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自然旅游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管理研究--喀纳斯案例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110122065319401
  • 日期:2019-10-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普遍加快,劳动强度日益加大,竞争日趋激烈,心理承受能力正遭受严酷考验。特别是久居于城市中的人群,承受人口拥挤,噪声等环境的负面影响,心理机能损耗严重[1],由此产生的各类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与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当下社会常见的问题。近年,探讨如何缓解不良情绪、减轻人们心理疲劳的研究引起环境心理学、健康地理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恢复性环境(Restorative Environment)因具有显著的心理恢复效用而成为研究热点[1]。目前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者对于恢复性环境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不同类型环境下恢复性感知的比较;恢复性感知与环境偏好的关系研究;恢复性环境特征的维度识别与量表开发。
多数研究表明,旅游活动有助于提高个体认知灵活度、激发创造力和减轻疲劳感[2]。在旅游目的地研究领域,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凡是游客感知到的旅游目的地能使人身心资源和机能更新的特征都被涵盖在此概念之中。整体而论,国内外旅游学界对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成果不足,尤其缺少中国背景下不同旅游环境的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无法对现有实践形成理论指导。此外,游客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三者的关系研究在旅游者行为学研究领域中已得到普遍认可[3]。为此,有必要对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更加细致与深入的理论探索。
..............................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本研究尝试从旅游学而非环境心理学的视角介入恢复性环境感知研究,以自然观光旅游地——喀纳斯为研究靶区,通过对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特征与维度的探索及实证分析,建构自然旅游地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结构体系,进一步厘清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维度,完善相应测量指标,拓展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恢复性环境感知的测量体系。
(2)国内外尚缺少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三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选取 M-R 模型作为研究框架,构建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行为意向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引入游客涉入这一调节变量,探索和丰富“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行为意向”理论模型(TPRQSB),并尝试赋予新的解释框架,将推进目的地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及其后果机制的理论研究。
(3)该研究将为理解旅游地生态环境与人们身心健康之间的作用机理提供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旅游体验、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研究,也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2、现实意义
(1)从旅游者视角来看,研究通过剖析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维度构成及其特征,探索“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行为意向”的关系,有助于理解自然观光旅游地是如何通过增益而改善人们情绪和注意力,达到身心恢复效果。这将为潜在旅游者寻找合适的旅游目的地来实现自身恢复性需求以及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提供参考,有助于在满足游客恢复性需求的基础上,升华游客的精神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吸引游客产生重游、推荐的行为意向。同时对提高生活品质,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恢复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2)从旅游管理者角度来看,有利于帮助旅游目的地尤其是自然观光型景区认识到恢复性环境和恢复性元素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加强景区对游客身心健康的主动式影响和干预,探索绿色旅游、生态健康旅游的空间互动机制,改善景区环境质量,提升景区环境品质。有助于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对景区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科学地开发与保护,为景区恢复性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提供更多决策支持。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1、恢复性环境感知相关研究
(1)恢复与恢复性环境概念
19 世纪中期,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 Olmsted 通过研究发现自然环境对人类具有诸多益处,能够帮助人们改善情绪,促进疲劳恢复,Olmsted 发现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居民的压力,于是提出了“恢复”这一概念。在环境心理学研究领域,恢复是指因特定环境而引发的个体生理或心理的恢复过程[10],Han 认为恢复主要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从以前的压抑状态中得到缓解的一段过程[12],Korpel 等则进一步扩充了恢复的内涵,认为恢复还包括稳定心境、有意注意能力的恢复以及自我反思[13]。由此可见,恢复性是联结自然环境体验与人类健康之间的重要因素[14],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恢复性环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环境心理学教授 Kaplan&Talbot 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通过在野外环境生活后心理机能得到了有效恢复,且证实这一环境对大多数人都有效,尤其是优美的牧场式风景具有最好的身心再造功能,由此第一次提出了恢复性环境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从心理疲劳以及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的环境”[15]。Hartig 随后又将恢复性环境的概念进一步概括为“可以使个体重新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环境”[16]。虽然学者们对于恢复性环境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均强调恢复性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益处,在此本研究综合 Kaplan 等学者观点,认为恢复性环境是指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减少消极情绪和疲劳感、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
...............................

