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职称模板哪里有?本文为大家列举了3篇职称论文范文,大家在写职称论文时可以参考,希望你能够评审职称成功。
建筑职称论文
建筑论文范文一:基于高效换乘的汽车客运枢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客运方式交错联通的交通网络体系,使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与高效。依托公路运行的汽车客运,以其具有机动灵活、直达性好、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等优势,在中、短途客运方式的选择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我国很多中小城市乃至乡镇、农村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潜力。而如何提高汽车客运与其它客运模式的高效衔接、转换,同时强化与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网络联动,形成集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保证居民出行的质量和效率,是当前汽车客运枢纽设计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依托乌海市汽车客运枢纽这一实际工程项目,将汽车客运枢纽内外部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效换乘为研究目的,来探索汽车客运枢纽设计策略和方法。论文首先将空间导向理论和乘客换乘心理与行为作为理论基础深入地学习,并对国内外汽车客运综合枢纽与换乘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发现客运枢纽站公共空间中影响高效换乘的因素和现状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其次将汽车客运枢纽的公共空间按照内、外部进行划分:外部公共空间着重探索与城市的相互促进关系,与公交站点、火车站和机场的有机联动,即与城市内部其它交通系统实现快速的衔接与转换,研究重点围绕场地与城市的无缝衔接、场地内功能分区布局、适宜尺度控制、高效流线组织、强化标识导向等方面;内部公共空间在对乘客的换乘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后,关注不同客运流线在内部空间的快速转换、多种功能需求的集约设计、各类空间的高效连接、为乘客提供多样性的导向指示等。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应对高效换乘的具体设计策略和方法;最后将设计策略和方法应用到乌海市汽车客运枢纽实际项目中进行实证应用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力求为同类型汽车客运枢纽的设计提供专业性的设计参考和建议,并在一定层面补充相关理论体系中的空白。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专业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客运枢纽的分类
2.1.1 航空客运枢纽
2.1.2 铁路客运枢纽
2.1.3 水运客运枢纽
2.1.4 汽车(公路)客运枢纽
2.2 客运枢纽相关概念
2.2.1 汽车客运站
2.2.2 汽车客运枢纽
2.2.3 客运枢纽的公共空间
2.3 汽车客运枢纽的特点和作用
2.3.1 汽车客运枢纽的特点
2.3.2 汽车客运枢纽的作用
2.4 高效换乘相关理论简述与研究
2.4.1 高效换乘相关概念
2.4.2 空间导向理论
2.4.3 旅客的换乘心理及换乘行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客运枢纽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研究
3.1 汽车客运枢纽外部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3.1.1 外部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3.1.2 外部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3.1.3 外部公共空间的特征属性
3.1.4 影响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的设计因素
3.2 实地调研与分析
3.2.1 呼市汽车客运站外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2.2 包头市汽车客运站外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2.3 鄂尔多斯市汽车客运站外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3 案例调研与分析
3.3.1 案例一: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
3.3.2 案例二:海珠汽车客运枢纽站
3.4 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总体原则
3.4.1 交通体系联动化
3.4.2 场地资源集约化
3.4.3 换乘流线有序化
3.5 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3.5.1 与城市密接设计
3.5.2 适宜尺度设计
3.5.3 适度弹性设计
3.5.4 流线组织设计
3.5.5 标识导向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客运枢纽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研究
4.1 汽车客运枢纽内部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4.1.1 内部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4.1.2 内部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4.1.3 内部公共空间的特征属性
4.1.4 影响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因素
4.2 实地调研分析
4.2.1 呼市汽车客运站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2.2 包头市汽车客运站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2.3 鄂尔多斯市汽车客运站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3 案例调研分析
4.3.1 案例一:北京六里桥客运枢纽
4.3.2 案例二: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
