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范文在哪里找?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包括众多研究问题,如图像处理、视频分析、三维重建、CAD造型等诸多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框架下,选取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中的部分问题进行研究。涉及的图像处理研究内容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去模糊、图像去雨、图像特征提取等子课题。在图像处理研究方向上,主要采用了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基于图像稀疏特征表示方法,研究了图像去模糊的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研究了图像去雨的方法。在三维重建方面,主要涉及网格变形、曲面重建、曲面拟合等子课题。针对光滑曲面重建的问题,分别在网格表示和NURBS表示的基础上,将二维图像看成是三维曲面的投影,利用双目视觉原理,将两副图像之间的纹理对应关系作为整体光滑性约束,研究了高精度网格曲面的重建方法;另一方面,考虑到NURBS整体表示的复杂性,也利用局部纹理的射影变换的对应关系,研究了NURBS曲面局部切平面精确化估计的方法,来实现精确的NURBS曲面重建方法。此外,针对复杂曲面重建的问题,以人体快速重建为研究课题,利用己知的人体网格,研究了基于无特征点标记的目标点云数据,实现自动对应和快速变形的人体网格重建方法。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论文范文一: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分析和曲面重建方法
本学位论文基于双目视觉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设计模板驱动的精确工业测量方法,利用普通相机拍摄的二维图像,根据工业模板网格先验,结合稀疏约束对待测大型船体外板曲面进行快速曲面重建,并对重建结果利用光流场方法进行精确化修正,得到高精度重建目标网格曲面。本学位论文方法已成功申请发明型专利,并应用于合作单位实际项目测量,第一次提出通过普通相机拍摄的图像,对造船行业中的大型船体外板进行光学三维立体重建,并结合船板纹理信息,利用光流场方法对双目相机拍摄图像进行精确化网格节点修正,填补了船舶制造行业在非接触光学测量方面的技术空白,并已成功应用于合作造船企业项目。本学位论文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在图像分析和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中,研究了基于图像特征稀疏表示和图像显著性结构分析的图像模糊核估计方法,对图像进行去噪和去模糊,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图像中具有边缘结构特征的清晰度,提高了特征提取的精度。另一方面,考虑到被测物体表面可能没有显著的纹理特征,设计了一系列具有稀疏性质的特征标记,并结合应用了以上算法,提高了两幅图像对应区域特征的匹配精度。2)在基于网格表示的曲面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中,利用CAD曲面造型的方式得到优质规则的平面网格,然后,基于LaPlacian的曲面变形方法,以稀疏特征点为约束,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对目标曲面进行了拟合。利用图像和三维网格之间的透视变换关系,将重建的三维网格重新投影到图像上,利用网格点在两幅图像上的局部纹理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修正三维网格点在图像上投影点的坐标,并重新进行三维重建。实验中,通过上述过程的反复迭代,得到了更加精确的网格曲面重建结果。3)在基于NURBS表示的曲面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中,研究了基于样条曲面拟合,并利用图像特征驱动样条曲面进行基于弹性变形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同时,考虑到重建的三维样条曲面和两幅图像中的二维样条曲面之间都是透视变换的关系,采用了非均匀有理B样条进行表示,充分利用了NURBS表示所具有的射影不变性,从而保证了三维重建结果的正确性。
基于圆的相机标定实验的图像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图像复原
1.2.2相机标定
1.2.3曲面重建
1.3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2图像分析和特征提取
2.1基于稀疏表示的盲图像去模糊
2.1.1基于稀疏模型的清晰图像复原
2.1.2基于显著边缘和稀疏模型的模糊核估计
2.1.3清晰图像的估计
2.1.4模型优化
2.1.5图像去模糊实验结果与评价
2.2基于深度金字塔网络的图像去雨
2.2.1图像去雨算法背景
2.2.2基于整合空间上下文信息的模型
2.2.3分析与讨论
2.2.4图像去雨实验结果与评价
2.3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
2.3.1图像预处理
2.3.2特征分离与提取
2.3.3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与分类
2.3.4图像配准
2.4本章小结
3基于网格表示的曲面三维重建
3.1相关理论及算法基础
3.1.1双目立体重建
3.1.2Laplacian变形
3.1.3光流
3.2基于工业设计模型驱动的网格变形
3.2.1三维特征点重建
3.2.2基于特征点标记的曲面边界拟合
3.2.3基于特征点约束和Laplacian变形的曲面重建
3.3基于曲面纹理像素级配准的曲面精细化重建
3.3.1基于网格顶点的重建结果精确化修正
3.3.2基于网格三角剖分的重建结果精确化修正
3.4船板加工精度分析
3.5本章小结
4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的空间曲线曲面重建
4.1基于NURBS的空间曲线重建
4.2基于NURBS的空间曲面重建
4.2.1基于区域纹理配准的曲面切平面重建
