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008年以来,我国信托业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资产规模不断扩张,从0.88亿元到13.98亿元,7年的时间里增加了 14倍,其中2008年至2013年间增长率更是高达35%以上,甚至一度达到65.57%。然而图1中也显示出,从2001年起,尽管增长率依然保持高位,却开始走向下坡路,2014年更是跌至28%。信托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表明信托行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上升阶段,而增长率的回落则表由于大部分的信托产品预期年收益介于8%到12%之间,远高于银行存款、国债和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惯例更使得人们对信托产品能支付到期本息确信无疑,进而把其当成是一种髙收益的存款,投资热情高涨,带动信托资产规模一路迅速增长。然而,信托行业所在的宏观环境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2014年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放缓使得信托公司以量取胜的经营策略面临挑战,主动管理能力亟需提高。一些信托产品兑付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得“刚性兑付”的神话出现危机,虽然这些事件最终得到解决,但是依然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一旦“刚性兑付”被打破,投资者将何去何从。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资产管理新政”的颁布,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更多介入以前只有信托公司才能开展的业务,信托产品面临更强的竞争性。2014年出台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也指出了信托公司的转型之路。所有这一切使得信托业一直处于社会的关注热点之中,而信托产品的收益则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重点之一,所以研究信托产品收益的影响因素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的影响因素。与银信理财产品相对,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是指由信托机构自行设计管理运用方式,需要面向市场销售的信托产品。
………….
1.2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分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两方面。理论方面先界定概念,阐述相关理论,对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系统梳理信托产品发展历程及特征,收益现状,并且从宏观、产业和微观三个角度对影响信托产品收益的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实证方面先选取考察的指标,筛选数据,提出假设,运用SPSS 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各个变量的特征。然后分析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并进行说明。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讨论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比理论研究的结论,总结归纳全文。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第三章信托产品发展趋势中,依时间顺序总结出分投资领域产品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当期的政治经济法律因素分析,试图找出影响主流信托产品变动的宏观原因。在第五章首先对2006年至2014年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其特征值进行说明。然后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说明。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与宏观因素、产业因素、微观因素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试图找出影响信托产品收益率的原因,并结合理论分析成果做出结论。
………….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信托业起源于英国12世纪的“尤斯”制度。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英国的信托行业发展日臻成熟,目前以土地信托,以及不动产信托,个人信托的形式为主3。信托模式传播到美国,则被应用于金融创新领域并发扬光大,从证券投资信托、债券投资信托等有价证券业务到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共同信托基金等新型投资业务均有所涉及,以证券信托为主,主要是普通股票投资。美国的信托业务由商业银行兼营,银行内设置单独的信托部门,信托业务与银行业务各自单独完成。虽然日本的信托行业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也有自己的特点。日本的信托行业初期与银行业分业经营,后期混业经营,改为信托银行。战后日本大力发展金钱信托,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国的信托事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1913年大连取引所信信托株式会社的成立,标志着是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的建立。此时虽然有了一些信托活动,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托产业,至建国初期就被废止了。1979年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的起步,从此信托再次出现于我国。我国的《信托法》规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
2.2理论基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也称为CAPM模型,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资产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形成均衡价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风险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说投资者为了补偿某一特定程度的风险,应该多得的报酬。资本资产定价模直观体现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模型揭示了资产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表明资产收益的大小与承担的风险大小成正比。这也就意味着,在金融产品中,收益与风险相对应,高风险带来高收益,低风险则收益也低。在本文的分析中,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种类的信托产品的特点,对信托产品进行了分类,其中针对不同投资领域也将信托产品分为四类。投资于不同领域的信托产品的收益与其所面临的风险息息相关,而信托产品收益面临的风险与其投资项目的风险有很大的关系。投资的项目风险大,收益高,能够给信托受益人更高的收益。同时,当信托资金投资于风险更大的领域时,委托人也会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率。与此类似,信托产品不仅面临投资项目的风险,还有其他类型的风险,比如宏观经济、法律风险,信托产品自身流动性风险等。同样的,当这些方面的风险增大时,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收益,以补偿其承担的风险。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更好的理解信托产品收益率的形成原因。
……….
3我国信托产品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14
3.1信托产品概述....... 14
3.1.1我国信托产品分类及特点....... 14
3.1.2信托产品收益率....... 16
3.1.3典型信托产品....... 19
3.2我国信托产品发展历程特点分析....... 21
4集合信托产品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28
4.1宏观因素....... 28
4.2产业经济因素 .......31
4.3信托产品特征因素....... 32
4.4信托产品融资渠道及方式对风险收益的影响....... 35
5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8
5.1样本数据的选取及整理....... 38
5.2变量定义....... 39
5.3实证假设....... 40
5.4实证分析....... 42
5.5 实证研究结果及启示....... 48
5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样本数据的选取及整理
文中选取了 2006年至2014年期间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共计6022个,其中2007年以后的信托产品5716个,占比94.42%。收集了这些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成立时间,信托规模,信托期限,以及投资领域。数据来源于choice数据,由于信托产品的数据并不是非常完善,筛选数据的过程中,将指标数据不全的信托产品去除,剩余6022个信托产品。同时收集同时期的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比例,当月同比Cn指数,数据来源于choice数据。按照信托产品的成立时间,将同月份的相关宏观指标对应填入。由于信托产品多数为1-2年的期限,所以这里选取的利率为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由于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是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利率,能更好的反应资本市场的利率情况。在货币供应量指标的选择中,由于信托主要投资于资本领域,所以使用广义货币供应量比狭义货币供应量更加合适。在选择CPI指数时,环比cn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与季节关系甚微,所以选择同比CPI指数。产业经济发展因素选取了沪深300指数和房地产开发新增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在选择反映证券市场的指标时,本文选择了能综合反映沪市和深市的指标沪深300指数,从编制方法上来说也优于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而反映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的指标选择了房地产开发新增固定资产累计同比,这个指标体现了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投资情况,投资增长快,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投资增长慢甚至萎缩,则说明房地产行业处于缓慢增长甚至停滞阶段。
…….
结论
在前几章的内容里,本文对信托预期收益率有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启了后文的研究之路。然后对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进行了初步概括,总结了信托行业的六次整顿,结合宏观经济法律环境,行业发展对信托业自2007年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信托行业与宏观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环境,产业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对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的影响因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到的影响因素有宏观因素,产业因素,产品自身的因素,包括利率、M2、CPI指数、股市行情、楼市行情、信托产品规模、期限,信托产品投资的行业(房地产、金融、基础产业)。其中利率、同比CPI指数、股市指数、同比新增房地产投资、信托产品规模、信托期限与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呈正相关关系,同比M2与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呈负相关关系,投资房地产行业的信托产品收益率髙于一般水平,投资于金融、基础产业的信托产品低于一般水平。并且宏观因素与信托产品相关性最大,其次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投资领域的差异所带来的收益的差异,信托产品自身特征的影响则稍弱,这也与第三章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根据本文的研究,信托行业的发展、信托产品的收益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受到政治法律环境的约束。前几年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楼市利好,基础产业投资增加,股市波动起伏,增加了对融资的需求,信托行业发展迅猛。现阶段各项政策的出台,货币政策趋紧,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基础产业投资和银信合作业务受到限制,信托行业的发展面临挑战。#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