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论文范文在哪里找?当今社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种植业向着规模化、信息化和精细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精准农业以各种作物生长信息为基础,结合了多种现代化获取和处理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经营管理方式,也就是将农田进行分片、分区管理,施肥用量做到定位准确和用量精确,以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农业用地环境。农田作物生长状况信息精确获得、农田作物信息诊断与决策、田间信息精准处理实施是精准农业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农田作物生长状况信息精确获得是先决条件,也是农业精细化实施的基础。但是在现阶段,获取田地的生态环境信息、农作物成长信息的技术和办法不够稳定和成熟是精准农业实施的最大阻碍,所以怎样实现对农作物生长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准确、高效的全纪录是当下探讨的热点。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篇关于农学方面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学论文范文一: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
与常规高投入水稻栽培管理方式相比,除了减氮处理之外,节本栽培管理没有显著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这说明采用节本栽培管理可以在水稻生产中实现资源节约和效益增加的目的。杂交稻YLY6在节本栽培管理条件下与常规稻HHZ相比,仍然具有更高的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是YLY6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高于HHZ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实现高产高效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但是由于HHZ较低的生产成本,HHZ的净经济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在节本栽培条件下都高于YLY6。因此,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观点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试验点位置示意图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1.1.1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1.1.2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1.2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1.3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1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1.3.2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1.3.3秧龄
1.3.4移栽密度
1.4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1.4.1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1.4.2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1.5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点
2.2供试材料
2.3试验设计
2.4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生育进程
2.4.2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2.4.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4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2.4.5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2.4.6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2.5数据处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气象条件
3.2作物生育进程
3.3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3.3.1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3.3.2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3.3.3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3.3.4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5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4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3.4.1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3.4.2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3.4.3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3.4.4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5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3.5.1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3.5.2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3.5.3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3.5.4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3.5.5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3.6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3.6.1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3.6.2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3.6.3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3.7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7.1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3.7.2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3.7.3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3.8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8.1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3.8.2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4.讨论
4.1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2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3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4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5研究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农学论文范文二:中国北方马铃薯氮素管理的农学与环境效应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氮素养分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随之增加,当施氮量达到NE推荐施肥量时各试验点产量均达到最大值,继续增施氮肥,产量不再增加,各施氮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秸秆及全株氮素吸收量随之增加,当施氮量达到NE推荐施肥量时,氮素吸收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施氮肥,氮素吸收量显著降低。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农学效率及氮素回收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各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显著增加。