4.2.2空间曲面重建
4.3本章小结
5三维人体重建和参数估计
5.1引言
5.2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人体重建和参数估计
5.2.1人体重建模板
5.2.2点云深度神经网络
5.2.3模型网络框架
5.3人体重建
5.4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创新点
6.3展望
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范文二: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理论与设计
随着三值计算机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使用这种运算器位数众多、按需分配运算器位资源和按需重构处理器硬件计算功能的新型计算机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问题。由于以OPenACC为代表的常见编程平台都采用融合各计算核之应用程序来实现异构系统协同工作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为用户分配运算器位资源和重构处理器硬件的计算功能,因此三值计算机研究团队开发了以sZG文件为核心技术的异构系统编程平台。sZG文件为用户屏蔽了三值计算机硬件、底层软件和处理sZG文件的复杂性,仅仅展现出三值计算机的应用特征,因此便于应用领域的学者理解和使用。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是三值光学团队所有成员历时6年的贡献,本文作为第一篇全面、系统的介绍该平台的论文,既有完整的介绍该平台的重任,也有全面总结相关工作的责任。因此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就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理论与技术展开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第一,本编程平台借助”结构量计算机“的概念,使得本编程平台正确反映了三值计算机三大应用特点:三值处理器运算器位众多、运算器位可任意分组独立使用和各运算器位的计算功能可在运行时重构。第二,确立了以sZG文件为核心的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用sZG文件的方式为用户屏蔽了三值计算机硬件、底层软件和处理sZG文件的复杂性,提出了三值光学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协同工作的异构编程系统。第三,首次公开给出sZG文件链的定义以及相关命令,编程人员可以通过文件链命令从已有的sZG文件中提取所需信息来构成新的sZG文件,提高了sZG文件的生成效率。第四,给出编程平台的总体结构视图,并对编程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包括:辅助用户输入界面模块、上下位机通信模块、任务调度模块、运算器位分配模块、重构处理器模块、操作数编码生成模块和计算结果生成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三值计算机的研究进展
1.2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研究现状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课题来源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理论基础
2.1三值计算机的应用特点——结构量计算机
2.1.1三值计算机的应用特点
2.1.2结构量计算机
2.2三值计算机对编程平台的新要求
2.2.1三值计算机应用程序应有的新特点
2.2.2现有编程技术不胜任编写三值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原因
2.2.3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必须具备的功能
2.3构造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基本思想
2.3.1”数据-运算文件“的基本思想
2.3.2”数据-运算文件“在编程平台中的主要作用
2.3.3传送”数据-运算文件“的扩充指令
本章小结
第三章构建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关键技术
3.1生成”数据-运算文件“
3.1.1”数据-运算文件“格式
3.1.2SZG文件生成技术
3.1.3SZG文件链及其指令
3.2SZG文件的传送方式
3.3SZG文件的解析方法
3.4程序语言扩充
3.4.1MPI语言的扩充
3.4.2C语言的扩充
3.4.3C++语言的扩充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设计
4.1编程平台总体结构视图
4.2编程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4.2.1辅助用户输入界面模块
4.2.2上下位机通信模块
4.2.3任务调度模块
4.2.4运算器位分配模块
4.2.5重构处理器模块
4.2.6操作数编码生成模块
4.2.7计算结果生成模块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三值计算机编程平台的测试与分析
5.1编制应用程序的过程
5.2编程平台的测试
5.2.1测试环境
5.2.2测试用例
5.2.3测试过程
5.2.4测试结果及分析
5.3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范文三:结合全原子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数据的蛋白质动力学研究
