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栽培模式之黑龙江玉米生理、茎秆理化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62721093920384
  • 日期:2020-06-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农学论文,种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栽培模式平衡施肥及中微肥能延缓叶片衰老时间,表现出稳定的抗氧化活性。两个玉米品种叶片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为超高产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基础栽培模式,MDA含量为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种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栽培模式提高了叶片PEP、RuBP、NR、GS活性,加快了CO2同化效率及叶片光合酶活性,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为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种栽培模式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能增强茎秆抗倒伏特性,具体表现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茎粗、干物质重量、木质素含量、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达到最大值。

..............

 

1前言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因种植密度的增加往往出现空秆率增加、倒伏率增加以及贪青晚熟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益。因此,适时适量的喷施化控剂,对产量提高有重要作用。蒋芳芳在研究化控剂茎壮灵对玉米抗倒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中表明,以0.75L/hm2茎壮灵兑水225L/hm2在玉米10-11展叶期叶面喷施增产效果最好[117].李昊胜在研究化控剂调控玉米成熟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中指出,花后40天用200mg/L化控剂2号处理可以使玉米提前5d成熟,从而减少晚熟对产量的伤害[118]。李彦昌在研究化控剂对豫北地区夏玉米影响中指出,在8叶期喷施玉黄金,可降低玉米倒伏率6%左右[119]。但是玉米品种与化控剂之间也存在匹配差异。褚丽敏[4]等采取大区对比的方法分别比较了5种化控剂。发现喷施化控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喷施吨田宝最高,增产幅度达5.92%[120]。外源喷施亚精胺可以提高玉米的抗旱性和抗涝性,有研究指出:干旱条件下,外源Spd处理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121];淹水胁迫下,外施Spd可以提高SOD、POD、APX、GR和CAT活性[122]。王海彦研究表明,内源茉莉酸在干旱条件下能够维持更高的叶片含水量、光合作用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损伤较低,说明抗旱反应中ABA的合成被延缓,引起了ABA调控的植物抗旱反应延迟。
农学论文范文
....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2018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石槽村向阳农场(东经126°22′~126°50′,北纬45°34′~45°46′)开展,供试土壤为黑钙土,前茬为大豆,耕层深度20cm,表2-1为土壤养分含量。图2-1为试验期间春玉米生长季日降雨量及平均温度变化。
农学论文怎么写

 

2.2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选择先玉335和龙作2号为试验品种,共设4个栽培模式:基础栽培(ISP)、农户栽培(FP)、高产高效栽培(HH)、超高产栽培模式(SH),具体设计方案见表2-2,其中肥料均为纯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8个处理,3次重复。2017年4月25日播种,6月27日叶面喷施玉黄金。2018年4月27日播种,6月24日叶面喷施玉黄金。垄宽0.65m,垄长8m,每个小区10条垄,小区间设立0.5m缓冲区.玉黄金由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00%)、硫酸钾(含K2O44.83%).依茎秆据卢霖等[148]和沈学善等[149]的方法,分别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初期、乳熟期每小区随机选取代表性植株3株,置于间隔5cm的支架凹槽内,用AWOS-SL04型植物茎秆强度测定仪(石家庄艾沃士科技有限公司)测定玉米第4、第5、第6节节间中部横折强度。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初期、乳熟期进行测定。茎秆干物质重量:选植株茎秆第1、2、3节,按节位分段后105℃杀青0.5h,80℃烘干至恒重后测定干重.皮厚:用游标卡尺测定植株第1、2、3节茎皮厚度。

......
 

3结果与分析...........14
3.1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14
3.2栽培模式对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15
3.3栽培模式对叶片冠层光合作用及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9
3.4栽培模式对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21
4讨论..............45
4.1栽培模式对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45
4.2栽培模式对叶片冠层光合作用及碳、氮代谢酶的影响.........45
4.3栽培模式对茎秆农艺性状及力学特性的影响..........................46
4.4栽培模式对伤流量的影响..............47
4.5栽培模式对氮肥、水分、光能利用率的影响..........................48
4.6栽培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48
5结论..............50

......

 

4讨论

 

4.1栽培模式对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
韩晨光研究表明,过高的密度可能导致叶片的相互遮挡,玉米因此受到光资源胁迫,生长动力减弱,从而导致用于防御的能量投入增加而用于生长的能量减少,进而对籽粒产量造成影响[160]。细胞膜被氧化后,会大量产生脂膜过氧化物MDA,抑制玉米生长发育[161]。但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素施用水平的增加,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会显著升高。牛巧龙[162]研究发现,随着施氮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单峰曲线变化。同时,施氮量的增加,MDA含量和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也会降低[163-165],即氮肥可以减缓MDA和自由基含量。本研究表明,先玉335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SOD、POD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龙作2号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SOD活性逐渐增加、POD活性先增后减再增,在抽雄期达到峰值、CAT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两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关系为SH>HH>FP>ISP,MDA关系为ISP>FP>HH>SH,说明HH、SH栽培模式尽管种植密度有所增加,但是通过氮肥运筹、喷施玉黄金、硫锌叶面肥等综合手段,能够阻碍叶片衰老进程,延长叶片功能期。

 

4.2栽培模式对叶片冠层光合作用及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氮肥进入植株后生理途径为:根系吸收的NO3-通过硝酸还原酶(NR)转化为NO2-,再由亚硝酸还原酶(NiR)转化为NH4+,最后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系进入到氨基酸中。硝酸还原酶是NO3-同化的第一个酶,其活性强弱与植物对氮的利用能力密切相关,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植物产品的品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176]。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处于氮代谢中心的多功能酶,参与多种氮代谢调节[177-178]。因此,两种酶均在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牛巧龙等研究表明,硝酸还原酶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当尿素施用量为180kg·hm-2时,拔节期叶片NR活性最大[162]。孔令中等研究表明,施氮量为279kg·hm-2时,拔节期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179]。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先玉335N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FP、HH、SH在乳熟期活性最高,比ISP高出了52.93%、63.86%、63.30%。

.......

 

5结论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根系伤流量显著增加,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伤流离子、氨基酸、内源激素的流量。这对果穗分化和籽粒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期产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氮肥、水分、热量、光照利用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其次为超高产栽培模式。说明不同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达到増产增效的目的。与基础栽培模式相比,先玉335超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最高,达到了5752.72kg/hm2,与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33.10%、28.06%、1.54%。龙作2号在超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最高,达到了7125.58kg/hm2,与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146.93%、94.73%、15.10%。说明通过调节密度、氮肥分期、化学调控、耕作措施等技术合理集合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