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但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像是环境污染、劳工矛盾和对消费者不负责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长久经营来说,严重影响了其在后续期间的成长性。因此,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履行社会的重要性己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2010年,国际化标准组织发布了 IS026000,为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关于社会责任方面,我国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像是空气污染、三聚氣胺、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以及“汶川”地震时企业不作为事件。这些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在这些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颁布了新的公司法,明确提出了要求企业接受社会和政府监督,履行社会责任。这标志在法律层面上,已经认可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此外《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的劳动保障、坏境等方面的政策。在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的指引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2001年来,企业自觉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在增加,具体如下图所示。
……….
1.2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当中两者关系的差异,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第1章主要提出了社会责任在中国目前的状况,并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构建文章的结构框架。第2章主要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梳理,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内涵,介绍了学术界对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研究,并提出了本文所使用的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方法。第3章主要介绍了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理论,并且提出了本文的假设。主要涉及到的理论有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4章根据上一章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设计回归模型来检验假设。根据本文的研究,蹄选所需的样本,;利用现金流组合模型对样本分组。第5章实证的结果。这一章的工作主要是回归分析,来验证相关的假设是否成立。同时文章也包括了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第6章根据本文研究过程当中得出的研究结果,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议。
…..
2文献综述
2.1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纵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适当总结。企业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执行更髙的道德标准,从而限制了盈余管理,维护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经营业绩好可以为企业减少必要的盈余管理。所以,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负向的相关关系。随着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代理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时候,有可能背离企业所有者的目标。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活动,制造不符合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使得所有者做出非最佳的投资决策。除此之外,屜行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意味着,企业要拿出大量的现金,而且都是无偿的,就会导致企业留存的收益减少。这样,企业的管理者就会利用盈余管理活动来掩饰其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对股东利益的损害。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多,那么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对于上面两个相惊的假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结果大相径庭,甚至是相反。相对较多的国内外的学者证实了避免短视假说的正确性。权威的最新研究结果来自于Kim et al. 2012).他们利用了 23391个美国企业作为研究额对象,样本跨越的年度是1991年到2009年,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好的企业,会较少通过搡纵性应计利润来和真实活动进行盈余操纵,同时受到证监会调查的的次数也相对较少。
……..
2.2企业生命周期和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和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直接性的研究占少数,但是在对生命周期跟企业盈余、盈利能力、财务战略目标和应计盈余等诸多层面的分析却很多。例如(Anthony &Rainesh 1992, Black 1998)使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企业盈余和现金流之间的变化规律。企业的应计利润等于企业账面利润跟现金流量的差,也就是说应计利润是对现金流量的会计调整。研究的结果说明,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应计利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也就是说明,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企业的财务会计特征不一样。国内的学者,也得到了与上面相一致的结论。黄剑军(2007)、刘颖(2005)对传统企业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在不同的企业生命阶段的盈余管理的方法、途径和动机,以及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特征做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陈旭东、黄登仕(2007)利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1998年到2005年之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对象,利用现金流组合模型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会有所变化。张俊瑞,李彬(2009)则是研究了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同时两位学者还同过区分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来做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在成熟期的时候是最低的,在成长期和衰退期相对的较高。若是考虑到盈余的方向,成长期倾向于正向操纵盈余,成熟期倾向于负向操纵,衰退期倾向于正向操纵盈余。闫露(2009)以信息技术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的对象,将企业在生命周期之下的盈余动机、方法和途径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企业所采取的盈余特征会不一样。在初创期,企业倾向于盈余操纵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成长期,企业由于经营活动已经趋向于稳定,企业有更强的动机采用平滑的策略来达到盈余操纵。在衰退期的企业,往往会采用保住上市资格的前提下,进行亏损的最大化盈余操纵策略。
…….
3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14
3.1相关理论分析..........14
3.1.1利益相关者理论..........14
3.1.2印象管理理论..........14
3.2假设提出..........16
4研究设计..........21
4.1数据选择..........21
4.2变量设置..........25
4.3模型设计..........29
5实证分析..........31
5.1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31
5.2相关性检验..........34
5.3多重共线性检验..........40
5.4回归结果..........40
5.5稳健性检验..........43
5.6进一步研究..........45
5实证分析
5.1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我们先做了企业社会责任、真实盈余管理和其他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所示:通过以上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出,社会责任的指数的平均值为29.5072,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较差,根据和讯网的社会责任评级,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平均评级是D,说明整体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最大值85.77、标准差29.5072,说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差异较大,这和目前中国的国情相符。真实盈余管理的最小值-46.8945、最大值1983.931,方差38.2972,与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表现出一致的较大差异性,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和真实盈余管理可能存在相关性所导致。由表4-2、4-3、4-4可以看出,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和方向不一致。总体上来说,成熟期的企业倾向负向的盈余操纵,衰退期和成长期倾向于正向的盈余操纵。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的是成熟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普遍偏高与衰退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从折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走势相反,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的相关性。
…….
结论
本文选择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的样本,选取了 2010年至2013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现金流量组合模型,将所选取的上市公司样本分为三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同时选取了公司规模、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审计质量、研发支出、销售费用作为控制变量,?利用实证回归分析了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选择社会责任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也为政府等相关监管机构制定社会责任政策提供依据。通过本文相关研究,结论如下:#p#分页标题#e#
(1)实证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负相关,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这说明,我国企业己经具备了企业公民意识,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积极作用。
(2)企业社会责任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企业生命周期进程的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抑制真实管理活动的效力显著减弱。所以,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改善企业治理时,应该注意其发展的阶段。
(3)由于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应当给予格外重视。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里面,企业社会责任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这表明,在非国有企业里,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会更显著。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