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硕士论文范文大全5例「政治论文」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4
  • 论文字数:39065
  • 论文编号:el2021083006480824006
  • 日期:2021-08-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政治论文范文在哪里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文化和教育就是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习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这和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四个伟大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努力的宏大构想,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遵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与教育的各项要素之间的协同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进行延伸,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各项课程、学校各党建组织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营造氛围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篇关于政治方面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政治论文范文一:“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

 

“课程思政”不同于以往的思政教育体系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要好于传统思政教育体系,那么如何更好地衡量“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制定适应“课程思政”新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有利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新方案的全面落实,有利于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学习效果评价扮演着温度计的角色,通过学习效果评价能够提供大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信息,通过评价明确课程的重点,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在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应该采取多种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合该评价内容特性的评价方法,以便实现更好、更准确、更有效的评价,最终话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评价的实效性。在评价内容上,改变以知识的获得、智育的发展为主要评价内容,逐渐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善,智育与德育汇为一体,使学生智育发展的过程同时成为德育成长的过程。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实现学生自评、同学他评、家长评价相结合,使教学评价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客观地展现学生的整体面貌。如此,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学科的教学效果。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1.2选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3研究现状综述
        1.3.1关于思政课程体系的研究
        1.3.2“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第二章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2.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
        2.1.1指导思想
        2.1.2课程内容
        2.1.3教学方法
        2.1.4评价体系
    2.2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沿革
        2.2.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2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注重启发式教学
        2.2.3第三阶段(“文革”十年)——重在“革命大批判”和开门式教学
        2.2.4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2.2.5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改革和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
    2.3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分析
        2.3.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果
        2.3.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课程思政”
    3.1“课程思政”的内涵
        3.1.1“课程思政”概念界定
        3.1.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定位
    3.2“课程思政”的构成——“三位一体”
        3.2.1专业教育课
        3.2.2综合素养课
        3.2.3“第二课堂”
    3.3“课程思政”的特点
        3.3.1综合性
        3.3.2创造性
        3.3.3渗透性
    3.4“课程思政”的功能
        3.4.1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3.4.2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3.4.3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四章高校“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机制分析
    4.1“课程思政”教育中显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机制分析
        4.1.1知识传授
        4.1.2促进学生学习过程
        4.1.3评价导向
    4.2“课程思政”教育中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机制分析
        4.2.1高校思政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施教机制
        4.2.2高校思政隐性课程的学生接受机制分析
第五章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体系的构建
    5.1“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5.1.1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先决条件
        5.1.2着眼“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纵向衔接”
        5.1.3强调显隐性教育、人文与自然学科、思政教育新旧问题间的“横向贯通”
        5.1.4加强专业教育课、综合素养课和“第二课堂”的“三位一体”建设
        5.1.5教材建设是“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重要依托
    5.2“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体系构建
        5.2.1构建“课程思政”的中国话语体系
        5.2.2打造适应于“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系列化课程
        5.2.3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的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5.2.4利用优秀传统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5.3“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5.3.1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保障
        5.3.2搭建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全方位平台
        5.3.3汇聚跨学科的全员育人优质师资
        5.3.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5.3.5强化“课程思政”的学术研究和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政治论文范文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新时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对于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宝贵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社会发展与国家形势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不断改进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如何能够在新时期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在整理和阅读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问题的研究思路,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文关怀的概念,阐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重要现实意义,结合阅读的文献了解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现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忽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和个性差异,人文关怀的针对性不强,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体协调发展。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与现实生活错位,工作内容与学生现状脱节,工作环境中人文关怀弱化,工作者人文素质需要提高。最后,本文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树立立德育人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应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学生发展;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营造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构建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实行平等对话,坚持情理结合,突出实践养成,注重心理疏导,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实行严格的筛选和考核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素质的培训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素质评价机制,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论文范文大全
