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论文范文在哪里找?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其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防范自然灾害以及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园林文化,丰富着中国园林文化体系,因此,园林绿地建构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生态自然与文化自然的双重意义。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关于园林设计方面的论文范文,供大家写作参考。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参考
现阶段,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依然存在实际景观效果营造不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和园林造景手法,达到修复和保护原生湿地,营造湿地景观,美化城市的目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不单纯是对城市湿地公园内景观效果的设计,还要增加湿地的修复与保护以及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不仅要为游人考虑还要照顾到城市湿地公园内其他生物。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的,充分考虑城市湿地公园所处的地理位賈、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条件,站在海绵城市体系的角度下,系统的看待问题。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
1.4.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1.4.2 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
1.4.3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1.4.4 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
1.5 相关理论
1.5.1 海绵城市理论
1.5.2 生态学理论
1.5.3 环境承载力理论
1.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研究方法
2.1 理论分析
2.2 实地调研
2.3 案例分析
2.4 项目实践
3 国内外案例分析
3.1 英国伦敦湿地公园
3.1.1 案例简介
3.1.2 设计策略
3.1.3 借鉴与启示
3.2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布罗德沃特海滨公园
3.2.1 案例简介
3.2.2 设计策略
3.2.3 借鉴与启示
3.3 哈尔滨群力新区城市湿地公园
3.3.1 案例简介
3.3.2 设计策略
3.3.3 借鉴与启示
3.4 重庆园博园江南园湿地花园
3.4.1 案例简介
3.4.2 设计策略
3.4.3 借鉴与启示
3.5 义乌江滨绿廊湿地公园
3.5.1 案例简介
3.5.2 设计策略
3.5.3 借鉴与启示
3.6 小结
4 石家庄绿波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区位分析
4.1.2 项目现状分析
4.1.3 SWOT分析
4.2 设计思路
4.2.1 设计原则
4.2.2 设计理念
4.2.3 设计依据
4.3 总体设计
4.3.1 结构布局设计
4.3.2 功能分区设计
4.3.3 道路系统设计
4.3.4 竖向设计
4.3.5 水资源净化和利用设计
4.4 分区设计
4.4.1 生态防护区
4.4.2 水体净化区
4.4.3 生态缓冲区
4.4.4 生态保育区
4.4.5 游览活动区
4.4.6 管理服务区
4.5 专项设计
4.5.1 植物种植设计
4.5.2 配套服务设施设计
4.5.3 城市湿地公园照明设计
4.6 经济技术指标
4.7 小结
5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二: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实践研宄一以河南省辉县市百泉河规划设计为例概念设计以"百泉八景图卷,苏门千年史书"为主题,由北往南将河道滨水绿地分为城市活力区、文化休闲区、自然生态区,以8个特色主题花园串联三区域,分别以共国故地、苏门遗阵、魏晋风度、百泉济运、杏坛桃李、高宗巡幸、水竹幽居、太行清晖为题名。讲述远古时代辉县城市起源,包括孟庄遗址、共公治水等,周代辉县历史,包括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共伯和执政等,魏晋时代辉县历史,包括京杭运河、药贸盛会等,宋元明清时代的百泉书院及历代学者大家风范,民国时期徐世昌村隐居,最后展望当代辉县建设成就,并展望未来。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趋同
1.1.2 城市滨水区的重要性
1.1.3 滨水区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缺失
1.1.4 国内外建筑学设计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探索
1.1.5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领域对地域文化的探索
1.1.6 小结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动态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2. 相关概念
2.1 地域文化
2.2 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
2.3 场所精神理论
2.4 游憩学理论
2.4.1 闲暇与游憩
2.4.2 城市游憩空间和滨水游憩区
2.5 城市滨水区
3. 研究问题提出
3.2 滨水景观地域文化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忽视滨水环境的生态保护
3.2.2 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缺失
3.2.3 景观设计的互动性较弱
4. 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设计表达策略
4.1 发现滨水景观中鲜明的地域性要素
4.1.1 人的活动因素
4.1.2 滨水区地域性自然环境要素
4.1.3 滨水区地域性人文环境要素
4.2 挖掘地域文化的方法及思路
4.2.1 避免符号化转译
4.2.2 注重人的参与性
4.3 设计表达策略
4.3.1 尊重自然环境的设计策略
4.3.2 尊重人文环境的设计策略
5. 案例分析
5.1 塞纳河两岸滨河绿地
5.1.1 雪铁龙公园方案
5.1.2 贝西公园方案
5.2 波士顿翡翠项链及历史文化绿道
5.2.1 翡翠项链(1878-1895)
5.2.2 波士顿“自由小径”
5.3 列克星敦市喀斯特地貌地区河道设计
5.4 苏州河两岸滨水规划
5.5 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公园环境改造工程设计——琴江.老河道湿地文化公园
5.6 滨水景观的成功要素及设计原则
5.6.1 河流生态环境良好
5.6.2 滨水区可达性高
5.6.3 河岸空间形态丰富
5.6.4 河流承载地域文化
5.6.5 推动周边区域复兴
5.6.6 实现分期发展
6. 河南省辉县市百泉河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6.1 前期分析
6.1.1 上位规划
6.1.2 百泉河地域文化概况
6.1.3 区位及交通分析
6.1.4 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6.1.5 河道断面分析
6.1.6 人的活动行为分析
6.2 现状机遇与挑战
6.3 规划定位及设计策略
6.3.1 生态复兴——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6.3.2 文化复兴——延续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基因
6.3.3 城市复兴——重构城市与河流的活力链接
6.4 总体设计
6.4.1 设计概念
6.4.2 分区设计
6.5 专项设计
6.5.1 绿色基础设施
