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企业通过并购和资本经营,实施经营式扩张,实现规模经营。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如此频繁能否真正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并使股票投资者受益,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迄今为止对并购绩效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定论,甚至还有不少研究结果是相互矛盾的,从而引发了对于公司并购效应的争论。
(3)本文采用EVA指标对并购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对其在并购之前的一年、并购当年及并购之后的一年企业业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对滨江集团并购案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使其公司认清自身真实的经营状况,弥补其他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提高在并购过程中业绩评价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起到借鉴和警示的作用,同时也达到了EVA在企业并购中应用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Loderer和Martin(1990)通过对并购样本的研究,发现其并购样本中,获得正回报的并购公司仅占全部样本的49%,表明了收购者在并购后得到的市场反应差强人意,只有少数并购者可以创造价值[1]。Healy、Palepu(1992)对于美国50家最大的重组案例进行了五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调整后,公司资产回报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2]。Clark(1994)研究了一些陷入财务困难的企业并购的案例,发现并购后股权累计投资回报率小于零非常显著[3]。Kennedy和Limmack(1996)以英国并购市场1980年到1989年发生的247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发现并购没有为股东财富带来正面的效应,其异常收益率为负[4]。Sharma(2002)运用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析了1986-1991年的36个样本,得出结论:并购方盈利指标相比并购前显著降低,盈利能力下降[5]。Dong(2006)选择了美国1978-2000年间的250家企业并购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建立动态优化模型,证明了企业绩效遭到损害的重要因素是资本市场订价的失效,并且市场长久以来并购企业的绩效[6]。Timothy A. Kruse, Hun Y.Park, Kwangwoo Park, Kazunori Suzuki(2007)研究了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69家有并购情况发生的上市公司,发现公司在并购之后的绩效出现显著的上升,样本公司在并购之前和并购之后的绩效有很大程度的关系;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发生并购后长期绩效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并购公司在并购后的绩效情况和并购双方在并购前关联与否则没有联系[7]。John Kwoka, Michael Pollitt(2010)对和并购相关的诸多文献进行了汇集、总结和整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并购活动产生的年限不一样,即便都为成功的要约并购,但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它们为并购公司所带来的超常收益则是越来越低的,即由上世纪60年代的4%下降为至上世纪70年代的2%,甚至到上世界80年代跌至-1%,Bradley等人后来也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得出了极为相似的结论[8]。YeCai,MerihSevili(2012)通过研究发现,在(-2,+2)的事件期内,整体样本的异常报酬率为2.14%,这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是美国发生并购的1664家公司,期间为1996年至2008年的12年[9]。来自英国的学者索勒普(2012)针对本国在1998—2009年英国172个并购交易的最终收益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企业在发生并购行为之后,他的总资产收益率显著降低,四分之三以上的并购企业的总体绩效比所处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低很多[10]。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并购的动因理论
在 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 Ansoff 最先提出了协同这一观点。Ansoff 提出两个独立公司的合并后作为一个整体企业,产生的业绩要大于先前两个独立公司的业绩的总和,也就是指通过兼并增加了企业的价值,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并购活动进行的顺利企业自然会受到积极的效应,固然,也存在着并购失败的案例,并购失败导致的负面效应也必须积极应对。所有的企业在参与并购时都希望正面效应,而正面效应获得的理论根据就是协同效应。本节重点讲解经运营配合效益和治理配合效益以及财政配合效益。财政目标企业并购的原因是双方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财务市场力量,在配置资本和联合上能有效获得;增加企业投资机会,降低企业资本成本,这些目标最终都会实现。具体体现为:被并购企业在资本成本率上,的确有着较高的额度;另一方的成本率值较小时,企业在并购后,新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就会降低。这时,企业的所有资本增加了,资本成本率进一步降低,这种形势下,企业的资本投入能力,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都会显著提高,通过这种作用,在资源上可以互补的两个企业可以成功的实现并购。然后,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流动资金更加完备,由此之前存在流动资金缺乏现象的被并购企业,就可以充分使用并购后的资金,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的项目上去。
…….
