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会计信息商品价格及其特征以及影响会计信息价格形成因素,并以风险理论揭示了会计信息价格形成机制,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会计信息市场是买方市场。代写会计论文/huijilunwen/会计信息市场是由于会计信息商品(即上市会计信息)的交换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市场。会计信息作为特殊商品,其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是市场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规范会计信息市场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会计信息商品是伴随着会计主体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商品,不是纯自然产生的。会计信息具有使用价值。会计信息可表现为凭证信息、账簿信息、财务报告信息等。还可表现为对上述事实性会计信息的再加工而形成的分析性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其对于会计主体产生未来收益的生产和交流活动具有明显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与会计主体有利害关系者具有有用决策者价值。一般地来说,用于交换的产品(商品)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该产品具有独占性或专有权,一是该产品具有可获得性或具有使用价值。会计信息也具有商品的这两个显著特征。首先,会计信息披露根据有关法规或合约是有一定时限的,会计信息在未公开之前,是会计信息生产者或加工者独占的或专有的,具有私人信息的性质。一旦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即成为公共信息,而公共信息含有不完全性。私人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是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存在的最直接原因。其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确保其决策科学化,效用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经营决策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减少在投资方向,生产规模,雇用劳动力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决策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存在,在于会计信息使环境状态的不确定性的量减少了。而不确定性是具有经济成本的,减少不确定性的量也就是减少经济成本而相对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会计信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市场价值。或者说,会计信息商品的市场价值来源于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和管理控制过程中具有的效用。因此,会计信息市场价值的存在最终使会计信息成为经济活动中的商品。此外,会计信息生产、加工的特殊性决定会计信息产品具有保存性、共用性、及时性和知识创造性。其中,分析性信息所具有的知识创造性决定了会计信息价值。
二、会计信息商品价格及其特征会计信息价格是会计信息价值(使用价值和风险价值)在会计信息市场上的表现形式,即会计信息价格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的会计信息价值。一般商品价格的高低既与其成本和价值相关,也依赖于交易时货币的价值。然而,会计信息价格的制定却很复杂,在竞争性会计信息市场中,会计信息商品的交易价格可能既不依赖于会计信息生产成本(而且往往低于生产成本,甚至是免费的),也不依赖于会计信息商品价值,而是依赖于其他供给商品集合的价格。另外会计信息价格与价值相互背离的现象更加明显,也是会计信息价格的主要特征。由于会计信息价值的多样性,会计信息价格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和特征。(1)在搜寻环境中,搜寻边际成本等于搜寻边际收益时点上的信息价格,是会计信息市场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会计信息价格;(2)在最优会计信息系统选择环境中,决策者获得最优信息系统后采取最优行为获得的最大预期效用与获得该系统前采取最优行为获得的最大预期效用之差,构成会计信息市场上决策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信息价格;(3)在会计信息价值理论中,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均可作为会计信息购买者购买会计信息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上限。#p#分页标题#e#
三、会计信息价格形成影响因素:信息的有用程度和稀缺程度根据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有价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属于社会的稀缺资源,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的无限多样的需求而言,会计信息资源是有限的。对于会计信息中介来说,会计信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将企业提供的事实性会计信息作为“原料”,按专业标准进行加工生成分析性会计信息,然后上市将其“销售”。因此,他们事实上在“生产”和“销售”一种特殊的商品即会计信息商品。由于会计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的素质高,属于会计信息的职业搜寻者(或加工者),因而他们比一般市场参加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一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要低得多。当市场信息表现为稀缺性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为了从会计中介机构处获得信息或信息保障,都愿意从自身的效用中让出一部分效用给会计中介机构,从而避免更多的效用损失。显然生产者和消费者让出来的那一部份效用构成会计中介机构的收入,这部分收入正是依赖信息而形成。对于生产者依靠“佣金”形式支付报酬给会计中介机构;对于消费者依赖会计中介机构提供的有用信息买到高质量商品,其支付形式是商品加价。对于投资者愿意支付给会计中介机构的“佣金”,购买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以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