6.5.2 植物设计
6.5.3 生态驳岸设计
6.5.4 水利基础设施
6.5.5 照明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以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为主要对象,以古埃及时期到18世纪的西方古典园林发展黄金时期为主要线索,进行以园林类型和园林风格为基础的分析与研究。通过结合各时期西方古典园林案例,进一步厘清了西方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具体类型和区别。通过归纳总结划分出具有使用功能且体量较大的7类园林建筑,以装饰为主、使用功能较弱且体量较小的11类园林小品,重点梳理了各类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起源的原因和每个发展阶段演化的动因及其具体形态。研究分析了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的动因,即来自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形态演变、宗教文化衰变、哲学理论嬗变、地理环境迁变、思潮观念迭变、外来文化融变等带来的综合影响。同时归纳园林建筑小品演变所表现出的四个特征,即起源发展追随自然观演变,作为表达场所精神与文化意象的载体,契合时代精神与园林风格,在回溯整合中不断创新等。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研究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归纳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
2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概述
2.1 西方古典园林研究概述
2.1.1 西方古典园林的概念
2.1.2 西方古典造园理念
2.1.3 西方古典园林类型与风格发展
2.2 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概述
2.2.1 园林建筑
2.2.2 园林小品
2.2.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
2.2.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蕴育期
3.1 早期西方园林建筑小品
3.1.1 早期园林类型与园林要素
3.1.2 早期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雏形
3.2 古埃及园林建筑小品
3.2.1 古埃及园林发展背景
3.2.2 古埃及园林的类型
3.2.3 宅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2.4 祭祀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2.5 生产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2.6 古埃及园林建筑小品起源特征
3.3 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
3.3.1 古希腊园林发展背景
3.3.2 古希腊园林的类型
3.3.3 庭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4 宅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5 公共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6 学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7 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3.4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
3.4.1 古罗马园林发展背景
3.4.2 古罗马园林的类型
3.4.3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的起源与发展
3.4.4 园林建筑的发展与案例分析
3.4.5 园林小品的发展与案例分析
3.4.6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形成期
4.1 中世纪园林发展背景
4.1.1 中世纪园林类型
4.1.2 宗教及战争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4.2 中世纪园林建筑小品发展与演变分析
4.2.1 摩尔式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4.2.2 修道院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4.2.3 城堡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4.3 形成期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4.3.1 类型追随社会形态发展
4.3.2 功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4.3.3 应用方式受宗教文化制约
4.3.4 内涵契合宗教场所精神塑造
4.3.5 形式发展受象征主义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期
5.1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5.1.1 初期台地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5.1.2 初期园林建筑及小品的案例分析
5.1.3 初期台地式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5.2 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5.2.1 盛期台地式园林的演化背景
5.2.2 盛期园林建筑及小品的案例分析
5.2.3 盛期台地式园林建筑小品演变特征
5.3 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式园林
5.3.1 巴洛克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5.3.2 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案例分析
5.3.3 巴洛克式园林建筑小品演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成熟期
6.1 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6.2 法国规则式园林建筑与小品
6.2.1 园林小品设施相关案例研究
6.2.2 园林装饰小品相关案例研究
6.2.3 园林建筑相关案例研究
6.3 成熟期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6.3.1 类型回溯形成期与发展期
6.3.2 功能发展呈现地域适应性
6.3.3 材质应用体现巴洛克风格
6.3.4 内涵注重君权至上的塑造
6.3.5 形式演变受唯理主义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期
7.1 英国自然式园林发展背景
7.2 英国自然式园林园林建筑与小品
7.2.1 园林小品设施相关案例研究
7.2.2 园林装饰小品相关案例研究
7.2.3 园林建筑相关案例研究
7.3 演变期园林建筑小品演变特征
7.3.1 类型的回溯与创新发展
7.3.2 布局方式的自然化演变
7.3.3 材质应用的返璞归真
7.3.4 内涵注重怀古意境塑造
7.3.5 形式发展趋于范式化
7.4 本章小结
8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发展演变总结
8.1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动因
8.1.1 社会形态的演变
8.1.2 宗教文化的衰变
8.1.3 哲学理论的嬗变
8.1.4 地理环境的迁变
8.1.5 思潮观念的迭变
8.1.6 外来文化的融变
8.2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特征
8.2.1 起源发展追随自然观演变
8.2.2 表达场所精神与文化意象
8.2.3 契合时代精神与园林风格
8.2.4 在回溯与整合中不断创新
8.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规律
