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巴彦县农业循环经济水平评价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之农学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53021190818951
  • 日期:2019-05-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农学论文,本文在充分了解佳木斯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针对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内耕地现状,利用研究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等数据,使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继而对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进行测算评价,进一步对比分析 2010 年以后佳木斯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化及影响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值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其时间变化和区域特征提出提高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和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为促进研究区土地利用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和根本,保证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提高耕地资源的效益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期间,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升级、工业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当前国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由于曾经欠账较多,加之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耕地资源质量还在下降,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了威胁。 “耕地”这个话题日益重要,急需解决的耕地问题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1],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谋划了新篇章。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红线、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科学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一系列要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也相继制定了《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等文件。这些政策性文件都为农业发展和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的提高带来了机遇。
黑龙江省作为产粮大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研究区,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受到威胁,不仅要保证现状所需的粮食产量,更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保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红线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更要保证耕地的质量,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2]。因此,我们要做到保护并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充分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使单位面积的耕地有充足的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提升耕地利用效益,实现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佳木斯市是以水田为主的黑龙江省粮食重要产区,根据数据显示,2016 年佳木斯市粮食产量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 14%。佳木斯市的粮食总产量直接影响到黑龙江总体粮食生产水平。因而,对佳木斯市耕地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掌握其特征规律,并针对其耕地利用现存问题提出科学合理以及可操作的解决措施,对保证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内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研究最初从耕地利用经济效益起步。关于耕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以在土地经济方向范围内的土地供需理、地租地价等经典理论为基础。19 世纪的德国,首先建立了关于农业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1934 年,德国财政部出台了《农地评价条例》,该条例内的规范标准被德国的各地政府作为农业耕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时的重要参照[6]。另一方面,美国以康奈尔大学为中心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并在1937 年适时提出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级标准,其为美国当时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提供了标准和参考[7]。1948 年,土地市场出现了因土地制度弊端而引发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康克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并提出了分级分析模型,以此来评价土地利用经济效益[8]。
Ely[9] 和Morehouse[10]在研究中指出,土地的利用效益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其对社会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提到的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土地经济的诞生和分配方式、如何依靠土地利用的提升生活品质和趣味等课题为例,皆论证了土地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此外,许多国外专家研究有关社会效益评价的同时,还对评价指标完成了选取和确定[11]。,国外学者以开发数学模型的方式来研究和评价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在 20 世纪 80年代以后,许多使用土地利用相关指标量化建立的模型的方法也对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和探讨产生了一定的贡献。
近年来,对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研究逐步成为了众多学者所热衷的话题。虽然耕地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在生态系统的不可逆性等理论的导向下,耕地的生态效益亦开始在研究学者、专家的视野中出现。最初在土地利用评价领域引入生态的概念的国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12],这在土地资源学和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后期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概念的引入为耕地利用生态效益的评价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在此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土地利用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突显,生态效益评价也因此被更多专家学者所重视。德国地理学家 C.Troll[13]最先将生态效益评价应用于土地利用评价中,认为生物因子在土地利用评价过程中不可忽视。此外,
20 世纪末 Dai1y.G C 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划分为 15 类进行全面评价,Robert.Costanza 在评价了全球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之上,把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分类,最终调整为 17 类[14-17]。这两次规范化分类,对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中的生态效益评价做出突出贡献,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生态效益评价的高度关注。这些优秀研究成果的出现,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耕地利用效益的研究和评价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
耕地的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具有不同的含义,最为常用概念是可以用做耕作的土地,在农学的研究范畴内的耕地,主要用途为种植农作物。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中对耕地的定义可简单阐述为: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和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本文研究的耕地的概念范畴是指种植农作物的耕地,不包含林地、草地等.
2.1.2  耕地利用效益
耕地利用是根据人们生活需要所产生的持续过程,是指人类对耕地属性的利用。在一定的生产能力下,通过人类在耕地上生产劳动,耕地所生产的物质资料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存要素。而耕地利用效益则是指耕地在这个环节所产生的对于人类来讲的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种指标体系糅合的综合效益集合体,它更能够客观、合理的反映耕地的综合生产的水平。
本文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将其概念简单界定为:在研究区耕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受个方面因素影响所产生的集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的综合价值。
2.1.3  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研究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相关课题的目的是在保证生态文明和环境宜居的基础上,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本文所研究佳木斯市下辖各县(市)的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研究区耕地耦合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其评价值显示了六个县(市)耕地利用效益的相对水平。
..........................