辽宁红色文化之遗址遗迹融入思政课具体应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研究动态与本论题新意
    1.3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概述
    2.1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2.1.1人文关怀的含义
        2.1.2人文关怀的相关理论
    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内涵
        2.2.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含义
        2.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基本内容
        2.2.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2.3.1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2.3.2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2.3.3人文关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3.4人文关怀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3.1.1忽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和个性差异
        3.1.2人文关怀的针对性不强
        3.1.3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
        3.1.4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3.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危害
        3.2.1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2.2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3.2.3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体综合发展
    3.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3.3.1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错位
        3.3.2教育内容与学生现状脱节
        3.3.3教育环境中人文关怀弱化
        3.3.4教育者人文素质需要提高
第四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提升途径
    4.1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
        4.1.1树立“立德育人”的理念
        4.1.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4.1.3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
    4.2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4.2.1贴近学生实际
        4.2.2服务学生发展
    4.3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
        4.3.1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
        4.3.2营造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4.3.3构建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
    4.4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4.4.1实行平等对话
        4.4.2坚持情理结合
        4.4.3突出实践养成
        4.4.4注重心理疏导
    4.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4.5.1实行严格的筛选和考核机制
        4.5.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素质的培训机制
        4.5.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素质评价机制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政治论文范文三:政治新常态下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本文首先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其次围绕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展开阐述,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在数据收集和统计后,进行了数据分析,对缓解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每天面临繁杂的工作任务,常态化的加班加点,致使工作压力增大,上、下班精神状态对比,上班期间疲惫感明显,情绪耗竭较为严重;在工作热情方面倦怠程度整体接近中等水平;虽然能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对自己的付出评价不高,工作的成就感和认可度较低,由工作带来的愉悦感也较低。总的来看,政治新常态下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较明显,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在对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过程中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公务员自身原因:政治新常态下心理适应能力弱,政治新常态下职业道德修养不足,政治新常态下个人能力和工作要求不匹配。第二,组织原因:政治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疏导,对基层公务员综合能力的培养缺失,政治新常态下工作分配不合理。第三,社会原因:社会监督增强导致基层公务员行为压力加大,社会对基层公务员的期望值过高。针对政治新常态背景下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解决方法为,首先,加强自身治理,政治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公务员自身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和调节能力,政治新常态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服务意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其次,完善组织治理:政治新常态下完善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健全基层公务员培养体制,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减轻工作压力。最后,健全社会治理:加大对基层公务员正面形象宣传,正确理解基层公务员的压力。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文献综述发展动态分析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技术路线
    1.4相关概念
        1.4.1基层公务员的概念
        1.4.2政治新常态的概念
        1.4.3职业倦怠的概念
2政治新常态下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调查设计
    2.1调查目的及调查设计
        2.1.1调查目的及方法
        2.1.2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
        2.1.3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
    2.2基于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
        2.2.1理论分析
        2.2.2问卷设计
    2.3问卷发放及回收
        2.3.1资料来源与获取方法
        2.3.2数据整理与统计
        2.3.3职业倦怠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2.4访谈设计及实施
        2.4.1访谈提纲设计
        2.4.2访谈对象及访谈实施
3政治新常态下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3.1职业倦怠情况的主要表现
        3.1.1工作情绪状态不佳
        3.1.2工作热情度不高
        3.1.3个人成就感较低
    3.2自身原因
        3.2.1心理适应能力不足
        3.2.2职业道德修养不足
        3.2.3个人能力和工作要求不对应
    3.3组织原因
        3.3.1地方政府激励制度不完善
        3.3.2缺乏对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疏导
        3.3.3对基层公务员综合能力的培养缺失
        3.3.4工作分配不合理
    3.4社会原因
        3.4.1社会监督增强导致行为压力加大
        3.4.2社会对基层公务员的期望值过高
4政治新常态下普兰店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缓解措施
    4.1基层公务员的自身层面的缓解措施
        4.1.1加强自身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和调节能力
        4.1.2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服务意识
        4.1.3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4.2基层公务员的组织层面的缓解措施
        4.2.1完善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4.2.2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
        4.2.3健全基层公务员培养体制
        4.2.4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减轻工作压力
    4.3基层公务员的社会环境层面的缓解措施
        4.3.1加大对基层公务员正面形象宣传
        4.3.2正确理解基层公务员的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政治论文范文四: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连接不同文明的关键媒介,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其价值引领作用,以实践的途径形成理论与现实的交集,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志愿服务是处理好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在奉献社会过程中明确了自我定位,提升了道德自觉意识。同时,切实的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强化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为切入点,辅以国外实践育人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扎根于中国现有国情和教育模式,制定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对策,突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到高校德育的内容、考核标准中,提升政府、社会和高校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形成良好的实践育人的外部环境。由于本人学术能力的局限性,文中的一些观点较为片面。并且由于时间问题,未能针对文中所制定的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策的合理性与实效性进行验证,但在文中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论证。在此恳请老师、专家批评指正。
政治论文范文