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也随之增加,块茎膨大期时各处理氮素吸收量达到最大值。土壤氮素残留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山西及甘肃试验点增施氮肥处理(NE+50%N、NE+40%N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不影响其排放规律。N2O和CO2以排放为主,而CH4则以吸收为主,在降雨、施肥后各温室气体出现明显的排放或吸收高峰,且大都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生长前期及后期排放通量较低,中期排放较高的规律。各处理N2O、CH4和CO2的排放总量均显著高于NE-N处理,N2O及CO2的排放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而CH4的排放总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增温潜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各施氮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显著高于NE-N处理,其中NE处理的排放强度低于其他施氮处理。综合比较可以得出,NE处理施氮量是本研究中最优施氮量。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氮肥施用对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1.3氮肥施用对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1.3.1氮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2马铃薯氮素养分吸收规律
1.3.3马铃薯氮肥施用技术
1.4氮肥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4.1N_2O的排放
1.4.2CO_2与CH_4的排放
1.4.3氮肥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5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1.5.1研究契机
1.5.2总体思路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区概况
2.2试验设计
2.3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土壤样品的采集和理化性质分析
2.3.2植株样品的采集和养分测定
2.3.3温室气体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4氮肥利用率测定
2.3.5土壤氮平衡的评估
2.3.6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
2.3.7全球增温潜势的估算
2.3.8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估算
2.4数据处理
第三章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1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2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氮素吸收的影响
3.3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3.1氮素偏生产力
3.3.2氮素农学效率
3.3.3氮素回收率
3.4讨论
3.4.1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3.4.2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氮素吸收的影响
3.4.3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5小结
第四章不同施氮量对种植马铃薯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4.1马铃薯氮素吸收的动态变化
4.2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4.3土壤氮素平衡
4.4讨论
4.4.1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和马铃薯氮素吸收动态的影响
4.4.2土壤氮素平衡
4.5小结
第五章不同施氮量对种植马铃薯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1不同施氮量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5.2不同施氮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影响
5.3不同施氮量对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5.4土壤与环境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5.5讨论
5.5.1农田N_2O、CH_4、CO_2的排放规律
5.5.2施氮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5.5.3土壤及环境因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6小结
第六章全文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创新点
6.3展望
参考文献
农学论文范文三: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其农学参数遥感监测
冬小麦冠层叶片的高光谱特征:各生育期光谱“反射峰”出现于550nm附近,峰值约为0.16-0.2,波段在680-1000nm时,反射率快速升高,最终在720-1000nm波段形成高反射平台,反射率大于0.4。在一阶导数光谱中,红边波段是最大值。冬小麦叶片的无人机高光谱特征:可见光范围,各生育阶段光谱“反射峰”出现于550nm处,“吸收谷”于670nm附近;在680-750nm波段范围反射率快速增加,在800nm波段附近达到最高,而后开始降低。(2)一阶导数光谱敏感波段建立的模型相比于原始光谱模型,预测的准精度有很大提升,且以开花期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在SPAD模型中,开花期的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模型的R2是0.7295、0.8961,RMSE是2.9425、1.8607;在Anth模型中,开花期的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模型的R2为0.7562、0.8524,RMSE最小,为0.0082、0.0064。在LAI模型中,开花期时原始光谱模型的R2和RMSE为分别0.4201和0.5982,一阶导数光谱的R2和RMSE为0.5753和0.5695。表明在开花期对叶绿素、花青素和叶面积指数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精度许可的情况下,以开花期的一阶导数敏感波段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作为监测冬小麦农学参数的一种快速方法。(3)冬小麦叶绿素、花青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与新光谱指数的相关性明显高于与传统光谱指数的相关性。在以新光谱指数构建的叶绿素一元预测模型中,开花期的DSI模型R2较高,为0.8885,RMSE最小,为1.8782;在花青素模型中,开花期RSI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8679,RMSE最小,为0.0060;在LAI模型中,开花期RSI模型R2为0.6586,RMSE为0.4388。表明各生育期的新光谱指数一元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作为测定冬小麦农学参数的良好模型。
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片原始光谱与以阶导数光谱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3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4农学参数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4.1植物叶绿素
1.4.2植物花青素
1.4.3叶面积指数
1.5研究内容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2田间试验设计
2.3高光谱数据获取
2.3.1非成像光谱测定
2.3.2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获取
2.4冬小麦农学参数测定
2.4.1叶绿素测定
2.4.2花青素测定
2.4.3叶面积指数测定
2.5数据处理与分析
2.5.1光谱数据预处理
2.5.2一阶导数光谱
2.5.3光谱指数
2.6预测模型建立与优化
2.6.1一元回归模型
2.6.2偏最小二乘法
2.6.3精度检验
2.7技术路线
第三章冬小麦叶绿素高光谱监测研究
3.1各生育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3.2冬小麦叶片SPAD高光谱分析
3.2.1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片高光谱分析
3.2.2不同叶绿素含量冬小麦叶片高光谱分析
3.3基于敏感波段的冬小麦叶片SPAD估算模型
3.4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叶片SPAD估算模型
3.4.1SPAD与传统光谱指数分析
3.4.2SPAD与新光谱指数分析
3.5基于PLS的冬小麦叶片SPAD估算模型
