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APP运动轨迹的自行车休闲骑行空间旅游管理行为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72916571917486
  • 日期:2018-07-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旅游管理现已成为一门一级学科。(经查阅教育部学科目录,此处应该是指,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学科目录中并列。至于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仍然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旅游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自行车自诞生即用于休闲骑
行“自行车是人类对以人为动力源的交通工具的长期艰苦卓绝追求的顶峰”(David V.Herlihy , 2004)[1]。法国人 Comte de Sivrac 1791 年发明的“两轮坐车”( Celerifere)[2]以及德国人 Karl Von Drais 1817 年发明的“脚踏机器”(Laufmaschine)[3],可谓自行车的早期雏形。到 19 世纪 90 年代,现代所见的自行车的主要特征已经全部具备。自行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贵族阶层用以休闲、运动、娱乐、旅游。他们驾驶自行车在自己的封地巡视旅行,在花园娱乐消遣,在城市铺设的道路和乡间小道漫游,骑着自行车离开居住地前往旅游胜地、滨海度假地,穿越不同的城市和国家。1893 年,美国年轻人 Frank Lenz 从匹兹堡出发开始他的单车世界环游,不料两年后在亚美尼亚遇袭身亡[1]。当 Lenz 行至重庆时,彼时的《申报》曾报道称其“大费跋涉”[4]。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传入中国,首先是在上海[5]。1930 年 5 月,潘德明随步行团南下经浙、闽、粤、桂,出国境行至越南西贡,在其他团员不堪忍受路途艰辛纷纷离去的情况下,独自一人,依靠在越南当地购入的一辆自行车,或骑车,或步行,先后转走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 40 多个国家,于 1937 年 7 月返回上海[6]。潘德明被称为中国骑游鼻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自行车和双脚完成环游地球的亚洲人。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自行车休闲骑行的研究,大多处在描述性阶段,而关于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的研究则侧重解释跨国、国家、区域、地区等大、中尺度的行为特征,中观、微观尺度处在起步阶段(黄潇婷,2009)[23]。谢彦君(2011)提及新兴的包括自行车旅游在内的“驴友”旅游时指出,人们对这种旅游现象知之不多,为了了解该旅游群体的行为特征,可能需要先进行探测性的研究,当研究到一定程度后能对驴友在组团方式、团队结构、消费特点、目的地选择等问题做出解答时,此时进行的则是描述性研究,倘若能继续深入研究更进一步的原因等问题,即是解释性研究[24]。另外,智能手机、互联网为获取自行车休闲骑行者的空间行为数据开辟了新的途径,能克服问卷法等传统方法的缺陷。本研究以自行车休闲骑行者为研究对象,聚焦中、微观尺度,通过对互联网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对自行车休闲骑行者的空间行为模式进行归类,丰富和拓展自行车休闲骑行的研究视角和领域。
 
1.2.2 现实意义
2010 年 3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25],同意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地区建设绿道网系统,通过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将地区内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自然保护区、公园、广场等节点串联起来,推动区域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26]。随后,武汉、成都、上海等地也编制和出台了地区性的绿道建设规划[27-29]。2016 年 9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和颁布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30]。《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等提出:要积极发展自行车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31];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空间,倡导和推广公共交通、骑行或徒步等绿色生态出行方式[32];发展自行车等市场基础好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建设一批休闲绿道、自行车道等体育旅游公共设施[33]。自行车骑行专用车道是自行车骑行得以开展的物质载体,现阶段从国家到地方均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发展自行车旅游,建设自行车道等公共设施。本研究关于自行车休闲骑行者行为特征和空间行为模式的结论,有助于对自行车骑行活动的开展与管理、自行车道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
 
3 数据获取与分类说明.............35
3.1 数据来源.....35
3.2 数据分析说明........37
4 自行车休闲骑行行为特征.....39
4.1 骑行方式.....39
4.2 骑行道路选择偏好............40
4.3 骑行空间尺度.........40
4.4 骑行目的.....41
5 自行车休闲骑行空间行为特征........43
5.1 直游型.........46
5.2 环状游.........47
5.3 开口环游.....48
5.4 点轴辐射型............48
5.5 轴环型.........49
5.6 双环型.........50
5.7 串珠式.........50
5.8 点轴辐射与环游的组合型..........51
 
