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MES环境的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609101008457763
  • 日期:2016-09-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制造业成本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工业商品的价格逐步走低,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都是来自于价格的竞争,价格取决于技术和成本,但归根结底还是成本竞争。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制造成本,除了采用价值工程、JIT、精益生产等科学方法对制造过程各环节的成本进行优化外,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化与改进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之后大批量的工业品成本核算的需求,传统的成本管理应育而生并随之发展,但随着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全新的生产制造工艺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务实性要求显著的提高,传统的成本核算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控制信息处理方式的落后,通过大量手工的录入单据或者由成本会计在月度结账中对实际发生的成本通过特定的比率进行间接分配到产品中,不仅缺乏时效性,而且这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受到成本会计个人能力以及生产管理者所提供的生产关键数据准确性的影响,使成本计算存在着偏差和扭曲,造成企业管理者无法快速的做出管理决策,影响企业对于内部运营管理及外部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求。而作业成本法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成本方法中的许多弊端。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通过作业这一中间媒介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1],在企业中应用时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各项成本进行控制,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被制造业企业广泛认可和接受。但是作业成本法对数据处理要求较高,如果依靠会计人员手工录入的形式,会造成数据比较粗糙、核算效率抵消、计算出的结果不细致等问题,从而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
 
1.2  MES 环境下作业成本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 30 -40 年代。第一个提出作业成本法理论的是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并从 3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初这几年间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作业成本会计理论思想。科勒教授在《会计论坛》(Accounting Forum)杂志中发文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   [8]。1952  年,在科勒教授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提到:“每项作业都要设置一个账户,即作业账户,作业账户是指某交易事项的收入和费用账户,该交易事项的作业主管人应履行责任,施行控制;交易事项包括材料和各种服务,但属于他人责任范围的及其他事项不在该账户范围之内”[9]。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 Staubus)教授是作业成本法理论的重要研究者,他提出研究作业成本法必须明确的三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并在其论文中提出:“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 [10]。一般公认科勒教授对作业成本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斯托布教授推动了作业成本法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开始大力发展,以MRP II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系统开始广泛应用,生产自动化设备开始大量投入、智能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网络开始普及,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投入到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逐渐减少,间接成本逐渐增加,传统成本法的主要假设前提“直接成本比例较大”变的越来越不适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界普遍感到传统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或者是产品附加值等方式进行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会造成严重的成本扭曲和失真,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导致产品的生产种类也变得多样化,从而造成了传统的标准成本管理失去了意义,核算出来的成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影响了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在这个背景下,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思想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宾·库珀(R.Cooper)教授提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  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11],并连续发表多篇文章论述作业成本法的兴起。库珀教授对作业成本法的运行、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奠定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12]。另外,詹姆斯·A·布林逊(James A. Brimson)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关于作业成本法相关的成本会计概念,并加强了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规范,为作业成本法的实践提供案例支持,推动了作业会计的发展[13]。 
...........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MES 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 MES,是一些能够完成车间生产活动管理及优化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主要针对车间的全部生产过程,指导生产管理,通过对生产订单的下达、生产加工情况的监控、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数量统计和位置信息统计、质量过程检查及控制等全过程管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向企业管理层展示出工厂数字化运行的状态和生产结果评价,帮助其安排和指导相关的生产活动。MES 能够解决制造企业信息化开发实施中的信息孤岛和信息断层的瓶颈。 MES 作为面向车间的生活动的软件系统,其起源大多来自工厂的内部需求,传统的 MES 就是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车间级零星应用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解决单一的管理需求,例如解决存货在制品数量控制、生产进度及效率跟踪、产品质量监控与不良品追溯等,用于解决 ERP(MRP)和 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 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不连通、管理不连续的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企业开始对数据之间的共享逐步产生需求,生产底层过程控制的集成可视化、生产进度的跟踪、质量控制及质量追溯等原本独立运营的系统开始建立数据的连接,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整合、串联等发展趋势得到了现代制造企业的广泛共识。这些系统其实就是 MES 原型,主要是满足生产现场管理(Point of Production)和满足车间级控制系统(Shop Floor Control)[24]。上世纪 90 年代初,AMR 正式提出建立一个将作业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的中间层,即 MES 系统。同一时期,在美国成立了推广 MES 思想、宣传 MES 应用的贸易联合会 MES  International,同时定义了具备 11 个功能中的某一个功能或几个功能也同属于 MES 系列产品[25][26[27]。进入到 21 世纪,初步演变成“制造企业解决方案协会”(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olution Association),从此掀起了 MES 全面发展的开端。总的来说,MES 系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从专用 MES 到集成MES,最终演变成为了可集成的 Integra table MES[28]。 
.........
 