3.6讨论
3.7结论
第四章冬小麦花青素高光谱监测研究
4.1各生育期冬小麦叶片花青素含量变化
4.2基于敏感波段的冬小麦叶片花青素含量估算模型
4.3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叶片花青素含量估算模型
4.3.1Anth与传统光谱指数分析
4.3.2Anth与新光谱指数分析
4.4基于PLS的冬小麦叶片花青素含量估算模型
4.5讨论
4.6结论
第五章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监测研究
5.1各生育期冬小麦叶片叶面积指数变化
5.2基于敏感波段的冬小麦叶片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5.3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含量估算模型
5.3.1LAI与传统光谱指数分析
5.3.2LAI与新光谱指数分析
5.4基于PLS的冬小麦叶片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5.5讨论
5.6结论
第六章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冬小麦长势监测
6.1各生育期冬小麦农学参数变化
6.2冬小麦冠层叶片无人机高光谱分析
6.2.1不同SPAD冬小麦冠层叶片高光谱分析
6.2.2不同Anth冬小麦冠层叶片高光谱分析
6.2.3不同LAI冬小麦冠层叶片高光谱分析
6.3基于敏感波段的冬小麦农学参数估算模型
6.3.1冬小麦SPAD与高光谱相关性分析
6.3.2冬小麦Anth与高光谱相关性分析
6.3.3冬小麦LAI与高光谱相关性分析
6.3.4基于高光谱敏感波段农学参数模型构建
6.4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叶片农学参数估算模型
6.4.1冬小麦农学参数与传统光谱指数分析
6.4.2冬小麦农学参数与新光谱指数分析
6.5基于PLS的冬小麦农学参数估算模型
6.6冬小麦叶片农学参数高光谱影像反演及精度检验
6.7讨论
6.8结论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7.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农学论文范文四:水稻种植体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
稻-稻轮作体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及化肥氮利用率的影响由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的结果可得,等养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籽粒产量和两季水稻总籽粒产量与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减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早稻籽粒产量与习惯施肥差异不显著,晚稻及年际低于习惯施肥。等养分有机肥部分代替化肥早稻地上各部位含氮量及积累量与习惯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等养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满足早稻和晚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维持籽粒产量。减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满足早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和维持籽粒产量,对晚稻氮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产生不良影响。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试验还得出等养分有机肥替代化肥与习惯施肥相比,可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期土壤水溶性总氮浓度、晚稻收获期碱解氮含量和酸解有机氮含量,土壤碱解氮主要来源于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态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有效提高早晚稻主要生育期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等养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增加土壤有效氮库,从而增强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稻-麦轮作体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肥模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由田间小区试验的结果可得,商品有机肥或秸秆部分替代化肥水稻籽粒产量与习惯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小麦产量显著低于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无显著差异。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保持或提升水稻和小麦产量效果更好,可有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增加钾含量与积累量,满足水稻和小麦的养分需求,同时维持水稻和小麦主要生育期土壤水溶性氮素浓度,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改善土壤供肥性能。稻-麦轮作体系两种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由田块尺度对比试验的结果可得,化施肥模式水稻和小麦籽粒产量、氮磷钾养分含量及积累量与习惯施肥模式无显著差异。优化施肥模式水稻、小麦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习惯施肥模式。自然降雨条件下,优化控制施肥区稻田总氮累积流失量与习惯施肥相比分别降低了40.9%和22.5%,麦田分别降低了14.8%和9.0%。总体来说,优化施肥模式可以在保持作物产量、有效提高氮磷肥料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农田氮磷径流流失,可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1.2.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比例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不同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1.3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3.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机氮的影响
1.3.2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1.3.3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水溶性氮的影响
1.4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酶活性的影响
1.4.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氧化还原酶的影响
1.4.2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水解酶的影响
1.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稻田氮磷潜在流失风险的影响
1.5.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稻田氮素潜在流失风险的影响
1.5.2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稻田磷素潜在流失风险的影响
1.6天然降雨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农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1.6.1天然降雨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农田氮流失负荷的影响
1.6.2天然降雨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农田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1.7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1.7.1问题提出
1.7.2研究内容
1.7.3技术路线
2稻-稻轮作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化肥氮利用率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材料
2.1.2试验设计
2.1.3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收获期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与籽粒产量
2.2.2水稻地上部含氮量与积累量
2.2.3水稻地上部含磷量与积累量
2.2.4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
2.3讨论
2.4小结
3稻-稻轮作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水溶性氮和有机氮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材料