最近的研宂表明,IFABP第二螺旋的瞬时局部去折叠为配体进入该蛋白内部结合位点提供了开口。然而,这种功能相关的局部去折叠的物理机制依然不清楚。在本论文第二章研究中,我们采用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的内在螺旋不稳定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折叠的内在趋势固有地编码在其一级序列中,并且可以使用统计力学模型定量描述。在完整的蛋白质中,还发现了折叠中间体。我们的模拟结果与氧交换数据一致,为该蛋白功能功能至关重要的瞬态去折叠动力学提供了机理性的认识。此外,我们注意在天然态和中间态之间的跃迁相比较于完全去折叠更加容易发生,这个现象也许为解释在肝脏中观察到的配体与蛋白快速(微秒或者亚微秒时间尺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的机制解释,这可以在今后的实验和模拟中进一步验证。在该蛋白质中,编码在一级序列内部的信息决定该多肽链形成螺旋的稳定性,这为蛋白质一级序列决定其天然结构的柔性提供实例论证。整合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或者X射线晶体衍射解析的原子结构和低分辨率的sSXs数据,迭代平行进行多组独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为研究溶液中柔性生物大分子构象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其中高分辨率原子结构提供模拟的起始结构,而低分辨率数据包含结构域间约束信息,能够有效引导模拟进行高效的采样。整合不同实验技术得到的数据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建模,不仅可以对各种实验技术取长补短,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己有的实验信息,得到相对可靠的生物分子结构模型。在论文第三章,分别从核磁共振解析的FBP21—WWs和X射线晶体衍射解析的sAM—I核糖开关适体域结构出发,给予不同的初始速度,展开多组短的独立的增强采样模拟,例如ACM和aMD。然后基于小角数据的EOM方法进行系综筛选;再以这些系综为初始构象,模拟速度重新生成,分别进行独立的短的模拟;合并这些轨迹并用EOM筛选系综;如此循环,直到结果收敛;最终得到系综要比初始结构系综与实验小角数据吻合得更好。根据sAXs—ER得到的系综,我们发现FBP21—WWs蛋白中由柔性连接的两个WW结构域有各种相对取向,既可以以紧凑的状态存在,又可以向伸展的状态转变;而sAM—I核糖开关适体域在溶液中没有配体结合时以多种构象状态存在,P1和P3结构域之间的取向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这样的变化使得其与配体结合部位打开或关闭。该方法得到的系综不仅能描述溶液中柔性生物分子不同的构象状态,而且还能很好地表征溶液中构象的异质性。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蛋白质动态性
1.3研究蛋白质动态性的实验方法
1.3.1核磁共振波谱
1.3.2氢交换核磁共振(NMR)波谱
1.3.3X射线小角散射
1.4计算机模拟
1.4.1MD模拟原理
1.4.2AMBER分子力场发展历史
1.4.3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
1.4.4总结
1.5增强采样方法
1.5.1Metadynamics
1.5.2aMD
1.5.3ACM
1.6Helix-coil转变理论模型
1.6.1螺旋状态的定义
1.6.2Zimm-Bragg模型
1.6.3Lifson-Roig模型
1.6.4总结
1.7on-pathway和off-pathway
1.8论文概述
第2章在原子分辨率水平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αⅡ螺旋的功能不稳定性
2.1引言
2.2研究背景
2.3材料与方法
2.3.1氢交换核磁共振波谱
2.3.2MD模拟
2.3.3Well-temperedmetadynamics
2.3.4aMD
2.3.5帽结构αⅠ和αⅡ肽的helix-coil转变分析
2.4结果与讨论
2.4.1野生型IFABP中αⅡ的低氢交换保护
2.4.2用MD模拟研究αⅠ和αⅡ螺旋瞬时去折叠
2.4.3三级结构相互作用稳定IFABP中α螺旋
2.4.4IFABP的well-temperedmetadynamics模拟
2.4.5IFABP的aMD模拟
2.5总结
第3章整合SAXS的柔性生物分子系综优化方法
3.1引言
3.2研究背景
3.3材料与方法
3.3.1生物分子系统和SAXS数据
3.3.2主成分分析
3.3.3增强采样技术
3.3.4系综优化方法
3.3.5SAXS-ER方法流程
3.4结果与讨论
3.4.1FBP21-WWs的SAXS-ER结果
3.4.2自由SAM-1适体域的SAXS-ER结果
3.5总结
第4章总结与展望
计算机论文范文四:高分子/接枝纳米粒子复合物结构与力学性能的计算机模拟与设计
空穴产生与增长过程是玻璃态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响应过程中的基本过程,在对材料力学行为影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在本章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从分子层面探究了高分子纳米复合物中纳米粒子对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首先,我们需要纳米粒子尽可能地分散从而得到最优的比表面积,使纳米粒子-高分子基体界面最大化;纳米粒子的分散构型可以通过对纳米粒子进行两分散接枝得到。我们在两分散接枝方式中,使用了两嵌段共聚物作为接枝短链,其中与高分子基体亲和的嵌段作为外层而另一侧嵌段直接接枝在纳米粒子表面。在我们设计的体系中,调控纳米粒子和里层嵌段共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影响接枝嵌段共聚物-高分子基体之间的界面的焓相互作用,调控纳米粒子-里层嵌段共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于调节了整个嵌段共聚物接枝壳层的硬度,继而在应力-应变行为中导致整个接枝壳层对应变的响应发生变化从而对高分子纳米复合物的应力软化过程进行了调控。在纳米粒子-里层嵌段强相互作用体系中,嵌段接枝壳层和纳米粒子形成”硬球“模式,从而嵌段接枝壳层对应力的响应降低。与之相对地,在纳米粒子-里层嵌段弱作用体系中,里层嵌段接枝壳层在没有焓作用的束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更多构象以获得更高的构象熵,与此同时,相对较软的嵌段接枝壳层可以随着应变产生很强的响应,从而在拉伸过程中动态地调节并抑制了纳米粒子周围的空穴的形成与生长过程,从而减弱材料的应变软化行为。同时,软接枝壳层在着拉伸形变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形变-回缩过程,这个过程在体系应变软化过程中引入了二次屈服现象。这些性质都能有助于使材料增柔增韧。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对在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物领域内,与纳米粒子/高分子界面性质相关的材料设计方面提供帮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前言
