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605251829527471
  • 日期:2016-05-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二十多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备受关注,主要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研究公司治理作为解决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问题的制度安排是否发挥了显著作用,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薪酬等内部治理机制,然而结果表明这些机制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环境愈发的激烈,许多即使以前从事了大量控制活动的公司都承受着来自产品市场的巨大压力,面临着财务压力和被并购等风险。GM 公司因拒绝在下个十年中做出重大战略变革,最终使其成为了高成本的制造商,仅在 1990 年至 1991 年间就在产品市场是损失了 65 亿美元;Kodark 公司作为影像产品巨头,在面对数字时代的冲击时没有针对竞争作出成功的调整,导致最终申请破产;GE 公司在面对产品市场的竞争时,削减了 25%的员工,完成了战略的重大变革,成功的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也逐渐从内部治理机制转向对外部治理机制尤其是产品市场竞争的研究。 盈余信息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利益相关者据以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预期,管理层或多或少的会对披露的盈余信息进行操作,以误导利益相关者,从而从中获利,这样严重扰乱了经济市场的秩序。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历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应计盈余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美国于 2002 年美国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和我国于 2007 年年初正式开始强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开始,由于法律环境的变化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实施施加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关注和研究才真正慢慢开始。 虽然至今为止已有大量的国内外学者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设计科学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盈余信息的质量。但是现有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研究董事会及其组成、股权结构等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对于公司外部治理尤其是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屈指可数。产品市场竞争对应计盈余管理有何影响?对真实盈余管理有何影响?对总的盈余管理有何影响?至今这部分的研究仍较缺乏。 
..........
 
1.2  文献综述
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现有文献在研究产品市场竞争时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经理人激励等角度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到底存在何种关系仍没有定论,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所谓替代关系,是指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替代公司治理,即在公司治理较差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也能发挥抑制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互补关系是指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共同发挥作用,即公司治理越好,产品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国外学者 Nickell et al.(1997)、Koke & Renneboog(2005)以英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与股东控制权一样都能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增长,且产品市场竞争和股东控制权之间的关系是替代关系。Januszewski et  al.(2002)采用与 Nickell 相同的研究方法,以德国 1986 年至 1994 年间的 500 家制造业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二者对企业生产力增长的影响,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终极控制人对生产力的增长也具有正的影响,但是二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我国也有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刘小玄(2003)以 1995 年我国工业企业的普查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绩效的高低依赖于市场竞争和产权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对强度。牛建波、李维安(2007)与 Januszewski et  al.(2002)一样,也采用 Nickell 的研究的研究方法,把我国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对企业产出的影响中,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都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江州等(2007)利用要素产生率时序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市场竞争和国有产权对国有企业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对产业利润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国有产权结构变量对产业利润率呈现负向影响效果。 
.........
 
