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哪里有?本研究通过量化研究方法实证符号消费与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机制,构建了符号消费(自我一致性、目的地品牌一致性、生活方式一致性)、地方认同、信任、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的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各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得出符号消费对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具体作用机制。
第1章绪论
1.5创新点
第一,乡村案例地的选取对于符号消费理论应用范围的创新。本文所选取的案例地是网红乡村,从符号消费视角出发讨论发生在乡村网红空间的消费行为,打破了以往通常将符号消费场景限制在有形产品或者城市消费空间的局限,拓宽了符号消费理论的应用范围。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网红乡村中的符号消费,也是对以往描述性理论研究的补充与拓展。
第二,关注新媒体技术和网红经济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以往对乡村旅游者行为的研究通常为旅游者游玩体验、感知和满意度等对重游或出游意愿的影响。针对网红经济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则多对“网红打卡地”的建构过程展开描述性理论分析,或以网络文本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打卡旅游者的行为。本文关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网红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和网红打卡旅游这一新兴旅游现象,从热衷于打卡网红旅游景观的游客视角出发,既考虑传统地方认同因素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也将旅游者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程度与信任因素纳入分析框架,讨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旅游者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希望从多个视角研究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探索乡村网红打卡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第3章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3.1符号消费与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关系
对于新媒体时代与消费社会中的部分消费者而言,购买行为不仅仅以功能消费为导向,更逐渐将消费视为一种展现自我的符号化表达方式。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与自我形象契合度高的品牌与产品,并将消费其视为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途径,品牌与自我的融合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体验。已有研究表明符号消费能够影响个体行为意向,并用自我一致性、品牌认同(品牌一致性)、生活方式一致性等表征个体的符号消费,它们对消费者情感态度和行为意向等的影响作用也得到验证[51,105]。
自我一致性(SCON)反映乡村网红打卡地的游客形象与自我形象之间的匹配程度,表征网红打卡旅游者的自我认同。对于热衷符号消费的旅游者而言,旅游是一种追求时尚的方式,他们的旅游决策往往基于对自我及自我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评价[46]。当旅游目的地典型游客形象符合旅游者自我概念时,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态度越积极,他们到访该旅游地的可能性也越高[106]。旅游者与特定旅游目的地的高自我一致性,能够显著增强游客出行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意愿[101]。此外,符号消费体验有助于强化旅游者的自我认同,当旅游者认为自我认知与符号消费感知相一致的时候,更愿意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41]。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1)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5-1汇总了有效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女性被访者稍多于男性,男性为137人,女性为159人,男女比例相对均衡;被访者年龄多处在18~39岁之间,其中18~29岁162人,30~39岁94人,其他年龄段共40人;被访者多为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共占72.6%,其余职业被访者占27.4%;平均月收入以3000~8000元居多,共占42.6%。中青年群体猎奇心理强于年龄较长者,且存在部分亲子游情境,因此上述样本分布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符,调研具有一定可信度。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为游客了解到网红乡村的三个主要渠道,分别占14.9%、40.5%、20.9%,同时它们也是游客最常使用的三个社交软件。
5.2测量模型分析
首先对测量模型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潜变量的组成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ies,CR)和Cronbach’sα系数值越高,说明该变量的全部测量题项高度相关,即它们均测度同一概念。Cronbach’sα值大于0.7时,认为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而平均变异数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衡量潜在变量解释它全部测量题项的能力,其值大于0.5时表明能够采用此变量。通过运算得出,各题项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范围为0.714~0.891,潜变量的Cronbach’sα值介于0.811~0.876,CR值介于0.812~0.880,均大于0.7,说明本研究的潜变量内部一致性良好;潜变量的AVE值介于0.564~0.709,均大于0.5,说明本研究的潜变量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见表5-3。
第6章结论与讨论
6.2启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量化研究方法实证符号消费与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机制,构建了符号消费(自我一致性、目的地品牌一致性、生活方式一致性)、地方认同、信任、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的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各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得出符号消费对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具体作用机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贡献:(1)将符号消费对象由具体产品延伸至旅游空间和旅游体验,验证了符号消费理论在网红乡村文化空间的适用性,证实了采用自我一致性、目的地品牌一致性和生活方式一致性测度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的符号消费的有效性;(2)明确了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形成路径(自我一致性/生活方式一致性→地方认同→行为意向,目的地品牌一致性→信任→行为意向),从符号消费、旅游者情感、新媒体传播等角度全方面反映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形成;(3)深入分析了社交媒体在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中的影响过程,明确了社交媒体信任在符号消费和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符号消费与地方认同之间的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本研究结果对于旅游目的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目的地宣传和营销具有以下管理启示与建议。
第一,乡村网红打卡地应结合目标消费群体的特质挖掘并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同质化网红特点的模仿与复制,在切合乡村网红打卡地真实环境的基础上塑造独特IP。本研究验证了符号消费→地方认同→行为意向的影响框架,说明网红打卡行为一方面是冲动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认同情感积累的结果。只有当乡村网红打卡地提供的服务与体验能够契合旅游者的打卡需求和符号化意义追求时,旅游者才会产生对地方的认同情感,并进一步形成到访、推荐、溢价支付等积极行为意愿。
第二,在目的地营销过程中,乡村网红打卡地应考虑信息发布者的权威性,注重培育旅游地本土化的网红达人和社交媒体账号,关注社交媒体评论,不断创新宣传内容,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强化用户信任。虽然网红地的品牌效应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旅游者的冲动打卡行为,但仍有用户通过对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内容可靠性的理性判断之后,再决定是否到访。采取权威发布、融入游客宣传等措施,有助于提升用户社交媒体信任,维持乡村网红打卡地与打卡者之间持久的口碑传播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