8.3.1 由崇拜到重塑的文化内涵
8.3.2 由实用到多元的功能形式
8.3.3 由基础到复合的应用类型
8.3.4 由简易到精细的材质结构
8.3.5 由初创到繁荣的艺术风格
8.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启示
8.4.1 探索传统元素的创新应用
8.4.2 多元文化元素的杂糅融合
8.4.3 坚守与传承古典园林文化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_于雪晶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以其短暂的发展历史位列世界一流行列,两国人民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本文通过对104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将20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平稳时期、转折时期和创新时期五个阶段。通过总结出各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得到澳新植物园的发展趋势。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外国植物园现状
1.3.2 中国植物园现状
1.3.3 澳新植物园现状
1.4 本文拟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研究范围与对象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植物园概述
2.1 植物园概念
2.1.1 植物园
2.1.2 树木园
2.2 植物园特征
2.3 植物园功能
2.4 植物园分类
3 澳新植物园发展历程研究
3.1 萌芽时期(1816年至1840年)
3.1.1 历史背景
3.1.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1.3 小结
3.2 发展时期(1841年至1889年)
3.2.1 历史背景
3.2.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2.3 小结
3.3 平稳时期(1890年至1944年)
3.3.1 历史背景
3.3.2 小结
3.4 转折时期(1945年至1999年)
3.4.1 历史背景
3.4.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4.3 小结
3.5 创新时期(2000年至今)
3.5.1 历史背景
3.5.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3.6.1 发展历程总结
3.6.2 发展趋势分析
3.6.3 澳新植物园从属
3.6.4 澳新植物园面积
4 当代澳新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4.1 规划特色理念
4.1.1 地域性特色理念
4.1.2 可持续发展理念
4.1.3 本土植物保护理念
4.2 植物园选址
4.2.1 外部景观
4.2.2 内部资源
4.2.3 公众服务价值
4.3 植物园平面布局
4.3.1 空间结构
4.3.2 功能分区
4.4 植物展示
4.4.1 当代植物园植物收集现状
4.4.2 植物展示发展趋势
4.4.3 科学性展示体系
4.4.4 原生生境展示体系
4.4.5 主题性展示体系
4.5 游线组织与解说系统
4.5.1 游线组织
4.5.2 解说系统
4.6 功能设置
4.6.1 教育功能
4.6.2 科研功能
4.6.3 游憩功能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讨论
5.1 澳新植物园发展趋势总结
5.2 澳新植物园经验借鉴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五: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_王佳慧
当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园林建设作为推动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愈加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园林是在近代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园林的转型与更新问题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园林文化融合了时代与地域之特色,是现代园林建设发展的文化根基,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因
而,对近代地方性园林的研究成为时下园林界的研究焦点。南京作为江南一带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近代的首府城市,其近代园林遗产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在当下近代园林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亦面临着诸多挑战。综合考虑上述时代背景与研究背景之后,确立了南京近代园林调查及设计特色研究这一课题。通过查阅与整理南京近代历史档案及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对特定范围内具有典型性的园林的实地调研,对孕育南京近代园林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南京近代园林发展历程中的诸多因素以及南京近代园林的设计特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近代“南京”地域范围界定
1.2.2 “近代园林”时间范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近代园林研究情况
1.3.2 近代地方性园林研究情况
1.3.3 南京近代园林研究情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生成背景
2.1 南京近代园林的自然背景
2.1.1 地理环境
2.1.2 地质地貌与水文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
2.2 南京近代园林的社会背景
2.2.1 南京的历史沿革
2.2.2 南京城址的变迁
2.2.3 南京的地域文化
第三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与历程
3.1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
3.1.1 政策法案导向
3.1.2 经济态势向好
3.1.3 中西文化交融
3.1.4 园林理论与实践发展
3.2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3.2.1 发轫期(1840-1907年)
3.2.2 发展期(1908-1926年)
3.2.3 繁荣期(1927-1936年)
3.2.4 衰落恢复期(1937-1949年)
第四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现状调查
4.1 南京近代园林的空间分布
4.2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现状
4.3 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分析
4.3.1 私家园林
4.3.2 城市公园
4.3.3 公共建筑附属园林
4.3.4 天然公园
第五章 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分析
5.1 园林选址
5.1.1 依自然风景营建园林
5.1.2 依名胜古迹营建园林
5.1.3 依城区规划营建园林
5.2 空间布局
5.2.1 往复无尽,师法自然
5.2.2 山林葱郁,环带左右
5.2.3 景园相融,园中之园
5.2.4 融西于中,规则对称
5.2.5 行列规整,开合有序
5.3 掇山理水
5.3.1 掇山置石,依山借势
5.3.2 江河湖池,动静各异
5.4 园林建筑
5.4.1 传统建筑风格
5.4.2 西式建筑风格
5.4.3 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
5.5 园林植物
5.5.1 植物树种多样,景观层次丰富
5.5.2 植物配置形式多变,因地制宜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