第 2 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
 
2.1  相关概念
竞争最开始运用于自然界,是指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生物的需求,导致的生活在同一群落的同种或不同生物对同种资源的争抢行为。当竞争的概念运用于经济学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断奋斗,与竞争对手相互抗衡、较量的过程。竞争有利于经济主体进行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产品市场竞争是指同一行业内生产、销售或提供相似或相同可替代产品或劳务的企业,为了争夺所需要的原料、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份额而发生的争夺和博弈过程。产品市场竞争包括产品市场竞争的强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的战略等内容。 产品市场竞争的战略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会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以将成本最小化,最终体现为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低价格。差异化战略在于为顾客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产品或服务,使得消费者愿意为了这种不一样而支付更多的溢价。集中化战略可以细分为集中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差异化战略,这种战略主要运用于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一般无法在整个市场与大企业抗衡,只能在特定的目标市场采取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 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是对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一种测度,反映所处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是产品市场竞争的强度的衡量一直没有统一的指标,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包括绝对集中法和相对集中法,如:市场份额(Mktshare)、行业集中度(CRn)、赫芬德尔-赫希曼指数(HHI)、行业内企业数目(Sn)等等。企业的市场份额是指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比例。行业集中度反映的是行业内最大的 N 家厂商的市场份额之和。赫芬德尔指数是指行业中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百分比的平方和,该指数越高表明行业聚集程度越高,行业内大企业的垄断性越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的逐渐发展主要是源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中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是却因为自身精力和能力的限制,一般却不直接经营和控制企业,而是委托由具备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且精力充沛的经理人来代为执行。这时,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股东成为了委托人,经理人成为了代理人。 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股东(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存在矛盾和冲突。委托人的目标在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期望所投入的资本获得最大的增值;而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包括更高的薪酬、更多的福利、更多的闲暇时间等。这样就会导致,代理人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置委托人的利益而不顾,即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经营者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做出与股东利益相背离的选择和决策,例如经营者会不去选择最优投资决策,转而选择最能满足自身利益的投资项目。“道德风险”是指经营者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公司的目标,为了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而不十分卖力的工作。 因此,为了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公司必须建立起相应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会产生相应的“代理成本”。根据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观点,代理成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保证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尽力的成本;2、代理人的担保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代理人保证自己的行为不损害股东利益的成本;二、如果代理人采取的行为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将予以赔偿的成本;3、剩余成本,是指代理人代为行使决策而使委托人承担的价值损失,具体是指,代理人的决策和假定委托人拥有与代理人相同的信息和能力的情况下自行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代理成本”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主要是要在代理成本和能带来的效益之间做好权衡,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
 #p#分页标题#e#
第 3 章  我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及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18
3.1  我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现状 ............. 18 
3.1.1  总体市场竞争程度的整体趋势 ....... 18 
3.1.2  各行业产品市场竞争现状 ..... 19 
3.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 20  
第 4 章  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22 
4.1  研究假设 ............. 22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23 
4.3  变量的度量及定义 ....... 23 
4.4  模型设计 ............. 26 
4.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7 
4.6  实证结果及分析 ........... 28 
4.7  稳健性检验 ......... 32 
4.8  本章小结 ............. 33 
第 5 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35 
5.1  研究结论 ............. 35 
5.2  政策建议 ............. 35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36 
 
第 4 章  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从第2章的理论分析和第3章的现状分析得知产品市场竞争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但是对于产品市场竞争会如何影响盈余管理,有多大影响,根据前述分析还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为了深入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本章首先提出假设,然后搜集我国上市公司 2011 年至 2013 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计量工具进行实证检验。 
 
4.1  研究假设 
基于本文在第 2 章对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根据信息假说和清算威胁假说,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最终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减少,即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呈反方向变动,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同时,通过在第 3 章中对我国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的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产品市场竞争状况逐年加剧,而盈余管理程度逐年减少,可初步得出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呈反方向变动的结论。因此,结合第 2 章和第 3 章的分析,我们提出假设 1: 假设 1:  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根据第 3 章对于我国盈余管理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上,我国既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又存在真实盈余管理,但是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明显大于应计盈余管理。那么,不同的产品市场竞争情况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考虑到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特点:一、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成本和风险较高,如若使用真实盈余管理则必然会改变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长远价值,万一使用不当,则会使得公司失去现有的竞争地位,因此对于有许多竞争对手的企业来说不会轻易使用真实盈余管理;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大,比如某一公司采取更低的折扣销售,会容易导致整个行业的公司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中去,这样反而会增加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三、应计盈余管理虽然存在违规风险,但使用成本较低,不会真正的改变企业的长期价值,对未来的现金流没有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并可以根据管理层的意愿灵活使用。
.........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及盈余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 2009 年至 2013 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差异较大。符合我国在经济转轨阶段的特征,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开放,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强,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属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时期,必然会导致垄断和过度竞争的出现,会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共存。 
(2)我国的盈余管理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使得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真实盈余管理也日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真实盈余管理的隐蔽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使其受到了经营者的青睐。但是由于真实盈余管理会影响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未来价值,在对盈余管理的方式进行选择时应该更慎重。 
(3)产品市场的竞争强度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总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来实现的。产品市场竞争的强弱程度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4)产品市场竞争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操作、销售操作和费用操作来实现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生产操作、销售操作和更多的费用操作。生产操作主要是提高产量,利用规模经济的作用;销售操作主要包括降低价格、放松信用政策等手段;费用操作主要是对研发支出、广告支出等的控制。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