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大范围引用,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且公允,能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联系,即具有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资产价值的最准确估计进行披露,不论资产价值变化是增加(利得)还是减少(损失),这显然有悖于稳健性原则下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对称性处理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使得稳健性原则面临严峻的挑战,新会计准则相对于旧会计准则弱化了对稳健性的要求。
本文基于会计制度变迁视角,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通过研究会计稳健性与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检验稳健的会计政策是否意味着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第二,考察在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会计制度变迁是否会影响公司会计稳健性与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1.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了解决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新问题,作为规范企业报告制度的会计准则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大体上经历了四次较大规模的会计制度变革,分别是 1993年、1998年、2001年和2006年的会计改革①。会计制度变迁是我国准则制定机构不断探索,寻求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会计模式的过程。会计稳健性和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检验主要是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进行的,所以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分析会计制度变迁对会计稳健性和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②。公允价值计量以实际市场价格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进行估计,对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反映,既反映带来未来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又反映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增加外部投资者对公司内部信息的了解程度,进而能更充分、准确地把公司价值反映到股票价格中去。.............
................
第 2 章 理论基础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同时我国会计制度也发生了大变革,有了大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会计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会计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会计制度变迁基本概念
会计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个分支,在经济学中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会计制度变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可以解释为当企业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支出,而当今的会计制度产生的收益却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迫使企业改进当前的会计制度,从而产生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它同样遵循了经济学中从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动态循环转变过程。具体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替换、转换与交易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复杂的规则、惯例和实施的边际调整实现的。
2.1.2 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1.降低交易费用是会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
交易费用往往被经济学家们视为市场经济中的噪音,总是希望其越小越好,科斯在研究中不仅揭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经济活动能促进产生更有效率的、交易费用更低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种,在理想状态下,会计制度的制定总是希望其交易费用最小,而交易费用的减少则是市场稳定有序运行的主要标志,有效的会计制度可以减少市场经济中的不稳定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得出,会计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企业的交易成本,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中。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原有的会计制度或许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经济水平,如果我们还坚持用以前的会计制度,只能是增加交易成本,这样可能使得社会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推动会计制度的变迁。总之,会计制度产生于经济制度这个大环境下,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也可以说是适应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的变迁是必然的选择。......................
................
第 3 章 研究模型设计............................................23
3.1 会计稳健性的估算.............................................23
3.2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25
3.3 会计制度变迁对会计稳健性与
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25
第 4 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27
4.1 样本选取........................................................27
4.2 会计稳健性回归结果分析...............................29
4.2.1 描述性统计....................................................29
4.2.2 回归结果.........................................................29
4.3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影响的回归结果........31
4.3.1 描述性统计.......................................................31
4.3.2 回归结果.........................................................32
4.4 会计制度变迁对会计稳健性与盈余
价值相关性之间相关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33
4.5 敏感性分析.........................................................35
...................................................
结论
会计稳健性的成本与收益在研究中应得到同等重视,而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了稳健的会计政策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本文选取2000—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会计制度变迁视角,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会计盈余信息总体上具有稳健性,新会计准则的运用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而新会计准则的运用显著弱化了会计稳健性对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负向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稳健的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一味地追求稳健的会计政策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成本。稳健的会计政策导致企业低报企业的利润和资产,会使投资者低估企业预期未来盈利能力,从而低估企业价值,丧失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利益的良好投资机会。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弥补了会计稳健性对不确定性单向反映的不足。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适度耦合,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稳健性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我国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和相关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中不能排除类似此种因素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可能会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得出错误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过度集中的现象,根据“有效需求不足”假说,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会导致公司对高质量会计信息需求不足,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以我国特殊的国有控股的股权结构来构建估算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模型。
参考文献
[1]文远怀,袁淳.国外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91):40-44
[2]肖成民,吕长江.利润操纵行为影响会计稳健性吗?[J].会计研究,2011,9:17-24
[3]李远鹏,李若山.是会计盈余稳健性,还是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3:1-31
[4]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5]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7-18,92-93
[6]姜国华,张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映的规范性分析[J].会计研究,2007,6:20-25
[7]赵德武,曾力,谭莉川.独立董事监督力与盈余稳健性[J].会计研究,2008,9:55-63
[8]陈胜蓝,魏明海.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J].中山大学学报,2007,2:96-128
[9]朱茶芬,李志文.国家控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08,5:38-45
[10]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J].会计研究,2006,2:66-74
[11]毛新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92-227
[12]张敦力,李琳.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11,7:19-23
[13]Basu , 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3-37
[14]Dimond, DW. Seniority and Maturity of Debt Contract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3,33:341-368#p#分页标题#e#