1.1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1.2高分子接枝纳米粒子复合物简述
1.2.1接枝纳米粒子的自组装
1.2.2玻璃态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力学性质
1.3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理论与方法
2.1耗散粒子动力学(DPD)介绍
2.1.1DPD的积分算法
2.2Nosé-Hoover方法介绍
2.3MTK方法介绍
2.4局部压力张量、模量的计算方法
2.4.1局部应力张量的推导
2.4.2局部弹性模量的推导
2.5均方位移(MSD)的快速计算
第3章接枝纳米粒子在高分子基体中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3.1引言
3.2模型与方法
3.3模拟结果与讨论
3.3.1单分散接枝纳米粒子
3.3.2长-短链两分散接枝纳米粒子
3.4结论
第4章纳米粒子/高分子界面性质对高分子复合物屈服行为的调控
4.1引言
4.2模型与模拟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4结论
第5章纳米粒子/接枝链界面性质对纳米复合材料应变软化行为的调控
5.1前言
5.2模型与模拟方法
5.3结果与讨论
5.4结论
第6章展望
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范文五:基干计算机视觉的薇甘菊自动监测方法研究
薇甘菊是全世界最具危害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严重破坏森林和农田的生态环境,对薇甘菊进行智能监测,进而防范薇甘菊进一步扩散,保护生物多样性。然而,薇甘菊与附主植物可见光下视觉辨识度低,分布无规律、野外环境复杂多变,严重影响了薇甘菊野外实时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制于此,研究者们对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识别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别基于野外薇甘菊高光谱图像和可见光下高清彩色图像进行薇甘菊识别方法研究,以实现薇甘菊实时监测。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薇甘菊识别方法研究:在处理高光谱数据时,预处理、降维和分类器是实现可靠的识别精度和效率的基础。提出了5种预处理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和3个分类器,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处理从野外采集到的138维薇甘菊高光谱数据。经训练、验证和测试,SG—PCA—RF和SG—PCA—SVM是两种潜在可用于野外薇甘菊高光谱监测的识别方法。SG平滑消除了光谱数据中高频噪声的干扰,提高了光谱信噪比;PCA减少了特征集的维数并保留了大部分数据集信息;RF具有较好的识别准确性和一致性;SVM识别薇甘菊耗时短且能保证一定的识别准确率。(2)基于高清彩色图像的薇甘菊识别方法研究:由于高光谱仪价格昂贵且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像素普遍不高,为满足野外薇甘菊大范围高精度监测的需求,采用无人机携带高清相机采集野外薇甘菊和其他外来入侵植物图像,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mNet和IAPsNet对图像中的薇甘菊和其他外来入侵植物目标进行识别。经训练、验证和测试,MmNet对薇甘菊测试集的400个样本识别准确率高达94.50%,总耗时10.369s。IAPsNet对外来入侵植物测试集的893个样本进行识别,准确率为93.39%,总耗时仅1.8846s。此外,与其他主流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比,MmNet和IAPsNet均具有较好的识别准确率和效率(耗时短),而且可重复性好。另外,IAPsNet还成功应用于4块不同区域的多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监测。研究结果为薇甘菊及其他外来入侵物种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科学依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一、光谱分析技术在外来入侵植物监测上的应用
二、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在植物监测上的应用
第三节本研究的特色
第二章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薇甘菊识别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实验材料
一、数据采集
二、数据分析软件
三、高光谱数据样本获取
第三节实验方法
一、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二、特征降维
三、分类器
四、评价函数
第四节结果与讨论
一、预处理结果
二、组合模型
第五节结论
第三章基于高清彩色图像的薇甘菊识别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数据采集
二、实验方法
第三节结果与讨论
一、MmNet模型
二、IAPsNet模型
三、IAPsNet的应用
第四节结论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