4.3.3 案例三:哈西公路客运枢纽站
4.4 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总体原则
4.4.1 功能复合集约化
4.4.2 信息获取连续化
4.4.3 流线疏导分离化
4.5 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4.5.1 空间连接设计
4.5.2 功能复合设计
4.5.3 流线转换设计
4.5.4 标识多样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乌海市汽车客运枢纽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5.1 乌海市的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
5.1.1 乌海市概况简介
5.1.2 乌海市交通发展
5.1.3 乌海市已建公路客运站发展现状
5.2 项目背景
5.2.1 项目概况
5.2.2 项目定位
5.2.3 项目控制性指标
5.3 乌海汽车客运枢纽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5.3.1 空间功能布局
5.3.2 空间尺度控制
5.3.3 空间导向性强化
5.3.4 流线高效组织
5.4 乌海汽车客运枢纽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5.4.1 功能组合布局
5.4.2 空间尺度控制
5.4.3 换乘流线组织
5.4.4 立体换乘设计
5.4.5 标识多元设计
5.5 方案效果图展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公路客运枢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戴正平.湖南大学2011
[2]成都市A区客运枢纽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姜莹.哈尔宾理工大学2020
[3]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研究[D].付来美.华东交通大学2018
[4]基于通行能力的铁路客运枢纽站房进站空间设计研究ID].金梦苏.西南交通大学2018
[5]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城市客运枢纽综合体设计研究[D]. 吴越.浙江大学2012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二:成都市太平镇前进村林盘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文章以防止林盘空心化为目的,将前进村林盘闲置空地为规划设计场地,以前进村林盘部分公共空间的文化景观打造作为设计线索,将林盘建筑部分形式和非遗文化作为设计元素,成都市太平镇前进村林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地建筑的布局结构、人居空间结构、林盘空间功能布局、人文和自然气候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林盘作为川西文化发源地与其文化的联系,以及林盘文化与其文化景观的联系。对国外乡镇发展和国内特色化乡村建设进行了查阅和学习,探索如何建设和保护乡村文化景观。对现在的乡村振兴方向进行了解,多角度了解林盘空心化的原因,提出对防止林盘空心化的建议。最后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前进村林盘进行调研,分析前进村林盘的优势和现存问题,基于研习的林盘和文化景观知识做出对前进村林盘闲置场地的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而达到激活前进村林盘活力和防止林盘空心化的目的。希望通过对前进村林盘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减少林盘的消亡,保护四川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平衡。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川西林盘发展的问题
1.1.2 发展政策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2.1 川西林盘相关概念
2.1.1 林盘
2.1.2 川西林盘空间构成
2.1.3 林盘的形态
2.1.4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
2.1.5 林盘景观特征
2.1.6 林盘空心化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理论概念
2.2.2 人居环境理论对乡村振兴的指导作用
2.3 环境美学理论
2.3.1 环境美学理论概念
2.3.2 环境美学对乡村景观中的指导作用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1 景观生态理论概念
2.4.2 景观生态理论对林盘自然环境的引导作用
2.5 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态理论
2.5.1 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态理论概念
2.5.2 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态对文化自信的指导作用
2.6 空间句法分析法
2.6.1 空间句法概念
2.6.2 空间句法对乡村空间规划的指导作用
2.7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7.1 国外研究综述
2.7.2 国内研究综述
2.8 国内外案列分析
2.8.1 国内案列分析
2.8.2 国外案列分析
3 川西林盘景观价值分析及乡村振兴路径
3.1 林盘存在价值
3.1.1 林盘中自然景观的价值
3.1.2 林盘中历史人文的价值
3.1.3 林盘文化景观产生的价值
3.1.4 林盘修复的价值
3.1.5 小结
3.2 乡村振兴方向
3.2.1 乡村环境治理
3.2.2 乡村文化与乡风建设
3.2.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3.2.4 乡村土地的利用
3.2.5 发展旅游的乡村振兴策略
3.3 小结
4 林盘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4.1 乡村发展的问题综述
4.1.1 农村人口素质有待提升
4.1.2 管理制度体系缺乏完善
4.1.3 城市化发展下的环境问题
4.1.4 农村人口结构与数量的失衡
4.2 基于成都市政策下的林盘发展机遇
4.2.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林盘建设
4.2.2 非遗场地建设的需求
4.3 林盘发展问题及解决基本策略
4.3.1 人的问题
4.3.2 环境的问题
4.3.3 经济的问题
4.3.4 文化的问题
4.3.5 小结