但从理论上分析,会计中介机构获得的“佣金”与加价之和不应超过消费者需求价格与生产者供给价格(生产成本)之差,即二者之差构成会计中介机构的收入———会计中介机构“销售”其会计信息商品价格的上限。否则,消费者宁愿自己搜寻或加工会计信息,而不愿意借助于会计中介机构。因此,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程度和稀缺程度是影响会计信息价格的直接因素。四、会计信息价格形成机制:风险理论会计信息价格不能象普通商品完全以成本加利润方式确定。这是因为会计信息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生产成本与会计信息使用规模无关,而会计信息使用规模及由此而形成的预期收益又是确定信息价格的主要尺度。结果,会计信息价格与会计信息生产成本无关或弱相关。会计信息价格不能象普通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预期收益通常不确定,甚至含有相当风险。而且信息供给往往不能被分割,且多数可以被多次转让。这样在不完全竞争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价格与供给关系无关或弱相关。此外会计信息价格也不象普通商品供求双方对其价格影响力大体相近,而是信息买方价格比信息卖方(供给者)价格对会计信息商品的最终成交价格具有更强的影响力。#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价格的形成完全不同于普通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会计信息价格形成机制可以从社会条件与风险角度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影响会计信息价格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会计信息价格也与会计信息商品交易过程中所处的风险环境和风险水平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尽管卖方市场是形成会计信息商品价格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买方市场才是形成会计信息商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1?买方市场在会计信息商品市场上,影响信息使用者是否采取购买行为,或以什么价格进行交易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1)社会信息化程度,特别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系统、信息中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发展程度越高,购买会计信息商品的行为减少,相应会计信息商品价格较低,甚至是免费的。另外,信息使用者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将相应地提高,从而加剧买方市场的竞争,可能刺激会计信息市场价格上扬。
(2)由于会计信息商品未来收益的不确性,买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商品应用范围及发展远景的估计,买主对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弹性,特别是买主对信息商品收益的预期将极大地影响买主的经济行为。如前所述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预期价值,可分别作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最高市场需求价格。而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价格与获取会计信息后使用者生产成本的预期减少额密切相关。会计信息商品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会计信息市场价格包括较大风险;从而决定买主必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会计信息商品价格的风险系数是使买主可能蒙受巨大的货币损失。即会计信息价格风险系数越大,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甚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使用决策失误可能性加大而蒙受巨大的损失。(3)会计信息使用者搜寻到或自我加工适用于自身应用的且在市场上交易的上市会计信息的概率,往往与会计信息商品价格有关。一般情况下,信息使用者搜寻到所需上市会计信息的概率与信息使用者愿意支付会计信息购买价格成反比关系。
(4)信息使用者(买主)的经济性需求类型以及非经济性需求如心理需求等也影响会计信息商品的价格。
(5)信息使用者的风险意识与风险水平的类别,也极大地制约着会计信息价格。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可分为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爱好者。一般说来,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都属于风险厌恶者,因此他们愿意与供给者(如会计中介机构等)共同承担会计信息商品的风险。此外,高风险的信息使用者将希望购买更多的会计信息,同时,也愿意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采取购买行为;低风险的使用者则可能对会计信息商品需求不高,因而通常不愿意以较高的价格在会计信息市场上购买会计信息。在此情况下会导致会计信息市场的低迷。由此得出:不同条件的组合,所显示的风险水平构成会计信息商品买方价格形成因素的重要内容。#p#分页标题#e#
2?结论:会计信息市场是买方市场在会计信息市场上,一般情况下是需求拉动价格,而非供给拉动价格。会计信息价格受需求的影响,具体受买主所具备上述社会条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供给的支配力量。可以认为,即使存在少量的信息咨询公司或调研机构或会计中介机构,如果买方市场低迷,需求不旺也难以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如果信息使用者需求取向与会计信息供给不符或不协调,那么,即使出现大量的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者,也难以使会计信息市场交易活跃。因此,我们的结论:会计信息市场可能不会出现均衡价格,即使出现,该价格将可能达不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乌家培?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3]谢康?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 1994 (2)?
[4]陈毓圭?围绕信息需求、改进企业报告[J]?会计研究, 1996 (5)?
[5]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