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权威杂志《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相关论文所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反映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5 年为止,全世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恢复稳定,甚至呈现了 0.6%的下降趋势。自 2000 年起,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按照每年 2%至 3%的比率上升,并一度使得浓度达到 400ppm,这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引起气候变化的要素中最为危险的一环。这一利好消息主要得益于世界范围内的第一碳排放大国—中国的自身调整: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资源能源利用转型的加快,今年中国的煤炭的使用量处于下降的状态,这样的情况是世界经济处于上升态势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出现下降情况的第一年。根据东安格利亚大学的气象学专家科林的研究成果,这次碳排放量的下降主要归功于可再生资源不断上升的发展水平,几乎或已经达到可以取代煤炭的程度,与此同时科林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一个新的观点:人类完全可以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来降低排放二氧化碳的量—2015 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还是达到了+3 个百分点。 但是,即便是当下如此良好的状况,气象学家依旧发出警告,有研究认为这种稳定局面只是暂时情况,新兴国家对于化石燃料高居不下的依赖程度依然是极大地隐患,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的日益增快,高碳排放的情况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会重新出现。部分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目前已经维持了较为稳定的碳排放格局,为了弥补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的碳排放量,无论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自身还是发达国家再碳减排事业上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绿色和平组织的发言人认为短期的稳定并不能保证长远的发展趋势,当前空气中的碳排放浓度依然高过400PPM,每一丝一毫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应用还会对碳减排事业造成负面效应,如果想要世界气候不再按照 1.5 度-5 度的年增长量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持平稳的水准上,应当能够达到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的程度。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国内外学者都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对于低碳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化与完善化还未得到多数专家的重视。洪江涛(2012)[14]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低碳供应链建设实践,认为宝钢的整个低碳供应链应用在这个高耗能高碳排放量的钢铁行业中已经跑在前列,而其发展观念的转变,技术创新的模式核心应当被其他钢铁行业所借鉴;赵广华(2010)[9]认为发达国家产业集群低碳供应链管理措施主要在于政府颁布和推行企业低碳管理的法规和措施以及大力发挥集群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陈剑(2012)[11]在对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低碳供应链管理应该重视“碳排放”成本在供应链上的分布与科学度量;低碳供应链的生产与运输模式的选择优化;碳交易市场和供应链的运作合理化;低碳供应链的能源供给与生产运作的协调;低碳供应链上不同利益主体即企业间运作的协调这几个方面。 马士华、林勇(2003)[48]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资金流的控制将整个过程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蔡伟琨、毛帅、蔡友霞(2011)[5]认为低碳供应链管理存在整体性、闭环型、并行性、动态性四个特征,而低碳供应链管理又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环境因素贯穿于各个环节,企业应当从内外两方面加以把控;宋彧、刘洪德(2013)[8]通过对 6 家煤炭行业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发现多数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诸如低碳经营动力不足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Ganeshan 和 Hardson[43]提出尽管供应链的复杂性随行业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普遍存在于服务和制造企业;Min(1997)[35]讨论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保因素;Zsidisin G A(2001)[37]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从设计到再使用等环节在供应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Cholette 和 Venkat[40]探讨了不同的供应链结构设计对碳排放的影响,并针对特定行业的特点设立了与运输路径及仓储行为相关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
第二章 碳预算与低碳供应链理论分析
2.1 碳预算理论
在国家层面来讲,初始所分配获得的碳预算是一个决定性的数据,由于碳预算方案的实施中最基础的一个步骤就是按照人均每年 2.33 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初始分配,所以这项决定性的数据就主要由各国人口在基年所占全球人口的比例,简单的说就是人口大国获取的碳预算高,反之则低,具体情况如图 2-1 所示: 除在考虑人口方面的因素的共识以外,专家学者对于是否应当或者应当如何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的因素对初始碳预算的影响程度都持有不同的意见,支持者认为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的要求是人的基本要求,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必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调整他们的生活环境达到其对与舒适的要求;低人口密度区域相对于高人口密度区域所消耗的能源也必定更多;资源禀赋的不同所造成的局限条件也必定是的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会造成更高的碳排放量。持有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认为其一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应当是一个适应过程而非一个改造过程;其二各国千差万别的国情会导致复杂的差异性会从根本上增加争议,难以达成共识;其三如果考虑资源禀赋而使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获得更多的初始碳预算则与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初衷南辕北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争议本次论文中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暂不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
............
