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论文哪里有?本文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是现代经济学中关于效率研究的主流方法及重要特征。论文基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视角,通过清单分析法对山东省面源污染进行量化分析,数据包络分析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测度方法,同时还对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综上可得,论文的基调属于实证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Solow(1957)首次提出 TFP 的相关概念,全要素生产率又被称为”索洛残差“,是指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土地等)所获得的超出该投入贡献的产量差值,这一部分的差值就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故而 TFP也是我们通常说的技术进步率。Jorgensen(1967)在其研究中表明,全要素生产率(TFP)与部分生产率(PEP)作为生产率的两部分,PEP 描述的是某一个投入要素与总产出的比,例如劳动生产率就是典型的部分生产率,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是具备多种要素投入与多产出的情况,此时 TFP 就描述了这一概念,即在某一时间段内,某行业的多种要素投入成本(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与产出的比值,也可表示为多种要素投入的平均产出。由此可见,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成果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随着研究理论的不断深入,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解释应用的领域不断更新,因此在农业领域,TFP 理论被加以运用并且成为农业经济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Jorgenson&Gollop 在 1992 年,将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细化到私人农业经济部门,经过测算得到该部门农业 TFP 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的结论。Alston(1998)具体分析了农业 TFP 对于美国农业总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多位专家学者对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其中 Huffman(2000),David K Lambert(2005)等研究结果表明,TFP 即技术进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时至今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仍然是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中的重点,Mikémina(2019)在已有研究基础进一步论证得出农业转型的关键就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指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为各区域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存在一个特殊转折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期,使得国外相关学者纷纷对该时期内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分析。Lambert and Parker(2010)研究发现,在该阶段,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尤为显著,且与其他时间段存在明显差异。Hou Linke et al(2012)所做的研究是以 1979-1999 这一时间段进行数据提取并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分析。
通过国外学者对我国农业 TFP 所做的研究可以看出,1979 年改革开放进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针对该时间点前后进行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结果表明,农业市场化改革对技术进步具有一定贡献,但是这种增长效用并不是持续不断的,此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在1980 年逐步下降,直至 1990 年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政策做了进一步的深化调整后才逐步出现回转态势。综合国外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做出的研究可以看出,针对农业 TFP 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已有完善的体系,但针对我国的农业 TFP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000 年之前,研究缺乏时间的延续性。
农业资源与环境论文范文
..........................
第三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
3.1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3.1.1 指标选取
按照前文梳理的理论和方法,我们需要获取山东省各地市际的农业环境污染、水资源消耗、农业产出和其他传统常规投入数据,通过这些指标数据的测算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展开分析研究。最终本文通过确定《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农业 TFP 相关数据,统一数据来源口径,整理形成了山东省 17 个地市在 2007-2017年这 10 年间的面板数据。
基于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充分考量本文研究侧重点,通过本文在对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农业 TFP 的测算进行了指标筛选,选择山东省 17 个地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好“产出变量;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作为农业发展中的”坏“产出变量;为体现本文针对资源消耗的考量,农业水资源农田灌溉用水量作为资源变量;以土地、劳动力、役畜、化肥、机械作为传统常规投入变量。
现对本文选取的传统常规投入变量进行具体描述:①土地投入,综合考量山东省地处沿海这一地理因素,本文不但选取了山东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作为土地投入变量,还将水产养殖面积纳入土地投入变量,将两者的面积和作为土地投入的变量值。②劳动投入,指的是刨除掉乡村服务业和工业就业人员的山东省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总量。③机械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测算作为机械投入变量,囊括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农耕、排灌、收获、运输、农作物保护及林业、牧业、渔业等农业机械);④役畜投入,以山东省 17 个地市 2007-2017 年间的农业生产活动大型役畜使用量作为役畜投入。⑤化肥投入,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化肥折纯量,本文数据主要以氮肥、磷肥为主。本文选取的农业产出变量从”好“”坏“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好“的农业产出变量为山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该变量是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最直观的表述量,”坏“的农业产出变量为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测算量。
..............................
第四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分析
4.1 收敛分析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绝对收敛。绝对收敛指的是针对不同经济体之间人均产出或生产率等经济变量进行检验并判断其差距是否会自动消失。绝对收敛的检验方法有如下两种:σ 收敛检验方法和绝对 β 收敛检验方法。生产率变量的差距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减小的过程被称为 σ 收敛。在本文中表现为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的农业 TFP 的差距经由时间的变化而减小,则表明 TFP 存在 σ 收敛。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同最初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则被称为绝对 β 收敛,在本文研究范畴内表现为,若存在绝对 β 收敛农业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速大于农业经济发达地区,最终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将处于同一水平上且存在相同的经济增速。
第二,条件收敛。本文采用条件 β 收敛检验方法,该收敛分析表示的含义是:基于对所研究经济体之间不同的个体特征及发展条件分析过后,发现落后地区发展水平并未追赶上发达地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但不意味着二者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均朝着各自的均衡水平稳步运动,最终收敛于自身发展的稳态水平。条件收敛的存在不能代表经济体之间的人均产出或生产率等会达到完全一致的水平,它意味着落后地区及发展地区经济体均有发生变化,只是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对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都认为检验主体最终会向稳态水平发展,但是绝对 β 收敛认为检验主体间的差异最终会完全消失,最终稳态水平完全一致,条件 β 收敛认为检验主体间的差异会一直存在,各自朝着自身的稳态水平逼近。
..........................
4.2 收敛检验
4.2.1 σ 收敛性检验
根据本文第三章的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我们对 2007-2017 年间山东省资源环境约束下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上述系数计算。图 4-1和图 4-2 表明山东省农业技术效率的标准差(S)表现出逐渐增加的态势,变异系数(CV)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可以表明山东省农业技术效率在资源环境约束这一条件下不存在 σ 收敛,同时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表现为标准差(S)与变异系数(CV)均呈现出大幅度波动上升的态势,可以表明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样也不存在 σ 收敛。
图 4-1 考虑资源环境的山东省农业技术效率变异系数及标准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分析
5.1 研究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经历了高速的发展过程,山东省在农业生产大幅增加要素投入量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下,同样迎来了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决定了依靠无限要素投入的农业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环境污染的制约及后续治理的高难度高支出则决定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农业经济模式必须被取缔。因此,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对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对山东省乃至全国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要素,将绿色农业发展的视角贯穿全文始终,从而反映出山东省农业生产率的真实增长绩效,为促进山东省农业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科学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及意见。
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构建起资源环境约束视角下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利用 DEA 模型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比测算分析了山东省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前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再以收敛理论为基础,对山东省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从而进行变化趋势及其差异分析。结论总结如下:
将资源环境约束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框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测算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远低于同传统生产率测算相比。这一结果也就意味着对农业经济增长过程的技术进步率的高估,以及对农业进步效率恶化程度的高估,这会造成农业增长程度及政策的误判。
从区域层面上总结分析,山东省西部地区在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远低于中东部地区,三大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说明山东省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大量农业资源的投入,一味的增加农业投入量就是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这将会加剧山东省农业发展”双向恶化“的困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