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三个切入点:对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教育、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对会计教育者的再教育,并展开论述。
关键词:会计教育改革;后续教育;会计实践
On the reformation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ChinaX
Abstract:Aiming for the problems we are facing in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reformation of our country,it puts forward threepoints: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accounting,the subsequent education for those engaged in accounting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accounting teachers,and spreads out discussing respectively,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reformation of accounting education;subsequent education;accounting practice
加入WTO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国的传统会计教育在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的会计论文范文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三个切入点,即对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教育、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对会计教育者的再教育。希望通过我们不断的研究,能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教育
(一)加强会计教育中的实践成分会计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几乎所有论及会计教育改革的文献中都会涉及。会计实践强调的是理论与实务的紧密结合,理论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但是会计实践至今在许多高校的会计教育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就算进行会计实践,也是走走形式,并没有产生多大效用。要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实践,就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合作,从会计教育的角度讲,就是加强高校与企业会计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在高校教育里,应该着重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这远远不是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所能满足的,必须也只能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完成。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结合可以采取在高校建立与企业合作的科研机构的方式,一方面利用高校的科研实力来帮助企业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这种实地工作的机会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是有限的,而现实中总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p#分页标题#e#
2.加强职业界对会计教育的参予,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职业界的执业需要。职业界是会计人才的需求者和使用者,理应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意见。但是在我国,职业界根本谈不上对会计教育的参与。所有会计教育的环节都是由教育部及其管理下的各大院校来决定的,职业界只是会计教育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而在美国,其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会计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正是为了应对职业界对教育需求的变化而成立的负责教育改革的组织。由于当时执业环境的变化,会计教育现状无法满足职业界的需要,该委员会于1991年在职业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杨伯翰大学等十所大学实施会计教育改革,其目标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素养”。当时美国的八大事务所为改革计划的实施提供了500万美元的基金,以促进各校推广与实验性的会计课程,各试点学校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同事务所也经常交换意见,有的事务所甚至作为会计系的股东直接提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职业界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积极的角色,因而其培养的毕业生十分受职业界的欢迎。这一点我国可以参考借鉴。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会计教育存在较大弊端,不能满足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它只注重灌输已有的知识,好像学生只要掌握了现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就可以应对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所面临的一切会计问题。但是一来会计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二来会计实务也是变化万千、错综复杂的,所以靠有限的知识来解决无限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据我们调查研究,只有13.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已经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44.6%的人认为不能满足。在教育方式上,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单一的被动式教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别提什么创造性的发挥。另外由于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很多学生面临着专业范围过窄的问题。目前,教育界存在的共识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比让他们掌握一大堆死的知识更加重要,正如给与求生者一门求生的技能比给他们一大堆食物更重要。并且,不仅是学习的能力,其他各种能力,如交际、组织、协调的能力和协作精神等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方式和内容有极大变革。因为不同阶段的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此,我们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对于本科阶段的教育,一些已有的知识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掌握,而不能作为教育的重点,只能作为掌握新知识的基础,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老师编写一些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会计准则的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会计准则背后蕴藏的会计概念、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应对其制定的经济背景有所了解,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单纯的解释;要让学生知道会计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同时引导他们探讨在未来可能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准则发展的趋势,如此,他们将来在应对新的变化时才不会措手不及。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应重点引导其研究社会上新出现的经济和会计问题,研究会计准则在新形势下的缺陷及变革,并探索新准则的制定等,提升毕业生的理论层次,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形成一个老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努力解决专业面过窄的问题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专业面过窄不仅使会计毕业生的就业面过窄、职业转换难,而且制约了会计专业本身的发展,因为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有向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渗透的趋势,而且由于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对数量经济模型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所以必须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目前,我国高校中财会类专业很多,又设置了比较多的专业方向,存在着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的倾向。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专业性很强,知识面很窄,适应性很差,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2)加强毕业生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3)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会计教育带来的挑战等,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应变力。
(四)采用恰当有效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只是单一的考试,而且十分注重标准答案。学生和老师在这一单纯指标的影响下,十分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死记硬背的多,理解的少,所以才会有一些高分低能、眼高手低,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束手无策的学生。在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也要改变考核方式,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给一个案例,由学生现场进行分析,或让其写论文等等,而对于实践部分,则由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给予打分。
