研究假设.....................26
4 研究设计与问卷试测...........................34
4.1 问卷设计........................34
4.2 变量度量..........................34
5 大样本调查与假设检验................................42
5.1 数据收集..............................42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42
5.3 样本的信效度检验...............................43
5 大样本调查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
本文选择企业年龄在 8 年内的新创企业作为调研对象(Zahra, 1993)。问卷发放时间主要在 2018 年 4 月底至 2018 年 6 月底这段期间,通过专业调研网站的样本服务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为保证问卷的质量,请周边企业和亲人朋友等所熟悉的新创企业共同填写问卷。发放问卷时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方式,保障调查结果不会泄露个人和组织隐私,并且不会对个人和组织产生不利影响。调研问卷以匿名方式填写,以消除填写对象的顾虑。本研究共收回问卷 737 份,剔除有未作答题项问卷、大部分选项答案相同的问卷和填写对象不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486 份,问卷有效性达 65.94%。
受访对象及其企业的信息采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特征描述性分析。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受访对象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于 26-40 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学历为主,高层管理人员占比达 80.9%。受访对象所在新创企业的信息显示,企业成立时间为5-8 年的样本居多。从企业的资产规模角度来讲,不同规模的样本数分布较为平均。从员工数量角度来讲,员工数量在 200 人以内的企业数量为 312 家,占比 64.2%,关于样本涉及领域,行业分布比较广,但 IT 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样本数占比较大。总体而言,上述描述性分析结果和中国新创企业的实际情况较为一致。企业样本分布广泛,反映了多样性的特征,表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定量研究的价值。
...........................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基本结论
本文基于创业机会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将创业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有机地纳入到一个研究框架中,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结论包括:
第一,创业团队异质性越大,越有助于新创企业对机会的识别。创业团队外部异质性越大会提升企业机会识别效果。外部异质性差异构成了团队丰富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结构,使得企业拥有独特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的资源。不同的教育水平和多样化的专业知识构成团队成员的知识走廊,提升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水平。团队成员多样的技能、思维方式将扩大企业视野,捕捉到环境中潜在的机会,找准企业定位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行为模式(Gruber et al, 2012; Welter et al., 2016)。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差异反映了团队工作经历的丰富,会培养团队对于多个行业的警觉性,探索出行业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发现潜在市场,将市场中看似无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创业团队内部异质性越大,越有助于企业对机会的识别。内部异质性主要关注团队成员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个人思维方式与认知方式出现差别,观念的不同会影响着创业团队任务目标、团队协作方式、任务分配及工作方法选取等诸多问题的看法,容易产生认知和任务冲突,但是任务冲突能鼓励成员展开讨论以产生更合理的决策,制定多元化的目标和计划,更广泛地收集市场各类信息,有助于提高机会识别的效果。因此,创业团队异质性越大,企业机会识别效果越好。
第二,创业团队异质性越大,越有助于企业构建社会网络。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差异化会影响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由于成员年龄、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外部网络联系愈发多样,有助于增加合作伙伴的数量并形成有共同认知、互相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谢雅萍和张金连,
2014)。同时,团队成员已有的丰富背景更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源,获取网络中极其有价值的非格式化信息。企业的外部网络将会形成更多的“结构洞”,提升企业的网络中心性水平。创业团队内部异质性对形成社会网络有积极的影响。内部异质性提升了团队的认知能力,将源自不同个体的信息和资源汇聚到一起,收集市场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能够提升企业社会网络的覆盖程度和增加社会成员的数量,提升了企业在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提高企业对其他组织的主导力,缩短资金和信息流通到企业的渠道,使得市场信息和资源聚集在企业,提高收益性,节约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因此,创业团队异质性会对增强企业网络联系和提升企业的网络中心性水平。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