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各种社团、基金会和一系列类似的机构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保护环境、保护公民权利等问题做出了巨大努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有主要的社会运动,无论是民权运动、环境保护运动、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还是妇女运动,都在非营利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根基⑴。在中国,民间结社和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源远流长,其现代形式的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中国处于各种势力争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量的民间组织纷纷涌现,其中主要包括六个大类[3]:行业协会、慈善机构、学术型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类组织,以及一直被蒙着神秘面纱的各种秘密结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造,这些非营利组织大多被取消或转化,虽然在名义上还存在着一些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例如公会、妇联等等,但严格来说,所有这些部门都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附属部门,并被纳入正式的科层制管理体系当中[4]。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也随之发生转变,我国非营利组织迎来了大好形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高度整合,公民往往作为基层组织的单位参与社会活动,但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归属于单一的机构,而是横向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以更多的身份存在,从而引起了公民社会的大幅度成长和非营利组织的全面兴起。
………..
1.2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2.1研究方法
本文从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着眼,以理事会和监事会中财务人员的参与度为切入点,深入调查并分析了当前上海市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的状况,研究了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信息披露、筹资效果等的相关性,探讨了新形势下财务治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改进建议。在这过程中,使用了文献研宄、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相关性分析、博弈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力求立体化地看待这一问题,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可靠性,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1.2.2主要创新点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产权结构,非营利组织治理一直以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其关注度较高,但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理论的成熟程度低,尤其是治理结构中财务背景人员的存在对于整个组织财务状况的贡献,目前尚属于较为空白的领域。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这一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本文对上海市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为政府指导非营利组织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后续的研宄做比较对象。此外,本文并未停留在数据的简单统计分析上,而是进一步对治理结构中财务人员数量、财务披露、筹资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和解释,这是尚未有学者研宄过的。最终的结果和建议对非营利组织改善自身财务状况以及新时代非营利组织的转型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第2章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与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2.1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和分类
不少的国际组织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时,都把非营利组织作为单独的一种组织类型。例如,在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中将非营利组织作为一大类,然后又分为3个小类进行统计,这3个小类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会工作以及其他社会个人服务[13]。再如欧盟对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产业分类,将其划分为教育、研宄和开发、卫生、公共服务、休闲和文化5种类型在学术界,也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研宄对其分类,其中比较全面和权威的分类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提出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体系,该中心组织了 13个国家的学者根据工作和服务内容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12大类:文化与休闲、教育与研究、卫生、社会服务、环境、发展与住房、法律推进与政治、慈善中介与志愿行动、国际性活动、宗教活动与组织、专业性协会与工会等。从这些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和分类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范围和服务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又是相对集中的,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服务领域。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定义上,美国和英国由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程度高,因而比较具有代表性。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详细规定可以在美国国内税法中找到。在美国,建立非营利组织时,首先要按州政府的法律进行注册[16]。根据联邦所得税法,某些非营利组织可以免交他们的所得税,并且捐赠者对于某些非营利组织的捐赠可以从他们应纳所得税中扣除[17],此外,非营利组织通常也可按照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法律规定,免交纳当地的财产税[18]。
………..
2.2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理论依据
要了解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首先要了解非营利组织的产生的动机。在这一方面,各国的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吴东民、董西明[49]曾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一书中将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善治理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契约失灵、志愿失灵理论等共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基础理论。毛刚[5G]博士在他的学位论文中总结,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中,包含四个方面:经济,政治,社会,跨学科。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契约失灵这三个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顿?韦斯布罗德(Burton A.Weisbrod) 1974年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通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局限性,论证了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51]。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供应者,本身具有先天的缺陷,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来自本身内在的原因:例如成本效益的分离、政府组织的低效率、权力寻租等。另一方面,历史因素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缘由,在世界的演变中,曾爆发过不同类型的危机,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福利国家危机;对于转型国家,有国际社会主义危机;对于第三世界,有发展危机和世界环境危机等[52]。这几个危机共同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政府主导社会事务的效率和能力开始被怀疑,非营利组织便在这种形势下开始兴起。
………….
第3章上海市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与财务信息披露........ 23
3.1 调研地点 ........23
3.2调研前期访谈 ........23
3.3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 25
3.4问卷设计........ 25
3.5调研实施........ 27
3.6 小结........ 28
第4章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29
4.1理事会中财务背景人员的存在状况........ 29
4.2监事会中财务背景人员的存在情况........ 30
4.3筹资与负债状况 ........32
4.4财务信息披露状况........33
4.5 定期审计状况 ........36
4.6问卷数据的基本结论........ 37
4.7 小结........ 38
第5章基于调研数据的财务治理结构、财务信息披露........ 39
5.1财务治理结构、财务信息披露和筹资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39
5.2相关性存在的内在原因分析一一基于博弈论解释........ 42
5.3小结........45
第6章改善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及财务信息披露状况的相关建议
6.1完善的财务治理框架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通常涉及发起人、理事会、秘书长及其管理人员、一般人员等,设计一套制度机制来处理以上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非营利组织内部财务治理机制的基础,即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基础。运用什么样的内部治理模式,决定了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在这点上,现代企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财务治理模式,可提供一部分参考价值。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非营利组织尽管在组织结构和目标上和营利组织有很大区别,但在财务治理的构架上,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中得到不少的借鉴。
…………
结论
非营利组织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职能。然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结构还很不成熟,财务信息披露程度低,信息披露相关机制不够完善。本文从研宄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相关理论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上海市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和财务信息披露的基本情况,进一步通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探讨了影响财务治理和财务信息披露的深层次原因,并对相关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本文首先从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入手,总结了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和比较了国际上对于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做法,发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历史遗留问题多、财务信息披露程度低等特点,由此锁定了调研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实地访谈等一系列前期准备,设计了由三个模块构成的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三点重要情况: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不完整,治理结构中财务背景的人员比例少;筹资能力不足,尤其是负债筹资能力差;财务信息披露程度较低,财务报告的编制期间不规范,报告类型不全面,定期审计不规范。相关性分析表明,这这些情况中,治理结构中财务背景的人员比例和财务信息披露程度这两者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财务信息披露程度和筹资能力同样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实际上间接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是关系我国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