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农学论文,在侧深施肥常量、常量增5%、常量增10%水平下与穴距16cm配合下可获得较高的氮素积累量,但是此配置下却不利于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常量增5%、穴距12cm配置最高,达到了53.10kg/kg,其次是侧深施肥常量、穴距14cm组合,氮肥的偏生产力则以侧深施肥常量、穴距14cm为最佳配置,高达113.30kg/kg,其次是常量增5%、穴距12cm配置。另外,在侧深施肥常量、穴距14cm配置下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56.3kg/kg、93.5kg/kg。在宽窄行栽培模式下,施肥量和穴距及其互作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常量增5%、穴距12cm配置下,不仅满足了高产群体的公顷有效穗数,而且也显著提高了水稻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并且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与产量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产量高达10.70t/hm2,较对照提高了8.08%,增加的纯效益为1984.44元/hm2,其次是常量增10%、穴距12cm组合,产量为10.53t/hm2,但该处理下的效益1485.67元/hm2低于排在第三位侧深施肥常量、穴距14cm组合的1510.4元/hm2。但综合考虑在常量增5%水平下与穴距12cm组合或侧深施肥常量、穴距14cm互作下的产量和效益表现较好。
........
1前言
近几年,许多科研学者都在黑龙江省进行大面积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应用侧深施肥插秧机,该机型的插秧行距固定为30cm、株距选择多档可调。在多年的技术推广过程中,这一主导机型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有利于实现浅栽、定穴、定苗栽插。然而水稻机插等距的密度增加不能最大程度增加光能利用率,一些分蘖力差的水稻不能适期封行,稻田的光能利用率低[9-10],增产幅度减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已成为瓶颈问题,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借鉴水稻生产的边际效应[11-12],一些学者利用宽窄行栽培模式,结合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和通风透光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实现了高光效栽培技术与农机技术结合。目前已有很多关于侧深施肥对水稻高产栽培影响的研究,大多只针对肥料选择、施肥方式、肥料用量开展的研究,但是将宽窄行侧深施肥技术与移栽时株距、施肥用量统一起来的研究尚属空白。并且在本地区仍然存在着肥料用量盲目增多,田间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闭,病虫害及倒伏严重等情况严重。基于以上观点.因此,本试验通过选择当地主栽品种研究肥密互作对水稻分蘖成穗率、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与运转、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筛选出在宽窄行栽培模式下,水稻获得高产高效的最适侧深专用肥用量和栽插株距,从而实现农机农艺配套,旨在为建立本地区主栽水稻品种的机插宽窄行侧深施肥配套栽培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8年在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科技园区进行,水稻土壤类型草甸白浆土,2018年土壤背景值如表2-1。前茬为水稻,秋翻,井灌区,供试区域2018年≥10℃有效积温2801.8℃,无霜期160天。
2.2供试品种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不同施肥量和穴距为处理,采用基蘖同施侧深施肥方式,主处理A为不同施肥量的5个水平,分别为基蘖侧深专用肥常量Ack=375kg/hm2、侧深专用肥常量增5%A1=393.75kg/hm2、侧深专用肥常量增10%A2=412.5kg/hm2、侧深专用肥常量减5%A3=356.25kg/hm2、侧深专用肥常量减10%A4=337.5kg/hm2,各处理的穗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均相同,尿素30kg/hm2、硫酸钾45kg/hm2;副处理B为不同穴距的4个水平,穴距分别为B1=10cm、Bck=12cm、B2=14cm、B3=16cm,共2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各小区之间用V型板隔离,单排单灌,重复间均放在同一池子中进行,靠近池子边的小区设置了保护行,水稻插秧、取样、收获均在同一天内完成,调查取样各小区同法、同时进行,除试验因素以外,其它栽培措施均一致。氮空白区(N0):整个生育期不施用氮肥,因侧深专用肥中包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且专用肥料造粒结构与常规三大肥不一致,肥料硬度也要小于专用侧深肥。混施时有碎沫易出现堵塞或排肥不均匀现象,故磷肥和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均和当地常规施肥相同.磷肥100%基施,钾肥施用比例为基肥:穗肥=6:4,全生育期施用重过磷酸钙120kg/hm2、硫酸钾165kg/hm2,基肥在最后一遍水整地前施用,穗肥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
.......