5 前进村林盘现状调研及前进村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探究
5.1 前进村林盘概况及上位规划
5.1.1 地理区位
5.1.2 前进村上位规划
5.1.3 物种资源
5.1.4 地质地貌
5.1.5 农业
5.1.6 建筑
5.1.7 水系水利
5.1.8 道路系统
5.1.9 空间格局
5.1.10 人口及经济
5.1.11 历史
5.1.13 小结:可开发资源浅析
5.2 前进村林盘设计选址及概况调查分析
5.2.1 设计选址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定位和策略
5.2.4 场地概况
5.2.5 问卷调查
5.2.6 前进村SWOT分析
5.3 前进村林盘规划设计方案
5.3.1 总体平面规划设计
5.3.2 道路规划设计分析
5.3.3 功能布局与景观轴线
5.3.4 建筑设计部分
5.3.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部分
5.3.6 大田景观设计部分
5.3.7 植物设计
5.3.8 照明设计
6 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视角下山东省D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马立原.山东大学2020
[2]巴中市玉女村山地聚落康养旅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王一惟.四川师范大学2020
[3]双充区太平镇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研究[D].享爱援.成都理工大学2018
[4]凤凰古城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刘昕芳.湖南师范大学2015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三:基于雷姆·库哈斯“建筑当代性论述”的观点对于当代中国建筑的思考
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文化的交互、信息,建筑思想、理论层见叠出,呈现出争鸣之势。“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全球化。”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家、民族、地域等被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的网络联系在一起,彼此共生且相互影响,全球化己然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当代中国城市在极短的时间内迅猛发展,城市的更新愈演愈烈,呈现在人们眼中则是一种城市的突变。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始终是当代建筑师密切关注的对象。本文选择对雷姆·库哈斯“建筑的当代性论述”创作模式进行研究,在概念界定、内涵和特征挖掘的基础上,以图示来表述对雷姆·库哈斯不同作品的创作过程的剖析从而探究中国特色建筑的方法论。首先对库哈斯的建筑创作模式的理论进行梳理,明确其观点,并整合库哈斯的相关理论实践,对“中国特色建筑”的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其特征。以雷姆·库哈斯的城市与建筑思想及其作品为例,从寻找矛盾点到应对策略,通过对库哈斯作品和著作,望能寻找出他对于当代城市研究所采用的观点和方法,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模式的可行路径,形成其理论架构和操作路径。对库哈斯的城市理念的深入学习,从而确立起正确的认识,探讨当代建筑师的工作范畴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出路,从而使得建筑设计者在实际工作进行科学设计。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雷姆·库哈斯的简介及主要相关思想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诠释
2.1.1 “当代地域文化建筑”中的概念问题
2.1.2 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焦虑问题
2.2 城市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库哈斯对于城市研究理论的观点概述
2.2.2 全球化背景下库哈斯对于未来建筑形式的思考
2.2.3 库哈斯对未来城市的观点阐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雷姆·库哈斯关于中国特色建筑思考的主要内容
3.1 雷姆·库哈斯对于中国当代语境及中国特色建筑现状的分析
3.1.1 全球化伴随的差异化消解
3.1.2 对建筑地域性认知的缺失
3.2 雷姆·库哈斯在关于“建筑当代性论述”理论的主要观点
3.2.1 对中国特色建筑进行“当代性论述”的必要性
3.2.2 基于“当代性论述”为中国建筑找到的两处特色
3.3 雷姆·库哈斯在中国的建筑实践分析
3.3.1 “动态过程的体现”—台北艺术中心
3.3.2 “设计至施工高效的体现”—深圳证券交易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中国特色建筑进行“当代性论述”观点的评价与判断
4.1 当代中国特色建筑进行“当代性论述”表达的多样性体现
4.1.1 良渚文化博物馆中的“当代性论述”的体现与分析
4.1.2 良渚文化中心中的“当代性论述”的体现与分析
4.2 对中国特色建筑进行“当代性论述”观点的评价与判断
4.2.1 积极的意义
4.2.2 局限的部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于塑造中国特色建筑的导向性思考
5.1 中国特色建筑的“当代性特征”
5.2 对当前及未来城市语境下“当代性”的界定
第6章 关于中国特色建筑的实际案例分析
6.1 对于历史文脉中“生活记忆”的提取——富阳文村
6.2 传统造园手法的当代性运用——钱江时代
6.3 钱江时代的设计方法分析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当代性论述”在城市中应用研究—以城市“灰”空间设计为例
7.1 项目概况
7.1.1 基地位置
7.1.2 人群分析
7.1.3 方案构思
7.2 设计手法
7.2.1 生命游戏
7.2.2 屋顶花园
7.2.3 功能块置入
7.3 设计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1]城市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研究[D].韩聪聪.青岛大学2017
[2]路易·康、弗兰克:·盖里和安藤忠雄作品平面几何图形形成规律比较研究[D].郭凯旋.河北工程大学2014
[3]建筑内的"城市意象"[D].陈望.天津大学2010
职称论文模板
以上是建筑职称论文的范文,如果想了解职称论文的写作或者职称论文发表相关问题,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