3.1.2试验设计
3.1.3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结果与分析
3.2.1水稻主要生育期土壤水溶性氮浓度
3.2.2水稻主要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
3.2.3晚稻收获期土壤有机氮形态特征
3.2.4水稻主要生育期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3.2.5碱解氮与有机氮组分的相关关系
3.3讨论
3.4小结
4稻-麦轮作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肥模式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4.1材料与方法
4.1.1试验材料
4.1.2试验设计
4.1.3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4.2结果分析
4.2.1水稻和小麦收获期地上部生物量与籽粒产量
4.2.2水稻和小麦收获期地上部养分含量及积累量
4.2.3水稻和小麦氮肥利用效率
4.2.4水稻和小麦主要生育期土壤水溶性氮浓度
4.2.5水稻和小麦收获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4.3讨论
4.4小结
5稻-麦轮作条件下两种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比较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1.1试验材料
5.1.2试验设计
5.1.3测定项目及方法
5.1.4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5.2结果与分析
5.2.1水稻和小麦收获期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含量
5.2.2水稻和小麦生长季径流量
5.2.3水稻和小麦生长季径流水氮磷浓度
5.2.4水稻和小麦生长季径流氮磷累积流失量
5.3讨论
5.4小结
6全文总结、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6.1全文总结
6.2主要创新点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农学论文范文五: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
本研究通过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和DNDC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推荐施肥量的情况下开展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气态氮损失的影响,综合评价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作物籽粒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构成因素产生了不同影响。从陕西关中塿土小麦/玉米3个轮作年的试验结果来看,有机肥氮替代75%化肥氮较单施化肥优化了产量构成因素,进而显著增加了作物总产量,而其它比例有机肥替代的作物总产量与单施化肥相当。相比于单施化肥处理,秸秆还田也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优化产量构成要素,尤其是小麦季较为显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比例有机肥配施化肥以及在化肥的基础上增加秸秆还田在不同施肥处理、不同试验年份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作物产量、总地上部生物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收获指数没有影响,而在不同年份的变化显著,同样地,交互分析发现处理×年份对收获指数没有显著影响。(2)随着有机肥施入比例的增加,氮肥利用效率总体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75%M处理氮素效率最高。秸秆还田处理,由于试验设置该处理是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秸秆,由此引起的产量增加比例较低,最终导致该处理氮肥利用效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不同施肥处理下0-200cm硝态氮和铵态氮在不同作物生长季以及在不同土层的分布不同。硝态氮在第一个轮作年的含量较低,而在第二、三个轮作年表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明显增加,并有向下层逐渐累积的现象。总体上,在硝态氮累积峰中,NPK和SNPK处理的含量高,有机肥替代处理的硝态氮峰值较低。本研究连续3年的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铵态氮在不同土层中的含量均较低,并且不同施肥处理的铵态氮在不同土层中的含量相差不大。等施氮量下,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氮残留逐渐减小,而氮平衡有增加的趋势,说明在有机肥替代处理中大部分的氮素以有机态氮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秸秆还田处理的氮素残留量较大,氮平衡值也较高,因此,该区秸秆还田时应考虑减少化肥的投入。(3)施肥处理均有增加小麦季和玉米季N2O排放量的趋势,尤其是单施化肥以及秸秆还田处理的N2O排放量显著高于有机肥替代处理,75%M和100%M处理的N2O排放量较低,与不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就排放强度而言,75%M处理既能保证作物产量又能减少N2O的农田排放源。氨挥发在小麦季的排放峰持续时间较玉米季长,排放峰值也较玉米季高。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氮肥利用效率和氮平衡的影响
1.2.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
1.2.4DNDC模型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模拟应用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2试验设计
2.3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2.3.2氮素吸收量
2.3.3土壤硝、铵态氮残留
2.3.4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监测
2.3.5DNDC模型模拟农田施肥条件下含氮气体的排放
2.4数据计算
2.5统计分析
第三章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1引言
3.2结果与分析
3.2.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
3.2.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地上部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3.2.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讨论
第四章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氮效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4.1引言
4.2结果与分析
4.2.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和氮效率的影响
4.2.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硝铵态氮残留的影响
4.2.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氮平衡的影响
4.3讨论
第五章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
5.1引言
5.2结果与分析
5.2.1气象因子及农田土壤环境因子变化
5.2.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5.2.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氨挥发的影响
5.3讨论
5.3.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5.3.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氨挥发的影响
第六章DNDC模型模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含氮气体排放的影响
6.1引言
6.2结果与分析
6.2.1模型的校验与评价
6.2.2DNDC模型模拟含氮气体排放
6.3讨论
6.3.1DNDC模型的性能评估
6.3.2DNDC模型模拟含氮气体的排放
第七章DNDC模型模拟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和含氮气体排放的影响
7.1引言
7.2结果与分析
7.2.1DNDC模型模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7.2.2DNDC模型模拟不同施肥处理对含氮气体排放的影响
7.3讨论
7.3.1DNDC模型模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7.3.2DNDC模型模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含氮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