2.2  MES 定位及主要功能 
美国 AMR 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企业集成模型,清晰的描述了 ERP,MES,PCS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并将其定义为:“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的管理信息系统”[29],MES 是处于计划层和车间层操作控制系统之间的执行层,在计划管理和底层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联通了两座信息孤岛,从而大幅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通过上图模型我们可以看出,MES 是这个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ERP 系统可以通过 MES 获取实时的过程数据信息,例如实际订单的执行情况、物料及人工等其相关资源的消耗情况、生产效率信息、实时产能及产出信息、在制品情况等等生产现场所有的运行数据,同时 MES 接收 ERP 下达的生产计划信息、工单的计划信息等。MES 为 PCS 系统提供管理和控制信息,例如生产控制指令、生产工艺参数等,同时 MES 手机 PCS 实时采集来的生产数据。通过各种信息的交互处理,实现生产计划的实施调度和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30]。 
..........
 
3  MES 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 ....... 16 
3.1  现代制造企业的成本构成 ........ 16 
3.2  现代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特点 ......... 16 
3.3  MES 与作业成本法融合的理论基础 ....... 18 
3.4  MES 与作业成本法融合的优势 .... 19 
4  基于 MES 的作业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 22 
4.1  基于 MES 的作业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22 #p#分页标题#e#
4.2  基于 MES 的作业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 23 
4.3  基于 MES 的作业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26 
4.4  基于 MES 的作业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成本计算模块设计 ..... 26 
4.4.1  标准成本计算管理 ........ 26 
4.4.2  产品实际成本计算管理 .... 28 
5  案例分析 ...... 30 
5.1  案例背景介绍.... 30 
5.2  L 公司成本构成分析 ..... 30 
5.3  作业的分类与认定 ....... 31 
5.4  L 作业中心与成本库设定 ........ 32
5.5  作业成本动因设计 ....... 34 
5.6  L 公司成本核算过程 ..... 35 
5.7  成本评价与分析 ......... 38 
5.8  案例启示 ....... 40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介绍
L 公司是生产汽车电子零部件的企业,主要产品为汽车电子线束,产品种类约为300 种,年产值数亿元。该企业的生产环节较为复杂,多种工序,即需要投资高价值的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进行半成品加工,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手工装配。由于单位产品价值不高,产品 BOM 结构复杂,工艺流程复杂,产品种类与数量繁多,原材料单位价值不高,实物体积小,物流实物链管理难度高。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下往往容易造成人工生产效率管理不到位,原材料及半成品存货控制不当,面向产品生产的间接活动较多,间接成本占销售的比重偏高,传统的成本方法导致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容易造成成本信息失真。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适应新制造环境,L 公司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管理能力,解决生产过程中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改变传统的手工方式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引入新的作业成本核算方式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度,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经营管理者综合考虑,并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降低产品成本。 
...........
 
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依托于北京 L 公司项目,探索基于并建立了基于 MES 系统环境下的作业成本法分配模型及配套的成本核算系统,在作业成本法的模型下大幅的提升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基于 MES 这一面向制造企业车间管理的控制系统,能够为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提供信息化的平台,不同于传统基于 ERP 系统的平台,在 MES环境下能够提供丰富基础作业数据,并且避免了 ERP 与车间实际数据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了传统成本核算产品成本信息扭曲,有效提高了成本数据的准确度。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模型来计算标准成本,帮助企业提高事前成本有效预测、事中成本及时控制以及事后进行绩效评价的能力和水平,对其他中小制造企业在成本控制与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及 MES 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趋势,发掘了基于MES 系统下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价值和优势,并对两者的融合进行了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分析。 
(2)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现代制造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控制管的特点,针对现代制造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性研究了在 MES 环境下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具体的核算步骤。 
(3)针对现代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趋势和特点,初步建立了基于 MES 环境下成本核算系统的数据流向模型和功能模型,并对系统的一些核心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4)通过案例介绍,详细的将作业成本法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核算等多环节进行实例讲解和计算,更加清晰的呈现了基于 MES 环境下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从实践中论证了基于 MES 环境下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