二、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不管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如何完善、准备得如何充分,在实践中总会不断地碰到新问题,而且不断会出现新的知识和新的问题。如何促使会计从业人员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经济、新环境的变化,正是后续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后续教育是继学校教育之后的第二个阶段的教育,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基础,那么后续教育就是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续教育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生命力的延续和会计从业人员的持续合格与否。会计人员在其职业的不同阶段都要不断地接受后续教育,也就是终生教育。根据我们的调查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2005年第1期.46.薛许军、吴晓萍: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者感到,对相关行业知识的要求增加(55.2%)以及会计知识更新速度加快(54.7%)使他们感到压力;而近90%的被调查者觉得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必要的。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以在职培训的方式接受后续教育。后续教育的提供主体,不仅仅有高校,还包括政府、单位和社会上的各种办学力量。加强后续教育,首要的问题是完善其制度,具体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提供方后续教育的提供方要注重实质而不是形式,要注重质量而不是单纯获利。根据我们的调查看来,虽然有约90%的被调查者认为后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大家对后续教育却又表现出一种并不热心的态度,甚至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有人认为,后续教育是一种形式,它是组织者获利的一种手段,对新准则、新知识的学习要依靠自学,在工作中领会。对后续教育的这种强烈不信任,原因应有多方面,但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未能真正领会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满足他们的真正需要,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后续教育要从学员的实际利益出发,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根本上满足他们的真正需要,这样才能获取学员的信任,受到他们的欢迎。#p#分页标题#e#
(二)学员增强会计从业人员参加后续教育的自觉意识。会计从业人员参加后续教育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愿望和迫于切实的需要,而不是一种强制性行为。凡是强制性的政策,通常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国有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制度,规定他们在执业期间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培训,这虽然对于保证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参加这种后续教育,通常都是为了应付差事,并没有真正想要学习的欲望。所以这种强制的学习效果值得怀疑。我们主张政府在其中应不作为,而由这种教育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决定他们需要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时间。政府可以做的就是保证那些想要学习的人能够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这就够了。
(三)单位重视单位在后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以工作为基础的培训比以学校为基础的学习更加有效,甚至有人认为,未来会计教育的重心将向企业转移。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看来,我国被调查者中总体上在单位能够得到培训的人约占68.7%,其中,有34.8%的人认为所受的培训不能满足需要;而没有得到任何培训的人占31.3%。单位作为后续教育的另一块重要基地,却由于经济利益上的短期考虑而忽视了对会计人才的再培养,致使会计人员十分看重的这一种受教育的方式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自美国的一份资料表明,美国的企业十分注重对其员工的培训:(1)美国90%的公司有正式的培训预算;(2)雇员平均每年接受15个小时的培训,每年美国用于培训的小时数总计为150亿小时;(3)大公司每年平均花费52.7万美元用于培训和开发,小公司每年平均花费21.8万美元;(4)在全国范围内,每年花费300亿美元用于正式的培训方案,1800亿美元用于非正式培训;(5)从1986年到1988年,美国公司的培训支出增加了38%。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人才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一不小心就会落后。所以不仅要让企业认识到培养人才是一项有意义的支出,还要从制度上规定企业必须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机会。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后续教育。
(四)内容、形成及效果后续教育的内容要能够针对实际需要,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取得实际效果为最终目标。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计算机、外语、财政金融、管理科学、电子商务和法律等是较受欢迎的学科。后续教育资源的提供方应根据这些切身需要,以或者是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或者是提供远程教育,或者举办行业交流会,或者吸纳一部分已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等多种方式提供服务。此外,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政府应该做以下的工作:(1)对后续教育的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要保证后续教育的质量。(2)制定和完善后续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的权利。(3)对后续教育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和引导,确保其符合国民经济管理的需要。#p#分页标题#e#
三、对会计教育者的再教育据宁波大学对100名高校会计教师的调查显示,高校会计教师认为自身欠缺的方面居前两位的是实务能力差和教育方法呆板,认为师资需要加强的方面居前两位的是丰富实务经验和提高科研水平。结合我们自己的调查,会计毕业生认为会计教育最为欠缺的方面分别是缺乏会计实践(77.8%),教育方法单一、无案例教学(43.4%),专业面窄、缺乏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介绍(36.2%),对会计电算化重视不够.47.2005年第1期薛许军、吴晓萍: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31.7%),教育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29.9%),师资质量不高(13.6%)。以上两项调查的结论不谋而合,都同时认为,目前的会计教育中,会计实践能力和教育方法是最有缺陷和最需要改善的。而要改善这一状况,首要的就是教师自身质量的提高。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是各种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虽然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人对现有的师资质量表示满意,但是会计教育内容、方式的转变,会计教师实务能力的提高,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是否能跟上发展的需要,都与会计教师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定期对会计教师进行再教育会计教师为了完善自身,除了要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的学习以改善其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之外,还要接受新的技能培训(如对计算机的熟练运用)和新观念、新思想的熏陶,以利于其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会计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的灌输到一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对教师的观念作全方位的转换。教师已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一个引导者;师生关系不再是一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更像一种民主、自由的朋友关系。这种种新的观念和思潮,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培养出来的,况且教师还要克服旧有的不合时宜的陈规和观念。所以要把定期对高校的会计教师进行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让教师出国作访问研修,借鉴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对其他学校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观摩;或让学历较低的教师进一步深造;或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等。
(二)把会计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制度化应把会计教师定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定并严格执行,以增加教师的实务经验。在我们的调查中,人们对会计教育的最大意见是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缺乏会计实践。这与会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成为会计教师前,务必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定期参予实践活动以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这种经验。这对于师资力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p#分页标题#e#
(三)对会计教师培训的组织应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可以考虑,将高校会计教师的培训,由教育部来主管,由其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实施,教育部也可自行组织实施。而对于社会上提供的各种办学力量,不仅要在办学之初严把质量关,而且在办学过程中也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监督,对于不合格的会计教师予以辞退,并定期(可按学年)进行再培训。
参考文献:
[1]会计论文范文黄晓榕.未来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教育目标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
[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J].会计研究,2002,(3).
[3]包青.从经济全球化看我国的会计教育[J].财会研究,2002,(7).
[4]涂江红,王同青.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5]许家林.论比较会计教育的系统研究[J].广西会计,2002,(10).
[6]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7]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