5 自行车休闲骑行空间行为特征
 
自行车骑行空间偏好方面,姚煜斌(2012)通过调查得出偏好的骑行场所有公园、景区、公路、环岛路自行车道等[80]。吴迪、刘志民(2013)调查得出风景、环境好的综合型旅游景区是骑行者偏好的骑行地[70]。罗远东、李海英(2014)指出骑行者偏好选择道路平顺、有较好的安全性、易于通过,空气新鲜、有较好的景观视野,沿途分布有景区,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的骑行线路[126]。覃祖尉(2014)将自行车旅游分为休闲骑行游和探险健身骑行游两类,前者一般在条件较好的道路(比如地势平坦的乡村小道、少有机动车的柏油路)骑行,对骑行路段周边的景观较为重视,以游览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体验性和参与性比之传统旅游稍高,而后者重视道路特点,多在人迹罕至、地形特殊复杂的地段,刺激性和挑战性大,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之外更追求深刻的心理体验[66]。孙红宁(2014)认为骑行是一种小众休闲方式,其骑行地主要以山水自然景观、生态文化景观(比如古城古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城市景观和人文风俗的城市)为主[89]。在 GPS 开放民用和智能手机诞生以前,Mings R. C. & McHugh K. E.(1992)[93]和 Martin Oppermann(1995)[95]关于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的研究较具有代表性。Mings R. C. & McHugh K. E.以黄石公园为目的地,对入住在公园 Canyon Lodge的客人进行问卷调查,除了询问住店客人的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到访等方面信息外,向被调查者提供一张标注美国州界、州际公路、黄石公园位置的地图,要求被调查者描出其往返居住地和黄石公园的真实的路线,没有必要非使用洲际公路。Martin Oppermann 在马来西亚两大主要的国际机场的候机室,对候机的国际旅游者做了问卷调查和面谈,问卷除涉及被调查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外,要求其列出在马来西亚期间的旅行日程、已经游览和将要游览的国家地区以及整个旅程的距离。Noam Shoval & Michal Isaacson(2007)[128]设计了三个实验,验证了GPS 技术、手机三角校正和辅助 GPS 技术在获取微观尺度旅游者时空数据的优劣。其中一个实验以自身为对象,通过随身携带的无线蓝牙 GPS 接收器将其每一秒的行踪点传送到便携式电脑;另一个实验在前者基础上,加入了具备辅助GPS 功能的手机和手机本身的三角校正功能。黄潇婷等(2009、2015)[23,106]基于时空地理学,借助便携式 GPS 设备收集北京颐和园和香港海洋公园的游客时空行为数据,依据游客行为特征和时空行为要素,通过 K-means 算法对旅游者微观尺度的行为模式进行聚类。
........
 
结论
 
本研究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自行车骑行和休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自行车休闲骑行的概念进行界定。自行车休闲骑行是骑行者出于消遣娱乐、旅游、运动等目的,在闲暇时间里以自行车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居住地或居住地之外主动参与非工作、非竞赛的一日游或多日游的自行车骑行活动。本研究认为自行车休闲骑行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Ⅰ)自行车休闲骑行应该发生在闲暇时间内,这种活动应该是非工作、非竞赛性的;(Ⅱ)骑行者是主动的;(Ⅲ)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方式,骑行者主要追求的是自行车休闲骑行体验,自行车骑行应是旅行的主要目的;(Ⅳ)自行车骑行是一种休闲、消遣娱乐、旅游或运动的形式;(Ⅴ)自行车休闲骑行可以发生在居住地,也可以发生在居住地之外;(Ⅵ)自行车休闲骑行既包括一日游,也包括多日游。通过对自行车骑行相关的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得出:在骑行方式上,选择独自一人骑行与非独自一人骑行的比例约为 1:3,独自一人骑行中男性占大多数,在非独自一人骑行中 2-10 人组段所占的比重最大。在骑行道路选择上,选择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城市道路等各类道路的占多数,除此之外,绿道、自行车专用道、环岛环湖路(台湾、海南、崇明岛、青海湖等)、滨水公路、景区(以山地型景区为多)、公园(以大型森林公园为主)、古城墙、校园内道路等也是自行车休闲骑行的场地。在骑行目的上,出于宣传、公益的最多,其次是出于有组织的节事、活动和梦想,锻炼、磨炼,旅行观光游览,毕业、入学、入职等新阶段,回家返乡,印象深刻、有意义,获得可回忆的经历,与惯常生活不一样,体验骑行,找回、展示、证明自己,领略和见识外面世界等也是明确的自行车骑行目的,其他类的骑行目的包括:结婚求婚、见证爱情、拓展知识户外活动、健身减肥、降压放松、摄影等。在骑行空间尺度上,骑行国道(多为川藏线)、省道,对应的空间尺度为省级、跨省级;骑行城市街道、绿道、自行车专用道、景区(以山地型景区为多)、公园(以大型森林公园为主)、滨水公路,对应的空间尺度则为县区级、地市级。#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