2.2  基本理论
2.2.1  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人类活动的愈加频繁、人口压力的不断上涨,致使生存所必须的资源更为稀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耕地资源亦是如此。耕地资源的稀缺和污染反过来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时,人类才能够意识到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于是,许多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从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的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的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并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使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59]。通俗来说,就是在保护生态平衡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提高生活水平、满足人类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根本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障碍的发展,基础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可持续生态学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及人地系统理论。
耕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研究耕地资源需要将可持续利用理论融入其中。应以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探究影响耕地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建议,力争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全面提升,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利用#p#分页标题#e#
2.2.2  耕地价值理论
在耕地利用效益评价中耕地价值理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将众多专家学者对耕地的价值划分分为三类:按耕地资源是否被使用为依据将耕地资源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按是否可以市场上得到体现,将其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根据可持续理论可将耕地资源价值划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60-62]。经济价值是人们对耕地价值最传统直观的认识,具体指人类开发耕地后获得的收益。社会价值是指耕地在利用过程中在维护农民基本生活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社会发展方面所体现的价值。生态价值是指在耕地上生长、迁徙的动植物所必需的价值要素,它通常包含涵养水资源、空气净化等方面的价值。本文在进行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时,综合耕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
3  研究区概况 ......................................... 12
3.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12
3.1.1  区域位置与研究区界定 .............................. 12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13
4  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 16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6
4.1.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16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16
5  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 .......................... 22
5.1  耕地资源利用效益时间变化分析 .......................... 22
5.1.1  耕地利用经济效益时间变化分析 ................................... 22
5.1.2  耕地利用社会效益时间变化分析 ............................. 23

6  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对策

6.1  耕地利用效益存在问题
6.1.1  农业技术投入不足,发展方式粗放
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依靠重复的体力劳动,更多的是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汤原县缺乏相关科学力量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投入成本高资金不足、渠道单一,因此佳木斯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现代化缓慢。由于缺乏科学的耕种技术和管理方式,加之农民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以及新技术需求动力不足,致使汤原县、桦川县仍然维持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农业经营模式。
6.1.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御灾能力较差
佳木斯市的粮食产量受极端天气影响严重。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种植方式以及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之由于地处我国东北气候特征为雨热同期,使得农作物在生长的季节易受如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受损,品质严重下降。尤其是抚远市和同江市地处黑龙江干流沿江地区,耕地极易受到洪水灾害的侵蚀。
6.1.3  农业发展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尚需提高
目前农村土地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这种方式虽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但是却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无论从耕作效率还是农作物产量来计算,以每个家庭为主体的种植模式可以说是不集约的、生产成本较高的,这对于当今农业生产趋势是严重不符的。据相关数据计算,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一公顷以上的耕地,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方可超过外出务工的经济收入。在佳木斯下辖县(市)中桦南县和桦川县每个农村劳动力耕种面积为 11 亩和 13 亩,虽然农业机械化水平在逐年上升,但还低于这个指标。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粮食价格起伏不定,农机、农肥农药等成本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增长空间会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使得农民种田成本高,收入低,致使很多农民放弃原有耕地,外出至城市务工获取收入,造成农村空心化,农村发展停滞。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够完善,即会导致耕地闲置、违法占用等问题。
.........................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佳木斯市作为粮食主产区,对其进行耕地利用效益研究,颇具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佳木斯市的耕地利用现状,以 2010—2016 年的数据为参考,针对佳木斯市行政区划内的六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社会和生态为准则层的 19 个评价因子,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对各个县域进行了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主要结论如下: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