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业务作业动因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704062051288090
  • 日期:2017-04-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教育推向了市场,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是促使教育必须要在市场环境中强调成本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1]。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一切办学支出均会被看作是政府性消费行为,高校不仅没有筹措经费的压力,也不必为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承担责任,这种轻松的生存状态下,高校不需要也没必要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教育成本核算中。 然而,经过 30 多年的公共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中,高校所面临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导致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通过以下数据,我们可以简单了解近几年高校经费的变化情况,相关数据均摘自《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及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根据表 1.1,从经费总额来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数额增长迅速,总额由 2007 年的 37,623,007 万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70,208,740 万元,增长近 1 倍。且各渠道数额均有所增长,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增长明显,分别由 2007 年的 16,481,188 万元、17,661,572 万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40,963,277 万元和24,620,019 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数额更是增加 148.55%;同时从经费来源渠道分析,国家财政投入的单一渠道模式被打破,经费来源更加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投入局面逐渐形成。 根据表 1.2 可以看出,在高校教育经费构成比例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依然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所占比例几乎达到 90%以上,且国家财政投入比例在逐年加大,相较于这两者,投资者投入和社会捐赠等来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综合约占 10%。由此可见,尽管我国高校教育投入方式多元化的局面逐步形成,但高等教育经费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方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经费来源依然是制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想实现经费多元化,突破教育资源短缺的瓶颈,高校未来还有长远的路要走。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研究初期,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官网查阅了大量文献,其中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文献来源,对博硕论文、期刊、会议、书籍等文献采用不同的主题或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最终整理出相关研究的主要情况,通过文献整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了整体了解,为本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为题名进行全文搜索,共找到 28,978 条结果,其中以此为主题的文献共 2412 条结果,在此基础上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实证研究”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得到 14 条结果。根据这部分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文献中,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方面,一共搜索到 24,600 条结果,占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 84.89%,而针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实证研究”,文献绝大部分采用案例法,以个别高校作为出发点探讨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其次,以“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应用研究”为题名进行全文检索,共找到 14,472 条结果,在此基础上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为主题并含“作业成本法”进行高级检索,共找到 100 条结果,以“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实证研究”为主题,找到 0 条结果。在该部分文献中,规范研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学者大都将作业成本法与高校会计实务结合,力求探索出更准确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核算方法。最后,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业动因”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找到 0 条结果。综合以上统计数据,结合文献在各年份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关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面的研究依然是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大都围绕着如何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流程,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应用的方法有所区别。但在以高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业务领域为出发点的成本核算方面,目前却没有相关研究,这也正是文本的一个创新方面。本文是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分析,从高校三大业务领域出发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进行高校教育资源消耗与作业动因的研究。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阐述
 
2.1  理论基础 
教育经济学创立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至今只有五六十年时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最早起源于经济学,涉及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涵盖和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学科。教育经济学主要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为出发点,探讨教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研究教育投资与产出的宏观和微观效果等问题。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收益与成本、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财政等一系列相关理论,主要探讨教育经济的现象以及与此产生的相关关系与规律。强调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条件下重视人力资源。在众多学科中,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推动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和进步。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在众多资源中,作为资本形式之一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处在市场环境下的人力资源,便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动进行管理和投资,而在提高人力资本的途径和方式中,教育是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人力投资问题也是教育投资问题[30]。教育是一种生产服务性的劳动,必然伴随着从生产到产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必然离不开成本效益问题。在市场中,供给与需求构成了的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因此教育投资也必须遵循市场供求规律,将人力价格上下浮动作为衡量标准来进行相关研究。 20 世纪末,西方教育经济学在研究内容和范围有了更深的发展。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蓬勃发展,如教育的生产、需求以及教育的收支等。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飞速进步,对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学者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教育成本等领域。人们引入机会成本概念来探索教育成本问题。针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取得长远进步,特别是针对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改革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
 