2.2 企业绩效评价基本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企业有两种途径:一方面是从企业内部着手,利用累积提高生产水平产;另外一方面是从外部借助并购使外延规模扩大,大多数并购比较成功。在并购对象的市场份额、企业形象销售渠道、供货渠道和信誉等方面并购方能够充分利用,有效降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且,并购方可以充分利用学习经验曲线效应。学习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弧线,而学习曲线效应及紧密联系的经验曲线效应解释了效率和与经验的联系。集体或个体在生产经营中学习的经验越来越多时,可以实现生产效率不断进步、单位成本的逐步降低,造成单位投入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人通过重复某种工作使得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分工专业化、改进工艺和技术。通过并购企业既得到了目标企业的生产能力及资源,而且将目标企业的有利经验加以吸取,学习经验曲线对并购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
第三章 案例描述.......17
3.1 并购双方公司简介.......... 17
3.1.1 滨江集团简介........... 17
3.1.2 东方海岸(淳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17
3.2 并购的动因及过程.......... 18
3.2.1 并购的动因....... 18
3.2.2 并购过程........... 18
3.3 滨江集团并购绩效分析.......... 18
3.4 企业并购的收益及风险.......... 27
第四章 滨江集团并购绩效评价对策建议.......29
4.1 并购方式的选择...... 29
4.2 深入并购之后的公司整合...... 29
4.3 谨慎并购塑造核心竞争力...... 29
4.4 鼓励并购公司运用 EVA 法.... 30
第五章 结论及启示...........31
5.1 主要研究结论.......... 31
5.2 案例启示.......... 31
5.3 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32
第四章 滨江集团并购绩效评价对策建议
4.1 并购方式的选择
滨江集团对于淳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并购方式是横向并购,扩大了其业务范围,增强了市场占有率,但从长期绩效方面来看,效果并不乐观,滨江集团在今后的并购过程中可以选取纵向并购的方式来节约各项成本,增加利润,来解决其长期绩效增长较慢的问题。滨江集团在 2012 年并购行为发生之后,绩效情况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这足以证明该公司在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整合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从长远角度来不难看出,并购则是失败的,主要成因是管理和人力资源等层面的不利,使得用来证明企业价值的 EVA值有所下降。因此可以看出,加强管理能力和妥善安排人力资源等情况是企业并购之后深入整合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由于滨江集团所处行业为房地产行业,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特点,由于受到大环境的约束,企业应该多采用一些并购方法来评估被并购公司,在并购行为发生之出就考察是否并购,如何并购,将问题解决与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同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滨江集团本次并购案更多带来的是短期效益,长期绩效方面并未取得理想效果,长此以往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正前面所提到的并购所带来的风险,只有通过增强企业信誉、提高产品品质等方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持续地提升公司价值和塑造公司品牌。
………..
结论
本文主要使用 EVA 评价方法对滨江集团并购绩效进行分析,根据 EVA 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滨江集团并购前后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辅助运用传统财务指标进行并购绩效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长期来看滨江集团此次并购不成功。通过第四章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滨江集团在 2012 年并购行为发生之后,公司的 EVA 值呈现增长趋势,但在 2013 年出现开始下降,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该公司并购之前一年、并购当年、和并购之后一年的绩效情况,从短期绩效方面来考查,本次并购为利益相关者带来收益,发挥了协同效应。但是从中长期绩效来看,2013 年 EVA 值出现下降情况,说明长期绩效方面是失败的,在今后再发生并购之前要对被并购方的绩效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可以把传统指标分析和 EVA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这些都是值得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学习和借鉴的。#p#分页标题#e#
(2)EVA 指标在评价企业绩效优于财务指标。文章分别运用财务指标和 EVA 指标进行计算,如果说财务指标评价下的绩效还能够令企业的股东满意,那么基于 EVA 角度的结果则是令人堪忧的,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盲目乐观。通过对滨江集团并购案的业绩进行全面剖析,EVA 指标更加客观,与财务指标相比较更具优势。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