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个企业想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而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组成部门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风险应对、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自从 20 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与日俱增,市场变化莫测,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日益复杂多变。与此同时,再加上企业的经济受托责任制失败的负面影响,对企业内部审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都已造成强烈的轰击,企业也对内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断的进化和发展,所承担的使命和扮演的角色不断改变,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和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改变,内部审计的内容也同样愈发丰富。由于内部审计内容的不断变化,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应适时调整,而依托于传统职能定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所建立起来的绩效评价体系早已无法有效地评价内审部门的真实绩效情况,无法将内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因此,急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符合新职能定位下的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纵观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总体上对该领域的研究比较早,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或多套趋于成熟的内审部门绩效评估体系;而我国方面,关于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的研究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并完善一份具有实践价值及可操作性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则显得甚为重要。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理论意义
扩展平衡计分卡模式的使用范围,拓展其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实施与应用,完善全面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本文旨在完善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价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研究成果,对国内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进行探索。其次,拓展 BSC 评价体系的应用领域。本文借鉴 BSC 主要方法及理念,将其应用于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领域,拓展了 BSC 评价体系的应用领域。再次,完善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的一些战略思考、完善理念,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绩效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1.2.2 现实意义
针对具体公司进行具体分析,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协助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首先,本文以案例企业为目标,针对其内部审计部门的现有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其部门考核效率。其次,将 BSC 思想涉入,能够为内审部门培养一种新型思考模式,促使内审部门能够把工作的活动侧重点偏向于风险管理及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最后,能够对我国公司的内审部门绩效评价的改进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本文以 A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该企业该部门在这一领域的改进,同时对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领域具有一定的启发及推动作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于 2011 年 1 月发布了全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文中给内部审计施以了全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常都采用系统的、科学的、规范明确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管理、控制和治理,并使之得到改善,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遵循特定的评价标准,通过专门的评价流程,借助专门科学的定量及定性评估指标,对内部审计工作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严谨的评价,并根据评价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改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西方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非常重视,相关的研究开展也比较早,很多世界知名公司、企业、财团等都很重视内部审计业务,他们已经构建起了各种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并逐渐趋于成熟。1988 年,出于深化世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领域研究的目的,学者 W.S.Albrecht、K.R.Howe、D.R.Schueler、K.D.Stocks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资助下发表出一份研究报告——《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业绩》。文中几位学者首先就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地位这一前提性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给企业带来的贡献进行分析,最后,他们确定了部分能够用来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具体指标。这份研究报告还邀请了知名大型集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内审委员会成员、经营管理层、内审负责人、内审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其中包括了 3M 公司、福特汽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IBM 公司、美国能源公司等在内的一共 13 家知名大型集团公司,通过座谈会的探讨提出了评价内部审计部门有效性的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及反馈标准,并在这三类标准维度下设置具体指标,让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内审委员会成员等根据重要性的程度进行排列,形成了如下的 13 项指标:(1)被审计部门的反应和意见反馈;(2)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建议;(3)请求审计的次数;(4)来自审计委员会意见的反馈;(5)来自高层管理当局意见的反馈;(6)来自外部审计人员的评价;(7)内审工作对审计计划的遵照情况;(8)内审部门开展工作的成本及费用状况;(9)内部审计部门的敬业精神;(10)审计小组的报告;(11)工作底稿的质量;(12)未实施突击审计;(13)人力资源的开发。
……….
2.2 平衡计分卡领域文献综述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系统性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和评价的科学体系。早在上世纪末的 90 年代初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与诺戴维•诺顿(David Norton)共同研发而得出来。它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大维度,将企业、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用具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目标值进行体现及跟踪调整。它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中的仅依靠财务指标衡量绩效所存在的不足,创造性地加入了客户、企业内部流程和员工的学习成长等未来驱动因素,丰富了评价指标的内容,以评判企业长期竞争力,对提高营运效率最终促进集团战略实施起到重要作用。身为 BSC 体系的两位创始人,卡普兰和诺顿将 BSC 的定义归纳为:平衡计分卡能够将组织的愿景战略转化为具体的、有型的衡量标准和行动方向,并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合理的绩效指标,它是一个可以帮助组织统一管理思想和战略执行方向的有效的管理工具。
……..
第三章 A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及分析......15
3.1 A 企业基本情况.......15
3.2 A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简介.........16
3.3 A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现行标准.....16
3.4 现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17
3.5 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9
第四章 A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21
4.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前提....21
4.2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24
4.3 A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配套及保障机制.....35
4.4 小结........36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7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37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37
5.3 未来研究展望....37
第四章 A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
4.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前提
在进行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之前应事先对被评价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应该明确内审部门的职能定位,对内部审计在组织内部的定位形成清晰的认识,针对各种职能分别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使得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内审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各项职能。信息鉴证职能是获取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与咨询建议的前提与基础。在受托责任制的关系背景下,委托人拥有了解受托人职责履行情况的需要以及权力,因此就需要内部审计对其进行核实并予以证明。信息鉴证职能是建立在检查职能基础上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各种检查、考察以及询证等一系列审计程序,取得能够证明受托人工作业绩的相关证据从而完成绩效评价活动。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各职能机构的调查和监督,对其业绩的完成情况和潜在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把了解到的情况向高层领导反映,帮助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除了对内部个职能部门的经营活动鉴证以外,还承担起对受托人的决策及其执行情况的鉴证任务。
………
结论
本文在回顾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发展历程,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在GAIN 公布的 25 条关键绩效指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BSC 理论,完善了内审部门绩效评价的 BSC 模型。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大维度归纳整理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为一般企业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此同时,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 A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 BSC 管理思想,以公司和部门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为先导,重新完善适用于 A 企业的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了现行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为提升 A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思路、新办法。同时也为其他类型企业和非企业组织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