2.2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
教育成本产生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是西方经济学家将“成本”一词引入到教育学领域而演变发展起来,其伴随着教育经济学的兴起而逐渐被各国学者探索。第一章介绍了西方关于教育成本概念的研究成果,简单总结即为三个阶段:教育成本等同于教育经费阶段、“教育成本要素价值”阶段和最后教育成本被界定为教育的资源价值消耗阶段。 关于教育成本内涵的研究方面在我国主要有两个观点比较具有影响力,其中一个观点的代表是阎达五与王耕(1989)两位学者。他们主要是从经济学领域分析了教育成本,认为教育成本是教育活动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价值形式的总和,通俗讲就是培养每名学生所耗费的资源[30]。教育成本由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构成。有形成本,即直接成本,其直观表现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被消耗的可用货币计量的资源,主要指劳动资源的耗费。无形成本,即机会成本与间接成本,主要表现在有社会活动能力且适龄的人群为了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另一个代表是王善迈教授,他认为教育成本即是教育机构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发生在用于培养学生方面的那部分资源[31]。他认为在培养学生方面消耗的资源是唯一能够被纳入教育成本,而用于其它方面的耗费则不可以计入教育成本。阎达五与王耕学者从资源耗费形式上解释成本概念,而王善迈学者将资源消耗对象化,二者相互结合更丰富了成本内涵,此后的学者也大都认同这两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和探索。  
...........
 
第 3 章 费用与业务作业动因的关系研究 ...... 25 
3.1  资源消耗的分析 .......... 25 
3.2  高校业务分析 ............... 30 
3.2.1  基本作业 ............. 31
3.2.2 作业中心 .............. 33 
3.2.3 作业动因 .............. 35 
3.3  关系分析与假设 ........... 39 
第 4 章 实证研究 ........... 40 
4.1 研究设计 ............ 40 
4.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0 
4.1.2 变量设计及选取 .............. 40 
4.1.3  回归模型构建 ..... 43 
#p#分页标题#e#
4.2  实证分析与检验 ........... 44 
4.2.1 第一层次实证分析与检验 .......... 44 
4.2.2  第二层次实证分析与检验 ......... 50 
4.2  费用分配标准的初步构建 ....... 54 
 
第 4 章  实证研究 
 
4.1研究设计 
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披露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强制性要求,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并未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出披露方面的硬性规定,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大众对高校教育成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重视高校基本信息、教学质量信息以及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等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为促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发展,提高教育事业透明度,教育部要求某些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应该公开部分相关信息,因此,本文的教育支出与收入、科研支出与收入、经营支出与收入等年度决算数据全部来源于 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信息公开网披露的 2012 年-2014 年部门决算数据,其他辅助数据如学生数、教师数、课程门数等数据来源于各高校官网并由笔者手工查阅和整理形成。 根据研究需要,在对数据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剔除披露不全面的样本,最终得到 41 个样本。本文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借助 EXCEL 和 SPSS 软件完成。 
..........
 
结论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也是高校会计改革的一个新课题,2014 年开始执行的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科目设置、财务报表体系方面均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这代表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又一个进步,也预示着对制约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的新的突破,但是针对如何科学准确的计算高校教育成本问题,还依然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本人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理解,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前面 1-4 章内容的论述与实证分析,基本完成了预先设定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可总结归纳如下:  
1.基于当前高校所处的环境和财务管理现状,对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进行了现实意义上的讨论,研究了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以及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高校的适用性。在众多学者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对教育成本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提出了教育成本核算的目标和应该遵守的一般原则,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明确的前提条件。  
2.根据高校自身业务特点,还要针对高校的教育活动中间接费用较多,成本关系过于复杂的问题,找到较为合理的方法来构建了一个科学的核算体系,即结合作业成本法,明确了高校资源消耗的形式,并进行归集和整合。分析教育作业的组成,作业与资源的关系,首先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业务之间,分析明确相应作业及动因。其次,针对教育业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尤其是教育业务内的作业构成及动因关系,为准确核算教育成本解决关键问题。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