政治论文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1.4重点和创新点
        1.4.1重点
        1.4.2创新点
    1.5研究方法
第2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概述
    2.1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2.1.1志愿者
        2.1.2志愿服务
        2.1.3志愿服务精神
    2.2中外志愿服务的思想理论溯源
        2.2.1西方志愿服务的思想理论基础
        2.2.2我国志愿服务的思想理论根基
    2.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与趋势
        2.3.1大学生志愿服务类型及其特点
        2.3.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3章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
    3.1志愿服务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1.1推广志愿服务精神,丰富思想道德内涵
        3.1.2扎根传统道德教育,倡导奉献友爱精神
    3.2志愿服务能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
        3.2.1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促进价值目标统一
        3.2.2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3.3志愿服务能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3.3.1思想见诸于行动,提振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
        3.3.2拓宽德育新路径,增强大学生实践育人体验感
第4章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困境
    4.1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不充分
        4.1.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匮乏
        4.1.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4.1.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环境不完备
    4.2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自觉意识不高
        4.2.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道德自觉性较为欠缺
        4.2.2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认知度相对不足
    4.3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度有待提高
        4.3.1志愿服务尚未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4.3.2志愿服务尚未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考核评价系统
第5章提升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对策
    5.1借鉴他山之石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事业
        5.1.1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5.1.2国外志愿服务育人的启示与借鉴
    5.2充分挖潜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主体作用
        5.2.1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
        5.2.2增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化
        5.2.3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担当
    5.3将志愿服务渗透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5.3.1将志愿服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5.3.2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范围
        5.3.3将志愿服务归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
    5.4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育人环境
        5.4.1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部保障
        5.4.2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
        5.4.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政治论文范文五: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对辽宁红色文化及其发展过程做了阐述。同时,对不同时期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做了详细列举,为后人研究辽宁红色文化提供了便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红色文化在文化、精神、价值和教育四方面的内涵,以及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价值。为找出辽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结合点而分别从辽宁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两者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以及融入的必要性三方面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出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教学实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格、励志建设祖国有重要作用。对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举措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找出了融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从融入的途径和具体应用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以全方位解决辽宁红色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以表格的形式对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按照不同类别的融入四门课程进行了汇总。中国沧桑巨变,焕发勃勃生机,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担当时代使命,肩负起振兴祖国的重任,接好红色历史的接力棒,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让辽宁红色文化牢记于大学生的心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奋力书写中华民族辉煌新篇章。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1.3.3创新点
第2章辽宁红色文化概述
    2.1红色文化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2.1.1红色文化的概念
        2.1.2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
    2.2辽宁红色文化相关问题阐述
        2.2.1辽宁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2.2辽宁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
        2.2.3辽宁红色文化资源
        2.2.4辽宁红色文化的价值
第3章辽宁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性
    3.1辽宁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联性
        3.1.1传承辽宁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契同
        3.1.2辽宁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内容内涵统一
        3.1.3辽宁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一致
    3.2辽宁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作用
        3.2.1辽宁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政课的补充
        3.2.2高校思政课对辽宁红色文化的促进
    3.3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3.3.1辽宁红色文化承载着高校思政课的优质资源
        3.3.2辽宁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天然教材
第4章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践
    4.1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举措
        4.1.1辽宁各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
        4.1.2辽宁各高校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教育途径
        4.1.3辽宁各高校思政课采取“特色”教学法融入辽宁红色文化
    4.2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不足
        4.2.1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不丰富
        4.2.2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教师的辽宁红色文化素养不高
        4.2.3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4.2.4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效果不显著
第5章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5.1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
        5.1.1深入挖掘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辽宁红色文化资源
        5.1.2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辽宁红色文化素养
        5.1.3积极创新辽宁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
        5.1.4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造红色网络课堂阵地
        5.1.5找准辽宁红色文化融入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与切入点
    5.2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应用
        5.2.1《原理》课的“三观”教育应用
        5.2.2《概论》课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用
        5.2.3《纲要》课的体验式教学教育应用
        5.2.4《基础》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