2.2 低碳供应链绩效理论
1980 年前后,随着价值链模型理论的发展,专家学者们开始提出一种更加实体化和规范化的概念,也就是供应链。依照比较主流的观点对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一条动态链,它连接着由制造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也就是贯穿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供应链理论在发展起步期的时候主要的关注点都在于经济效益,管理方法理论走着眼于提高经济收入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效益,其时供应链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同时付出了环境的代价,所以当时理论背景下的供应链并非是可持续的。 随着全世界的目光逐渐由发展经济转向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方面,无论时国家层面还是国际层面都出台了政策法规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在这个阶段,供应链由于政策导向和自身发展受限的双重因素开始关注节能环保方面的研究,能耗的降低和污染物的减少被加入了供应链的构建思路中,形成具有产成品与肥料可以循环利用的循环圈,例如绿色供应链就是其中的代表。
..........
第三章 基于碳预算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影响因素 .......... 20
3.1 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 .... .......... 20
3.1.1 经济因素 .... ........ 20
3.1.2 运作因素 .... ........ 20
3.1.3 环境保护因素 .... ..... 21
3.2 碳预算所导致的利益因素 .... ......... 21
3.2.1 碳预算控制下的碳减排新形势 .......... 22
3.2.2 低碳供应链的适应点 .... ...... 23
3.3 低碳供应链对碳预算的反向作用因素 .... 27
第四章 碳预算视角下 NG 集团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29
4.1 钢铁行业低碳供应链评价体系 .... ..... 29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 29
4.1.2 钢铁行业低碳供应链评价体系的确立 ..... 29
4.1.3 钢铁行业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案 ....... 30
4.2 案例介绍 .... ....... 33
4.3 碳预算视角下 NG 集团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 36
4.4 本章小结 .... ....... 40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5.1 研究结论 .... ....... 41
5.2 相关建议 .... ....... 42
5.3 研究不足 .... ....... 43
第四章 碳预算视角下 NG 集团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4.1 钢铁行业低碳供应链评价体系
企业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能够全面的反应整条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为企业的整体战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构建其指标评价体系时所选取的指标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应当符合现有的科学研究方法,选取指标应当直观明晰,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将管理目标的实现状况反馈给领导层;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当考虑到低碳供应链管理者的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要求所选组的指标有针对,可量化,可评价; 3.整体性与层次性,该项原则要求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将低碳供应链看做一个整体,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当兼顾到企业供应链的方方面面,这样所反映出的评价结论也比较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对于后期高层的决策工作也能有比较真实的参考意义; 4.动态和稳定原则,钢铁行业的低碳供应链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碳减排事业的进展而变化,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所以在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时应当能够考虑到动态性的影响,而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时间段内则要保持评价体系的稳定性。 #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中应当将低碳因素纳入来适应碳预算方案对于企业乃至于行业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虽然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的核心地位仍然保持,但是低碳因素的纳入带动了环境绩效评价的可观察度,以此来加大企业自身管理环境绩效的动力,同时这份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方案是基于碳预算方案之下的,加强了企业在具体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管理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管控的关联度,这样的评价体系所作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全面的提升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考评机制,从而为我国建立完整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制度作为参考。
2.本篇论文的理论指导是碳预算方案和供应链管理的一些相关理论,所以在建立体系的时候指标选择包括体系的构建都会有较多碳预算方案控制的影响在其中,选择钢铁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案例分析来制定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方案,具体方案涉及 3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和 32 个三级指标,这些具体指标都是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环境绩效相关的规定和国家环保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的,全面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以定量指标为主来设计绩效评价方案,使评价结果更直观。
3.对具体指标的选择和重要性分类排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分类排序的依据也是主要来源于碳预算控制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问卷调查的结论。本次研究主要是以降低碳排放总量为目的,在环境绩效的方面选择了更多与二氧化碳减排相关的指标,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向领域内和 NG 集团的专家学者进行调研,从而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指标的分类评分依据,这样来确定不同指标在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方案里的重要性,减少了人为主观性的影响,增强了科学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