(二)理论基础
1、注意恢复理论
环境心理学家 Kaplan 夫妇在探索自然环境与人类心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极具影响力的注意恢复理论(ART)[52]。这一理论与压力减少理论(SRT) 具有很大不同,压力减少理论注意到个体对环境的首要反应是即时的快速的情感反应,而注意恢复理论则强调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牵涉到认知机制的恢复。
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个体长时间定向注意集中在无吸引力的事物上时容易产生疲劳和精力耗竭,但在恢复性环境中这种损耗可以得到深层的修复。根据Kaplan 的观点,环境的恢复性效果会受到不同环境类型及环境特点的影响,其中具有恢复性效果的环境通常具备以下 4 个特征:(1)吸引力,即指环境中的事物能引发个体自发注意的能力,从程度上又可将其分为硬性吸引和软性吸引,硬性吸引强烈地占据全部注意,余留较少的思索空间,使定向注意获得暂时休息,如竞技、娱乐环境,软性吸引一般发生在自然环境中,较为平静地激发个体的自发注意,促进注意资源的平衡,为个体提供反思经验的机会;(2)远离,即指使个体离开惯常生活环境,远离需要定向注意的事物;(3)丰富,包括关联度、一致性和范围三方面的含义,指环境是丰富、连贯的且具备一定的物理规模,能够激发个体的探索欲和快乐心境;(4)兼容性,即指环境设置与个体爱好和习惯的匹配程度。倘若自然环境能够满足上述 4 个条件,那么就是典型的恢复性环境,个体处于恢复性环境中就能获得恢复性体验。
注意恢复理论还提出个体的恢复过程是渐进式的,大致可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头脑逐渐清醒,杂乱的思维得以消除;第二阶段集中注意力得到强化;第三阶段个体杂念思虑减少、心境平和,能够意识到以前忽略的某些想法或问题;第四阶段个体将反思自己的行为、目标乃至人生。
..............................
三、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结构体系构建 .............................. 19
(一)体系构建思路.................................. 19
(二)测量指标选择.......................... 19
四、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3
(一)  研究变量与概念模型 ................................ 33
1、  研究变量 .............................. 33
2、  概念模型 ........................... 35
五、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实证研究 ......................... 42
(一)各量表设计与问卷确定 ................................ 42
1、量表设计与优化 ..................................... 42
2、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44

五、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实证研究

(一)各量表设计与问卷确定
1、量表设计与优化
问卷的设计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借鉴和沿用已有成熟量表,其二是自行开发符合研究情境的量表。两种方式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其严谨性与适用性。本研究主要有恢复性环境感知、感知价值、满意度、涉入度等变量。#p#分页标题#e#
其中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量表以第三章构建的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结构体系为基础,该量表由迷人、新奇、兼容性、逃逸及一致性 5 个维度 21 个题项构成,为了让被访者填写时符合习惯,对量表个别题项表述进行了优化,对题项的整体布局稍作修改。满意度、行为意向及游客涉入的量表设计则是借鉴前人研究较为成熟的量表,根据具体研究内容确定指标,各变量的题项设计如表 5-1 所示。

...........................


六、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喀纳斯景区为实证案例地,针对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维度及其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就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当前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影响后果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加深了对于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三者关系的理解。
本章将对前文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并提出本文对于旅游产品开发、景区环境保护以及目的地营销管理等的相关建议,最后对研究局限进行阐述,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一)主要研究结论
恢复性环境一直以来都是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也越发成为国内外旅游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本研究以 M-R 模型作为研究框架,第一阶段,基于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及内容分析全面提炼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测量指标,通过量表开发、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获得自然观光旅游地情境下的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测量量表,进而确定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结构体系。第二阶段,研究围绕“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行为意向”这一基本命题,构建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 SPSS、Amos 等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及分析,检验模型,验证三者关系间的相关假设以及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内部维度的层次作用关系假设。第三阶段,研究采用分层回归法,检验游客涉入这一调节变量在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各维度与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