3结果与分析...................10
3.1肥密互作对水稻分蘖成穗率的影响...........................10
3.2肥密互作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11
3.3肥密互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174
4讨论..............................36
4.1肥密互作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36
4.2肥密互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影响...............36
4.3肥密互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36
4.4肥密互作对水稻氮素吸收、运转与利用的影响........37
5结论..............................38
5.1侧深施肥下肥密互作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38
5.2侧深施肥下肥密互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影响..................................................38
5.3侧深施肥下肥密互作对水稻氮素积累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38
5.4侧深施肥下肥密互作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38
......
4讨论
4.1肥密互作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水稻群体质量是水稻高产理论中集生理和生态特性于一体实现水稻生理优劣和产量高低的综合数据性状。为获得最佳群体质量,必须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改善群体结构。许多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叶面积、群体特征、库源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有充分的研究。李迪秦[116]、曾贤恩[117]研究认为水群体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加;冯跃华[118]研究认为,施氮量在一定范围内,总颖花数、总库容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粒叶比逐渐降低;魏中伟[119]认为高产水稻栽培中获得高产要以充足的叶面积前提下提高光合效率和扩大库容量。本研究中,试验因素对水稻的群体质量影响不同,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库容量、粒叶比作用效果也不一致,不同处理的绿叶和高效叶面积指数均以常量增10%、穴距配置下最高,同时在此配置下也适当降低了群体粒叶比,避免了水稻叶片光合产物输向穗部过量,防止出现早衰现象。这与前人研究一致[118],都认为适量增加施肥量总粒叶比会降低,而过量的施用导致单位叶面积所承载的总粒数粒重减少,库源关系失调,从而降低产量。
4.2肥密互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影响
肥密互作是提高产量最直接、最快捷的有效措施,干物质积累量是衡量群体结构重要的量化指标。科研人员针对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有关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生产特点的研究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因品种不同,干物质积累能力而不同,且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120]。本试验通过同一品种展开研究,表明在抽穗期和结实期,以不同施肥量和穴距及其互作对干物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显著正相关,以穴距12cm,增施肥料5%-10%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赵琦[121]以中氮水平,行株距在30cm×12cm常规密度下可获得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量,可有效提高茎叶物质转化量及转运率,观点与本试验研究一致,以株距12cm为最佳,适量增施肥料可增加干物量,并且在此配置下茎叶物质的转化量、转运率值适宜,保证了茎叶物质养分向籽粒运输充足,又防止了转运过量水稻后期出现根系早衰,同时水稻抽穗后物质的同化量和同化贡献率也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在栽培上,应用宽窄行栽培模式,通过对穴距和肥量的调控可以延迟群体叶片寿命,增强干物质积累量,为高产奠定基础。
.....
5结论
5.1侧深施肥下肥密互作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相对当地常规施肥量和密度,在常量增10%、穴距12cm配置下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指数达到最高,分别达到了6.80和5.19,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80%、8.88%,其次是常量增5%、穴距12cm组合。另外,二者的有效颖花数量也达到了最高,分别为4.11亿个/hm2、4.05亿个/hm2,较对照提高了8.73%、7.14%,同时在此配置下也适当降低了群体粒叶比,避免了水稻叶片光合产物输向穗部过量,防止出现早衰现象。
5.2侧深施肥下肥密互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影响
在抽穗期和结实期的施肥量和穴距及其互作对干物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抽穗期和结实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期、结实期的干物质量在常量增5%、穴距12cm和常量增10%、穴距12cm配置下最高,分别达到8.64t/hm2、12.50t/hm2。另外,在此配置下茎叶物质的转化量、转运率值适宜,转化量和转运率分别在(0.75~0.77)t/hm2和10.00~10.15)%之间,这样既保证了茎叶物质养分向籽粒运输充足,又防止了转运过量水稻后期出现根系早衰,同时水稻抽穗后物质的同化量和同化贡献率也得到显著提高,抽穗后物质同化量和同化贡献率达到(6.99~7.13)t/hm2和(78.63~79.24)%。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